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长白山>第三十九回 芒果飘香

第三十九回 芒果飘香

作品名称:长白山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19-08-21 23:24:29      字数:5628

  话说张保和郑一娘看天色已晚,就在石坳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并住了下来,当晚无话,第二天,张保和郑一娘一家吃罢早饭,很早就来到昨日傍晚遇到的那个老者家里,正好老者正在院子里安排孩子们下地干活的事儿,张保笑道:“老哥哥啊,我们要的水果怎么样啊。”老者笑道:“我现在正在安排呢?”张保笑道:“需要多久啊?”老者笑道:“我这里不远就有十几棵芒果树,不知道你们中意否?”张保笑道:“既然离这里不远,我们就去看看好了。”于是,老者喊上两个年轻小伙子,就去摘芒果了,不多一会,就到了一个小山坡前,张保一看,果然有十几棵芒果树,这些芒果树长的粗壮高大,枝繁叶盛,棵棵树上都缀满了果实,老者笑道:“一棵大的芒果树,能打好几挑子芒果,你们想要多少都可以。”
  张保笑道:“我们还要送很多朋友的,您就尽管摘吧,多少我们都要了。”老者笑道:“这样吧,既然你们是送朋友的礼物,我们就捡最好的果子给你们好了。”张保笑道:“一客不烦二主,您就把您的菠萝、香蕉、荔枝也摘一些好了。”于是老者就安排那两个小伙子在这里摘芒果,那两个小伙子就开始了,象这么高大的树,收获芒果是不方便的,首先要一个人爬上树去,抓住树枝,用剪子剪掉,递给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再将芒果放到竹篮里,才不会摔坏。如此剪完这根树枝,再转到另一根树枝下,继续剪。就这样收获芒果。很快,两个小伙子就收获了两挑子芒果。
  虽然树上还有,但不能一下打完,因为大家爱吃新鲜的,剪多少就得卖多少,张保又多要了两挑子芒果,另外老者又送来几筐子菠萝、香蕉和荔枝,张保和郑一娘是非常满意,老者让小伙子将这些水果仔细包装好了,张保将这些水果装到马车上,郑一娘付了钱,全家就向前出发了,看官听讲,芒果又名蜜望子,蜜望子,花开极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五月色黄,味甜酸,飘洋者兼金购之,凡渡海者,食之不晕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芒果乃果中极品,种出西域,亦奈类也。叶似茶叶,实似北梨,五六月熟,多食亦无害。
  芒果树果属热带常绿大乔木,油绿而发亮,花小而多,红色或黄色,呈顶生圆锥花序,花后结核果。果大,歪卵形,成熟果黄色或橘黄色或红色。芒果果肉多汁,味道香甜,这里约有几百个芒果品种,由于品种不同,芒果最大的重达三、四斤,最小的只有李子那么大;形状各有不同,圆的、椭圆的、心形的、肾形的、细长的、丰厚的等都有;果皮颜色有青、绿、黄、红等色;果肉有黄、绿、橙色等色;味道有酸、甜、淡甜、酸甜等。如:白玉象牙芒,果皮乳白色至金黄色,向阳面具淡红晕。红芒、海豹芒,果形似海豹而得名,四季蜜芒,果长椭圆形,果洼浅,微具果嘴,果顶长,吕宋芒,原名卡拉宝,果卵圆形,果弯微,果嘴明显。属小果型,红苹芒,果皮光滑,果点明显,纹理清晰。阳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红色披蜡质,呈粉红色,外形酷似苹果,故得名为红苹芒。金兴芒,呈红黄色,显示透明状有一种透视果肉的感觉,如琥珀色般,肉质与品质属极品。
  因特芒,果形呈扁圆形,比凯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红色,果实肉质细腻,纤维极少,耐贮运,果核小,可食部分占九成五,气味芳香,金穗芒,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后熟后转黄色。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紫花芒,熟时皮色鲜黄,外型美观,酸甜适中,质量中上,较耐贮运。凯特芒,果实呈卵圆形,果皮淡绿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金煌芒,果实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耐贮藏。
  青皮芒又称暹罗芒,果形肾形,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有明显腹沟。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肉质细腻,皮薄多汁,有蜜味清香,纤维极少。单果重五、六两,可食部分占七成左右,质量极优,是理想的鲜食品种。该品种系石坳村的特产,秋芒,果皮粗糙,但果肉香味浓郁。芒果要适时采收,如采收过早,果实风味淡,极易失水,使果皮皱缩如采收过晚,果实自然脱落,后熟加快,不耐运输。采收芒果,采收时间应选在辰时露水干后及未时至酉时太阳不暴晒时进行。采果时应采用一果二剪的方法。就是从树上用果剪将整穗果或单果剪下,放入盛果的篮中,运回室内再用果剪在果柄3寸长处剪断。收果后果实轻拿轻放,不准堆放在太阳下曝晒,也不能直接堆放在泥地上,做到果实从树上采收后不沾地。
  这个石坳村毗邻罗浮大峡谷,地理环境优越、雨水充沛、气候温暖,非常适宜果木生长,所以这里的芒果、菠萝、香蕉、荔枝非常有名气,张保对郑一娘笑道:“有了这些水果,我们也好在玉莲、巧儿面前显摆显摆了,到时可以让朋友们尝一尝你的手艺了,这个罗浮大峡谷是一个风景如画,宛如世外桃源的游览胜地,现在是天高气爽,清风徐徐,果香阵阵,张䮗、张岚和张彦一边吃水果,一边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大伙都很高兴,张保赶着马车在峡谷里愉快地穿行。
  且说张保一行早上辰时从石坳村出发,正午时,他们来到了一个码头,码头上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张保和郑一娘决定在这里吃点东西,于是张保将马车停在路边,准备找一个饭店吃饭,张保正在四处观望,忽然迎面走过一个少年,张保一见,心中是非常欢喜,真是天意也!张保遇见的是谁?来者又因何到此?诗曰:
  白玉芒果下枝头,大江东去日夜流。
  莲花镇外海滩边,骑马捕鱼乐悠悠。
  且说张保正然四处观望,忽然迎面走来一个少年,张保一看那少年,张保认识,原来是赫赫有名的清末最后的一个秀才董彦成,张宝和郑一娘怎么认识他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佳话,事情是这样的,那还是张保和郑一娘从缥缈峰斗宝回东莞途经湖北黄州府黄梅县时,那一晚二人在一家酒楼喝酒时听到一个奇闻,说是早在三百年前,当地一位渔民在江边沙滩上捡到了一块玉璧,出于敬畏,渔民将捡来的玉璧送到了县城东二十余里的东山五祖寺内供奉,就这样一件罕见宝贝被庙里的方丈作为珍藏之物一代代流传下来了。不提。
  据说有一年当地发大水,寺庙倒塌,洪水过后,主持请人重新修缮房舍、庙宇,这些工匠中有一个叫董尚仁的书生在里面打零工,那董尚仁在收拾杂物时无意中捡到了这块玉璧,董尚仁觉得是观中之物,就交给方丈,那方丈大声笑道:“现在寺庙虽然修缮好了,但是这里的人都到外地谋生去了,我年龄已老,也没有力量了保护这个宝贝了,今日你捡到了这个玉璧,也是你的缘分,就送给你吧,这样玉璧就落到了董尚仁手中,董尚仁得到了这个玉璧,对此他爱不释手,多年来精心保管,秘不示人。
  那张保和郑一娘正痴迷那古玩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一心想亲眼鉴赏一下这个玉璧,于是二人就去董家登门拜访,说来也怪,那董尚仁自从得了那个玉璧之后,除了自己把玩之外,从来就不与外人观看鉴赏,可是,这张保和郑一娘一说要想亲眼目睹此宝时,那董尚仁竟然是欣然应允,不但让那张保和郑一娘随意欣赏、把玩,而且还请了许多高朋好友、名人雅士,在一家有名的酒楼包了十几桌上好的酒席招待张保和郑一娘夫妇,一连数日,日日如此,董尚仁是殷勤招待,是格外热情,这日酒席正在进行之中,那董尚仁忽然笑道:“各位好友在此,都知道我收藏了这个玉璧,今日我将此玉璧送与张保和郑一娘。”
  那董尚仁说罢,就将玉璧交给了郑一娘,张保和郑一娘是再三推辞,那董尚仁是诚心相赠,众人感到非常奇怪,平时这董尚仁将这个玉璧看的比什么都宝贵,谁想看一眼都不行,今日为何要送给这个素昧平生的外乡人呢?于是有人就问道:“董老先生啊,您老为什么要将玉璧送给他们啊?”那董尚仁笑道:“当初五祖寺的方丈送给我时有过交代,就是说这个玉璧乃是我国之重宝,价值连城,应当妥善保藏,不可流入外邦和奸人之手,现在,我看张保和郑一娘乃正人君子,又对古玩深有研究,我将此玉璧交与他们,是给玉璧找到了最好的守护人啊,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且说众人听了那董尚仁的一席话,无不颌首称赞,张保和郑一娘对董尚仁是更加敬佩了,张宝和郑一娘接受了玉璧笑道:“我们一定好好珍藏,有朝一日,献给祖国,作为国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此以后,那董尚仁和张保、郑一娘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家人是经常往来,成了一段千古佳话,这董尚仁有子女九人,董彦成是三子董基文的长子,这个董彦成自小聪明过人,年方十七岁时便考中了秀才,董彦成胸怀大志,一心要为国家做些大事,董彦成经常和一些同学往来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因此与张保和郑一娘是特别熟悉,张保和郑一娘也将董彦成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张保叫道:“那不是彦成贤侄吗?”正巧这时那少年也看见了张保和郑一娘,那少年高兴的呼唤道:“张大爷!郑大娘!”张保笑道:“贤侄怎么到这里来啦啊?”那少年笑道:“听人讲肇庆的端砚古今有名,现在我和几个同学准备出国留学,我和同学就是专门到肇庆那里买砚台的,张大爷啊!你一家都是经营古玩珍宝的,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砚台最好啊?如果张大爷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的话?不如同我们一起去肇庆买砚台去好吗?”
  张保听了后,心里非常高兴,就对彦成笑道:“正巧,我们也要从肇庆那里路过,既然,贤侄你也去肇庆买砚台,我们正好是同路,你就不要去做船了,你就和我们一起去吧,我们也买一些好的砚台送人。”那董彦成笑道:“这样最好了。”郑一娘笑道:“你们爷俩别光顾着说话了,我们去酒楼里一边喝酒一边谈心。”那张保爽朗地笑道:“对…对…对。”于是他们就找了一家酒楼,要了一桌酒菜,张保一家和董彦成就边吃边聊起来,酒足饭饱,张保赶着马车,就说说笑笑的一路玩耍着向肇庆走下来了。
  且说张保赶着马车是沿江而行,沿途渔村无数,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渔船,如今沿海的百姓都不事农了,要嘛是一起凑钱买船出海经商或是捕鱼,没钱的只能加入商船或是渔船去做水手,这就是百姓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驾船出海,撒网捕鱼,对于渔民来说是很普通的事。然而,在离肇庆不远的莲花镇,当地人捕捞鱼虾却不用船,而是骑马,这是当地最具有特色的渔猎方式了,古老而有趣。
  且说这天晌午、张保的马车来到了莲花镇时,张保对彦成笑道:“这莲花镇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当地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骑马捕鱼,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了,不妨前去瞧瞧热闹如何?”那董彦成笑道:“此等稀奇的事儿,怎可错过?”于是张保就驾车来到了海边,找到一个靠海边的酒家,在一个临海的窗子傍边的桌子上坐下来以后,要了一些米酒、海鲜和白米饭,大家在酒家里一边饮酒,一边观赏大海的景色,现在正是中午,天空晴朗,凭栏遥望,海鸥在天空中盘旋,蓝天与湛蓝的海水连成了一片,海平在线,十几艘大船破浪而出,灰布风帆被海风灌满,飞速的向大海深处驶去。董彦成靠在窗前,任由海风吹拂过脸,腥咸的海风开始时还有些不习惯,过了一会,也就不以为然了。
  书中代表,用来捕鱼的马是可不是普通的那种马,而必须是著名的川马,川马和普通的高头大马不同。川马的个头不高,但是,非常强壮有耐力,而且熟悉水性,为了便于下海,马尾都修剪得非常短,当地渔民介绍说:“这些马都曾受过至少一到两个月的训练,不畏惧寒冷和风浪后方能下海,这里的海潮非常有规律,几乎每天午时一过就要开始退潮,所以,捕鱼的时间一般是在中午开始进行的。”张保他们刚刚喝了几杯酒,就看见几十个渔民骑着马来到了海边,那些渔民到了海边后,飞快地除去外衣,然后,将两个鱼篓钩搭在马鞍上的铁环上,手里拿着一个绑着竹竿的渔网,在开始落潮后,当马走入海水较深的地方后。
  那捕鱼人飞快地挥舞着手中的渔网,骑着快马在浅海里飞驰,只见绑着竹竿的渔网上下翻飞,抄起抄落,非常灵活,也非常美妙,很快,就装满了两只鱼篓,然后,策马回到岸上,换上空的鱼篓后,再次冲到海中,就这样反复捕捞,动作熟练的老渔民,在整个退潮的过程中,最后可以捕到几百斤鱼虾呢,这种骑马捕鱼的方法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忽然郑一娘急匆匆地从窗子傍边走了过来,对董彦成笑道:“喂,彦成,你快看呀!你看,那是不是鉴真啊?”董彦成站起身,飞快的向窗前探出身子,瞪大眼睛向前面的海滩远远望去,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英俊青年引起了大家的注目,他身穿一件黑色的披风,乌黑的头发,宽阔的肩膀,穿一双结实的皮凉鞋,两腮长满了浓密的卷曲的虬髯,二目有神,正高兴地看渔民骑马捕鱼呢,董彦成笑道:“喔,真的是鉴真兄弟,千真万确的是他!”这时,那青年人也看见了董彦成,那人带着惊喜和激动大步向酒店走来。
  书中代表,此人复姓诸葛,字鉴真,佛山人氏,早年家贫,然其人生得高大魁梧,膂力过人,熟读兵书,十九岁即考中了武举人,胸怀凌云壮志,因此和那彦成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彦成、鉴真二人同年,彦成比鉴真大几个月,这二人一文一武,正是相得益彰,他们二人经常到张保、郑一娘家做客,故而张保、郑一娘非常熟悉,也是张保、郑一娘最为要好的忘年之交也。
  且说这样,张保、郑一娘、左临、右畲、尉氏、刘氏、张䮗、张岚、张彦一家和董彦成、诸葛鉴真就在小酒店里会合在一起了,大家互相问候了一番,就又喝了一会酒,郑一娘笑道:“鉴真贤侄啊!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啊?莫非也是到肇庆买砚台的吗?”诸葛鉴真笑道:“正是这样,我去广州找他,听同学说他到肇庆买砚台了,所以,我就赶过来了,今日中午到了这里,看海边有许多人在打渔捞虾,觉得很热闹,就过来看看,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你们了,真是太巧了,省了我跑许多路也。”
  张保笑道:“既然是这样,这两位贤侄还有要事,大家快吃点东西,我们也不要耽搁,现在就一起去那肇庆城里吧?”大家上了马车后,就飞快地朝前走去,过了一会,除了张保之外,车上的人全都睡着了,他们沉浸在梦中,不知道自己的身边还有什么人,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他们也不管,也不想知道,闭上眼睛,任由马车飞驰,任由景色的变幻,任你傍边是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马车缓缓地驶进了一个城市,马车咣当一声就停了下来,张保叫醒了众人:“嗨!我们到了,快醒醒啊。”郑一娘睁开松惺的眼睛笑道:“到了啊,似乎梦里的故事还没结束,不愿意醒来似的。”那张䮗望着张彦笑道:“这是哪里啊?张彦笑道:“我最小,又是第一次出门,我哪里知道这是哪里啊?”大家听了这兄弟两人的对话,不由得呵呵大笑起来也。张保一行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新鲜事儿啊?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书到这里,暂告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