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红旗渠劳模任羊成>第十七章 县委书记同看戏

第十七章 县委书记同看戏

作品名称:红旗渠劳模任羊成      作者:白青年      发布时间:2019-07-22 06:57:27      字数:4362

  在鸻鹉崖大会战的那段渠线施工中,林县县委书记带领总指挥部的领导干部,把铺盖行李搬进“林红庄”新村的民工工棚、窑洞和石岩内,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同学习”。“五同”的政策,使民工拼搏的精神倍增,焕发出蓬勃生机。
  为了鼓舞干部和民工建渠的积极性,杨贵让县剧团到工地演出,让电影队到工地放电影,活跃民工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鼓舞了民工士气。
  在鸻鹉崖英雄大会战的紧张时期,杨贵带着领导干部深入工地与民工一起清基、出渣、抬石头、背石头、挑水、和泥。在一面面飘扬红旗下,工地上分不清谁是领导、谁是民工。促使民工人人当模范、个个争英雄。民工干活的施工质量,根本不用领导亲自去检查验收,每天都是超额完成任务。工地上形成“比学习、比速度、比质量、比要求、比安全”的“五比”热潮。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树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新风尚、新作风。
  县委书记杨贵每到工地都积极劳动,茶余饭后与民工促膝长谈,嘘寒问暖,话家常。林县人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只有一句话“我县有一位好书记,老百姓的好带头人”。当地群众看在眼里、赞不绝口,林县杨贵书记年轻有为,是一个大好人……林县民工笑在脸上,喜在心里。
  县委书记杨贵听到任羊成在工地受伤的消息,赶到工地,严令任羊成停工休息,不然就对他进行党内处分。任羊成恳求道:“杨书记,我们停止除险一个钟头,崖下的几千民工就得停几个钟头,我们实在停不起呀!我是队长,我不去带头除险,我不放心。俺家兄弟7个,抗日战争时期两个哥哥都在战场上负伤成了甲级残废,俺爹说修渠是为了大家,我老了你们兄弟四个都去修渠,你是吃羊奶长大的,当时咱家穷,咱县老百姓同样都受穷,新来的杨书记是个好人,他带领咱县人民修渠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造福嘛。好孩子听党的话跟党走,脚踏实地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错。让我们来,叫我们好好干。我的命已经交给红旗渠。我有优先牺牲的权利,可建渠民工中有多少是孤儿。我不能怕死,死算什么?不过是摔在石头上的一块肉!杨书记请你放心,我任羊成手能动、脚能蹬,就不能停止除险,请批准我的请求。”杨贵书记和在场的领导和民工顿时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任羊成在鸻鹉崖受伤后除险的第二天,县剧团在鸻鹉崖工地慰问演出。那时只要说瞧唱戏、看电影,民工们都是万分高兴,因为那时“电影队”在农村很少演出,一听说“电影队”来了;有的民工不吃饭也要去看,当地群众三村、五里都要来看电影,老年人来看就说:“人真能,灯光照着就会说话……”
  任羊成听说今天县剧团是最后一场,下午收工以后,人们都很麻利地吃过饭就去看戏了。可是任羊成这几天偏偏满脸肿得像个小斗盆,加上白天下崭地风吹,腰间大绳束得腰圆圈青一块紫一块,血肉模糊,每次下崭收工都是队员们相互帮忙取掉绳套,阵阵腰疼。可人们今天都早走了,戏快开演了,自己肚里实在饿得慌,就是吃不下饭;喝菜汤烫嘴、吃菜团疙瘩顶得嘴疼,他强忍着吃喝了几口,算了!不吃了!今天无论如何总得去看一场戏。今天是最后一场,前两天嘴疼地没法、没有去看,心里真是有点后悔。
  唱戏的舞台就搭在“红旗渠”修成的渠上,用木料把红旗渠棚住。今天看戏的人特别多,从青草洼到马塔二十多里的沿渠周边群众都来看戏,那时只要传着林县县剧团来唱戏,当地群众只要走的动的人都要来看,今天看戏的人足足有好几万人。任羊成和申起艾两人相伴,这可到哪里看,于是就往台前东北角走。这时他带着口罩很显眼,因为是8月天,阴历7月18日。天气很热,还未唱整本戏以前,县委书记王才书上台讲了几句话,在开戏后,任羊成和申起艾正看得热闹,马有金来到任羊成跟前说:“杨书记叫你和申起艾去他那里坐下看戏,那里还有两个座位呢。”那时的座位都是木头檀条子摆着还有石头垒的,这时任羊成和申起艾就过去前排和杨贵书记、马有金、王才书等人坐在一起。
  杨贵书记看任羊成二人来了,心里很高兴,于是就笑着说:“倔强的小羊成,年轻人不听话,嘴疼吧?看你原来60公斤的体重,现在还不到40公斤,我看到你非常内疚。”任羊成说:“杨书记你放心吧,不很疼了。”杨贵又说:“羊成、小申,只要红旗渠修好了,我就陪你们在林县县城剧院看上一礼拜的戏。等咱林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带你们去北京参观参观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万里长城……”
  没等杨贵说完,任羊成就急忙说道:“杨书记,别说看戏、去北京啦。俺们这些人吃了早饭,不知道用不用吃午饭。吃了午饭更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哩。我给申老弟商量好了,如果我回不来了,就用我的破铺盖卷几块骨头送家算了,知道我们修渠也值了。你问问小申我们是不是这样说的……”
  杨贵一听急了,一本正经严肃地说:“羊成,千万不能说这种丧气话,一定要时刻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当好除险队队长,带好除险队队员;处处小心,注意安全,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这些除险队队员和修渠民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后子孙后代也不会忘记,戏是一定要看的,北京也一定要去参观参观的,只要鼓起精神有梦想,而且就一定能够实现的。”
  杨贵又说:“羊成,我听马有金说,你们队里有一个特殊人物是一只眼,年龄还小,这样的人精神很好;听说他家里很穷,以后有困难要多帮助,千万要对这样的人给保证安全,有这样的人你得很操心啊!”
  任羊成说:“我想给你和马县长说说,王楼全这孩子很可怜,无依无靠,鞋脚衣裳都不能穿了,请示你们给他解决一身衣服,帮助帮助。还有石板岩王天生是我们队年龄最大的一个,他也是一个苦命人,我非常同情他两个,看到他俩总是心中落泪,是不是能给解决一下?”
  这时,杨贵激动地给马有金说:“老马以后对任羊成提出的这些问题可以给特殊照顾,这就是咱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体验。”
  马有金说:“好!特殊人以后要特殊关心一下,一定解决……”
  1960年8月30日,红旗渠总干渠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渠水流到了林县境内的河口村。中共林县县委书记、县人委在红旗渠渠首举行了首次放水典礼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共新乡地委书记处书记陈东生,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秦志华和副县长李英武和县直机关干部,各公社的干部、民工代表,总、分指挥部干部,当地群众近万人,成群结队赶到河口村迎接“幸福水”。会议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王才书主持。会上,李贵代表县委、县人委作了报告,肯定了第一期工程的成绩,提出了第二期工程的任务。
  陈东生在会上高度赞扬了林县人民,他说:“红旗渠第一期工程,就是要通水。这给完成全部工程奠定了基础,作出了榜样,鼓舞了人民,树立了更大的决心。在英雄的林县人民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不成的艰巨工程,要争取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大会对建渠模范英雄人物进行了大力表彰和宣传,大大鼓舞了民工建渠积极性。随着“开闸放水”口令的宣布,太行大峡谷沸腾起来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呼声响彻云霄。在进水闸缓缓升起的一刹那,汹涌的漳河水像一条巨龙,跃入红旗渠,沿着蜿蜒起伏的悬崖绝壁,卷着波涛汹涌,荡着浪花,穿山跃涧,向着干涸的林县大地澎湃走来。
  会后,杨贵组织各级干部来河口参观红旗渠,看着滔滔的漳河水从家门口泄入漳河,人人露出了惋惜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
  杨贵问:“大家说该怎么办?”
  “抓紧时间,一鼓作气,接着往前修,争取早日修到家门口!”大家异口同声。杨贵和县委“以水修渠”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回应。
  处在悬崖绝壁上,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正以气吞山河之势,吃大苦,耐大劳,顽强地进行着战斗。正如男女民工们在工地歌唱地那样:“不怕冰封大地,不怕北风卷满天,热心暖开漳河水,汗珠浇化太行山。”“炮震山河气势雄,硝烟四起直入云,建渠英雄意志坚,日日夜夜立奇功。”“红旗飘扬迎风扬,我们意志坚如钢,哪怕是悬崖高万丈,漳不入林不还乡。”“姑娘矗立在悬崖,山尖云上出彩霞,手扶钢钎看天下,一心绣出幸福花。”“全连妇女表决心,引漳入林打先锋,不怕高山石头硬,山坡越陡越有劲。双手扶双钎,抡锤打得欢,一炮崩掉半架山,引漳入林提前完。”“民工不怕修渠难,千沟万岭不敢拦。你抡锤我打钎,狂风四起不知寒。红旗招展迎风飘,炮崩山岳震河山。浓烟四起直入云,滚石奔腾河水翻。数万民工齐拍手,欢笑漳水上山巅。”
  “旭日东升映红天,千军万马战行山。红旗飘在高山顶,好似红军出远征。千沟万岭人行动,披星戴月不停工。引来滔滔漳河水,栽下万年幸福根。”“林平人民心连心,自古以来友谊深。林县修渠到平顺,平顺人民齐欢迎。一个目的一条心,为了扎下幸福根。共同携手向前进,齐奔美好新前程。”工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好景象。在开始修建中建渠民工不会挽绳下崭。任羊成从南谷洞水库带过来的炮手们个个都是行家高手。任羊成组织突击队,让他们每天学习,怎样挽绳套,怎样挽护心疙瘩,怎样下崭,手磨破了用纱布包着再学,学会以后,整天腰系大绳,悬在半空,抡锤打钎,装药放炮。为加快工程进度,工地开展了“向工具要劳力、向技术要时间”的技术革新活动。
  红旗渠总干渠第一期工程从1960年2月11日动工到10月1日竣工,历时242天。英雄的林县人民斩断了45道山崖,搬掉了13座山垴,填平了85道沟壑,截住了漳河水,征服了石子山,闯过了红石崭,攻克了鸻鹉崖,战胜了狼脸崖、老虎嘴、马崖沟、风沙崭等数十道天险,钻通了总长600米的7个山洞,建成了8座渡槽、24座路桥和65座大小建筑物,修通了全长19139米的红旗渠第一期工程。
  任羊成自1960年2月11日到达红旗渠工地,242天的艰苦奋战中没有回过一次家。老母生病都没有回去探望,妻子生小孩也没有回去伺候妻子坐月子,他把红旗渠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了开创修建的使者。第一期工程各个险段难段他都积极主动参加,各个险要山头他都攀了个遍,曾经受过无数伤痛,他却没有停下来休息,牢记责任与使命感使他起到了“共产党员应该带头”,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1960年10月,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陪同来林县考察指导工作的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李尔重参观红旗渠第一期工程,李尔重赞不绝口地说:“红旗渠是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的一大创举,一定要一鼓作气,乘胜前进!”
  1960年10月17日,红旗渠总干渠第二期工程河口至木家庄段全线开工。工程移到林县境内,总指挥部移至卢家拐村。
  开工不久,因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袭击,群众生活遇到了困难。11月7日至9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县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农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解决了群众生活和干部作风问题。会议决定,从11月20日开始,全县实行“百日休整”,半天劳动半天休息。
  为保证群众体质,度过灾荒,红旗渠工地除保留一部分民工继续开凿青年洞和保护渠道外,其余民工本月底全部返回生产队。任羊成和除险队员们都投身在红旗渠总干渠的第二期建设当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