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长白山>第六回 春茶御史

第六回 春茶御史

作品名称:长白山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19-07-13 10:35:23      字数:8473

  话说金莲随老者来到后院一处幽美的所在,看见这江南园林建筑,不由得想起她父亲的结拜兄弟人称赛鲁班的焦叔父了,金莲正在疑虑不定呢?猛听到老婆婆唤她过去亲热亲热,这时金莲心中已然全明白了,认出这个老者正是她的焦叔父和婶娘也!当时金莲是喜出望外,老者和婆婆将金莲让到客厅坐定,老婆婆亲切地笑道:“好闺女啊,你爹爹还好吗?你不是和你爹爹住在丰县魏庙吗?怎么一个人来到此地的呢?”
  金莲就把裴老庄主怎么从丰县魏庙迁来裴家庄和马坡路遇兴顺的事儿,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给二位老人叙述了一遍,老者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想不到你们父女也在这里啊?既然是到了家里,好孩子你就安心住下好了,关于寻找金头的事儿,就包在你叔父我的身上了。”金莲说道:“那孩儿在此就代我那兴顺兄弟谢谢老叔父了。”那老者笑道:“兴顺孩儿也是我的好侄儿啊,为叔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呢?”
  金莲也奇怪地说道:“老叔父和婶娘不是住在那下邳城里吗?怎么会在这青峰口开起茶馆了呢?”老者说道:“那是十年前的事儿了,那一年我和你婶娘到苏杭游玩,一边顺带做了几桩茶叶生意,又帮一家大户人家设计了一所住宅,着实赚了一些银子,我和你婶娘一合计,决定用这银子的大部分盖几间房子,剩下的一些银子开个小茶馆做营生,我和你婶娘就从苏杭回来了,结果走到这个青峰口时发现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来往客商很多,而且还有曾家老窑的生意,我和你婶娘一商议,觉得这里比下邳好多了,于是就在青峰口安了家。”
  那老婆婆说道:“我和你叔父也没有想到,在这青峰口住下以后,生意做得非常顺手,不但茶馆开的越来越大,而且还继续做起了茶叶的生意,这不以后就又盖了这一片院子,前两天,我还和你叔父唠叨着要去丰县找你们父女去呢?要不是听说最近这几天有一个大官要来这里的话?我和你叔父现在早就到丰县了呢?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好闺女你了啊!”
  这老少三人是高高兴兴地回忆往日的幸福和欢乐,不觉之间,已经到了中午了,老婆婆说道:“好闺女啊,今日婆婆带你去街里酒楼吃好吃的去。”那老者也是连声赞成,金莲说道:“这个青峰口哪家的酒菜最好啊,咱今天就去哪家酒楼,算是侄女我孝敬叔父和婶娘的吗?”于是这老少三人就去酒楼吃酒去了,暂且按下不提。
  俗话说的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回过头来再说一说茶馆里的那个瘦小的长着山羊胡子的老人的来历,原来这位老人不是一般平常百姓,乃是威名远镇的当朝一品大员,官拜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的封疆大吏陶澍,要说起这陶澍,真是家喻户晓,老少都知也!此人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有人比之为宋朝的包公,明朝的海瑞,是一个难得的清官,那陶澍不在朝里好好地做官,跑到这个青峰口做啥来啦啊?
  原来是这样的,陶澍老家是湖南安化小淹镇得人,陶澍的家乡安化小淹,在资水沿岸,到处都是茶山、茶树、茶园;育茶、采茶、制茶是当地茶农的主要营生;出售茶叶,更是茶农的生活来源,陶澍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特别是每年谷雨节前后,正值茶叶收获季节和茶叶加工的紧张时刻,茶农全家出动,妇女上山采茶,男人加工制作,小孩也未闲着。陶澍从小手巧,是采摘茶叶的好手。
  每天清晨,肩背竹制的背篓,踏着晨雾,上山采茶。这个陶澍从小对茶是耳熏目染,对茶道是特别有研究,陶澍为此写了不少关于茶得诗词,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吟茶诗是《芙蓉•江竹枝词》,诗曰: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
  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茶漫筐。
  陶澍成了朝野皆知的茶博士,也就是行家里手也,因此陶澍在朝里不但要处理各种政务,而且还兼职管理供应宫里的茶的事儿,等于是皇宫里专管茶叶、茶具的管家了,这陶澍到乐意做这件事儿,而且很积极肯干。
  这一次到青峰口来,一来是买茶叶,二来是买茶具,顺便考察一下民情,谁想事儿这么凑巧,陶澍一行人在茶馆里遇到了金莲,茶馆里老婆婆当晚又丢了黄铜罐,这陶澍的名声在外,怎么能够坐视不管呢?因此,陶澍给老婆婆打了包票,要帮老婆婆将黄铜罐找回来,究竟陶澍能不能找回老婆婆的黄铜罐呢?金莲又当如何呢?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话说这日一早,陶澍来到茶厅品茶,忽然对傍边照看茶炉的老婆婆说道:“老婆婆啊,你的黄铜罐已经被盗两天了吧?”老婆婆说道:“谁说不是啊?你没有看见婆婆我这两天都用铁锅烧的开水吗?”陶澍说道:“我说怎么这两天茶味变了呢?原来是改用铁锅烧茶水泡茶啦啊?这样吧,我正好从京城来这里时带了一个黄铜罐,原来准备是回老家煮茶用的,现在既然老婆婆的黄铜罐被盗了,那就送给婆婆好了。”
  陶澍说罢,就吩咐从人道:“海安啊,你去把咱们的那个黄铜罐拿来交给这个老婆婆好了。”这时从陶澍身后走出一个精干的少年来,那少年说道:“这个黄铜罐不是咱们嘉庆爷赐给老太爷的念想吗?怎么好拿来白白送人呢?再说啦,这个黄铜罐可不是一般的黄铜罐啊?”陶澍说道:“休要多说,我自有计较,你速去取来交与老婆婆就是了。”
  那海安不再言语,转身出去,到了陶澍住的房间内,从包裹中取出一个巨大的金光灿灿的黄铜罐来,复转身形回到茶厅来到老婆婆面前,将黄铜罐交给老婆婆说道:“老婆婆啊,黄铜罐在此,请老婆婆仔细收好了。”老婆婆接过黄铜罐说道:“有劳小哥了,老身现在就去用这个黄铜罐煮茶给你们喝,”老婆婆起身抱着黄铜罐到后面院里去了。
  老婆婆来到后院,没有去煮茶,就径直走到自己的卧室之内,老婆婆回手将房门关上了,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黄铜罐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仔细观察起来,忽然,老婆婆的脸上闪出一丝不易觉察出来的笑容,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的清清楚楚,老婆婆在房内呆了不到十分钟就抱着黄铜罐煮茶去了,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这个茶馆傍边紧挨着一家珠宝店,素有江北重镇之美称的铜山县青石镇,是历史文化名镇,青石镇至今还保存有众多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筑,这个珠宝店就是一处盛唐风格的建筑,珠宝店坐北朝南,占地约七十余亩,有两栋小楼,庭院大门为青石质,红砂石门框,门额上嵌青石碑刻,魏书隽刻金盛祥三个大字,两栋房子的庭院地面由鹅卵石铺成,正屋大门为青石门坎,大门为半圆的月亮门,青石壁上有浮雕寿字图案,二楼楼面上有一排窗户,窗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朱栏画栋,非常壮观。
  这家珠宝店的主人姓邓,名彪,字运高,祖籍安徽颍州人氏,于明朝末年迁来此地,至今已有百年了,这邓彪生来聪明伶俐,饱读诗书,长成后是越发出息,遂继承了祖上的这一份家业,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金盛祥成了江北的第一家珠宝商,其势如日中天,这邓彪娶妻王氏,这王氏人不但长得美如天仙,而且是聪明贤惠,知书达理,这王氏生有一子,名唤云生。
  这云生自小聪慧好学,在其父母的辛苦教育下,习文练武,研修历史文物、珠宝、玉器、典籍,小云生长到一十八岁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古董啦,小云生生性爽直,最爱结交朋友,其中最要好的朋友就是青峰口的少庄主曾宪、孔厚和盘陀寨的少庄主郝强、郝胜,这小云生还有一个红颜知己巧儿姑娘,这巧儿姑娘是隔壁开茶馆的世外高人焦好友的独生爱女。
  提起这巧儿姑娘,那真是没有说的,这个巧儿姑娘生得是眉目如画,亚赛西施,焦好友夫妇视作掌上明珠,由于焦家和邓家挨在一起,而且邓彪和焦好友经常往来,两家的关系是非常融洽,小云生和巧儿是在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二人从小耳鬓厮磨,日久生情,于是小云生托人到焦家说媒,巧儿也是十分欢喜,这两家就结成了儿女亲家,两家的关系那是好上加好,往来就更加频繁啦。
  且说金莲那天来到了茶馆之时,巧儿和云生正好与曾宪、孔厚、郝强、郝胜一起到青峰山狩猎去了,所以金莲在茶馆里没有见到巧儿和云生二人,现在,金莲在茶馆里和焦叔父、叔母相认了,知道巧儿和云生的事儿了,金莲本来和云生就认识,金莲心想帮兴顺寻找金头的大事一定要请巧儿和云生相助才更有把握,于是,金莲就非常盼望和巧儿、云生相会,巧儿和云生何时回来呢?巧儿和云生能够帮助金莲寻找到金头吗?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话说陶澍自从承诺要给老婆婆寻找回那黄铜罐的事儿之后,心中一直是在谋划着计策,这一天终于让陶澍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于是陶澍就按照这个方案巧妙地布置起来了,陶澍对随从海安说道:“海安啊,你速去后院将老婆婆请来我这里说话。”海安应承一声后就转身去后院找老婆婆去了。
  不多一时,海安就到了后院,来到老婆婆住的卧室门前,房门是开着的,海安看见老婆婆正在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房里品茶、聊天呢,海安道:“老婆婆和姑娘安好,在下海安有礼了。”老婆婆笑道:“海壮士呼唤老身有何差遣诶?”海安笑道:“老婆婆言重了,小人哪敢劳动您老人家啊,这是我家老爷陶大人请婆婆去喝茶的啊。”
  老婆婆笑道:“这个陶老客官也真有意思啊,竟然住在茶馆里请茶馆卖茶的老婆子喝茶,这倒是一件新鲜事儿哟,好吧,老身就去尝尝陶老客官的茶的味道如何?”老婆婆对金莲说道:“莲儿啊,你自便吧,老身去会会那个陶大人,再回来和你聊家常啊?”金莲说道:“叔母去吧,我也到外边走走。”这样老婆婆就随那海安到陶澍那里去了,金莲也到外边玩耍去了,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老婆婆来到陶澍住的房里,陶澍出来相迎,二人进房落座,相互客气一番后,陶澍笑道:“老婆婆啊,老夫前日承诺要给老婆婆寻找回那黄铜罐,今日我想了一个计策,特请婆婆前来商议一下。”老婆婆笑道:“陶大人日理万机,想的都是国家社稷之事,老身的一个旧黄铜罐芥子样大小的事儿,怎么让陶大人分心啊?”
  陶澍笑道:“婆婆的黄铜罐可不是平常的对象啊,那可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啊?怎么能够落入小人之手呢?再说啦,如果老夫连婆婆一个烧茶水的黄铜罐都寻找不回来的话,老夫这个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的颜面还不是丢尽了吗?这件事儿看起来不大,可是关联老百姓的生活啊?社稷民生,就是最大的事儿啊?我陶澍怎么能够漠视不管呢?”
  陶澍此话一出,老婆婆吓了一跳,老婆婆睁开两只杏眼,神光妁妁,英气逼人,两道目光犹如利剑一样在陶澍的周身扫描起来,老婆婆的这一异常举动,也把陶澍吓了一跳,心想,这老婆婆绝非一般人物也!陶澍笑道:“婆婆这样看老夫,莫非对老夫有怀疑吗?”
  老婆婆笑道:“老身怎么敢怀疑陶老客官的呢?只是这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的威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常听人讲,陶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事无巨细,必求其善,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也,老身虽然一女子,实在是敬佩有加也,今日得遇陶公,乃老身之荣幸也!”
  陶澍笑道:“婆婆过谦了,如果婆婆不嫌弃老夫官职卑微的话,老夫愿与婆婆结为姐弟,不知婆婆意下如何?”老婆婆笑道:“老身乃一布衣村妇,怎么有如此造化啊?”陶澍这时整衣下跪说道:“老姐姐在上,受小弟三拜。”老婆婆连忙扶起陶澍说道:“好兄弟请起。”这样陶澍和老婆婆义结金兰,二人就成了姐弟啦,姐弟二人又说了一会子家常话,方才转入正题。
  老婆婆笑道:“想不到我一个卖茶的竟然有一个当朝一品,位居人臣的好弟弟,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啊!”陶澍笑道:“老姐姐啊,今日弟弟我也是非常高兴,这样好了,三天后弟弟我要在迎宾楼大摆茶宴,给姐姐的茶馆扬名,请老姐姐准备准备好吗?”老婆婆笑道:“当然好啦,弟弟你就安排客人吧,姐姐我去准备办茶宴的事儿了。”老婆婆就回到后院去了,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陶澍送走了老婆婆,回到房里对海安说道:“海安啊,你速去金陵一趟,让海能带一船上好的江南碧螺春来,你和海能走水路回来,海深水阔,风高浪急,一路上要多加小心。”海安说道:“大人放心,我和海能一定准时回来就是了。”海安就下去准备去金陵的事儿了,陶澍安排好了海安走了后,陶澍就带着十几个随从去迎宾楼了。
  这个迎宾楼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是一座三进院子,迎宾楼的一进院,是府衙接待客商的地方,院子中央有一座高大的歌舞厅,周边是一排排的雅座,客人们可以边品茶边欣赏节目,二进院是雅室,地势较高,从此处可以俯视歌舞厅的一切情况,雅室内陈列着老式铜茶罐和瓷茶具,件件都透着古香古色,让客人们流连忘返,三进院是迎宾楼的最深处,是客人家眷歇息的地方,一些特别重要的宾客也在这里宴请。
  陶澍来到迎宾楼前以后,早有管事的报告给迎宾楼的大管家候二了,大管家候二连忙出来迎接,陶澍是这里的熟人,而且这个大管家候二也知道陶澍的底细,那个大管家候二怎么敢怠慢呢?大管家候二将陶澍一行人安排到一个非常雅致的客厅内,将好茶一一奉上后,毕恭毕敬地说道:“陶大人有何吩咐小人办的啊?”陶澍笑道:“大管家不要拘谨,老夫到此,想请大管家给老夫办一桌茶宴,老夫要宴请我的老姐姐和一班亲友,还望大管家给予方便啊!”
  大管家候二笑道:“陶大人要在这里请客,那是小人的荣幸,是大人给迎宾楼的脸面啊,小人一定尽心尽力,您老是当今最有名的茶道专家,这个茶宴与一般的茶宴不同,小人准备如此安排,您老看可以吗?”陶澍笑道:“管家是茶道高手,不妨说来听听啊?老夫也开开眼吗?”那候二看陶澍如此平易待人,一点没有架子,心里就放松了,也变得随便起来了,那候二就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那候二说道:“茶宴一开始,身穿彩服的女生首先为客人奉上一款迎客茶,用餐中间,还会配一种餐中茶,全部用完餐后,会上一道谢客茶,不仅能品尝到茶,这里的菜也都与茶有关连,就拿文房四宝这一道菜来说吧,其中的毛笔的笔头是茶叶燕窝丝做的,毛笔杆是茶煮竹笋做的,墨是绿茶鱼籽做的,砚台是茶叶豆腐做的,阳春面本是江南风味面食的佳作,现在用龙井茶代水下面条,不但味道鲜美依旧,而且还有淡淡的茶香,紫砂壶里的香茗,茶船内的热汤,茶盒中的茶点……无不点缀那江南茶乡的美好气息。”
  陶澍听了以后,又提了一些要求和想法后笑道:“管家想的非常周到,就这样准备好了。”陶澍让随从取出百两白银给候二说道,“这是定金,事成之后,老夫再与尔结账,另有谢金,现在,老夫还有小事要办,咱们三天后再见啊。”候二把陶澍送到楼下,陶澍一行人就回茶馆去了。
  话说陶澍回到茶馆以后,就径直来到茶厅,这时正好老婆婆从后院出来,看见陶澍坐在茶厅里呢?老婆婆就连忙走过来招呼陶澍,老婆婆笑道:“好兄弟回来了,事儿办得怎么样了啊?”陶澍笑道:“老姐姐啊,事儿也就算安排妥了,现在就等海安、海能两兄弟的信息了,等这两兄弟运江南碧螺春茶叶的船一到,万事就齐备也。”
  陶澍顿了顿接着说道:“那天海安、海能两兄弟的茶船到了码头时,最好让几个熟悉路径的朋友去迎接一下,方为妥当。”老婆婆笑道:“这件事儿容易,到时我叫云生带几个朋友去接海安、海能两兄弟就是了,老兄弟放心好了。”陶澍笑道:“那么这件接海安、海能两兄弟的事儿就交给老姐姐你安排了。”这姐弟二人又说了会闲话,就各自回去准备了,海安准备好了行囊,当晚就坐船去金陵找海能去了,暂且按下不提。
  这日凌晨,金陵城内的秦淮河畔还沉睡在人们甜甜的鼾声之中,一缕缕袅袅升腾的白雾,在河面上活动着,很快弥漫开来。顷刻间,河面与天穹连成一体,迷迷蒙蒙,混混沌沌,成了一个巨大的圆体,什么都看不清了。片刻后,白雾便四处扩散开去。
   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的贴身侍卫海能正带着一班弟兄在秦淮河沿岸巡视,他挎着腰刀懒洋洋地走到河边的码头,猛然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一条小乌蓬船上走了下来,海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拍了拍头,定过神来,看清下船人正是远在京城护卫陶大人的同胞兄长海安哥哥,不由心花怒放,三步并作两步疾奔码头而去,那一班兄弟被甩出好远,海能是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呼唤道:“哥哥!哥哥!哥哥……”
   海安刚刚钻出船舱,正要上岸,猛听得有人呼唤,海安抬头一看,码头上围着一群年青壮士,为首一人正是自己的胞弟海能,海安哈哈大笑道:“好兄弟怎么知道哥哥我要来金陵的啊?”海能笑道:“兄弟我今日当值,昨夜和这一帮兄弟在夫子庙玩耍,喝了不少米酒黄汤,就一起来这秦淮河边纳凉来了,未成想到在这里遇到哥哥你了不是?哥哥啊,我们兄弟有两年没有见面了吧?这次一定要多玩一些日子啊!”
  海安说道:“好兄弟啊,哥哥我这次来金陵还有要事找兄弟你呢?正好兄弟在这里遇见了,这样倒省了许多时间啊?”海能说道:“好哥哥啊,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儿,总得先歇歇脚,吃顿饭吗?”海安说道:“这是自然啦!不过我们也不要到府衙里去了,就在附近找一个酒家吃一些好了。”海能说道:“码头傍边不远就有一家酒楼,那里的伙计也很体面利落,蔬菜也算新鲜,味道也不错,我们就去那里喝两杯好吗?”
  海安说道:“这样最好了。”于是海安、海能和那一班弟兄就说说笑笑地往那家酒楼走去,不多一时,就到了,海能走到柜台前对酒楼的老板笑道:“二楼有空座吗?”老板笑道:“有,有,有。”海安、海能和众兄弟一起到了二楼,果然有许多座位空着,海安和海能两人坐了一桌,其余的人都坐在傍边的桌子,海安说道:“兄弟们啊,一会还有事儿要兄弟们帮忙,所以,酒就不喝了,好菜、好饭兄弟们多吃些啊?”海能说道:“既然哥哥说还有事儿要办,那就一切听哥哥你的安排就是了。”于是海安、海能和这一班兄弟就吃起早餐来了。
  且说海安和海能两兄弟是一边吃饭,一边聊家常,兄弟二人是各叙别情,各问温暖,真是情意切切,高兴万分,海安说道:“好弟弟啊,哥哥这次是奉陶大人的命令来的,陶大人要弟弟你买一船江南碧螺春茶叶送去,不知道可容易办到吗?”海能说道:“哥哥来的还真是巧了,几天前,苏州有一个专门贩卖茶叶的大客商运来十几船上等的江南碧螺春茶叶,因为他家中老母要办八十大寿,他要急着回去孝敬老母亲去,所以,他通过府衙内的一个朋友找到兄弟我,让兄弟我给府衙通融通融,兄弟我正愁一下子要不了这么多货呢?这下子好了,陶大人要买江南碧螺春茶叶,兄弟手里现在就有啊?别说是一船了,就是七、八船茶叶也没有问题啊?”
  海安一听海能这话,心里就踏实了,海安说道:“弟弟啊,这样好了,一会吃完饭,哥哥我就和弟弟你一起买上他六船江南碧螺春茶叶。”海能说道:“陶大人不是让咱们买一船江南碧螺春茶叶吗?哥哥买六船做什么啊?”海安说道:“听弟弟说这批江南碧螺春茶叶非常好,北方缺这样东西啊!只要运到北边,这六船江南碧螺春茶叶还不是转眼之间就卖光了吗?何况陶大人还要给宫里买呢?恐怕这六船江南碧螺春还不够呢?”海能说道:“哥哥这样一说啊,干脆,把这一批上等的江南碧螺春茶叶全要啦?”闲话少说,海安、海能一合计,最后一共买了十八船江南碧螺春茶叶,二人安排好一切事儿以后,就准备次日回去了。
  书中代表,这江南碧螺春属于绿茶类,碧螺春产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碧螺春茶是采摘一芽一叶为原料,制造一斤特级碧螺春茶,需采6~7万颗芽叶。碧螺春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鲜醇甘厚。
  沸水浇之,香气浓郁,飞浪喷珠,绿满紫玉,金杯春染,碧螺春主产于江南,其中江南苏州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出产的最好,所以又称江南碧螺春,这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满壶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非常欣喜,康熙皇帝遂赐名碧螺春,因此江南碧螺春茶叶就名扬天下了,而且成了江南各州府每年进贡的贡茶也,这是闲话,按下不提。
  海能说道:“哥哥啊,现在哥哥要的江南碧螺春茶叶已经是准备齐了,目前时间还很充裕,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儿要办了,何不在这龙藏浦游玩一番啊?”海安也说道:“弟弟说的是啊,我们兄弟这一次离开金陵,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回来此地啊?今日就在这里玩耍一天好了,海安笑道,“哥哥我晓得秦淮河是金陵的名胜,还真没有听说过龙藏浦在哪里啊?龙藏浦离这里远吗?”
  海能笑道:“哥哥啊,龙藏浦就是这个秦淮河啊,不过弟弟我也是前几天听那个贩卖江南碧螺春茶叶的苏州商人说的啊?由于金陵地势雄伟,大江滔滔,钟山奇秀,东吴胜地,虎踞龙蟠,所以称为龙藏浦,这个龙藏浦是秦淮河的老名字,现在已很少人知晓也,这秦淮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传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时途经金陵,从长江乘船渡江观赏金陵全景,偶经这条河段,听一位著名的风水先生说起此地乃圣地,该城颇有王者风范,是藏龙卧虎之地,龙头就藏在方山,只有断方山长龙,才能保秦始皇的王位与不朽的基业,秦始皇为了泄金陵的王气,故将此河改姓秦,称之为秦淮河。
  海安笑道:“想不到这两年没见,弟弟你倒长了不少见识啊?”海安、海能和众兄弟在那秦淮河边一路游览,说说笑笑的,很是痛快,走了不远,游人渐渐多将起来,道路两边赶大集一样满是摆地摊的,摆的都是茶壶,上百个摊子都卖一种东西,让海安挺稀奇,海安心想,这里看来是一个热闹的市场,不如顺便买一些好看的紫砂壶带回去,陶大人办茶宴时,这紫砂壶也用的着。
  海安正想问紫砂壶的事儿,人群忽然一阵骚动,摆地摊的纷纷卷起茶壶和板凳奔逃,仿佛闹市里出现一头猛虎似地,海安从迎面溃逃的人缝里,看见两人正挥动手里的家伙,一路追打,满地都是滚落的茶壶,追到近前一个架在倒骑驴上的壶摊旁,海安心中大怒,什么人敢这样胆大妄为,竟然在闹市里追逐打人也,海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儿来也。
  书到这里,暂告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