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规划
作品名称:柔美圆 作者:牛心山 发布时间:2019-05-03 19:57:36 字数:6459
农发办的移民搬迁工程聘请了水利队的设计队,他们到村上不久,交通局的勘察队也到了,高自泉为两只队伍做了安排。由杨副主任领交通局的勘察队去规划水泥路,他领上水利队的设计队规划移民新村。移民新村准备修在通柔水的公路边上,那里有500多亩平展展的基本农田,其中村委会有50多亩,为了减少兑地的麻烦,两委会决定以村委会的地为中心向东扩张,户均占地5分,连同村委会、广场、道路占地100亩。水利队设计人员在这里支起了经纬仪,几个人扛着标杆测高程、打桩。村委会的地是给人家发包出去的烤烟地,其中有一户栽了3亩当年核桃。核桃树不高,成活率却高。三组的地在村委会地的东边,土质不好,原来这里是荆稍滩,是当年农业学大寨时新修的地。地里大部分种了小麦,少数是油菜和秋闲地。那时破四旧,到处都更改地名,显示自己最革命,高家村改为红旗大队。柔水公社革委会高主任在这里蹲点,当他看到这里的荆稍滩时,就有了开发荆稍滩,拉土造田的冲动。他在干部会上动员说:“你们这个荆稍滩我看过几次了,大概步了一下有100多亩,要是把这个地搞出来,就要增加3几万斤粮食。”
3几万斤粮食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大家普遍缺粮。大集体也不知为什么种的地不少,就是打不下粮食,交过公购粮所剩无几,人均一年分100多斤小麦。为了增收,上边就提出粮食要上纲要,也就是亩产要达到400斤。还有跨黄河600斤,过长江800斤。上边的计算办法就是按照你的总土地面积去除秋夏粮总产量,为了上纲要就大种产量高的高粱。高粱面把孩子吃得一看见就发愁。高自泉家为给孩子吃高粱面巴子闹过笑话,高自泉的父亲让高自海吃高粱面巴子,他不吃,父亲就一手拿着麦面蒸馍,一手拿着高粱面巴子,把蒸馍向孩子嘴边一递,他张开了嘴,赶紧又递过去高粱面巴子。小孩子吃了一口高粱面巴子,吐了出来。他拣来吃了又一次重复那个动作,孩子就哭闹。他骂孩子:“高粱面也是粮食,就这个城里人也没有吃的,你还不吃,没有饿到骨石上。”
高主任饿过肚子,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他是城里人,孩子多,大人一月30斤面粉,孩子十多斤,常常不够吃。他就在农村去买粮食,那时粮食市场不开放,生产队又不许卖粮食,他就让干事偷着去找农村余粮户买些玉米、高粱带回家添补。他动员通干部,又在全村社员会上动员,煽起了群众拉土造田的情绪。高家村人少,他就组织起全公社年轻人在这里搞造田大会战。不到一个月,荆稍滩就变成了平展展的良田。《人民日报》曾经在头版报道了他们拉土造田的事迹,题目为“昔日荆棘滩,今日米粮川”高主任因此提拔为关山县副县长。
地基本是平整的,一个上午就测好了。刘工问高自泉:“修什么样子,是一户一个院子,还是火车皮?”
“火车皮节省土地、资金,但不好看,一户一个院子适合农村。我的想法是把这100户修在一个大院子里,外边做成砖院墙,修一个大门楼,中间修村委会办公楼、广场,你们就按我的这个思路去搞规划设计。”
“我只能给你们规划设计村庄平面图,房屋设计我没有资质,也设计不了。”
“房屋我们另找人设计,村庄设计方案几天可以出来?”
“就得一周,设计好了我给你们打电话。”
杨副主任领的水泥路勘察队丈量了长度,应该在哪里修桥、修涵洞、砌护坡都一一作了记录。在饭桌上,高工说:“通村水泥路解决的是从公路到村委会的主干道路,你们的路有三条,最近的不到8个公里,按原则是该修这条。”
“要是修这条,就丢了我们两个组,我和你们王局长说好的,按原来的计划办。”
“听说那两个组合并了。”
“5、6组是合并了,但是人还住在哪里,路还是要走的。”
“听说你们现在的新村要修在公路边上,如果早修起一年,通村水泥路就不到一公里了,你们也不必交那么多的钱。”
“我们宁愿交20万,也不修一公里。就是全村都搬迁了,也要走地里,水泥路到底好走,天晴天下不沾土,干净的是啥。”高自泉端起一杯酒说:“我看今天把高工没有照顾周到,他才有意见,来,给你敬三个酒。”
“我是和你说笑哩,水泥路的事有局长拿茬哩,我只管个技术。我喝不成酒,已喝几杯了,不敢再喝了,你看,我的脸都红了。”
“那不行,把你喝不好你会胡说呢。能喝的人脸才发红,喝了。”
“那好,就这一杯。”高工推不过接酒喝了。
“来,第一杯酒是招待不周的致歉酒,第二杯是为你来我们村搞勘察的致敬酒。”高自泉举着酒杯说。
“我的确喝不成了,要不我找人代了?”高工接过酒杯问。
“来,我代高工。”杨副主任站起来说。
“你没喝过酒吗?真是没迷眼,你能代高工设计吗?”
“那好,我喝。”高工一仰脖子喝干。
“这第三杯是你将要为我们搞水泥路设计的致谢酒。”
“高支书的说法就是多,不愧是搞过文化的人。那好,我也不推让了,是老鼠药我也喝了。”高工喝了三杯酒脸更红了。
“我宣布个纪律,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要给高工敬酒,谁违反了就喝三个酒自罚。”高自泉说:“高工,你吃菜。”
“好好好,大家都吃。”
饭吃完临走时,高工对高自泉说:“你们是山区水泥路,我尽可能的给你们多设计些桥涵、护坡,以免被山洪冲垮道路。”
“到底是熟人,这么照顾我们,我们代表全村人民向你敬礼。”高自泉向高工敬了个礼,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筹钱要是有困难,就多找王局长协商。去年他给家乡都免了10个公里的自筹部分。”高工俯着高自泉的耳朵说。
“多谢你的提醒。”高自泉握住高工的手摇了又摇。
送走规划设计队,高自泉留下两委班子研究兑地的事。高自泉说:“新村要占三组耕地50亩,这是大事,如果兑不到地,建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怎么兑才能不引起群众上访。”
“总占地100亩,村上的50亩各组都有份,就不兑了,村上以后不要地了。三组50亩地是当年拉土造的田,地质差,月亮也能晒干庄稼,以我看,一亩兑一亩算了。”杨副主任说完看着高自泉,他的脸上没有表情。
“这怕兑不下去,我听三组几个牙长的人说,这回要顶住村上,解决不好土地问题不让开工。”张会计说。
“村上地的承包期还没有到,要给人家退钱,地里的核桃树也要赔钱。”王副支书说。
“核桃树不赔钱,谁叫他随便在村上机动地里栽树。”高秀芝说。
“我听人家说,是村干部同意他栽树的。”王副支书说。
“核桃树是谁的?”高自泉问。
“是高乱乱的,人家是从杨凌农高会上买来的苗子,据说一个苗子8块钱。一亩地33棵,100棵树要800多块钱。”王副支书说。
“核桃树是前年秋季栽的,根不大,可以移植,让他移植算了。”杨副主任说。
“村上地好办,三组地怎么兑出来,下来主要说这件事。”高自泉又一次提醒大家。
“把50亩地摊到各组,看看各组平均是多少,再从各组往出兑。”
“要给三组兑到一块才好划分。”
“这好办,三组挨着四组地,1、2组地又挨着,咱们来个狗撵兔,不就兑出来了吗。”
“是兑一亩,还是二亩?”高自泉问。
“一亩有点少,二亩有点多,一亩二咋样?王副支书说。”
“不如给多点,一亩半算了。让三组人沾点便宜,也好服众。”张会计说。
高自泉听大家说了许多,把该说的都说到了,就总结说:“我现在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一下:1、村上的地白占了去,只向三组兑50亩地,一亩最高兑一亩半。2、退还村上地剩余的两年承包费。3、高乱乱移植自己的核桃树,不予补偿。是不是这样?”
“是的,是这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那好,兑地等工作由村委会负责,也就是杨副主任负责。王副支书负责收水泥路集资款,我和秀芝负责三个项目的争跑,主要是要钱。我的想法是宁愿向上要一万,不向群众要一分。群众的工作难做,我们跟他们要钱,他们就说我们没有花的了。兑地要钱两不误,最好在两周内拿下来。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宁叫集体吃亏,不叫群众吃亏。但也不能漫天要价,康集体之慨。要坚持今天的会议精神,这是大前提。听明白没有?”
“如果高乱乱一定要核桃树补偿怎么办?”杨副主任问。
“先按会议研究的办,要多做工作。如果工作做不通,让他来找我。”高自泉说:“在兑地、收款上大家都要有信心,要理直气壮的工作。这几年不向群众收钱了,还发土地补贴,工作倒不好做了。有些人天生就是牛,你天天把他套到犁沟里又用鞭子打,他跑得挺欢,有一天不使役他就翻槽边。”
两委会后,又召开了村组干部会,安排了水泥路集资和新村兑地的事,高自泉强调了两项工作的重要性,让各组抓紧收款,两周完成任务。两位负责收款和兑地的村干部又各自讲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时效性,要求组长积极配合,做好群众的工作。王副支书说:“水泥路集资款清收的标准是,不管有没有户口,人均200元,在外工作的人也要交款。”
“外出几十年,一直没有回来过的户交不交?”李六斤问。
“你去哪里找他们要钱?如果能联系上,说说也可以,人家给了就给,不给了拉倒,要不到面有褡褡在呢。”高自泉回答。
“这不好闹,最好是村上出面发个通知,动员他们集资。那年普九时修学校,村上给在外工作的所有人发了集资通知,多一半人捐了款。”李六斤说。
“现在是信息时代,发通知老土,各组列出在外工作人员名单、电话号码,由王副支书给他们打电话讲明集资修水泥路的事,动员他们出钱,多少不限。在外工作的人爱面子,都有钱,一二百元拿不出手,怕丢人。你们再去信用社开个专户,顺便告诉他们账号,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吗。”高自泉哈哈大笑。
“我看,不管他是不是农村户口,只要他住在村上就要出钱修路。”王副支书强调。
“是按实际驻村人口收,还是按照全家人口收?”王德娃问。
“这个没有研究过,要是按全家人口收,可能收不上来。要是按实际人口收,收不到多少钱。”王副支书说:“高支书,你说呢?”
“就按全家人口收,谁叫他们回来住呢?谁不给,咱们就收他们的暂住费。”高自泉说:“或者收他们的过路费,不信堵不住他们。”
王副支书让张会计给各组发了统一收款收据,又按先前摸底人员分配了收款任务。大家看到收款任务这么大,个个摇头叹息。高自泉说:“为了鼓励组长收款,我看从所收款中给你们提取百分之五的奖金,多劳多得,不亏大家。大家有没有意见?”
“这还差不多。”四位组长点头称是。其他几位村干部见高自泉拍了板,也同意了。
翌日,杨副主任通知三组开群众会,68户来了50户。王德娃说了段开场白,就把话拉到了主题:“今天咱们开个群众会,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村上要修水泥路,人均集资200元。二是村上要占咱们50亩地修新农村,要给咱们兑地。下面由杨副主任讲话。”
“修水泥路集资的事大家可能早听说了,咱们要给交通局交集资款,国家标准是一个公里2万元。咱们要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0元。大家交款要积极,组长到谁家收款都不要为难他,有现钱的交钱,没有的积极筹措,这个事就不多讲了。我主要说说占地修新农村的事,这是一件好事,大家都要支持。村上不白占你们的地,所占土地按一亩兑一亩二折算,由四个组均摊。土地上边的附着物由村上折价赔付,估计三月就要开工。大家有没有意见?”
“修新农村是大政策,谁也挡不住,兑地的事还要好好商量。”一个老汉说。
“一亩二太少,要二亩。”
“二亩不行,给三亩算了。”
“都占了去,给我们三组全部解决城市户口,咱到城里享福走。”
“这年头谁稀罕城市户口,只要有钱就行,干脆把这50亩地卖给村上,一亩地给2万元,咱们分钱走。”
群众你一言我一语乱说起来,会场嘈杂声一片。王德娃见状说:“大家要朝炮杆上谈(弹),别乱嚷嚷。土地就是咱们的农本,卖不得,卖了土地就好像战士丢失了阵地一样。这几年农村不比城里差,中央号召建设新农村,要是再建设几年,咱们也会像城里人一样住楼房,走水泥路。”
“农村是好了,种地是有利了。我看兑地合算,说实话,咱们那个地也不怎么样,村上能给一亩二就是好政策。”社会嘴说。
“你不亏叫社会嘴,到底会巴结领导。兑地我也愿意,我的要求不高,二亩是个话,给一亩半吧。”一个青年人说。
社会嘴是个60多岁的老人,说了一辈子光面话,里不伤外不损,与世无争。就是这样一位老好人,却在晚年没有享到幸福,他的回族老婆不辞而别远走他乡,他独身过活着,照样说些光面话。村上让他去敬老院,他说那里不自由,地照样种。杨副主任说:“我看社会嘴的意见有道理,这几年党的政策好了,新农合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粮食直补解决了农民种地亏本问题,退耕还林解决了山里人没钱问题。现在要建设新农村,就要我们牺牲自己一点土地,有啥为难的呢。”
“你不是三组人,当然体会不到失地的心情。”年轻人说。
“你们失什么地了?你们不但没有失地,而且还得到了土地。村上不是无偿平调你们的土地,是用一亩二兑地。你们想,过去你们有一亩地,现在一兑成了一亩二分,50亩就多出了10亩,好事啊。”杨副主任解释。
“哎,这么一算挺划算的,我们兑了。”几个妇女说。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50亩地怎么可能多出10亩,全村往出摊地,我们组不摊吗?”
“我们要摊也是应该的,搬迁也有我们的份儿,傻瓜才反对呢,我们同意一亩二兑地。”那几个妇女表态。
“兑地我同意,但我有个要求,不去各个组里种地,要把地给我们兑到这块地的周围。”先前说话的老汉说。
“这没问题,村上研究过了,狗撵兔的办法兑地,让你们就近种地。”杨副主任说:“我看再议论不下个啥了,咱们举手表决吧。今天来了的户主咱们都记录在案,只要一通过就必须按这个方案去办,谁也不得反悔。王组长,你做好记录。”
“要举手表决了,大家都要想好,把手举高,不要把谁逛了,你代表的不是自己,是你们全家。”王德娃说完让杨副主任主持表决。
“下面咱们表决,同意一亩二兑一亩的人请举手。”杨副主任扫视着人群。不少人举起了手,有的妇女一个看一个样子,别人举手她也举手。杨副主任数完数儿说:“41人同意一亩二兑一亩地,不同意的请举手。”
有个妇女举起了手,一看没人举手,又把手放下了,惹得大伙笑了,她也红了脸。杨副主任说:“既不同意,又不举手,就算弃权。一亩二兑一亩地的方案就算通过了,以后要是开工,谁也不许拦挡人家施工队,谁挡后果自负。明天凡是涉及到的户都到村委会来领青苗补偿款,一周后不领的按自行放弃对待。”
“我还有个问题。”一个小青年说。
“什么问题你说。”
“我包了村上的地,三年的承包费一次交清了,才栽了一年烟,你们不让种了,钱怎么办?”
“给你们退两年的钱。”
“那么今年的损失哩?我留的烤烟地在计划里边,你把我的计划打乱了。”
“今年有什么损失,又没到栽烟的时候。”
“我是说把我的计划打乱了,村上地里有三亩烟地,面积都报上去了,人家按照面积发物资,我领来干什么用啊?”
“你可以不要啊。”
“人家是硬定,不要不行。”
“给玉米施吗。”
“烤烟专用肥价格太高,不划算。”
“你想怎么样?”
“村上能不能给我找3亩地栽烟。”
“可以啊,你只要支持村上,村上就会支持你的,放心吧。”
杨副主任开完会和王德娃到50亩地里转了一圈,又叫了几个人拉了各户青苗面积,开列了赔付花名。这50亩地里有28户青苗,其中小麦30亩,油菜10亩。要是一律按600元赔付,需要资金二万四千元,这放在经济基础好的村不是问题,但在高家村却是大问题。去冬修的桥还欠人家十多万元,到腊月30还有人撵着干部要钱。村上的各个开支谁经手谁垫自己的钱,哪里有钱赔付青苗款。杨副主任向高自泉汇报完兑地的事以后,高自泉把他表扬一番。说他这才像个干部样子,能独挡一面。杨副主任问道赔付款怎么兑现时,他说一亩小麦按600元赔付,一亩油菜按700元赔付,如果赔付不下去和群众好好商量。杨副主任说:“现在,我不愁赔付不下去,愁的就是拿什么去赔付人家。”
“钱你自己想办法解决,村上没有钱。跑这些项目我都垫支了4万多元,秀芝也垫了五六千元。要想当干部就不要怕为集体垫钱,困难是暂时的,垫进去的钱会还你的,只是时间问题。”高自泉说。
“我没有钱,再说,就是有,老婆也管着,要不出来。”杨副主任低声说。
“我给你说,当干部就是要能管住老婆,管住嘴,管住小弟弟。怕老婆的人不要当干部,怕垫钱的人不要当干部,怕吃亏的人不要当干部。还是那句话,钱你自己想办法,一周内赔付完青苗款和村上50亩地多收的两年承包费,不要影响新村建设工程。”
“村上50亩地两年的承包费又要3000元,总共要28000元,我的头都大了。”
“这没办法,谁叫你当干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