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那年我们在军营>第十一章(一)

第十一章(一)

作品名称:那年我们在军营      作者:奇夸克      发布时间:2019-03-03 10:04:14      字数:4704

  岳西北来到B团的第二个周日,刘小蒙带了一本从伊宁党校顺出来的《斯巴达克斯》,到团部去找岳西北。
  刘小蒙初到部队,经常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自然处理得也不好。他很想找个人聊聊,可是和谁聊呢?岳西北到B团来了,刘小蒙觉得有了倾诉的对象。
  按说,刘小蒙和岳西北,一个新兵一个老兵;一个部队最基层偶尔还有些非议的士兵和一个风头正劲的团部参谋,哪儿哪儿都差着好远呢。可刘小蒙就是觉得可以和岳西北无话不谈。
  团部的宿舍是入冬前抢修成的,鹅卵石奠基,红砖砌到窗台高度,窗台以上用土坯砖;最高处再砌上几层红砖,然后架上木制人字形大梁。房顶全部用木板铺就,再加上油毡和掺和砂砾的沥青防漏。房檐下有大号铁丝垂吊着几块百十斤重的大石头,以防房顶被冬季的狂风掀开。
  这种半砖半坯的房子,目前是B团最好的营房。
  房间有限,按照规定团里的参谋干事们一般是两人住一间宿舍。岳西北刚到B团,恰巧宿舍都住满了,就给他新开了一间,所以暂时是他一个人住一间宿舍。
  看到刘小蒙,岳西北很高兴,也很热情。看到刘小蒙从挎包里掏出一本《斯巴达克斯》带给他看,岳西北脸上现出些许的歉意:“上回那本《喻世明言》我早就看完了,被宣传股钟股长借去看了,前天我找他去要,说书又传到政治部去了。真是不好意思,今天还是没法还给你。”岳西北以为刘小蒙是来要书的。
  刘小蒙无所谓地摆摆手:“没事儿,那本书我早就看过了。”
  “可那是刘小沂借别人的书啊!她不是让你尽快还吗?”岳西北记得很清楚,从刘小沂手中接过那本书时,刘小沂嘱咐他,告诉刘小蒙千万别把书弄丢了,看完尽快还给她。
  “噢,对了。”刘小蒙也想起那本书的所有权并不是他的,“要不这样吧,你拿这本书去把那本书换回来。”刘小蒙递过手中的书。这本书本来就是他来找岳西北的借口。
  “《斯巴达克斯》,咦?这个版本的我还真没看过。我看过乔万尼奥里写的那本。”岳西北一边说着一边随手翻看着。
  “这本写的还行,值得一看,”刘小蒙解释道,“这是一个罗马贵族写的,是纪实体小说,相当于咱们的报告文学吧。他对斯巴达克斯,起义军,罗马帝国对奴隶起义的残酷镇压和罗马帝国的前三头政治的叙述,有许多是乔万尼奥里没讲过的东西,更真实一些,可以当史书看。”
  岳西北带着欣赏的眼光听刘小蒙对这本书简介:“噢,那我得先看看。放心吧,我会尽快把《喻世明言》给你换回来。反正你也看过了,那本书换回来我就直接找人捎到师医院去了,还能快点。”
  “行。”
  岳西北翻着手中的书:“你当兵来带的书不少啊,咱们可以经常互通有无交流一下。”
  刘小蒙扭捏了一下:“其实也没带几本书来,这本书是那天在伊宁党校……”
  电光石火,岳西北明白了。他截住刘小蒙的话头:“喝口茶吧,我这儿有真正的西湖龙井。”说话间拿起一个茶叶桶,准备往黄褐色的军用茶缸里下茶叶。
  刘小蒙按住岳西北的手:“别忙活了,我不喝茶。不是跟你客气,我这人也不会假客气。我们连是出名的‘窝头连’,肚子里本来就没油水,不能再喝茶刮油了。”
  “你说这我倒想起来了,”岳西北从他的小木厨柜里摸出一个红烧猪肉罐头,“来,吃这个。”
  刘小蒙不是个怕吃苦的人,他之所以故意抱怨伙食不好有他自己的算计。他想提示岳西北一起去龙大江那里蹭肉吃,当然,他更上心的不是吃肉,而是猎杀。此刻看到岳西北手里的猪肉罐头,口水不争气地分泌出来。他没想好是推辞不吃,还是客气一下再吃,或者连客气也不用客气就干脆吃了。
  岳西北拿过一把多用途折叠刀,一边低头开着罐头,一边接着刚才的话茬说:“有些话不要说出来,不管是对谁,哪怕是你非常信任的人。因为,你说的话可能会让听到的人很尴尬,很难办。毕竟,有些事情,红卫兵做得,解放军做不得。”
  刘小蒙马上听明白了岳西北是指他在伊犁党校顺书的事,他再一次感觉到岳西北的正直和义气。那天晚上他躺在伊宁党校的草秸上对黄建民说“排长绝对仗义”,那是他发自内心的评价。岳西北并不同意他们的做法,但是,岳西北没有正气凛然毫不留情揭发他们,甚至还掩护了他们;在适当的时机,比如现在,又不露声色地批评了他们。刘小蒙服他。
  刚才,听岳西北说,以后有书可以和他交换着看,刘小蒙很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经常和岳西北交往,但是,他现在手头一共也没几本书。
  刘小蒙略一思忖:“我倒是很想和你换书看,只可惜,我真的没多少书。哦,我家里有很多书,可来当兵没法带着。不过呢,我看过很多书,我可以凭着记忆讲书和你交换。”
  岳西北一怔,即刻恍然,高兴地说:“这是个好办法。其实我这儿也没多少书,我也可以用讲书来换你的讲书。”
  那是个连图书都少得可怜的年代,新疆偏远的边防线上,连看报纸都是十几天以前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这时,你身边如果有一个曾经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故事的人,那你就能偏得很多精神享受。
  刘小蒙乐坏了:“太好了!”精神生活问题解决了,经常来找岳西北的借口也有了。
  岳西北把肉罐头启开,推给刘小蒙,又顺手递给他一个氧化铝小匙子:“吃吧,增加点油水。”
  刘小蒙心里还没纠结好是吃还是不吃,手已经不争气地伸出去了,索性就痛快地接过小匙子和肉罐头:“行,那我就不客气啦。”
  红烧肉罐头上面是一层厚厚的猪大油。刘小蒙挖了满满一匙白花花的猪大油送进嘴里。猪大油在嘴里慢慢融化,香味在口腔和鼻腔中回荡,真是享受啊!
  把上面一层白花花的猪油吃完了,刘小蒙才想起来:“排长,你也吃。”
  “你就别和我假装客气了,这瓶罐头是我从师服务社买的。到这儿以后,我侦察过了,咱们团服务社也有卖的,想吃我随时可以去买。”
  刘小蒙也真就不假装客气了,风卷残云,一瓶红烧猪肉吃得干干净净。
  岳西北一直看着刘小蒙吃猪肉罐头。看他吃完了,又把他那正宗的西湖龙井泡上一茶缸,推到刘小蒙面前。不能按时还刘小蒙的书,岳西北心中有些歉意。
  吃了肉,喝了茶,刘小蒙想起今天来找岳西北的目的,和他聊聊天,主要是发泄发泄自己最近的各种不尽人意。
  刘小蒙说话一贯简约,没有过渡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讲了他到六连五班以后的种种经历,诸如和胡连长掰手腕,班务会关于油桶的讨论,自己一时没搂住,出手打了动机不纯影响全班休息的老兵石碌,等等等等。
  岳西北一直默默地听着。从刘小蒙的讲述中,他又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历程和心境。如果说刚才岳西北对刘小蒙的客气多少还有一些是因为还不上书的歉意,那么现在他觉得和刘小蒙的心已经贴得很近了。这是一个更加年轻的自己,一个曾经稚嫩不成熟的自己,他愿意帮助刘小蒙尽快适应部队的环境,尽快成长成熟。
  刘小蒙一口气讲完他的郁闷,又端起茶缸喝了一气,放下茶缸,看着岳西北,等着他怎么说。
  岳西北看刘小蒙一脸请教的虔诚:“你说了半天,是想听我说说?”
  “嗯,你给评判仲裁一下,谁对谁错。”
  “仲裁谈不上,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可能大道理多一点,能听下去?”
  “能。洗耳恭听,绝不插嘴。”
  “行,那我就给你讲讲大道理。你听听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岳西北开讲了。
  “应该说,你做的这些基本没有什么大错。有些事应该说还坚持得很正确,其实你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尽快融入到你的团队之中。
  “每个初入社会的人都会有一个与环境的磨合适应期,因为社会不是你的家,周围不再只是你的家人,没有人骄纵你迁就你宽容你。每个人都独立地站在社会某一个位置上,你要适应你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和周围的人融洽。在军营里,毛主席为我军题词的八字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第一个说的就是团结。
  “农村兵有农村兵的问题。农村是生产力最低下的地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民的思想意识肯定有他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我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兵源来自农村,这是我们部队的现实。打仗靠的是部队整体战斗力。城市兵和农村兵都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包容,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团结的军队才是有战斗力的军队。”
  刘小蒙默默腹诽,这一通说教,真是名符其实的大道理。
  岳西北看出刘小蒙的不以为然,拿起刘小蒙刚喝过茶水的茶缸,续上水,不见外地抿了一口,继续说:“进入部队这所大学校,每个人都会脱胎换骨。我的父亲是个大山里的农民,纯纯粹粹的赤脚农民。但是经过漫长的革命部队生涯的洗礼,一样使他成长为一个将军,而且我敢说他绝对是个政治水准和个人修养都非常优秀的将军。从农民到将军,要有过程,我们要允许农村兵改掉农民的劣根性有一个过程。再说,我们自己就那么纯粹吗?我们也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改造和提高。
  “我当兵时和你差不多,觉得自己能得不行不行的……”岳西北以自己为例滔滔不绝讲了很久,从他讲述中可以看到一个顽劣的将门之子在部队基层连队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刘小蒙开始认真听了,岳西北讲的这些道理有些说法他还得慢慢消化,但基本可以接受。
  岳西北以刘小蒙控诉的石碌为例,给他拆解开来详细分析:“你说的那个石碌,他是个典型的农村兵的代表。可是,你替他想过没有,他从贫穷的家乡来到部队,家里人和家乡人都期盼着他从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出去后成为一块优质钢。如果他回乡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个样,家乡的人会怎么看待他?怎么看待部队?如果你是他,你会有怎样的想法?你可以和他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事事都能做到站在他人的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个问题,你就能宽容周围的很多事情。
  “石碌想入党,希望复员后能找个好工作,听起来是入党动机不纯。但有些人是把话说出来了,你说他是动机不纯;有些人没说出来,内心的动机也不一定就是那么纯粹。毕竟白求恩那样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太少了。大家一起当了几年兵,你不希望你的战友离开部队后找个好工作吗?我们不应该为他日后能找到个好工作而帮助他吗?
  “的确,石碌是弄巧成拙了,但不能否认他身上有‘巧’,这个巧就是他能吃苦,肯下力,劳动中卖力气不偷懒。他也可以扬长避短,既然他的军政素质都不可救药地不行了,那不如去做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比方说给连队养猪,在大家最想吃猪肉的时候如果能杀一口他养的猪给大家吃,你说大家对他会是什么评价!他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他放到可以发挥他的长处的岗位上,他不用刻意表现就会是出色的。”
  刘小蒙听得眼睛发直,他从没站在石碌的立场想过问题,仔细想想,有些醒悟。如果连里真的让石碌去养猪,不敢说全连,起码五班那肯定是没人能比得了。但是——他想了想,还是有问题:“石碌要是去养猪那当然是最合适了,可是现在粮食这么紧缺,人都不够吃,哪有粮食喂猪啊?”
  “没养过猪吧?猪不是一定要吃粮食的,也可以吃野菜,也可以吃食堂的泔水。贫瘠的大山里,再穷的农民都要养猪养鸡,因为那是他们的零花钱。而且,据说咱们部队粮食不够吃的问题现在已经反映到新疆军区了,军区和自治区政府协调,决定划拨给咱们师几块耕地作为部队农场。有好几千公顷呢,那是多少,十多万亩土地啊!开春咱们就可以大面积的种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到了今年夏收以后就能彻底解决了。”
  “是吗?那太好了!”刘小蒙既为部队很快能吃饱饭感到高兴,也为石碌高兴。本来石碌骂人他动手打石碌心里觉得很理直气壮,现在让排长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了。
  刘小蒙站起来:“排长,和你讲话时间过得这么快。该归队了,今天也来不及换故事了,我下周再来找你,和你换着讲故事。”
  “好哇。你都看过些什么书?”
  刘小蒙把看过的书大概地说了说书名,岳西北也把自己看过的书名说了说,大体的情况是刘小蒙看的中国古典的和现代的小说多些,岳西北看的外国小说多些,可以很好的互补。
  后来的日子,周末刘小蒙经常去团部找岳西北。他们在一起互相讲述自己读过而对方没有读过的书,交流读书心得,山南海北说古论今褒贬时弊。在那个精神生活贫乏的时代,他们俩自得其乐地创造并享受着丰富的精神生活。
  在这些日复一日的精神交流中,刘小蒙和岳西北的关系也渐渐熟悉亲近起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