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血色枫林>第五十二章 煤矿精神

第五十二章 煤矿精神

作品名称:血色枫林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19-02-21 17:29:10      字数:3618

  乔子坤对什么是国有煤矿精神进行了长久的思考。他认为国有煤矿煤矿精神应该就是这十六个字,就是“干群一致、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建设国家”。后来,他问过沈矿长,这十六个字能否代表国有煤矿的精神?沈矿长也考虑了很久,认为这十六个字将制度、要求、决心和目标都包括了,表示同意。其实这也是后来东南省国有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实乔子坤与沈世伟矿长的认识是因为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涉。沈矿长是一个关心职工和实事求是共产党的人,这一次是由乔子坤自己组织的一次新工人向矿长的反映工人意见的活动,这是1979年春节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到枫林工区的六十多名新职工在第一年留下在枫林工区过节的职工和知青有二十多人,其中以上行掘四队的新工人为主。临到过节,在春节职工加餐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咄咄怪事——分管行政后勤的工区的领导不同意掘进四队的新职工加餐,理由是你们四队已经划归到新设立的掘进工区去了,而390的掘进工区的领导则说食堂加餐的资金是390工区职工一年的伙食节余,是‘伙食尾子’,新工人不能享受。
  乔子坤和一个叫刘百德的退役军人,也是煤矿子弟对这二十多个工友说:“没什么,不就是一餐年饭的问题,全矿职工都要过年,唯独我们这批新工人没地方过年不是我们的错。区长不解决,我们找矿长,矿长不解决还有矿务局。没有什么可怕的,不信这顿年饭吃不成。”刘百德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当年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处理,刘百德自己在现场也工作到累倒。他说唐山大地震的死伤人数是达到了二十七万多人,他自己拖的伤员和死尸就不计其数。
  乔子坤和刘百德带着二十几名新工人走了三公里路下山,到枫林矿煤矿的部时已经是晚上七点,找到沈矿长把事情的原委一说,沈立即叫来分管生活的陈龙桂副矿长。嘱咐他立即组织矿部食堂炊事员临时赶着安排了两桌丰盛的年夜饭,给这批从山上下来的枫林工区新工人过年。年饭吃完后乔子坤和二十多名新工人又连夜回到了枫林工区。
  年后,390掘进区的王铭少区长说新工人在春节为了加餐的事到矿里闹事,要处理领头的工人,还通报了这个工人的姓名,矿里并没有同意。矿里的人后来告诉乔子坤,沈矿长对工区的领导说:“听你们反映新工人所谓因为没地方过年到矿部反映这事,我都替你们感到脸红,你们还好意思说工人闹事!新工人没有‘闹事’,不要随便上纲上线。他们是有理有节,讲道理,反映问题。我认为新工人并没有错!你们天天讲要关心职工,他们都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是其它兄弟煤矿招工到枫林矿的子弟,他们的父辈是与我一样的煤炭老前辈。他们远离家庭,来到了枫林矿,就是我们的亲人,还有什么新老之分?可你们过节却不给他们这些新工人安排一份过节伙食,真是荒唐透顶!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考虑的。什么‘伙食尾子’?过年矿上给各工人的过节伙食的补贴款项都用到那里去了?我们矿里是按在册人数下发的,也包括新工人。”
  后来有工友人问乔子坤,“你与矿长什么关系?”乔子坤想,“我一个矿工能有什么关系?有关系我还干着采掘工呢。不就是矿长与矿工的关系?”现在想起来,其实所谓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不仅是工作水平问题,其中还有对普通工人的感情问题,而后者更为要害。
  沈世伟矿长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职工的关心和实事求是、率先垂范的作风堪称煤矿管理人员的榜样。乔子坤当时还从一份旧的东南省建设兵团一师兵团部的宣传材料,这份材料写在七十年代初,邵源煤矿有一个掘进突击排在松花溪下断层带进行掘进,考虑可能打通隔水层,为了防止河流涌水淹没整个矿井,这个突击排在排长沈世伟的带领下,进入施工巷道后,决定用沙包和特制的防水们将巷道堵死后再进行迎头掘进施工。这次施工的突击排的排长就是当年的沈世伟,老沈矿长的英勇故事真是使人感动。
  很多年过去了,在东南省煤矿五十年纪念时,已经在煤业公司党委工作部当了多年主任的乔子坤,专门到枫林煤矿采访了已经退休多年的沈世伟老矿长,向他了解此事。他告诉了乔子坤当年参加邵源矿主副斜井的掘进施工的故事,他是当年邵源矿成立的“三忠于”突击排的排长。当年在机斗井的施工中,遇到了流沙层,起初准都没有在流沙层中施工的经验。流沙层的土质极为疏松,通常在施工中是边挖边垮,还伴有涌水,在巷道施工中遇到流沙层,往往使是变得十分困难、十分危险。为此,邵源煤矿特地从徐州矿务局请来了一个采矿工程师和六个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在现场传授在流沙层中施工的作法。但真正的困难是在徐州的工人师傅撤走之后才发生。在徐州的工人师傅离开邵武之后,机斗井发生了冒顶和涌水,一直连通到地面。负责现场指挥的矿领导用电话向徐州的技术人员请教,采用边从巷道抽水、边从地面向渗透处注入水泥和水玻璃。水玻璃化学名称硅酸钠,具有增强黏合、提高强度的特点。在六七十年代,运用这项技术处理井下巷道施工中的冒顶是前所未有的。沈世伟带领的突击排在地面通过注浆使井下的流沙层得到控制后,在井下连续作战,很快处理通过了流沙层。他和突击排因此得到东南省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的通报表扬,而且给他记了二等功。
  第二次是处理枫林工区北大巷的一次巷道的大冒顶的处理。这是在1978年的12月份,因为枫林工区的北运输大巷发生了冒顶,乔子坤所在的掘四队从为采煤队打小眼临时转到北大巷来处理冒顶。这次冒顶十分严重,冒顶直接阻断了主采区与大巷车场——唯一的与溜煤下山翻煤口之间的运输联系,只留下一个勉强能以爬行通过行人的通道,而这个通道,也已经是犬牙交错、怪石鳞立。如何修复巷道,成了矿井生产股与掘进队之间扯皮的一件事情。矿井生产股要队里修复,掘进队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力量,主要是害怕,枫林工区从未处理过巷道大冒顶,要求矿井派人现场指导。其实主要是怕承担责任,害怕在处理中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因为巷道冒落后,枫林工区的采煤工们可以休息拿到基本工资和误工的补贴,工人并不积极。因此依靠工区组织力量修复巷道的可能性不大。
  铁道兵出身的沈世伟矿长决定自己领头来处理和修复这次巷道冒顶。一是要给枫林工区的这批年轻的区长们和队长们一个示范,强调干部要有迎难而上的作风;二是想通过修复巷道带出一批处理这类冒顶的骨干队伍,培养一批苗子。他们选择了新组建的一支年轻掘进队——四队,枫林工区则派出了两名老区长——管生产的工区副区长孙山和管生活的副区长王益林,这两位都是有二十年采煤工作经验的老矿工。
  运输大巷道的冒顶约有三层楼高,在下面用矿灯照几乎看不见顶。处理冒顶以四队的新工人为主,刚开始几天主要是清除垮落的煤和矸石,足有上百车,但是边清理,上面边垮落,人在下面工作十分危险,必须设法先控制住大巷冒顶处的项板,否则没法干。现场的四队的两个正副队长对这种危险的冒顶处理,也没有好办法。枫林工区的主管技术员只好提出饶开冒顶区,另外再开一条巷道,这个办法比较安全,但会使工区的生产停顿很长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矿里决定还是用支护过项的办法来处理北大巷的冒顶,把运输巷恢复起来。第二个星期,各种坑木材料都备好了,四队集中了一批班长和身手敏捷的职工参与冒顶的处理,乔子坤也被选中,是其中一个。抢修队到北大巷的冒顶区的时候,矿长沈世伟、工区副区长孙少山都已经早早地在冒顶区下面的巷道中一起研究处理的方案。方案是采用两层拱架接近冒顶区,然后用圆木在冒顶区的左右两边的帮上打圆木的横向支撑架,再用木料装顶。就这样,矿长沈世伟、工区副区长孙少山和队长都爬在上部直接操作,身材高大的乔子坤和职工们在中间和下边负责送料锯料,中间还系一条拉木料的绳索。期间出现了多次垮落,有一次顶板垮落时,上边的沈世伟矿长大喊“快跑”!下边的人一个个触电般拔地而起、飞也似地躲开,乔子坤拉住绳索飞快地荡到另一边,落在身后的石头在大巷中发出沉闷的骇人的巨响,乔子坤直觉这次可能会有人被砸中了。等乔子坤缓过神,再返回到冒顶区一看,上面的三个领导正抱着已经支好的木柱,矿灯在悠晃着。矿长沈世伟和副区长孙少山下来后马上对子坤他们说:“都没事罢?刚才真担心你们跑不及!”就这样,乔子坤他们冒危险,苦干了一个星期,终于处理好北大巷的冒顶。
  乔子坤与四队的伙伴们真正领略和见识了沈世伟矿长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的观点。四十多年过去了,乔子坤在搜集回忆和思考一些矿区历史素材的时候,常常会想起沈世伟矿长,脑海中有他的清晰的身影。矿领导直接参加险恶的冒顶处理,在乔子坤所知道和了解的煤矿干部中,科级干部中沈世伟是第一个。而处级干部中,枫林矿务局的邵诚兴局长是第一个。邵诚兴当时在东南省煤炭集团派驻枫林矿区当工作队的负责人,曾经在枫林矿七采区的一次冒顶处理中负伤。而这两位都是参加过江厦铁路建设的硬汉,在他们身上勇于苦拼搏的精神是感人至深的。当年乔子坤就是以沈世伟矿长为榜样的,他想,一个没有太高深文化的铁道兵,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当上矿长,如果自己也以他为榜样,下定决心,苦干个几年,应该也会有一定会成功的,实干就是自己的出路。矿长当不上,当个采掘队长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