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那年我们在军营>第三章(一)

第三章(一)

作品名称:那年我们在军营      作者:奇夸克      发布时间:2019-02-20 10:50:46      字数:3721

  车队过了清水河子,转回头向东行驶。
  刘小蒙从挎包里掏出他的中国地图,细细看着:“排长,我们现在是在边境线上吗?”
  车厢里打盹儿的人都睁开了惺忪的眼睛往外看。边境线?祖国的大门啊!是什么样的?威风吗?气派吗?森严壁垒吗?车里的气氛活跃起来。
  “别看了,清水河子离霍尔果斯边防站还有十几公里呢,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岳西北笑起来。
  军车行进在茫茫雪原被压实了的冰道上。不知何时,道路两旁出现了两排整齐高大直径大致差不多粗细的白杨树。
  刘小沂立刻想到了她很喜欢的一本书《军队的女儿》。
  书中说,这些树叫钻天杨。眼前路边的白杨,一定是书上描写的那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种的钻天杨;书中那个十五岁进疆屯垦戍边的女孩子叫刘海英,比刘小沂还小一岁呢。
  白杨树高大挺拔,光秃的枝丫上积有些许冰雪。方放突然指着前方,高声叫着:“快看啊!快看啊!”
  路旁的树枝上,密密麻麻地结聚着数不清的鸟窝。随着军车通过的轰鸣声,成千上万刚刚归巢的乌鸦“哇哇”叫着腾空而起,立时半边天都变成了黑色的。车厢里“唉呀!”“啊!”“嗷!”“吆!”“嗨!”各种惊呼声响成一片。
  刘小沂震惊了。
  乌鸦!谁能想到乌鸦也会有这样壮丽的奇观。古诗中讲到乌鸦,不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就是“枯藤古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一些凄凉落寞的描述。眼前这群乌鸦腾空而起形成的“黑云”、“黑天”,其规模之壮观,其景致之震撼,这是他们这些来自关内的新兵们无论有多么强的想象力都不能想象的。同样是夕阳西下,同样是游子在天涯,不再是马致远的羁旅荒郊,这幅由乌鸦集群创造的边塞奇观,震撼了这群年轻的征人,率先为他们远离故土守卫边塞壮行色振雄威。
  夕阳西下,当阳光差不多直射进掀开后蓬布的车厢里时,岳西北告诉大家:“快到伊宁市区了。”
  新兵们又兴奋起来。
  军车更加放慢了原本就不快的车速,缓缓地行进着。车队中几乎所有军车后篷布都被掀开来,新兵们都尽力挤到车厢后部。刘小沂她们几个女兵的位置在军车前面,挤到后车厢就在人群的最后面了。岳西北忙不迭地招呼大家注意安全,眼见阻拦没什么效果,只能反复高声告诫,坐在最后面的人一定抓紧后箱板上那根粗粗的铁链子。好在车速也不快,倒也不是很危险。
  到了伊宁市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苹果园。
  岳西北指着一片片的苹果树:“新疆物产丰富,闻名全国的特产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伊犁的苹果,库尔勒的梨。伊犁苹果的产地就是这里了。到了收苹果的季节,你只要花一毛钱,就可以在果园里先使劲儿吃个够,再摘一挎包苹果带走。要是你光捡落地果,老乡都不要你的钱。”
  一番话说得新兵们口水多起来。
  伊宁市渐行渐近,一座城市开始映入眼帘。这是一座绿化率很高的城市,透过冬季落叶后只剩下树枝的海洋,已经可以看到星星点点几处绿色或红色屋顶的楼房。
  随着车轮滚滚向前行进,城市不断拉近,路两边的房屋渐渐多了起来,最终成了鳞次栉比的一群群建筑物。
  太阳落山前,军车车队开进了伊宁市区。在落日余晖的映射下,一座染满夕阳红色透着异域风情的城市展现在新兵眼前。
  男兵女兵们拥在车厢后面,细细地打量着伊宁市,这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个他们将奉献青春的边陲小城。
  城市中大部分民房都是干打垒的平顶房,厚厚的墙体被粉刷成白色、黄色或灰色。房檐下镶挂的裙边大都被漆成淡蓝色,有些还绘有各种象征意义纹饰。商店饭店医院学校等规模稍大的建筑,有巴洛克式罗马式阿拉伯式等等,几乎包揽了世界各种建筑风格。无论是小街小巷还是通衢大道,两边都植有各具特色又在局部相对统一的树种林木。
  此时的伊宁市只有8万人口。即使到了城市的中心区,路两边的行人也不算熙攘。
  冬季的人群,内地城市人的穿着以中山装为主,女性特征被小心地遮掩了,服装颜色主要是蓝黑灰和军绿,混在一起就是灰蒙蒙的一片。而伊宁市的人们穿着却是绚丽多彩式样各异。街上的各族行人都穿着冬装,汉族人穿的是毛呢或卡叽布面料的长大衣,戴着皮棉绒呢栽麻等等各种质料的棉帽。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则穿着毛呢皮革灯芯绒各种面料的短大衣,大多还是束腰的。少数民族妇女更是穿得千姿百态,她们的头巾和短大衣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束腰处的装饰腰带宽窄式样不同;还配有各种色彩的或金属或有机玻璃的流苏,彰显着不同的喜好和个性。
  袁家新大声喊起来:“看啊看啊,她们没穿裤子呢!”
  女人们几乎都穿着裙装和长靴。
  在这个与裙装久违的年代,这一发现吸引了很多男兵的眼球。
  袁家新继续一惊一乍地咋呼着:“她们不冷吗?”
  “这就是新疆三大怪之一,冻不死的‘洋缸子’。‘洋缸子’就是女人的意思。”岳西北见多识广地解释。
  给女兵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少数民族女人普遍都化妆,她们的眉毛经过仔细的修剪,用眉笔画过,上眼皮涂着各种颜色的眼影;睫毛作了处理显得又黑又长,还画了眼线;有的甚至像内地6岁以下女孩那样在眉心点一个或艳红或玫瑰红或金色的圆点,很张扬的眉清目秀。而内地的女人已经多年素面朝天,很多很多年以后,化妆才小心翼翼地流行起来。
  伊宁市的街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明显带有异族血统的姑娘,鼻梁直挺,脸面俊俏,睫毛忽闪,两眼秋波,顾盼生辉,楚楚动人。
  黄建民捅捅袁家新:“矜持点,眼珠子快掉地上啦。”
  随着“夸夸扎扎”的响声,一辆马车被军车缓缓超过。这是一架四轮马车。四个轮子都是木辐铁箍。车厢很像是被截掉了头尾的小船船身。车厢与轮轴是由四对粗壮的弹簧连接的,减震效果使行进中的车厢就像在水中漂浮的小船。这种马车,刘小蒙只在《静静的顿河》和《夏伯阳》这类苏联电影上看到过。两匹驾辕的伊犁马高大威猛俊美,与关内农村役使的庄户马完全不是一种气势。
  刘小沂也注意到这两匹骏马,想起杜甫的名句“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她轻轻叹息,《房兵曹胡马》赞叹的一定就是这种马。
  一位鹰鼻深目的哈萨克老乡裹着羊皮大衣坐在车上,抄在胸前的双臂兜着一只短柄的鞭子,浑身一股慵懒的样子。
  “嗨。”刘小蒙向哈萨克汉子打招呼,“你的马嘛,亚克西!”这是他刚刚学会的民族话。
  岳西北更正他:“说‘好’这个词,维吾尔语叫‘亚克西’。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语说‘好’叫‘加克斯’。”
  刘小蒙现学现卖,他冲着哈萨克汉子喊着:“加克斯,加克斯!”
  哈萨克汉子抬头看着车上的新兵们,把上翘的胡子微微一挑,送给新兵们一个得意地笑。
  一头小毛驴“得得”走着,一位维族老汉骑坐在毛驴的后胯上,两条腿差点就耷拉到地上了。
  “毛驴这么小!这老头儿快把小毛驴压垮了。”杨小杨担心地说。
  岳西北笑笑:“没关系的。这叫‘压不死的毛驴子’。也是新疆三大怪之一。”
  车队经过一片机关和学校驻地,军分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和伊犁饭店掠影而过。当军车经过面粉厂的时候,刘小蒙惊喜地发现,面粉厂的厂房已经坍塌,只剩下一扇高大的山墙立在那里,墙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弹痕。周边的很多建筑物也有多处断垣残壁,明显带着战火轰击的痕迹。在经过一个挂着伊犁第六中学标牌的地方,刘小蒙看到一处更大的废墟,六座巨大的曾经举起教学大楼前厦,如今被战火摧残得高矮不齐的白色大理石柱立在废墟的前面。显然,这么宏伟的建筑一定曾经是伊宁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如此的残垣废墟,显示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令他特别兴奋得是,这些战火痕迹明显不是陈旧的。
  刘小蒙兴奋得肾上腺喷涌,他掩饰不住亢奋大声嚷嚷:“排长排长,这是苏联军队打的吧?”他心中的激动溢于言表。可赶上打仗了!本以为生长在和平年代再也没有父兄们那样的精彩人生了,老天眷顾竟然随人所愿,让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最后一次世界大战。他兴致勃勃地随着自己的想象继续说,“年初珍宝岛打了一仗,听说夏天在新疆也打起来了,战场就在这附近吧?”
  岳西北说:“那是在铁列克提,在塔城那边,离这儿远着呢。苏军为报珍宝岛一箭之仇,有预谋地在铁列克提伏击了我军在边境巡逻的边防部队,等我方增援部队赶到,那边早就撤离了。”
  刘小蒙还是兴致不减:“不是说后来苏军进来两个师,现在咱们还在围着打着吗?”
  岳西北笑起来:“聊斋!哪有的事!”
  “这么说,没打仗了?”刘小蒙略显失落。
  岳西北收起笑容:“不打仗不好吗?”
  刘小蒙扫兴了:“我是为了打仗才来当兵的”。
  岳西北意味深长地:“和平年代和平兵,可能不打仗,才是我们当兵的目的”。
  刘小蒙不死心,指着残垣废墟问:“那这是什么?”
  岳西北淡淡地说:“这是‘文革’中各派武斗的杰作。”
  岳西北不在伊宁驻防,听他的战友们介绍过伊宁市的武斗。据说伊宁市的武斗攻防规模非常骇人听闻,有的武斗甚至有上千人参加,动用了82迫击炮以下各类轻重武器。能把伊犁六中、伊犁饭店这种有巨大石柱支撑起前厦的墩厚的欧式建筑物打成一片废墟,绝非一般扫几梭子子弹、扔几颗手榴弹这种小打小闹的结果。他心中深感担忧,外敌还没入侵,自家已经在窝里自相杀戮起来了。
  车队最后开进了自治州党校。这是新兵车队在到达师部驻地前的最后一个宿营地。“文革”以后,州党校已经很久没有开班了,校园荒凉空旷,临时被征用做兵站。
  刘小蒙听说西线无战事以后,心绪一直沉浸在亢奋之后的深深遗憾之中。他跳下卡车,习惯性地四处打量着州党校的院子。当他的目光落到党校图书馆的时候,那颗年轻的不安分的心又兴奋地激动地跳动起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