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滹沱河水向东流>112. 互敬互勉

112. 互敬互勉

作品名称:滹沱河水向东流      作者:沧州子系      发布时间:2019-02-09 18:53:00      字数:6310

  第二天上午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董素环正领着三年级的孩子们在院里做游戏,万祯、明奇、虎娃、明新四个小家伙探头探脑的进来了。万祯打头,笑嘻嘻地说:“董老师,俺们回来了。”四人一起向董老师鞠了个躬,有点不自然地站在了一旁。
  董素环忙从学生群里迎着他们走出来,笑容可掬地说:“到家了吗?”
  “没有。”
  “你们走也没和家里说一声,家里多么着急呀。先家去看看吧!”
  “不用,街里人都见到俺们了。家里一定早知道俺们回来了。”
  “怎么样还是嫌你们年龄小吧!”
  “批准俺们了。”四张小脸像绽开了四朵含羞的花。
  “唵?”素还真有点惊讶。
  万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的很整齐的麦秸纸递给董老师。董素环慢慢展开一看,笑了,说:“这很好。你们再好好念两年书,有了文化军队就更欢迎了。”
  “闫老师——”虎娃望着从后院走来的闫志明招呼了一声。
  这正是下课的时候。不一会儿,聚集了一大群学生,把闫志明、董素环和万祯他们围了起来。万祯、明奇挤眉弄眼的和同学们嬉笑着。志明从素环手里接过那张证明,轻轻念道:“兹批准新沿村完小学生刘万祯、张虎娃、张明奇、刘明新于一九四六年八月持此证来团入伍。希入伍前好好学习,天天进步!一九四四年三月。”志明一边看嘴角轻轻吊了起来,“哈哈……”终于笑出声来,说:“很好。你们成预备兵了……”
  “哈……哈……哈……”
  “预备兵,咱们学校有预备兵了!”学生们高兴地重复道。
  万义在一旁瞪着眼睛望着那个喊得最响亮的学生,愤愤地说:“大惊小怪……这有什么稀罕。学生不够当兵年龄,谁都是预备兵,除非胆小鬼……”
  “谁是胆小鬼?不要瞧不起人……到时候见,看谁草鸡……”说话的学生歪着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得啦,得啦。咱们不分男女,小同学们都是预备兵。”董素环为他们解围。
  志明把“批准证明”还给万祯。他们几个赶忙向教室走去。学生们随着一巢蜂的跟在他们身后。
  素环说:“部队的同志也真会处理问题。两年,时过境迁,得有多大变化。不用说小孩子们,军队的建制都不定是个什么样子了……”
  “是啊。可是学生们欢欢喜喜的回来上学了……”志明若有所思的回答说:“要我看这种处理不是轻率的、不负责任的。我想他们会估计番号、人员无论怎么变化,军队将一天天壮大,不断充实新生力量,这点是不会变化的……”
  素环似有所悟,点了点头说:“那倒是……”
  志明说:“别看批准了几个字,省许多唇舌不算,对学生们得是多大的安慰、鼓励呀!说不定政治部的同志就做过教员,很懂得儿童心理学哩!”
  素环觉得志明的话已超出了事情本身,又像向着自己说的。她没有接着说,稍停了下,志明接着说:“……因势利导,扶持学生每一点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不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是每一个人的向上心理受到爱抚和鼓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正是我们做教师的应持的态度和原则。学生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万祯、虎娃他们为什么那样强烈要求参军,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个‘爱’和‘憎’,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边区,热爱人民,憎恶有杀父之仇的日本强盗。而八路军正是这种爱憎分明的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当然,他们的思想还会有局限性,可能也存在着某些消极的感情,譬如狭隘、自私、复仇……但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还能要求什么呢?只要在鼓励的前提下,好好地予以引导,政治觉悟提高了,思想领域开阔了,那些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就可以在他们的小心灵上高高的树立起来,成为他们行动的楷模。”
  素环低着头看着他俩慢慢移动的脚步,一声不响地听着。她的心又炽热的燃烧起来了,每每在这个时候,她就觉得他知道的事情那么多,阐述的道理又那么透彻,每一句话都像掉进自己心里的一颗明亮的珠子,顿时就感到清澈、晶莹,似乎眼前一切都豁亮起来了,全身心的都浸没在一种幸福之中。
  “嗨!”
  志明抬起头来,赵淑萍在招呼自己。
  高级班放学的队形已经站好,付金涛正站在队前讲话……回头问道:“有事没有?校长!”
  “没事儿,没事儿。”志明紧忙回答道。看了赵淑萍一眼。
  赵淑萍说:“精神过于集中了吧!”
  “……在谈军队对几个学生的处理方法。”志明郑重其事的解释道。
  “又是光明磊落,大大方方……”
  “嘿嘿……一点不错。”志明很坦然的回答道。
  放学以后,闫志明好像还有点语意未尽。他与付金涛、赵淑萍、董素环、刘顺霞、刘玉辰漫步在大院里,又谈起军队对学生们处理的艺术。他说:“这绝不能看成是解脱孩子们纠缠的手段,而应当看做严肃认真的对待学生们天真的正当要求的尊重。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应当有所启发的。这就叫社会影响。教育对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不能忽视社会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影响一致,教育的力量才会更大,效果才会更好。现在我们边区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稍停顿了一下,似乎给别人留个空间。见没人插话,又接着说:“我觉得对自己的启发很深刻。就是对待学生们的正当要求,要严肃认真,不使他们因冷遇而灰心失意i,让他们的思想永远是充实的,向上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教育是主导的,调动家庭、社会力量中的积极因素,去抵制和克服影响学生发展的消极的不良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自觉地抵制和克服不良影响,是教育工作应有的作用。”
  “是的。”付金涛不住的点头。
  “赵老师——”志明想启发赵淑萍发表意见。
  赵淑萍说:“你们都是学教育的,懂得儿童心理学,我……洗耳恭听。可不敢在圣人面前卖三字经。嘿嘿……”
  “咳,学文也一样嘛。文学和教育殊途同归,都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学文的虽不专门研究儿童心理,但洞察人的精神世界,不但绝不可少,而且应当更尖锐、更敏感、更透彻,比《教育学》范围更广……”志明的话没落音儿,赵淑萍笑吟吟的就接上了:“但它和教育终究是两回事儿……”
  志明也笑着说:“当然了,但都属于上层建筑,它们的本质和作用是一致的,对象都是人。只不过一个是对人的直接培养,一个则是通过对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影响来达到目的……所以咱们还得合作……”
  “别别……可不敢掠他人之美。咱既划不到教育的范围,更不在文学之列……”赵淑萍诙谐的答。
  “收回来,收回来……”付金涛笑了笑调和道。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说:“不过志明同志对部队同志处理问题的分析是对的。通过这件事我可得到一点启示……今后环境逐渐好转起来,群众的觉悟也逐渐提高,人们对学校更会寄予希望……相对的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高了……”
  赵淑萍说:“我也这样想,为补师资不足,像我这样隔行的,凑人充数的时代将很快过去了。不能不正视我们的队伍中,无论是文化程度、思想修养、教学知识与要求尚有很的距离。如不很快提高,教师队伍的这个缺口,将很难迅速弥补,更谈不上深究什么《教育学》了。”
  志明说:“正是这样。这就不单是继承还必须创新。要创解放区之新,创‘抗战教育’之新,说不定在这峥嵘岁月,正是这班所谓不懂《教育学》的教育工作者,给奠定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基础哩!”
  “是啊!”付金涛说:“往往一件有社会主义的很普通、很具体的事情,时过境迁之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可是它在历史的过程中确实是成为构成那个环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我看单是许多教师这种难能可贵的革命精神就可记入史册。”
  赵淑萍笑了。笑得那么恬淡、大方,像是对他们对话的赞许,又显得那么虚怀若谷超脱于局外似的。
  “吃饭了!”刘老吉系着围裙站在通往里院的门口,向他们喊道。
  几个人慢慢地向回走,依然兴致勃勃的谈论不休。
  
  113.喜讯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高级班放学后,万祯、明奇他们跟着赵淑萍来到她的住处补习功课。董素环待学生取书回来,也和学生一起学习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正讲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就听得:
  “素环,好消息……”刘顺霞进院就喊叫起来。
  “好吧。文章不长,不但要弄懂,还要背过。同学们先复习一下,讲的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再讲……”赵淑萍说着,董素环早迎了出去。
  “你们都在这儿,我说怎么找不到你们……”刘顺霞见几个学生干部都在,高兴地说:“好消息,今儿个黑价听形势报告……同学们都要参加,南边操场里集合,万祯你们早点到,把队伍维持好。”
  “行!”学生们答应了一声,蹦跳着向校门外跑去。
  顺霞高兴地说:“欧洲战场和太平洋上法西斯轴心都要受到严重威胁,解放区已开始局部性反攻了……”
  “日本鬼子快完蛋了!”素环赶紧附和道。
  “长不了啦。城里的鬼子今天跑回石家庄了……”
  “是吗?”他们几乎同时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听到的消息?”赵淑萍也喜出望外地说。
  “刚才,也是校长带回来的信儿。”
  “嘿呀,就这么一天我没在学校……”
  “是呀,形势发展多快,你再过两天不到学校,东条英机就递降表了……”
  “那太好了。那我就再在家待几天……”
  “嫂子哩?”
  “串门去了,横也快回来了。”
  “今儿个累了吧?素环。”
  “别提了,就是没出息,走了这么几步道儿,拿了一捆书,就像感冒了,弄得浑身疼,胳膊腿都不愿动弹了。还是缺乏锻炼。”
  “往返四十里,什么近道儿!”
  “还是跑敌情少了……”
  “怎么样,好点了吗?”
  “没什么。刚才还听课来哩。今天是大喜大庆的日子,不舒服也不能在炕上躺着给你们扫兴……”
  “那好,今天都应当高兴。吃过饭咱们都去听报告……”
  “这可是正南八北的好消息!”院里传来了素环她娘的声音,“不管是他希特拉还是摸索把泥(墨索里尼),山南海北离咱这远着哩,城里这一步近辖儿没了鬼子,人们可多么高兴啊!”
  “嫂子你听说了?”
  “小霞呀,听说了,不的回来这么晚,人们在一块说起来可就没头了。你娘说,赶紧回去做饭吧,吃了好听报告。人们说听了这个消息,三天不吃饭也不饥,哈哈哈……你听听人们心里多么高兴吧!”
  晚上,兴高采烈的人们,一家子一家子的,扶老携幼赶到南头五道庙前的广场上。歪脖子树上吊起来藏了多时的汽灯,照的会场上通亮。各团体和学生们都整好队伍整整齐齐一行行坐在讲桌前面,不加入队伍的老人孩子,还有抱孩子的妇女,随便找了个地方一片片坐下。赵淑萍、付金涛和本村高级班学生坐在了一起,顺霞、素环、玉辰坐在小学队伍的后边。
  万祯、明奇、虎娃他们几个紧挨着老师们。万祯和明奇头对着头,拿着小本本还在写着什么。
  “乡亲们,开会了!”刘玉福站在讲桌前,灯光照在他笑眯眯有点发白的脸上,整整两年,人们不见他像今天晚上这么高兴地站在众人面前了。
  不知谁悄悄地说:“怎么也不唱歌呢!”
  “今儿黑价净好消息,顾不得唱了,等会儿听完了再唱。咱先说,城里的鬼子跑回石家庄了……”呼啦啦的响起了一阵掌声。“希特勒,墨索里尼眼看要完蛋。日本帝国主义兔子尾巴也长不了啦!”越说声音越高,呼啦啦又一阵掌声和笑声。
  “树倒猢狲散,
  兔死狐狸悲。
  希特勒完了蛋,
  东条英机跟着谁?”
  高级班的一伙学生激昂慷慨一字一顿,像数快板一样清清晰晰一句一句的喊着,听众更加振奋。
  “现在请完小校长闫志明做国际形势报告!”玉福说完,带头鼓起掌来,全场边边沿沿的人们都高兴地使劲拍手。
  志明大大方方地走到讲桌前,两手按在桌边,眼睛向四周巡视了一下就开了腔:
  “……德、意、日这帮法西斯帝国主义,气味相投,结成了侵略的轴心……从欧洲到亚洲,像疯狗一样到处乱咬,野心勃勃要吞并全球。他们的美梦眼看要破灭了……”
  “打倒法西斯!”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阵口号声震荡着整个会场、整个村庄,划破了无穷的夜空,向远方荡漾着……
  “在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寇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已经临近覆亡。在太平洋上,美英军队发动了越岛进攻,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日本鬼子正狗急跳墙,妄图创造条件,准备和盟军在中国大陆进行决战……眼前,日寇作战的直接目的是:第一,打通北平到镇南关的交通线,联系他抓悬南阳的军队;第二,摧毁华中和华南的空军基地,以配合对美军的海军作战;第三,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以便应付美英的攻势。
  日本鬼子的美梦,永远也不会实现。正当敌人调整防务集中兵力的时候,我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已经开始了对日寇的全面进攻……正牵制着大量的敌伪兵力……
  日本鬼子已经顾头不顾尾,很快也要完蛋了!”
  “好,好,好……”人们情不自禁的呐喊着,一下子整个会场活跃了起来。瑞灵、喜竹、袁玉芳、陈瑞芳……一帮妇女,不知听红眼奶奶说了句什么,乐的前仰后合,不顾一切地“哈哈”大笑起来,引得人们伸着脖子乐她们,也没人责怪。
  “日本鬼儿,
  别猖狂,
  识时务,
  快投降!”
  又是一伙学生。这回是万祯、明奇他们在喊。声音一落,会场上又鸦雀无声了。
  接着,志明从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已不能自拔,又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开始了太平洋战争,又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根绞索,仔细做了分析,说:
  “日本侵略者的最后失败已不可避免,中国抗战的胜利已成定局……”
  “哗哗……”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最后勉励大家:“做好工作,搞好生产,为迎接抗战胜利,戒骄戒躁,奋勇前进……”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村长又鼓励了大家几句,宣布散会。
  人们都没有立即离开会场的意思,乱纷纷的议论开了。谁喊了一声:“唱个歌吧,庆贺庆贺!”
  “唱个歌儿,唱个歌儿!”
  “先欢迎完小唱一个!”
  刘玉福离开讲台对闫志明他们很有风趣地说:“群众能不能发动起来,全看他愿不愿做这件事,今儿个人来得多,还不愿做了……”话还没落音儿,歌声响起来:
  “自由的土地上,
  开着自由的花,
  边区的人民你,
  从烈火中——
  成长壮大……”
  声音嘹亮、欢快,一下子把人们带动了起来,妇救会、青救会,连工会、农会的会员们,也高兴地一起唱了起来。顿时整个会场形成了男女老少混声大合唱,一个明明唱完,一个又接上: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岭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从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记健儿逞英豪……”
  声音高亢、洪亮。自然形成了全民大合唱——这是赵淑萍在各识字班教会大家唱的。这会儿,她情不自禁的站出来做了歌唱指挥。
  老人们一帮一伙相互照应着乐的合不拢嘴,小孩子们毫无顾忌的拍着巴掌欢叫。一会儿,自然又形成二部轮唱。此伏彼起,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孩子们的鼓掌、呐喊,欢腾的声浪,划破长空,震荡着整个新沿村……沸腾的夜,驱走了人们的疲劳、睡意,激发着人们的壮志、豪情,经受了苦难的人们心花怒放……此时此刻,一切辛酸、甘苦,统统为今夜的喜讯所代替……直到午夜以后,人们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散去。
  在回家的路上,余兴未消的董素环紧贴在赵淑萍的身旁,挎着她的胳膊,说:“抗战六七年了,总像盼不到头似的,没想到说变这么快……人们要成天价过着像今天晚上的欢快生活,多么好!”
  朦胧中,赵淑萍看见素环那期待的眼神儿流露着深情的光芒。她从沉湎中清醒了:“是啊,我们就是在追求着这样的生活……”
  “不过,也真不易呀!”素环似乎一下子严肃起来。她的脑海里浮现了多少的往事啊!她拖着赵淑萍,放慢了脚步,说:“生活可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总这样轻松……你说哩?赵老师。”
  赵淑萍瞅了瞅她笑了,说:“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崎岖、坎坷,就好比你们熟知的滹沱河,它日夜长流不息,有时舒展的流淌,有时又湍急的漩腾,那河流中的每一滴水,总在随着大河的急缓而不断变化。”人们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也受着自然或客观社会的左右,所不同的,人是有头脑的,在历史波涛中总要凭自己的情感,表达着喜怒哀乐而已。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欢乐的社会。当然,道路也不会是平坦的。
  “是啊。道路也不会是平坦的。”董素环品玩着没再说什么。走了一程,将进胡同时,她忽然想起来,说:
  “赵老师,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滹沱河吗?找时间去吧,再也不会看到鬼子的汽艇和膏药旗了。”
  “好,你还想着哩!”她使劲捏了一把素环的手,会意的笑道。赶忙往家里走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