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给历史一个回声>度尽劫波(四)(五)(六)

度尽劫波(四)(五)(六)

作品名称:给历史一个回声      作者:一册山河      发布时间:2018-09-30 10:07:41      字数:7732

  四
  父亲的通知书来了,被湖北省孝感师范录取了。其时,正值七八月间,整个农村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夏粮正等待着收获,秋粮正等待着播种,俗称“双抢”(抢种抢收)。父亲每天天不亮,就随着生产队的“出工”号令出门,收割早稻,抢插晚稻,一直到夜幕降临,还在禾场里脱粒打场。因而,收到师范录取通知书,他还来不及高兴,就把通知书塞进口袋里,又弯下腰劳动去了。
  孝感师范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43年创建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湖北省的中等师范教育方面是有一定的名气的。当时,由于洪水的影响,学校开学推迟了,定在十月一日,于是有了近三个月的暑假。可那时,父亲是没有可能出外旅游或在家读闲书的,而必须参加劳动;因而那年暑假,每一个日夜,父亲都是在生产队的劳动中度过,直到开学前的9月30日才停歇。此时,父亲更像一个标准的庄稼汉,有一身晒得发亮的古铜色的好身板,绝对的一付硬汉状。
  父亲的录取通知书来后,就要出远门了,祖母在家为他作了一些上学前的准备,以便他10月1日报到时能用得上。首先,祖母为父亲用家织布缝了一身褂裤。那衣服是典型的中式的,上衣是对襟褂,从脖子以下起,是七排布纽扣,而裤子则是大裤腰,穿上要打一个大折,再用带子系好。而铺盖,祖母为父亲专门打了一床新絮,足有十斤重,盖在身上一定有母亲的味道,垫单全是用有色棉纱织成的格子布,被面也是家织布织成的花。那个年代能置成这样的行囊,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一套行装在1954年是起了大作用的。那一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后的冬天,雪格外的大,天气也特别寒冷,呵气成冰,滴水成凌,连天上飞的大雁中有些体弱的,也会从苍穹被冻落下来。在那样的冬天里,父亲就是靠穿着祖母织的棉衣棉裤,盖着十几斤重、厚厚的大棉被度过严寒的,那真是暖意沁着父亲的心脾。
  1954年9月30日清晨,父亲挑着一担行李和一只小藤箱从滕塆出发了。说起那只小藤箱,够洋派的,父亲说他们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呢?原来那是在父亲快去上学时,祖母去他的姐姐家软磨硬拽要来的。而父亲的姨妈也为父亲高兴,也愿意送她的侄子一个礼物。这个小藤箱就装着父亲的衣服和日用品。父亲是塆里解放后出的第一个师范生,人们羡慕他从此可以成为公家的人、吃商品粮,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了。塆子里曾经与父亲家有过节的人,牙恨得痒痒的,但此时也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祖父母没有送他,也没有时间送他,因为他是长子,也没有兄弟送他。祖父母和兄弟们只站在老屋前,目送着父亲一步一步离开村庄,父亲也没有回头,他要去奔他的前程,要对得起他的名字“书翰”。
  到了蔡甸,一路问到位于河街的汉江码头,只见一片屋舍,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门楣上书写着候船室。父亲走进候船室,放下行李,凭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6分钱的到汉口的船票,然后便静候开船时间的到来。趁候船的时间未到,父亲他望着汉江,一个月前还汪洋肆恣,这时已波澜不惊。父亲想起了在这抗洪的半个月,他感到肩膀还隐隐作疼。正在遐想时,“鸣”的一声汽笛响,下汉口的船开始检票了。
  父亲担着行李,随稀稀落落的人群跨过一根长长的竹跳板,来到趸船上,等开往汉口的船与趸船合得严丝密缝后,才和旅客们一道登上了船。那种船其实就是小火轮,与后来的大轮船不能同日语。当时的小火轮都是木制的,机房用的是外燃机,开始烧的是木炭,后改烧煤。这种船的吃水一般不超过两米,拖着一个驳子船,可载5、60至100多人不等。当坐着的人满舱后,只见一水手解开缆绳,收回江中的锚。再一声汽笛,小火轮就突突了驶离了码头,船头的烟雾慢慢向空中飘散,渐渐驶入江中心。
  那小火轮的船舱也极为简陋,只放着一排排窄窄的长条凳,中间让出一条路,像教室里的板凳。长条凳上写着号码,父亲对着船票,找到自己的坐位,便把行李找个空地放下来。然后,抚着船的栏杆,眺望着汉江的风景,水湛蓝蓝的,小火轮走过,就像一张大犁犁过水面,把江水犁出白花花的水花来,不知名的水鸟逐着水花追着船一路顺流而下,真有点“蝶恋花”的味道。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稻子金黄的,农人们正在紧张地收割着晚稻,人们没想到,特大洪水后,庄稼还有这么好的收成。与其说是上天对它的子民的佑护,还不如是人定胜天的又一佐证。
  船顺江而下,2个小时后到了汉口集家嘴码头。这个码头显然是蔡甸不可比的,趸船就有好几条,人来人往,喧哗声里,人面对面而不大声说话都听不倒,把个码头挤得水泄不通。而且集家嘴这个地名也贵气得很。据《汉口丛谈》:明嘉靖元年,世子朱厚聪从钟祥出发去北京继承皇位,经过此地,后人便把皇帝经过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这里的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便改称“集家嘴”。
  从集家嘴上岸后,父亲的舅舅已在码头等候多时了,这位舅舅从汉阳肖家出来做事,已在汉口扎下了根。父亲看见舅舅,也很高兴,他也有好多年没有看见舅舅了。舅舅接过父亲的行李,挑在肩上,带着父亲穿过汉正街如蛛网的街巷,不一会儿便到了位于民生路的家。舅舅给父亲准备了好吃的,父亲在舅舅家休息了一会儿,便去大智门火车站搭火车去孝感。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京汉街,当年京汉铁路(最早称芦汉铁路)的终点。它于1896年破土动工,历时7年完工,1906年4月芦汉铁路全钱通车后开始启用。火车站为比利时贷款,法国工程师设计。建筑外形上,体现西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平面呈横亚字形,中部突出。中部四角各修筑有高20米的塔堡。堡顶为铸铁,呈流线方锥形。屋顶有五个屋面,正中部高,中部两侧低,两端高,屋面均不出檐,檐周修有栏杆式女儿墙。主出入口由并列的三洞六扇门组成,设于大厅正中。室内正中为一屋候车大厅,空间高十米,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两端为二层,楼下用作售票,楼上办公。是当时亚洲最为雄伟的火车站。
  父亲第一次进入都市,不亚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对大智门火车站的观察格外细致,以至于过了六十多年,他对火车站的印象还如此深刻。父亲凭录取通知书买了去孝感的火车票,没等多久,就登上了北去的列车。那辆车,可不是今天的高铁、动车,连绿皮车都不是。黑咕隆冬的,人们称它闷罐车。闷罐车没有窗户,连坐位也没有,是铁路上利用棚车代替客车运送人员的车辆。那是历史的产物,因为客车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运送人员的要求而不得不采取的应急措施。
  随着汽笛一声,闷罐车像喘着粗气的老汉驶离了大智门车站。父亲坐在闷罐车的地板上,想往外看,可根本就看不见外面,漆黑如夜,只听见人们小声的说着话。漆黑还可以忍受,可九月的武汉,仍然像夏天一样热却让人受不了。坐在闷罐车的地上,父亲的汗霎时就湿透了他的汗衫,黄珠大小的汗滴,滴在地板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而且,火车时走时停,因为是慢车,不仅快车要让,连普客也要让。平日只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硬是活活地走了三四个小时。到孝感站时,已是擦黑时分。
  孝感站的历史比大智门车站的还要悠久,它建于1901年,虽然比不上大智门车站那般雄伟,但在孝感来说,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一出车站,站前广场一盏汽灯亮得人的眼睛晃都晃不开,那里就是孝师的迎新站。父亲他们刚出站,就有迎新的师兄师姐们迎了上来,热情地接过父亲的行李。当人数到得差不多时,师兄师姐们就把父亲他们引到了一辆卡车上,然后带到了离火车站十多公里,位于城北的学校。这里便是父亲将要渡过三年学业生涯的地方——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
  五
  孝感师范占地1047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已经办学十四年了,初显规模。父亲对进入这所学校,谈不上悲喜交集,但对于不要交学费,连书本费也能免,再也不会给家里添负担了,还是有一丁点小小的满意的。
  父亲到学校后,办理了入学手续,才得知,师范学校不仅不交学费、书本费,连伙食费也是国家供给。这时,父亲想起祖父给他筹钱多不容易,家中也不是那么宽裕,于是,父亲把自己半年的费用留足后,还有多余的钱,如是,他给祖父寄回了七万元(旧币,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00元,即700元),那7000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当祖父收到父亲寄回的钱后,直夸共产党好,也连连夸赞父亲懂得农民的疾苦,很是欣慰。邻里乡亲们也称赞父亲懂事,是个好孩子。
  中等师范学校当时开的课程,与高中的课程几乎无异,父亲对于学习就像他对待庄稼一样认真,真正做到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听讲恨不能竖起耳朵,记笔记比谁都全、仔细,课后复习;晚上睡在床上还要把当天的知识像放电影样,在脑子里过一遍。这样,老师教的知识就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而,像历史、地理这样的文字课的很多知识都记得深刻,怎么考都是甲等。父亲从小就强于心算,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些科目也是门门甲等,但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他就显得格外的吃力,几乎没有形象思维,除了写美术字外,艺术类的课次次丙等;再就是体育,他的跑、跳、掷还勉勉强强,但也只在乙等以上。
  父亲已八十多岁了,我没听他唱过一次歌,那怕哼都没有过。父亲回忆三年的师范生活,他说,最大的遗憾是,从来不看课外书籍,图书馆一次也没去过,造成了知识面的狭窄,对后来的教育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也因为音乐、美术没达到乙等及以上,三年,父亲每年只能评上乙等优秀生,与甲等优秀生擦肩而过。
  师范三年,父亲表现出了对政治浓厚的兴趣,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活动外,父亲还如饥似渴的学习政治书籍。比如艾寒松编著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父亲不知看了多少遍,对其中的一段话,现在已耄耋之年的他仍背得出来:“革命英雄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群众性,人人可以做英雄模范,虽然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群有很大的贡献。一个普通的战士打仗打的好,打的漂亮,他就可以当上战斗英雄。一个普通的工人生产有成绩,超过任务,或是有了新的创造,新的发明,他就可能被选为工业劳动模范。一个普通农民对农作物种得好,精耕细作,粮食长得好而又多,他可以被选为农业劳动模范。一个机关的普通炊事员,如果处处为公家节省,又把菜饭做好,他也有被评为功臣模范的机会。”
  其实,父亲的一生就是如此践行的。还有汉阳老乡,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也是他的最爱。从这些书中,他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入党需要哪些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立志做一个为共产主义贡献终生的共产党员,这个理想终生都没有变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父亲不仅自己要求进步,而且也关心自己老师的进步,他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了一本艾寒松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送给了自己初中时的班主任,班主任收到书后极为感动,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由于父亲有这样的志向,所以在行动中也有表现。师范三年,他一直担任班长,俨然学生领袖。但他具有民主思想,没有一点霸道的作风,尤其与团支书配合得非常好,两人对每学期班上的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都安排得妥帖有序,班上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学校拔得头筹,班主任几乎不操一点这方面的心。同时,十分关心每一个同学,首先,他能和所有同学交朋友,尤其是一些非团员同学,采取一切容易接受的办法接近他们,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从内心产生入团的思想。在父亲的帮助下,有好几个同学加入团组织。而且,父亲还从生活上关心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学。
  有一个叫陈远的同学来自湖南,个子不高,骨瘦如柴,家庭成份又不好,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朋友,总显得孤苦伶仃,茕茕孑立的,父亲主动和他交朋友,和他谈心,打开他的心结,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陈远年轻的心被激活,逐渐活泼起来,也慢慢地融入了集体。冬天到了,陈远盖的仍是一床单薄的被子,父亲知道后,连忙把自己的一床厚盖被送给了他,而自己只用一件破旧的大衣避寒。陈远后来分到了通城县工作,和父亲保持了一辈子的友谊。父亲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特别上心,比如粮食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活动,他都是急先锋,参加组织策划,动员同学表演节目、演讲,都少不了父亲的身影。
  这里说说父亲参加的扫盲运动。1949年解放以后,新中国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贫困和战乱,广大的老百姓普遍没受过什么教育,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文盲,对于高涨的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如此文化状态显然不行。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那时,有几首歌反映了扫盲的情景:西北风呼呼的吹,刮得人身上凉,民校的学生们啊,闹嚷嚷,有的在装汽灯,有的搬桌子板凳,也有的翻课本,相互扫字认;还有一首:白天忙生产,晚上上课堂,放下犁耙捧书本......
  歌词浅白,却都形象地记载了当时各地扫盲运动的盛况。父亲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工人夜校教学实践活动,当时的脱盲标准是能识汉字1500个。父亲深知工农缺少文化之苦,因而他总是投入极大的热忱,平时认真备好教案,查找适合的方式教学。每个晚上和节假日,只要夜校和业校有课,不管风霜雨雪,他总要早早到教学点,学生一到齐,准时上课。父亲面对这些工友们,耐心细致地板书,一笔一划,对课本内容,不厌其烦、深入浅出的讲解,恨不得把自己的所学全教给工友。他还尝试将集中教学与分散互教相结合,一个一个的让工友们认字过关。三年来,经过他上课扫盲的学生近千人。父亲的教学,深受工友的爱戴,还得到过学校和主办方的奖励呢。
  1956年初,学校党组织决定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消息传出后,父亲很是兴奋。一方面有强烈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意愿,但另一方面,也考虑自身条件还有欠缺,因而在第一次发展学生党员时,与党组织失之交臂。这一次,学生中先后有十多名同学加入党的组织,尤其是父亲的初中同学、师范同班的团支部书记徐万珍也加入了党组织,这给父亲是莫大的激励,也让父亲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更加坚定。于是,在一天课程结束的夜晚,同学们都回寝室去,父亲独坐在教室里,思考着,怀想着,然后,饱含深情给党组织写下了庄严的入党申请书。他回顾自己从一个农村少年,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师范学生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见证了共产党在不长的时间内,把曾经凋敝、破烂的一盘散沙的祖国治理得欣欣向荣和蒸蒸日上,劳动人民的干劲都充分调动起来,也写下了自己对党组织的认识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壮志豪情。
  学校党组织接到父亲的入党申请书后,按程序对父亲进行了政治审查,鉴于父亲在学校的政治表现,决定向父亲的家乡汉阳县华英乡的党组织发函进行外调。很快汉阳县华英乡的党组织到父亲的家乡进行调查,并及时给师范学校党组织进行了回函。回函中不但证明了家庭出生系“中农”成份,还对父亲的其他社会关系也进行了证明;不但有证明人的签名,还有汉阳县华英乡党组织的朱红的官印。这在当年的入党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白纸黑字加公章,充分说明当时的乡党委是极其慎重的,也是公正无私的,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也许是出于对父亲的考验,也许是父亲的表现离共产党员的要求还有距离,父亲的第一次申请没有被通过。党组织担心父亲经受不了这个打击,专门请学生支部的书记找父亲谈心,要求父亲正确对待,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父亲也真的没有气馁,更没有消磨自己的斗志。
  1956年“五四”青年节,孝感地直机关举行新党员宣誓,看到自己的同学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父亲热血沸腾,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加入这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新党员宣誓后,有一个自由发言环节,父亲在没有任何人安排的情况下,第一个冲上台发言。他首先向新入党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也表示自己将接受组织的任何考验,更加努力学习、工作,争取早日成为这一先进行列的一员。父亲的这一举动,博得了数千名与会者的鼓掌,并给参加大会的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很好的印象,并要求支部特别关注父亲。
  这之后不久,学校党组织根据父亲的一贯表现和申请,以及函调情况,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支部大会,对父亲的入党申请进行了评审。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父亲的表现,又指出不足,最终表决,大家一致同意父亲加入党组织,同时报上级党委核准。很快,核准结果就出来了,父亲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当父亲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泪水不由自主的地落下来。从此,他找到了他一生的归宿,无论荣,还是辱,他都矢志不渝。这一天,父亲当然永生难忘,那是1956年7月1日。
  六
  父亲在孝师不仅学业有成,政治上有了进步,还收获了他的爱情。他在这里认识了我的母亲,并发展成了恋人关系。
  母亲梅彩群,1936年农历九月初二,出生于黄陂县蔡榨大梅家塆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与父亲的滕姓一样,梅姓也进不入中国姓氏的前100名。但梅姓同样古老,主要源于子姓和姒姓。源于子姓的,出自商汤后裔太丁之弟梅伯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武氏灭商后,封梅伯后裔于梅邑(今安徽怀宁梅城),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封地为姓氏,称梅氏,史称梅氏正宗。源于姒姓的,春秋是越王勾践之后封于梅里,以封邑名称为氏,后散居沅湘。先秦时期,梅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梅姓开始越过长江,南居两湖,西入四川,东南进入浙赣。唐宋时期,梅姓主要在安徽、四川、湖北、浙江、河南、江苏分布。明朝,梅姓又以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分布为主。黄陂梅姓,主要经江西筷子巷迁徙而来。
  我的外祖父梅正鼐先生,是黄陂县有名的中医,而且是一位饱学之士。年轻时,曾跟随他的师傅在西北行医,也许那时就对陕北的红军有所了解,或许他本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襟怀,更有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回鄂后,便在本县长岭岗开有一家诊所,而这一地区正处于黄麻交界处,共产党的部队经常在此活动,并与日军、国军时有交锋,因而经常有伤病员会找到他这里求医问药。外祖父抱着医者仁心的理念,眼里只有病人,不问党派,不问老少,不问贫富,一律一视同仁,给予了及时的救助,而且共产党的伤病员中也不乏高官。
  但在外祖父的眼中,来的都是病人,没有贵贱之分。外祖父的性格中还真的有威武不能屈的成份,那种文人的傲骨随处可见。共产党得天下后,他审时度势,第一个把自己的诊所交给了共产党,走上了公私合营之路,并成了黄陂县中医院中医科的主任,还是黄陂县政治协商委员会的委员。后来,组织动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想都没有就给予了拒绝。他虽然对共产党的政策是服膺的,但他不想受任何党派的约束,因为他骨子里就有君子不党的东西。那时,要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殊为不易。于是,被批右倾,他一气之下,愤然辞去公职,躲进小巷成一统。大隐隐于市,在县城前川文教巷的一处民宅中过起了隐居生活,靠他的医术悬壶济世,乐得自在,乐得闲云野鹤。
  但外祖父又无疑是开明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天下里,他却鼓励自己的一双女儿读书。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最后,按自己的意愿去读了师范学校。应该说,母亲的家庭条件要比父亲家好很多,但那个火红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向上的激情和献身的热情。于是,家庭出生的不同并不妨碍父亲与母亲的相恋。母亲在孝师学习时,文化课、技术课都比较均衡,父亲特别怵的音乐、美术等课,母亲却如鱼得水。母亲虽然不像父亲那样热衷于政治,但对一些社会活动也不怎么反感,也能积极参加。在父亲入党的时候,母亲仅加入了共青团。但母亲的坚贞、执着和智慧,随后在父亲的沉浮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看出她既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又是一个不凡的女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