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寻宝记>六十八、众疑

六十八、众疑

作品名称:寻宝记      作者:卧龙饮水      发布时间:2018-09-23 16:33:33      字数:4263

  众人都目视黄院长,看老头子神采飞扬,都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只见他慢慢踱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然后举起那个青瓷高足杯,指着杯底的落款继续介绍:“成化官窑瓷器款识一般都是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并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这个杯子款式为‘成化年制’就是第一个疑点;
  故宫博物院里有几件成化官窑,我经常鉴赏,因此印象很深,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落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足内沿。大家看,这就是在高足杯的足内沿。另外所有成化官窑的落款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说法。字体并不严谨规范,似为儿童所书,透着稚拙之气,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但这款高足杯的落款却是篆书,字体纤细,这也是其中疑点之二。
  我所见的故宫中成化青瓷款识中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很高;‘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化’字左边单人旁和右边‘匕’上端几乎持平;‘制’字中下半部分的‘衣’字一横一般不越过右方的立刀;‘明’字左边的‘日’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成’字最后一笔的一点,有的点在横以上,有的点在与横持平部位,有的点在横以下,但以点在与横持平部位多见;另还有个别‘成’字没有一点,这高脚杯里边的字体没有以上特点。
  另外成化青花前期有的使用苏麻离青料,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宣德遗风仍存,但不久青料已用完,后期主要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青花色调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淡雅的青花也为斗彩提供了陪衬效果,使成化斗彩不仅在当代也为后来创下了不可逾越的里程碑。而后期的青花瓷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个杯子是不是有点太亮了?他可能使用的化学青料,有时候瓷器可以作假,但风格却永远糊弄不得,这就是很重要的疑点。所以我不怎么看好这个高足杯,我觉得它应该属于工艺品的范畴。”
  听黄院长长篇大论下来,所有人的眼光已由敬意发展到了崇拜,连如江率先拱拱手称道:“黄老,真看不出这普通一件杯子里竟然蕴含着如此之多的知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徐子婵噘着嘴看他一眼,似乎对他这种公开拍马屁十分不屑,杨方林则是满脸钦佩:“谢谢,谢谢黄老指点,要不是您慧眼识珠,说不定我就走眼了。”
  乔教授再次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青花瓷,很认真地看起来,像他这种做学问的人一向治学严谨,并不因为黄院长说了它是赝品就马上认可,果不其然,看了大概二三分钟,他的脸上也开始展现笑容,同时有点抱歉的看着杨方林,说道:“惭愧惭愧。杨老,我差点害了您。”
  卫馆长在旁边也称赞道:“怪不得有人评价黄院长断代水平天下第一,今日算真的开了眼界。”
  黄院长哈哈大笑,谦虚道:“哪里哪里,只要老头子还能有点用就行。依我看这有可能是一件梁仿。”
  卫馆长和乔教授齐声惊呼:“梁仿?他又重出江湖了?”徐子婵也露出惊疑之色,她问外公:“梁仿?是不是就是梁晓天呀,我听我导师说文化大革命里他被造反派给打死了。”
  连如江则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他悄悄问旁边的师兄:“风池,这个梁晓天是个什么人?”
  弭风池笑笑回应:“如江,我也不知道此人呀。这个可不是我的专业。”
  杨梅也听见了连如江的问话,于是介绍道:“梁晓天是瓷器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景德镇的瓷器世家,十几岁就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二十几岁就懂得了转心瓶的烧制,他仿制的元青花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坊间曾流传他破译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制技术,但凡是他烧制的瓷器里都喜欢做一个暗记,要知道玩古玩这行最拍的就是‘打眼’,据说香港一位富商曾花千万元巨款购得一件元青花花瓶,但在家中不小心打破后里边竟然发现了梁晓天的暗记。因此这梁晓天颇受人忌恨,此人一生没有结婚,也自然无儿无女,由于其担任过国民政府瓷器司的官员,文化大革命中被抓历史尾巴批斗致死。只是他的许多珍贵瓷器藏品也被当做四旧给砸了个稀巴烂,说起来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黄院长却在旁边说道:“要依照我的经验,这个成化青瓷高足杯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其年代也不会超过二十年,应该不是原来梁晓天的手笔,虽然瓷器界能人辈出,但能达到他那种高度的人却不是很多,早听说梁晓天无儿无女,但是公私合营阶段收过二个徒弟,一男一女,最后二人结婚了。文革中梁晓天死后就是他们收敛的。莫非说他的一身技艺都后传有人?还是平空中又多了一位造伪高仿的高手?”
  乔教授不由叹息一声:“现在高科技手段也太多,要不是遇到黄院长您在场,这个成化青花瓷任由旁人是看不出丝毫破绽。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算是彻底老了。”
  “乔老,您不必这样自怨自艾,我们都知道您的长处在玉器、青铜器鉴别上,我只是在故宫博物院里见得东西多一些,算不得什么。”黄院长谦虚着。
  “不对呀。好像第一眼看出这个高足杯有问题的是我们连如江同学呀。”徐子婵这句话提醒了大家,正在低头吃菜的连如江马上又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梅苑餐厅的蟹粉鱼圆别具味道,这道菜是明末清初才子冒辟疆的爱妻董小宛所创,董夫人是一位美食家,还会做菜,首创了一种灌蟹鱼圆,此菜柔绵而有弹性,白嫩宛若凝脂,内孕蟹粉,色如琥珀,浮于清汤之中,有“黄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之美,连如江用勺子挖了一口塞到嘴里,吃的不亦乐乎,忽然感到刚才酒宴上热热闹闹的气氛变得宁静了,就抬眼看去。正和大家眼光碰在一处,他的腮帮子鼓得圆圆,几滴汁水在嘴角挂着,手中雪白的瓷勺里还有两个鱼圆,很有吃货的风采,一点也不像刚才黄院长那般风采十足。
  他快速咬了两口,把鱼圆吞进胃里,也许太紧张的原因,脸都被憋红了,见众人仍是很暧昧的眼光看向自己,就问道:“怎么都看我呀?我刚才什么也没说呀。”
  “连工,你刚才说它是假的,是怎么看出来的?”乔教授心中并不服气,黄院长能够一眼判别真伪他无话可说,但要说眼前这个貌似乳臭未干的小孩能够火眼金睛那是说什么也不能相信的,他想:也许是凑巧吧。但转念一想又记起连如江在清凉山文物市场发现那本宋版书的事情,不由摇摇头说道:“不对,连工,这是我第二次遇到你能辨真假了,你肯定有些古怪。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连如江喊起撞天屈来:“各位大师,各位领导,我刚才就是看着它不得劲,才毛毛撞撞说了一句,其实我怎么能辨别瓷器的真伪呢?我要有这个水平就不会在聊城做个小公务员,而是投到黄院长的门下也去做文物专家了。我刚才什么也没说,请大家别都看着我了,好不?”
  杨梅也觉察出连如江肯定有些门道,她已经接二连三看他发挥神奇了,其实第一声听到他说“假的”两个字,她就下定了决心,不管别人怎么鉴赏,自己也要让父亲把这个成化青花瓷退回去,她现在对连如江的信任已经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她见连如江尴尬,就急忙替他解围:“如江可能就是随便说说,也没有什么证据,我们就当他刚才是开玩笑吧。有黄老、乔老坐镇,什么假货能逃脱的掉我们的法眼呀。”
  这句话让乔教授有点脸红,也就不太好意思追究连如江的事情,但旁边徐子婵却是不依不饶,她问连如江:“连,那个连工,你刚才是不是瞎蒙的?要真是瞎蒙那你可是有两把刷子,我刚才也仔细看了那个高足杯,怎么看怎么觉得它是真的,要不是我外公慧眼如炬,那可真要打眼了。”
  连如江一直有种害怕她的心理,见她追问,忙点点头说:“我真的不懂什么瓷器,我根本不明白咱们现在吃饭的碗和皇帝吃饭的碗有什么两样。我也听说过古代的瓷器值钱,但只是听说,我家里也没有。嘿嘿。”可能自己觉得刚才那句话不足够好笑,他干笑几声就住嘴。
  卫馆长旁观许久,终于忍不住发言:“黄老,今天领教了您的法眼,我怎么有点为我们博物馆的一些文物担心呢,会不会也有贻笑大方的赝品存在呢。还有乔教授,南京收藏界谁不知河海乔国老的威名。眼前这位连主任,也果然厉害,少年英才呀。这样吧,后天等黄老替我们鉴定完毕现在那些青铜器,我们大开山门,邀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连主任一起去看看,我们办个鉴宝大会,大家看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就是杨梅面有难色,说道:“那天我和如江都要上课呢。我担心耽误课程。”连如江想的却是后天妻子过来,不知道她对古玩感不感兴趣,反正能见到这些国宝也是三生有幸的事情,一定要携妻子参加,尤其是娇娇,小孩子对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趋之若鹜,这次就好好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他又想起妻子并不经常随身佩戴的黄色玉珠串,既然是鉴宝,那也让王凌雪带着自家的宝物过来吧。
  酒宴又进行了一会儿,听黄院长讲了一些文物界的传闻逸事,大家都是尽欢而散。出门送客的时候连如江发现黄院长脸色却没有上次在北京看到他时的那种阴翳之色,不由心中茫然:难道黄院长有什么奇遇不成?那种病入膏肓之色是很难平白消去的。他看着叽叽喳喳在外公身边的徐子婵,心里觉察到可能是她的原因。这位大小姐可不是一般人,以后自己要和她保持十米以上的距离。
  金陵饭店距离南京大学并不远,卫馆长的商务车里能挤六个人,但连如江决定走着回去,正好也欣赏一下南京城的夜景,顺便给妻子打个电话聊聊,想道没几天就要看到她了,反而更加有些思念。不料杨梅也没坐车,她笑着说:“咱俩一起回学校吧。”连如江不好拒绝,只得点头称是。
  
  晚春的金陵城,夜里有一种淡淡的暖意,天上月亮高挂在远处空中,只有圆满时的一半大小,灯火通明的映印下,显得不甚明亮,暗淡的光辉和都市七彩霓虹灯交响呼应,似乎在相互倾诉着天上宫阙的寂寞和人间繁华,偶尔有车迅速驶过,刺耳的声音让人警觉。连如江和杨梅走了一会儿,俩人都没有说话,一直到鼓楼公园附近,杨梅才笑笑说道:“如江,看你平时也挺能说的,怎么今天一声不吭了。”
  “唉,还不是酒闹的。中午和杨老那两瓶酒到现在都没消化,不过金陵饭店的菜做得真的精美。”连如江也不知道说啥好,就说着一些没营养的话,脚下却不放慢步子,杨梅穿着高跟鞋有点追不上他了。
  “如江,也无怪乎刚才大家都那么看你,主要我认识你以后,见你好像善财童子一般,开始时田黄印章,今天上午又是那些邮票。你是怎么感觉出来的?”杨梅终于忍不住心中疑团,开口咨询。
  “也许是因为我和南京有缘吧。”连如江岔开话题,问道:“明天杨老就回宿迁是吧?”
  “嗯,谢谢你,如江。”杨梅站住了,她郑重其事地对连如江说了一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