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的云(三十)
作品名称:飘泊的云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8-07-03 11:01:08 字数:3113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单于飞朦胧醒来,小雨下了一天一夜了。在黄土高原上,不怕下雨,越多越好,反正地面上也不存水。再大的雨过后,沟里、渠里也不见一滴水,这与家乡多么不同啊。
他坐在床上,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听着雨水敲打铁皮房顶,心绪不宁。他手里虽然捧着书,可思绪却飞得很远、很远。他想到自己人生的曲折经历,想到远在千里的老母亲,还有妻子和儿子,心里酸酸的。离开家一晃又是四个月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家,回到家人的身旁。窗户打开着,他不怕偶尔有水珠落在床上,只想呼吸到旷野凉爽的风。潮湿的气息一阵阵吹来,内心的纷乱渐渐平息了。
大自然不断向人们展示不同的面孔,多么也调节了单调又沉闷的生活。除了大自然的变化,另一个能改变心情的就是读书了。那本《与盖世太保周旋的人》的书,描绘了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红军敌后工作者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这本书,单于飞也了解了战争的残酷。战争摧毁了人类的文明,扼杀了无数无辜的生命。但在战争中,人们更强烈地体会到生与死的界线,因此也变得更加顽强,勇猛,有了更强的组织纪律性。战争,洗礼了革命者的灵魂,让他们更加纯洁,完美。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游击队员,他深入敌穴,化装成德国军的一个中尉与敌人周旋的故事。他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暗杀了德军的要人,最后壮烈牺牲。他机智勇敢,德语说得极好,冒充德国军人天衣无缝,出色地完成了重要任务。那些出生入死的故事情节,很引人入胜。战争是可怕的,却也是锻炼人的机会。一个卓越的人,就要靠艰苦环境的磨练,生死经历的考验。平庸的环境,只能造就平庸的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在狂风暴雨中,钻井的工作也不得不停了下来。直到下午三点多,大雨才渐渐停了下来。单于飞和许超共用一把雨伞,跑到餐车打饭,回来后衣服都淋湿了。地上湿漉漉的,泥泞不堪,拉水车也无法来井队了。许超从餐车回来后,双脚沾满了泥,他不知道井队用水紧张,就在储水罐处用水管冲洗脚,刚洗了一只,就被饮事班长看到了。饮事班长大惊小怪地把他训了一顿:“这可是我们吃的水啊,人家接水洗脸都不让接,你竟在这里洗脚!你难道不知道?如果再下两天的雨,路被冲坏了,拉水车无法过来,我们连饭也不上呢!”
许超赶紧关上开关,狼狈地回到寝车里。
“这鬼地方,洗脚的地方都找不到!下这么大的雨地上也不存水,我们旱天靠汽车拉水吃,雨天没有水吃!难怪这里人烟稀少呢。”
“水资源是宝贵的,特别是在这地面不存水的黄土高原上。”司钻认真地说,“有一年我们在沙漠里打油井,每个人的水都是定量的,谁也不敢浪费。”
单于飞听着工友们的谈话,突然想起家乡村后的小河。小时候,每次下大雨,小河里总是涨满了水,鱼虾也多了起来。他与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在小河边玩,偶尔还能在水边捉几条小鱼,那生活回忆起来好像是那么近,但又遥不可及。
处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永远不要沉溺于庸俗的环境中。学习,思考,写作,读书,造就自己不怕困难的品性,培养永远向上的良好习惯。不管生活是以狰狞的面目对待你,还是以死气沉沉的方式消磨你的意志,永远不要混同于世人。要努力学习,写作,向上,永远向上。读书疲倦了,单于飞就在日记上倾诉内心的感想,鼓舞自己,鞭策自己不要消沉,不要懈怠。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云渐渐散开,露出几片蔚蓝的天。一轮如血的夕阳,出现在西边天空。在乌云的间隙,显得那样惨烈。
这口油井的进度极不顺利,最初是长庆油田的干涉,现在又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如果再下几天的雨,又要耽误时间。吃过晚饭,单于飞与李忠、许超等几位工友在雨后的高原上散步。以前尘土很厚的路面,现在也有了很少的积水。地里的野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庄稼,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生机勃勃。放眼望去,醉人的绿色,点缀在黄土高原上,呼吸着旷野清凉的空气,让人心里顿时感到舒畅了许多。
直到天黑了,他们才回到井场。工友们大多去了电视房看电视消磨时间,单于飞一个人来到寝车,躺在床上读书,思绪却无法集中在书上。在井队打工并非长久之计,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井队的工作也受到影响。打完这口井,还不知有没有井位,如果没有,只有停下来等待了。如果打的井少,他们当然也挣的钱少,他们这样消磨时光太没有意义了。
人生虽短,但至少还有二十多年的工作时间,在这二十年里,不能无目的的随波逐流,仅仅为了钱干尽所有的苦力活。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明确的目的,干到最后还只能是一个出苦力的人,有什么成就?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苦思冥想,决心要干一样可以寄托终生的职业。他想也许是教书育人?写作?只可能是这两样。即使是兼职也可以。今后,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如果做生意,也要干有知识性的,如开一个书亭,或者收购旧书,出租图书,销售图书等,做生意也要做有意义的生意,一方面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有长远的计划,要科学的计划,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想。人生要有计划,并且这个计划要可行,能行,现实……对未来的生活和生存之路,他思索了许久、许多。
刚吃过早饭,刘司钻找到单于飞说:“今天上午你看场地吧,其实也没有什么活要干。只要你不离开场地就行。”
“可以,反正闲着也没有事。”单于飞说。七点半,单于飞按时来到井场,与上一班的工人交接了工具后,独自坐在值班房里。他闷闷地坐了一会,实在无聊,就偷偷地跑到同事的寝车,借了一本《青年文摘》,又跑到井场,在值班室里认真地看了起来。
有一篇名为《人》的短文,文章从各个角度给“人”下了定义。文章中引用了几句名言很有意思:“人是宇宙中的一个弃儿,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依靠。”(卡尔•贝克),这句话说的虽然有些悲观,但仔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年人常说,靠树树倒,靠山山崩。人不能离开社会生存,但如果依靠社会,依靠别人,没有主见,没有主心骨,往往最后总是要倒霉的。
另一句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从最好的方面看,人是所有动物中最高尚的。但假如没有法律和公正,它将是最可恶的”,这句话比上一句更悲观。所以,社会要公平,公正,要有全面的法律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幸福保驾护航。但是,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的观点,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应该没有法律,但却处处公正、公平、合理。为什么呢,那就是有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并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人都没有了自私自利的思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却不是不能达到的。这就需要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共同的努力。
东方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眼看又要来临。十点多,果然又下起雨来,不过雨很小。午饭时间,李华来到井场替单于飞值班,他吃过午饭,又回到井场继续值班。下午,拉水的车陆续来了。两点多,队长要工友们正常上班,单于飞回到寝车,换好工作服,与全班的工人一起走向各自的岗位。在司钻的带领下,工友们开始紧张地下钻具。傍晚时分,红红的太阳露出云层,天晴了,蓝蓝的天空中,点缀着片片白云。那轮大大的夕阳,像火球一样,把西边天空染红了,给云朵嵌上了金边。到晚上八点下班时,他们下了一千四百米的钻具。另一班工友们按时接班。在回寝车的路上,单于飞频频回顾。那四十多米高的井架,刚刚刷上油漆。顶端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晚风中飘动,银白色的井架,中间一段是红色的,近八吨重的大钩是黄黑相间的。钻台上,工友们紧张地操作着,司钻把一根根钻具从地下提出,钳工们扣上大吊钳,卸开,再接上另一根钻具……他们身穿橘黄色的工作服,忙碌在夕阳中。
他们将工作十二小时,明天,当这轮夕阳再度升起,变为勃勃的朝阳时,他们才能下班。漫漫长夜里,他们将把钻具再度向地层深处延伸:一百米,两百米,穿过岩石层,直达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