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户长的选择>第二章

第二章

作品名称:户长的选择      作者:冯耀廷      发布时间:2018-06-27 13:22:31      字数:3259

  马新华和金之夏走进厨房,两人都一样,从来不涉足厨房重地,今天是碍于脸面。手忙脚乱地开始准备做午餐。廖凤云也走进了厨房,她不是不信任未来的儿媳,而是从心里喜欢马新华语言表诉和一切肢体行为,觉得马新华是她后半生的生存希望。
  由喜欢未来的儿媳而产生的疼爱,衍生出一种母爱的理智,让她走过来,拉过来马新华说:“小华呀,你和之夏去外面走一走吧,厨房闷热,还是我来最好。”
  马新华转回身对婆婆一笑说:“妈妈,我没事,在家也帮妈妈烧火,就是锅上面还应该做些啥不太熟悉,让我学着做吧。妈,下午咱出去走走,您才三十多岁整天在屋里多闷啊。”
  廖凤云淡淡一笑:“小华,我习惯了,出去反而还不习惯了呢。咱屯里乡亲我又不认识,出去见到大家也是很尴尬。”
  马新华在婆婆指导下,做的是一菜一饭一锅出,学着婆婆说的一步步做完问道:“妈妈,这里让之夏守一会儿,咱去客厅说说话好吗?”
  廖凤云拉着马新华的手,两人走进客厅,她那种喜悦的眼神,一直盯着马新华。一笑问道:“小华,听金山说你是在省城长大的,是吗?我怎么看不出来你一点城里女孩的娇气呢?”
  马新华坐在婆婆身边笑着回答:“是的妈妈,五岁那年妈妈领我去省城大姨家,我被大姨和大姨父留下就再也没让我回爹妈身旁。”
  廖凤云看着马新华:“小山子那几年和刘支书去你家,回来就夸他华姐,果然是位好姑娘。小华,今天见到你,妈从心里喜欢。小华,你不嫌弃金山脾气不好吗?”
  马新华淡淡一笑:“妈妈,让您见笑了。我比小山子大四岁,以前拿他当弟弟,我哥也喜欢他。今年开春时,小山子突然向我求婚,又搬来刘支书,我哥也逼我。其实,我在模棱两可间,最后还是随了大家的意见,决定嫁给这位毛头小弟弟。妈妈,也许这就是一分缘吧。”
  廖凤云给马新华倒一杯凉开水,递过去,一笑说:“小华,妈问你一件不该问的事,念完大学为什么没留城里找一份工作,而要回乡下来呢?”
  马新华仍然一笑回答着:“我毕业那年回家住的时间最长,赶上全民运动。今年夏天我借返乡知青政策,把户口也迁到家里来。”
  马新华和婆婆说话间,金山哼着《北京的金山上》走进家门。
  
  石园三队金山家的高墙深院,七间黑瓦青砖正房建筑,是廖凤云下嫁给金玉良时,康平庄庄主廖方仁给女儿的陪嫁;同时,又建起个金家大院套,把金家老哥仨的住宅,全圈在里面,那时非常显眼。但在土改时,因没有多余土地,又没有雇工,自给自足成份只能评为下中农。
  金山要结婚了,每天都高兴得不得了。今天回家吃午饭,推门见到马新华后,有些惊慌失措,瞬间愣住时那种场面,弄得屋里几位都说不出话来,很尴尬。
  金山在瞬间语无伦次的腔调急着问:“呀!华姐来了,是考察?还是提前看新房啊?”
  马新华“咯咯”大笑起来:“咯咯,着急了吧?山子,我说过的,别叫姐姐叫名字。咱俩领完证那天我就是你的老婆了,不许叫姐,再叫姐就把我真的叫老了。”
  金山和廖凤云这对母子,陌生人初见要是没人介绍,谁也不会相信是母子。妈妈十六岁生的金山和之夏,只比儿女大十五岁。廖凤云原是大家闺秀,衣食无忧。生下金山和之夏时,陪她嫁到金家的侍女李姨,全权料理家务。对婴儿期的一双儿女,她只负责喂奶;又十六七年不出大门,看上去还像大龄女孩。但她确实是三十七岁、还有一双二十二岁儿女的中年女性。
  廖凤云看着儿子,会心一笑说:“小山子,你不愿意生活在这座高墙深院中,我知道你是出于哪种思维。你大伯在后街买的土房,不知道让你们弄成个啥样。吃完饭你领小华去看一看新房,看看还缺啥少啥。”
  金山向妈妈笑着点头说:“是,母亲大人下令,金山一定遵照执行。妈,我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思维,喜欢在和大家一样的房里过日子。妈,咱金家四钗太吵闹,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我是中共党员,生产队政治队长,绝对不能脱离群众。咱金家大院套,和咱这七间正房,不知底细的一定认为咱是地主成份呢。”
  马新华端起杯,喝了一口凉开水,放下水杯说:“金山,你不必解释了,金家在方圆几十里人人都晓得房子和院套的事。另外,爸爸是抗美援朝军人,又是现任国家干部,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妈,我就不先去看新房了,有啥样算啥样,我们结婚以后还可以再布置吗。妈,下午我想和您出去走走好吗?”
  廖凤云有拿不定主意的感觉:“小华,我十六七年没走出过这座大院了,偶然亮相好吗?小山子你说呢?”
  金山直爽地说:“妈,让我说啥,我和之夏一直劝您走出院子,到外面看看,说也没用啊。劝您多少年了,您听吗?”
  马新华:“妈妈,后天是我和金山大喜日子,也许今明两天咱家要来好多人。您看您能不和大家见面吗?今天就算是后天的彩排吧。妈妈,您的才华不回报社会,在斗室里苦练多少年又有什么用啊?”
  廖凤云:“小华说的在理。这祥吧,下午让之夏和小华陪我去北山或南湖走走。”
  金之夏把烀玉米面饼子和土豆炖豆角端上餐桌。
  石园三队金山家高墙深院七间黑瓦青砖房里,金之夏忙着收拾碗筷,扎着围裙,像个家庭主妇。她大声吆喝着:“廖女士、马女士、金家大少爷快快用膳,午餐弄好了。”
  廖凤云有点羞臊似的表情说:“之夏,好好说话!小华别见笑,之夏总像个疯丫头似的,没个正形。”
  马新华:“妈妈,您还是没走向社会,之夏的行为叫活泼。妈妈,这些年真的苦了您,一个人在家不觉得寂寞吗?”
  廖凤云:“小华,妈习惯了,懂事那时起,在辽南新村你姥爷建的学堂里养成的习惯,一和古文接触时,什么也都不想了。看书累了再做几节保健操,或者写几段书法,总觉得时间太短不够用。”
  马新华扶起婆婆说:“妈,咱过去吃饭吧,之夏还弄了一些醮酱小菜。”
  金山先走一步坐下,他风趣地说:“之夏妹妹,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吧?”
  马新华看了一眼金山:“小山子,以后要向之夏学习,都是队长,之夏就知道回家看看并忙家务,以后在家,别当甩手掌柜的。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妹妹,你怎好意思坐享其成呢?”
  金山看了一眼妹妹金之夏:“真会装,这些年,今天是头一回做饭,还学会做表面文章了。妹妹,我最不喜欢两面人。”
  金之夏:“好了哥,今天是妈指挥,嫂子做的饭,我没伸手,实事求是我没装。看嫂子面上就不和你计较一二了,快吃饭,吃完饭还要带妈走出深院呢。”
  金山家今天是最热闹的一顿饭,马华给婆婆夹菜,婆婆一直道歉没有好饭菜待小华。
  再走进省城冉宅别墅客厅里看看,那里的一伙青年人,马上也要溶入石园三队这个大家庭中。别看他们现在嬉笑打闹得没正事,这些人是共和国的希望、栋梁、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十一名省城知青聚在冉宅。省城文化中心一条街里有一座古建筑别墅,那是两位教授和他们宝贝儿子冉东旭的家。主人冉崇伦忙得热火朝天,他在热情地接待着平时常来家里的孩子们,忙着给青年人斟茶倒水。
  张彤是冉崇伦夫妇义女,也是养女。张彤因母亲早亡,父亲是农具厂厂长,平时没时间照顾女儿,从小就寄养在冉家,和冉东旭情同手足同胞兄妹。先到冉宅的赵英多,接过来冉老一职,负责斟茶倒水,几位小男孩,听到冉老一声唤“小伙子们,都自己找个坐位坐吧”。一个个嘻嘻哈哈地去找自己位置。
  冉崇伦老伴儿李培茹教授,有严重心脏病和膝盖骨关节滑膜缺失,无法独自站立行走。她坐在轮椅上说:“崇伦,你扶我去二楼吧,这里交给东儿他们。”
  冉崇伦站在李培茹轮椅后面,不太情愿地说:“培茹,咱听听青年人对上山下乡的安排意见不是很好吗?有不当之处也好给掌个舵。”
  李培茹神情很沮丧的样子:“老冉啊,你一个考古系里古生物学科教授,连一个研究生都招不到,还能给这些人掌个什么舵?还是算了吧!”
  冉崇伦:“看看,又来了,咱不敌视目前局势好吗?”
  李培茹:“老冉,你说哪去了,不和你究缠了,快扶我上二楼吧。”
  冉崇伦:“培茹啊,咱东儿喜欢古典文学和软笔书法,我想再和他唠叨几句。”
  李培茹:“我说老冉啊,东儿今天又不走,哪时还说不了,非赶今天人多说吗?”
  冉崇伦:“培茹,我是想说东儿,让那些青年人别把学问扔了,下乡是个好机会。”
  李培茹:“崇伦,你就别再添乱了,我的教训还不够吗?学问?什么狗屁学问?我一个堂堂正正文史学教授落到今天地步,还让我能说什么呢?好了,不说了。”
  冉崇伦:“好吧,不说、不说,咱不说,上楼了!”
  冉老知道老伴儿心里的疙瘩还没解开,一切顺从地扶起老伴一步步走去二楼……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