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尘网>第二章 刘霍根和赵小能

第二章 刘霍根和赵小能

作品名称:尘网      作者:愚者      发布时间:2018-03-02 17:58:44      字数:3458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结束了,神州大地万物一新,呈现出一个别样的春天,改革开放的精神如星火燎原,迅速燃遍祖国的角角落落。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纲领的贯彻落实,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呈现出“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历史的车轮从此驶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平远这个山区小县,多少年来地处偏僻,消息闭塞,经济落后,历来属于政府重点扶助的贫困地区。这里道路崎岖,土地贫瘠,人们靠天吃饭,常常入不敷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贫困面貌,县里领导经过研究,决定从改变经济结构入手,利用山里丰富的矿藏资源,充分开发,迅速达到拉动本地经济的目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平远县山路崎岖难行,许多地方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你就是有座金山银山,道路不通,好东西运不出去,说啥也是白搭,因此道路建设是摆在县领导班子面前的头等大事。一班人经过讨论,决定招商引资,利用外来资金借鸡下蛋,先把通往山里的道路修起来。于是一队队修路大军纷纷开往这个偏远小县。
  刘霍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平远县的。刘霍根是附近山里的村民,今年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此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体健硕,一口黄板牙排列得极不整齐,讲起话来粗声大气,一口典型的山里口音;一对不太大的眼睛十分活泛,一看就是那种十分精明的生意人。老刘在家时学过泥瓦活,使一手好瓦刀,干活利索,不惜体力,且性格粗放,讲些义气,脑子也活络,会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因此在同伴中颇有些威信。
  开放搞活后,看到许多村民放下家中生计外出打工,没两年功夫便把家里的住宅翻盖一新,不甘寂寞的刘霍根一想,就凭自己的手艺和能耐,何不也出去闯一闯,或许能干出一番事业,干嘛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紧紧巴巴的穷家日子呢。
  有了这个想法,他便与老婆商量,让老婆把孩子和家里的活计都揽下来,自己抽身到城里打打工,挣点钱,然后把家里的房子也修一修,省得将来儿子娶不上媳妇。老婆起初不同意,说孩子还小,老人岁数也大了,你这拍屁股一走,家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咋办?刘霍根说,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要想过上好日子,该舍得就舍得,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的,那就什么事都办不成,人穷志短,没有钱,一家子活该一辈子喝西北风。
  架不住老刘苦口婆心地劝说,老婆终于答应了。刘霍根便收拾起自己的泥瓦家当,准备了两件旧衣裳,联络了村里的两个伙计上路了。
  刘霍根几个爬山路,乘公交,一路风尘仆仆来到省城,租了个便宜的小旅馆住下来。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他带着同伴先到城里转一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才两年不见,城里头竟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琳琅满目的商铺随处可见,随处可见广告宣传和生意人的吆喝声;一座座新建的大楼拔地而起,到处都有在建的工地,机器轰鸣,马达声声,操持不同口音的民工,一个个忙忙碌碌,挥汗如雨,搬砖的搬砖,和泥的和泥,垒砌的垒砌,干得热火朝天,虽然辛苦,但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刘霍根心的话,嘿嘿,就凭自己的手艺还怕揽不上活儿,小意思!
  几天后,刘霍根便带着他的兄弟们找到了活儿,先是跟着一个老板打工,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摸索了一些经验,也积攒了一些资金。后来精明的他渐渐摸清了这里面的门道,自己联系一些建筑商,同时联络一些同乡农民来加盟,逐渐拉起一竿子队伍,自己当起了包工头。经过几年的打拼,老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人脉关系,队伍越来越大,成了名副其实的承包商。这个时候,打听到平远县修筑公路,给出的承包条件十分优厚,他便通过朋友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马不停蹄赶到这里。经过竞争,他包下了平远县城通往赵家营附近的一段公路,原班人马不够用,便从当地招聘民工充实队伍。
  赵小能就是在这个时候结识了大名鼎鼎的刘老板。老赵做饭手艺不错,此时老刘的工地正需要这方面人手,经人介绍成为工地食堂的大师傅。老赵人精明,会来事儿,他每天除了保障工人们的一日三餐之外,也会隔三差五炒俩小菜,弄瓶小酒,让老板充分享受,放松心情。老刘高兴了,也会不时邀请老赵品酒共享。俩人都会砍,趁着酒兴,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穷吹八擂无所不涉,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厮混久了,脾气投缘,二人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要说精明劲儿,赵小能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一点也不输于刘霍根。他没有老刘那样的大刀阔斧和身体力行,无论单身独闯还是拉杆子结队伍,他都不如对方,这一点他心里门儿清,因此他也不想在这方面与之争短长——以己之短较彼之长,那是愚人所为,他赵小能岂能干那蠢事。但是,但是……
  老赵眼珠子一转:心想真正聪明的人决不是周郎那样的大将之才,纵横江东、火烧赤壁,那是你的实力使然,这没什么;要想干大事,必需要有孔明那样的超常智慧,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懂得天时地利人和,要学会四两拨千斤,什么叫做“草船借箭”?什么叫做黄雀在后?搁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儿叫什么“借鸡下蛋”,都是一个意思。总而言之,通而总之……
  在老赵的心目中,刘老板是个干大事的,将来的身份地位决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包工头上,观此人的气派和魄力,前程不可限量,如何把自己与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如果仅仅是吃吃喝喝,吹吹牛逼,这也只能维持在当下,顶多自己在这个工地上得点好处,对将来不会有太多的帮助。俗话说“人在情在,人走茶凉”,这里的工程一结束,人家势必转移到别处去高就,自己一介农民不可能长期跟随左右;即便看着些许薄面让你跟着干,顶多把你当个小跟班,辛辛苦苦挣个小钱就算照顾你了,还想怎样?而这远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那怎样才能紧紧拴住这个财神爷,让他持续不断为自己输送财富而甘心情愿呢?这个问题要好好思量一番了,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哈哎,有了,听说老刘有个独子,今年二十来岁,正是成家立业的年龄,虽说长得不算咋地,可也不傻不蔫,五官也算囫囵,如果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将来不愁荣华富贵,自己作为老亲家那还用说,老刘你再有能耐,就算挣个万贯家产,还不是为咱老赵积攒财富嘛!就凭那个怂小子,哪里是我那聪明伶俐的小女儿的对手,玩你在股掌小菜一碟,敢说半个不字,连床都别想上,小样儿!
  想到这里,老赵自己都脸红了,觉得为达目的拿亲生女儿说事儿,还想得如此龌龊,真是有点臊得慌。可转念一想,这又怎么啦,自己含辛茹苦把你养大,难道不该为老子做点贡献吗?再者说了,小妮子能嫁个这样的人家是老子上辈子积了阴德,是你今生的好福气,感谢老子都还来不及呢!
  这样想来,老赵的心理便坦然了。对,只有这个办法才能把这财神爷永远绑在裤腰带上,想甩掉自己门儿都没有,哼哼!
  心中有了这种想法,老赵对刘老板愈加恭恭敬敬,照顾得更加体贴周到,生怕一个不慎让这个即将到手的肥肉从手心里滑走。刘霍根虽然不明就里,可看到老伙计对自己这样贴心,处处为自己着想,从心里也十分感激,更加把对方视为知己,自此二人的关系更加紧密。看看是时候了,在一个月明清爽的晚上,趁着酒酣耳热,老赵把心中的想法婉转地向老刘表白了,看看对方的反应;老刘呢,本来这几天正为这事犯愁呢,只因自己那个傻儿子实在长得不咋地,人又木讷迟钝,好姑娘看不上他,赖的自家又不称心,高不攀低不就,一直等到二十出头儿,这在当地算是“高龄”的了,若再等几年,怕真就成了老大难了。前两天老婆还托人来话儿,说又有媒婆来提亲,人家看家里条件还觉称心,可见到儿子就摇头,死活看不上,急得儿子直撞墙。今天老伙计雪中送炭,这真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知我者老赵也!
  本想即可答应下来,张了张嘴,随即又咽了下去,心想不是你老赵趁着喝高了诓骗我吧,听你把那小妮子夸得一朵花一样,谁知道真的假的,如果也像那些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那可绝对不行,好歹自己也是老板一级,将来的儿媳不敢说是大明星,至少也得如花似玉吧,那样才能拿得出手,否则不让人家笑掉大牙才怪呢!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先别吹牛逼,让刘某人见识见识,如果真如你说的,那可以呀,嫁过来当儿媳妇,也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
  刘霍根的心思早让聪明的老赵看在眼里,心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你那点小心思咱老赵还会不明白,听好儿吧你!
  赵小能说,这样吧,看哪天我把闺女带过来,让你过过目,觉得实在不行也没事,就你我的关系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买卖不成人情在,你说是吧?
  这老赵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连儿女婚嫁这样严肃的大事,他都按买卖生意来算计,真是够可以的。听老赵如是说,刘霍根说粘啊,带过来,带过来,我给咱闺女相相面,看看有多大福气,呵呵,呵呵!
  这俩人一拍即合:行行行,粘粘沾,就这么定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