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尘网>第一章 赵老汉和他的子女们

第一章 赵老汉和他的子女们

作品名称:尘网      作者:愚者      发布时间:2018-02-24 15:05:12      字数:3418

  赵老汉的二丫头坐牢了,据说涉嫌诈骗金额上亿元,被依法判处十五年徒刑!
  这消息犹如巨磅炸弹在赵家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炸响,人们纷纷议论,这赵家姑娘怎么啦?一个小山村的黄毛丫头哪里来的恁大能量,竟然干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真可是赵家营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一贯土里刨食的村民们乍听到这消息,惊讶得纷纷咂舌:好家伙,可是赶上旧戏里唱得窃国大盗了!惊讶之后纷纷摇头,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可能吗,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乡下妮子,尽管早年外出打工,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和几分姿色,在城里混出了一些名堂,还在几年前把父母和家人全接到城里生活,但是无论如何她也不可能与那上亿元的巨额基金瓜葛上,除非她认王母娘娘做了干妈!
  一定是搞错了,天底下重名重姓的多了,何况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网上报道的虚假新闻简直多如牛毛,谁能证明这不是张冠李戴,又一起唬人的冤假错案了?
  怀疑归怀疑,问题是随着电视、电台的连续报道,姓名、年龄、长相、家庭成员以及祖籍背景都与赵家的那个丫头完全一致,不差半点分毫,这还有假嘛!后来有从城里打工归来的村民不断证实,人们才不得不相信这消息千真万确,于是纷纷感叹:这真是无法想象的事儿,离奇得简直天方夜谭!
  1赵老汉
  赵家营坐落在太行山深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里的人们常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改革开放之前,村民们除了赶集和远嫁姑娘等少数情况,一般极少外出。每次出门都要徒步爬几十里的路,天不亮就要早早离开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快也要天色昏黑才能返回;如果赶上天气不好或是事情不顺,还要隔上一两天才能到家。
  因为贫穷落后,村民居住分散,道路又崎岖难行,这里的办学条件可想而知了。许多村子甚至连一所普通的小学都办不成,孩子们上个学都要赶山路到几里外的地方;如果是阴雨下雪天气,只好呆在家里自己温习功课。这样的教育条件,孩子们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因此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呆在家里无事可做,四处游逛。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观念在这里更是根深蒂固,女孩子若想念个书识个字,就更难了。家庭条件稍好点的,或是家中大人开通点的,会让自家女儿读上一两年小学,认个名字识个数,仅此而已。许多家庭干脆不让女孩上学,觉得一个丫头片子,辛辛苦苦养大了,到时候还不成了别人家的婆姨,认那些字干什么,俗活说“嫁出去的媳妇泼出去的水”,不干那赔钱的买卖。
  赵老汉,大名小能,是村子里少数比较开通的人士之一,年轻时随家中长辈到山外做过一些小买卖,见过一些世面,比较村中同龄人来说,算是脑筋活络的能人,手也巧,外出谋生的时候,跟人学了一些做饭技能,虽说谈不上什么厨艺,可在这穷乡僻壤就很了不得,“大厨”级别,能人!小能后来娶妻生子就不再外出了,一心一意侍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倒也驾轻就熟。因为有手艺,村子中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恭请他去张罗,好生招待着,烟呀酒呀好茶呀,那是理所应当的,完了事还要送上一些下酒菜什么的。
  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小能虽说不是村干部,也算是很有威望的,家里的生活条件相对其他村民来说,自然算是很好的了。他自己也以此为荣,每天乐呵呵的,见谁都要打个招呼,讲上几句俏皮话,闲暇时节给人家讲上一些外边的奇闻轶事,真的假的别人都信。
  虽说小日子过得还算称心,至少在村民眼中是这样,但赵小能的心里决不满足于这些,他常常想,古时候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有种儿吗?别的不说,就说汉朝的那个刘邦吧,年轻时还不是一个地痞无赖,仗着一点小聪明,召集一帮狐朋狗友,趁乱世拉起一杆子队伍,愣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打出一片天地,最后连那个出身贵族世家、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也给打得落花流水,闹了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可悲下场!
  还有那个明朝的朱元璋,一个鸡巴穷要饭的出身,还当了几年和尚,要多落魄有多落魄,可人家人穷志不短,胸怀大志,自幼结交三教九流,建立人脉关系,结果时来运转,趁着鞑靼政府混乱不堪,借机建立一支队伍,打着民族大义旗号,合纵连横,与蒙元大军激烈抗争,越闹越大越闹越强,搅和得蒙元政府日夜不宁,最后不得不夹着尾巴逃回大漠老家去了。
  赵小能就是这样一个天生爱做梦的人。不过有时候独处的时候,他也会忍不住“嘿嘿儿”一笑,自嘲地摇摇头,嗐,我这都瞎想什么呢?人家刘邦和朱元璋那是真龙天子,天生就是做皇帝的,自己哪有那个命啊,真是不自量力,做梦娶媳妇,太可乐了!
  不过呢,大的咱不敢想,小小的愿望总该有点吧!——对了,前天在集上跟那个算命瞎子闲拍拍,让他也给自己相了个面——嗐,一个瞎子什么都看不见,他能相个什么面,也就是摸个手相罢了,那瞎子跟我胡诌八咧,说什么别看我现在是穷老百姓,总有一天会有贵人相助,指不定哪一天时来运转,祖坟上冒青烟,不敢说为将为相,至少弄个大富大贵也说不定呢,等着吧。
  有了这样的念想,赵小能时时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人事变故,从中分析琢磨,以便发现能让自己登堂入室的有力线索。有时候看他苦思冥想痴痴呆呆的样子,老婆忍不住讥刺两句,嗨嗨,孩子他爹,别那么痴心妄想了,跟个傻子似的,净想那不着调的事儿,天上哪有那么好的馅饼等着你去捡呢,还是琢磨琢磨自家的营生吧!眼看着儿子都十几岁了,就你那破家底,拿不出像样的彩礼,谁家的好闺女愿意嫁过来啊!还有你那两个宝贝女儿,一个个跟小树苗似的蹭蹭往上窜,将来怎样打发她们,你可要提前动动脑筋了。
  一说起儿女,赵小能的心里又是一番心思。
  小能与老婆结婚以来,共育有一子两女,大的是个男孩儿,今年十四岁了,长得呆头呆脑的,论念书念书不行,论讲话吭吭哧哧的,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整个一窝囊废,这哪像自己的儿子啊!指着他将来撑起这个家看来是不粘了;大女儿今年十二岁,虽说长得也算有模有样,可就是性格太懦弱了,腼腆羞涩,见人脸红,讲起话来蝇声蝇气的,一点泼辣劲儿都没有,看来也不会成了大气候,估计也是个赔钱货;要说这三个孩子吧,最可心儿的就是这个九岁大的小丫头了,不仅人长得水灵,那个小脑袋瓜子也是蛮活泛的,小嘴叭叭儿的,就跟小嘎嘣豆似的,真是让人看着舒心,哎,可惜了,这要是个男孩儿该多好啊!
  小能的两个大孩子都没念到小写毕业就辍了学,他也不觉得可惜,反正也没什么大出息,识两个字就得了,费那些冤枉钱干嘛!唯有这个小女儿,小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小能不像许多老封建死脑筋的村民那样,觉得女儿家念书也是白念,反正“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不如给自个儿省俩钱,也减轻家里不少负担。他觉得同样是嫁闺女,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可就大不相同了。你若嫁个普通人家肯定也就不了了之;但若是嫁个大官人家结果就完全不同,简直天壤之别。就自己二丫头这聪明劲儿,往大不敢想,将来就算念个中学文化就很了不得,又水灵又有文化,百里挑一,在这十里八乡还不是独占鳌头!等将来长大了,那些说媒的还不得挤破门槛儿。这就跟做买卖一样,奇货可居,要懂得提前储备。嘿嘿,到那时一般的庄户人家想都不要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门儿!最基本也得嫁个领导干部,身份地位金钱样样不缺;或者就配个财神爷,风风光光,荣华富贵,一辈子吃穿不愁。自己作为老丈人还不得天天吃香喝辣,日子赛过活神仙。
  嘿,就是这么个意思!
  就说这个二丫吧,本来爹对她寄予厚望,指着成为人中凤凰,为家里带来无上荣耀和财富,但这世上往往事与愿违者居多。这个二丫头论说别的事儿倒是聪明伶俐,可就是不走念书这一经,尽管她爹从小没少灌输念书识字的诸多好处,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只有长了学问,将来才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否则你只能像别的女孩那样,随随便便嫁个人家,生娃养家,伺候公婆,这辈子就算窝窝囊囊交代了。起初二丫倒也听了进去,照她爹说的有模有样地念了一阵子书,可时间不长受周围环境影响,偏偏山里的教学条件又跟不上,念来念去就觉得没啥意思,逐渐也就随波逐流了。这也难怪,那个年代,大的环境在那里摆着,就连城里的教育都搞得稀里糊涂,何况在这偏远山沟里呢!
  二丫好容易凑合着念到小学毕业,上了初中,只因她家几里外的那所中学缺师少资,老师们大都是薪水极低的民办教师,日常生活捉襟见肘,而且这些老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也不高;而来自城里的公办老师有谁愿意甘守清贫,耐心扎根在这贫穷边缘的山沟里呢。可想而知这里的教学环境了。
  二丫初中念到不到一年,觉得实在没有意思,就跟爹说不想念了。赵小能苦口婆心劝了半天也无济于事,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说算了,也是个没出息的货色!
  这样,二丫也像她的哥哥姐姐一样辍学回家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