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金牌医官>54、和同行初接触

54、和同行初接触

作品名称:金牌医官      作者:冯耀廷      发布时间:2017-06-17 14:30:46      字数:3177

  来自文明古国的中国医生,他们是如此渴望在赞比亚这块热土上,施展中华医生在解救异国患病百姓,让他们从病痛困惑中走出来。
  这是中国医生医德底线,他们来到异国他乡,良智在驱使他们只能做得更好,绝不许玷污中国医生在外国人眼中形象。同时,他们要在这次历练中,改变自已的灵魂与命运。走出国门的中国医生,也带着强烈学习欲望。
  在这次援赞九个小分队中,乔健队的四人一夜长谈,值得其它分队借鉴;他们把小分队驻地确定为家,既然是家,那就该有家的法则;明确分工、改变称呼;你看他们的初夜长谈,是在国内达不到的水平。
  家的规则很简单?由上官弘提议,把两年中确立为一家人。并准确定位是祖国母亲的四个孩子,也明确下来一家人回到家后,弟兄姐弟之称、和在岗时职务之称两种不同称呼。
  另外,在早餐准备中,小分队队长乔健,用平常说家常话方式,做了明确分工;乔健的这段话,是以家长身份说的:以后啊,洗碗是老弟的事,做饭做菜我和老二包了,秀莲,你在家里是自由人,想做啥就做啥。
  所以在两年中,其它小分队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小磨擦、小矛盾。可是在乔健小分队,一直是那么和谐。
  是大时代的波澜壮志,让华夏骄子奔赴世界各地,在不同战线施展才华。
  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把不同地方医疗战线骄子凝聚在一起,奔赴非洲。
  是华人在世界地位不断提升,华夏在世界各地游子才被各地洋人看得起。
  乔健分队四人刚吃完早餐,司机丘特已在检查吉普车状况。并一边劳动,一边吹着口哨,他是用这种方式向中国医生通知:我来了,我是准时到班的。
  上官弘听到丘特口哨声,他扬起左腕看了一下手表,向乔健一笑说:“大哥,丘特很准时啊,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一点整,这里的上午七点。”
  乔健正在喝茶,放下杯子说:“二弟,我记得高老师讲过,赞比亚在职员工和国家公务员的时间观念极强。他们从不早到也不迟到,到无业百姓那里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他又紧着喝了几口茶说:“好,翁依卡和加西娜他们该都陆续来了,秀莲妹子,万全小弟,咱也做好准备吧。”
  贺秀莲听完上官弘说,她抬头向窗外望去时,发现翁依卡、加西娜两人也向窗前拐了过来。俩位黑肤色姑娘手提工作包服装袋,敲门走了进来。
  贺秀莲被翁依卡、加西娜俩人准时上班所感动,于是说:“呵!两位黑姑娘也很准时,昨天说明天七点见,到点也来了。二弟,你曾说过这里的人们多数存有惰性,今天看她们的时间观念也是很强的。”
  上官弘也紧着喝了两口茶说:“姐,大哥说的极正确,就是这种状况。医院里医务人员,也是拿国家工薪的,她们的时间观念必须强。”
  大家在议论时,丘特从外面跑进屋来,笑嘻嘻地说:“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今天都去省医院,院长在那里等候各位专家呢,准备在流动医院里实习一周。”
  上官弘又汉语重复一遍说:“丘特说:各位专家,省院院长在院里等着大家呢,准备在流动医院里实习一周。大哥、秀莲姐、小金,听懂没有?”
  这时,翁依卡、加西娜俩人走到上官兴面前,翁依卡看着他说:“各位专家老师,不是向丘特说的那样。院长告诉说:每天两到三名医生,随咱们下乡。在治病中向中国专家学习一周。”
  乔健捅了一下上官弘问道:“哎,二弟再给大家翻译一遍吧,我都没听懂。这位叫翁依卡的说话太快,一句也没听懂。”
  上官弘抬头看着屋里所有人,向乔健点点头说:“翁依卡说:不是向丘特说的那样。院长告诉说:每天两到三名医生,随咱们下乡。在治病中向咱们学习一周。哎,是一周吧?我再问一下。”
  上官弘向翁依卡问道:“翁依卡,下乡一周,晚上回来吗?”
  加西娜接过话来说:“院长说:在省府周围转一周,晚上回家住的。”
  乔健和贺秀莲同时说:“啊,加西娜说的慢点听明白了,晚上回家住。”
  上官弘说:“队长,接下来咱做什么?下令我就不代替了,您说汉语,我用英语译给丘特、翁依卡、加西娜。队长,我只能做这些了。”
  乔健微微一笑说:“好!都有了,咱马上出发。目标,铜带省会城医院!”
  上官弘用英语说:“队长说,咱马上去省会恩多拉医院。”
  乔健看了一眼上官弘说:“哎,博士,咱去省会医院,你说错了吧?”
  上官弘偷偷地一笑说:“哈哈哈!我的老大哥也听出来了,你说的是省会,我说的是恩多拉,两个名词是一个城市。和咱去长春、咱去省会一样。”
  乔健把眼睛一立说:“别笑!快给我简单说说,省会名及人口、特色!以后再有这类事别偷着笑,必须偷偷告诉我!”
  上官弘点点头说:“好,都等着你呢,咱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吧。铜带省省会叫恩多拉Ndola,是赞比亚第二大城市,人口约60万左右,是赞比亚工业中心。主要矿产是铜,是我国铜进口主要来源。就这些,记住了吗?”
  几人一边往车那边走,一边说着。贺秀莲也侧耳细听,当她听完时问了一句说道:“上官医生,让你这么一说,恩多拉一定有咱华人吧?”
  上官弘侧脸看着贺秀莲说:“姐,当然有了。不单是国家驻赞办事处,还有企业家和农业专家等等。总之,我认为,地球上各地都有华人。我敢说,不出两周,一定会有华人企业家来访。”
  乔健也侧过头来插一句说:“二弟,这是你的估计吧!”
  上官弘一笑说:“呵,大哥,咱中国医疗队援赞,这么大动静,各企业家能不知道吗?他们要是知道,一定会来拜访的。”
  金万全跟在上官弘身后,既不听也不插言。他像永远也看不够这里风景那样,恨自己没长八只眼睛,头在不同的转动着。
  乔健听完上官弘说完,他点点头说:“二弟,我真服了你了,你一说完特别好记,好,以后不明白的你就这么说,永远也忘不了。”
  翁依卡、加西娜俩人走到车旁,又是快嘴快舌的翁依卡向上官兴说:“上官老师,我和加西娜走回去,不挤在车里了。我们院长告诉我们,学习中,不要打扰中国专家生活工作的宁静”
  上官弘点点头说:“好在路不算太远,也好,车里空间太小,辛苦了两位妹妹。等到了恩多拉医院再会。”
  贺秀莲和乔健没有再接腔聊及此事,他们要乘车去恩多拉医院。那是这个在国外新组合作伙伴迈出第一步,身为分队队长的乔健,此刻步步要依靠他好兄弟、好搭档上官兴。却切的说,他的分队另两位同事,更是积极配合。
  丘特把吉普车停在恩多拉市医院门前,丘特机灵的下车打开后车门,用生硬的汉语说:“尊敬的中国专家,您请!”
  医院门口站立着十几位医务人员,他们穿着白大褂略带淡粉色。
  院长是一位瘦高个儿老者,看面相有五十上下岁。他身后站一排青年男女医护人员,可能是偶然接触黑皮肤人群,分不太清谁是谁。冷眼看去,这些人和丘特、翁依卡、加西娜模样基本一致。
  丘特走到上官弘面前,拉他一把,上官弘拉起乔健,四人随丘特走至人群前,对那位长者说:“卡翁特院长,这位是中国上官专家,这位是中国乔专家,这位是中国贺专家,这位是中国金专家。”
  丘特把院长向中国医生介绍说:“这位是省医院卡翁特院长,好了,我介绍完了。”丘特说完,退到一旁等候。
  上官弘走到拉了一下乔健,走到卡翁特院长面前说:“院长阁下,这位是我们队长乔健先生,是著名的麻醉师。以后您有什么需求,尽管和乔队长提出来。我叫上官弘,是外科医生。”
  上官弘又把贺秀莲拉到卡翁特面前说:“院长阁下,这位是贺秀莲医生,贺女士是内科专家,希望以后合作愉快。”
  上官弘把金万全拉到卡翁特面前说:“院长阁下,这位是金万全护士,他是中国少有的男护士。院长阁下,合作愉快。”
  卡翁特院长发表了简短欢迎讲话后,对大家一笑说:“诸位中国专家阁下,今天先熟悉一下我们医院,然后,大家到流动医院上(中国援助的医护车)到附近一个部落去,那里有需要咱们帮助的人。”
  赞比亚同行是这样直爽的接待了中国医生;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欢迎队伍及人群,像接待久违友人那样率直。没有花俏语言,更谈不上诗情画意的礼仪。把中国医生领进院内各科室、病房看了一遍,然后走上流动医院大篷车。
  上官弘觉得,像赞比亚同行们这些简单礼节最好。于是在笔记本上写到:
  经过和非洲赞比亚同行相处半天时间里才发现:人生最美妙之处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过世界各地人们对我们的认可,到现在才知道:世界本来就是我们的,与别人没什么关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