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黑土地上的人家>第十七章 青春校园

第十七章 青春校园

作品名称:黑土地上的人家      作者:百花仙子      发布时间:2017-06-09 22:59:43      字数:5684

  如果经历了经年记忆的大浪淘沙后,依然还记得的人和事,那一定是震撼过你,或者感动过你,或者伤心过,或者愤怒过,或者,或者······——刘茵日记
  
  刘立业亲自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刘茵的行李,把她送到了学校。他对刘茵说道:“学校离家二十多里呢,女孩,还是住校吧,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再说来回跑不方便,也不安全。”
  刘家虽然生活负担很重,但刘立业支持孩子们上学,这方面他给儿子、女儿们同样公平学习的机会,没有重男轻女。不像只给男孩奶粉吃,女孩就是喝面糊糊,也不像接班,传男不传女了。
  他对孩子们说:“不管是谁,只要你考到哪,我就供到哪”。
  同时,刘茵也是刘立业和同事们聊天时的谈话资本,自己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孩子中俩个当过老师,这个女儿也是中学生里的女秀才,她给刘立业脸上增光的。
  高中生活开始了,刘茵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
  第一堂语文课,刘茵就很喜欢听语文张老师讲的课。老师断句、读音很有特点。回到寝室,她开始模仿着张老师样子踱着步,晃动着脑袋开始富有表情朗读课文。
  正学到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张老师声音极富有感染力,听了让人如临其境,眼前就像呈现一坛夜晚的清华园的荷塘。刘茵闭上眼睛想像着老师的声音就想荷塘的水一样,仿佛看见了荷叶微微摆动的样子。
  刘茵回到寝室对临铺的同学徐艳丽说道:“年级升高了,老师的水平也升高了。你听张老师讲课,就是像在读诗,唱歌,描述着有声的画一样”徐艳丽说道:“你很崇拜张老师呀”
  刘茵说道:“‘大师姐,’你听我给你读一下,像不像师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同寝同班的大师姐徐艳丽说道:“你读的有点意思了,真像张老师的弟子,张老师的断句是很有特点的,他不按照课文的标点符号断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你拿捏得很像。”
  刘茵听到了肯定,更有了表现的欲望,模仿着老师的声音说道:还用看书吗,我都背下来了,同学们听好,然后放下书,像流水一样慢慢地背起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刘茵渐渐地适应了高中有规律的生活,早自习、晚自习都和同寝的同学们一起出入。
  又到了星期六了,每个星期六上午,都是高一一班的两堂作文课。老师让语文课代表发下作文本。刘茵信心十足打开作文,以为会是打了高分。可翻开一看,老师没给打分,但是在后面写了个刘茵不能接受的评语:“故事生动,也很完整,是否是你的亲身经历,值得考虑。”刘茵看后,情绪颇不平静,她的同桌周红看见,也趴过去看评语。刘茵用铅笔往评语的后面写上:老师,您的评语“是否是亲身经历,值得考虑”,是在怀疑是否是我自己写的,我自信,我的文品还不至于,为了完成您的作业,去抄袭,那亵渎我对亲人的感情。我那篇文章不是故事,是记实记叙文。”
  周红捅一下她的胳膊,小声说道:别写了,你擦掉吧,别惹老师,他很有威信。
  刘茵心里说道:“我知道老师有威信,我也很崇拜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及读出来的文章,我很佩服他如诗如画的讲课方式,但他写的评语从感情上我接受不了。”
  刘茵没理周红,继续听老师布置下一篇作文。
  回到寝室,徐艳丽听了周红仍在劝刘茵擦掉老师评语后面的字,就要过作文本看:
  难忘的事
  那天,我放学回来,看见家院子里放着一口大棺材,这口棺材我看见过,在生产队放草料的棚子里,那是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就让人准备了的。奶奶现就躺在这口棺材旁,我以为奶奶又在吓唬我,因为小时候,有一次,我不听话,奶奶就一下子躺在炕上,说奶奶死了,我扒奶奶的眼睛,奶奶不睁,就摇奶奶的胳膊,奶奶也不动,我吓得大哭,“奶奶我听话,你别死、别死,”奶奶见我这样,就一下子坐起来,把我抱在怀里,边替我擦眼泪,边笑。看见奶奶没死,就带着眼泪笑了。可现在不管我怎么哭、怎么喊,奶奶都不答应了,奶奶真的死了。我哭哇,哭······。
  我阻挡不住那些头戴白布孝帽,臂带黑纱的人,他们还是把奶奶装进棺材抬走了,我想到再在也见不到奶奶了,奶奶在也不会带着我去雨后的小树林去采蘑菇了,再也不能和我去挖野菜了,再也不能一起浇园子了,再也不能······我想到这些,哭哇、哭哇,我也不知道哭了多久。
  又是一个雨天,雨还在下,我的眼睛就是天气一样,还在流泪,老天爷也在哭。
  我发着高烧恍恍惚惚来到了和奶奶采蘑菇的小树林,我想象着象以前那样,我跑在前面,用脚踩踏着雨水,水花溅到四处,奶奶在树下采蘑菇。“奶奶我认得,这个是鸡腿蘑,这个是雷窝子,这个不是蘑菇,是有毒的狗尿台”,这时,奶奶就高兴笑道:我孙女,真聪明。
  我想象着晴天,奶奶带着我去挖野菜,我跑着,跳着,兴高采烈的采着各色的野花。
  我想象着,和奶奶一起浇园子,一池子小白菜,一池子韭菜,在刚浇完水的水萝卜池子中,奶奶薅出水萝卜放在水桶里洗着,
  睁开眼睛,这些都消失了。
  我睁开泪眼,哭喊着奶奶,奶奶,你在那呀,你在那,我好想你······
  我昏睡了过去,那梦中的奶奶,在蒲公英的降落伞上飞呀飞呀,我追到了跟前,就又飞走了,我追呀追呀······
  我也不知道昏睡到什么时候·······”
  刘茵从满含眼泪的徐艳丽手里接回作文本,躺在自己的床上,想着老师的评语,在心里说:老师,你不知道文章作者的家世、写作背景,你不了解这些,你理解不了这篇文章,你也不会看懂,我只能写成奶奶吓我的那个情节,我没法明写奶奶那天晚上在洗衣绳上上吊,我只能写“那些臂带黑纱抬走奶奶的人”,我没法明写奶奶的晚年的不幸福,没法写大伯家嫂子的那些不懂我为什么哭的话,这篇作文里,每一个情节后面都含有故事,每一个字后面都含有内容,含有多少家族中不想写出来的内容,我只能把这些隐喻在文字中用来怀念奶奶·····刘茵想到这,在黑暗中哽咽着擦了擦含满泪水的眼睛。
  
  又到一堂作文课了。张老师来了,很激动,没指名讲评到:有的同学,对我的评语,还不服气,你怎么会写那么好,除了抄错了几个错别字,我教了这么多期学生,还没见写成这样的呢。
  刘茵也没吱声,任凭老师说,只看见老师的嘴在不停的上下张合着、张合着······
  老师又开始布置下一篇作文:记一个人
  
  其余的老师上课去了,张老师坐在语文教研组,批改着下一篇作文,又到了刘茵的作文,老师皱了皱眉,还是翻开她的本子,看见反评语的铅笔字已经擦掉了。
  刘茵本意只是想辩白几句,说明作文不是抄的。
  张老师打开下一篇作文,一看题目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这个题目就很新颖,同学们都原封不动地用老师布置的题目——《记一个人》,刘茵又是别出心裁,题目是《冯叔轶事》。
  “冯伟达叔叔是爸爸过去的同事,现在是北京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过春节的时候回来了,和爸爸在我家聊了很长时间。
  冯叔叔和别人不一样,他没有架子,很谦虚、平易近人。看见认识的人,都会先点头微笑在说话。
  听爸爸说:他是“六二六”后和姜叔叔一样,为了支援农村缺医少药,来到我们这个乡村医院的哈医大毕业的高材生。又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北京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进京成年考生。
  他和爸爸聊起北京中医院,聊起他的导师更是滔滔不绝。让我听得津津有味的是他介绍北大、清华的高等学府的校园种种·····
  刘老师看到这,有点惊讶,想到:她写的这个冯伟达,是我的好朋友,他确实是在北京读研究生,他也确实是不笑不说话的那么个人,如果是不认识冯大夫,会又觉得她又在那抄的,都抄得进京了。
  张老师看完,这篇文章写得同样好。张老师点燃了一支烟,心里想:如果真是有这个水平,就要鼓励她,不能批评打击,这是一做老师的良知。想到这,就给冯大夫写了封信,也谈到了这个刘茵。
  冯大夫给张老师回了信:“刘茵是我们刘书记的女儿,在乡里中学就是个小有名气的女秀才,黑板报,校报都有她的文章。是刘书记的一个骄傲呢,她和我夫人因为借书成了忘年交,小茵在一般人的眼里,她不是个乖孩子,但是,我夫人说:她看过很多书,她有那种感受量大于观察量的潜质,同龄人中不以为然的小河流水般的事,到她这就已经是波浪壮阔,汹涌澎湃成长江、大河了。”
  张老师在作文课上,讲评了刘茵的这篇文章,给了充分的肯定。
  从此,每到作文课,她又像过去一样,盼作文课,喜欢写作文,因为老师会把她的文章念给同学听,表扬她。
  在老师的表扬中,得到自尊心,自信度的享受。
  转眼到了高一下学期,那是八三年三月,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候,总结了这次考试成绩,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学习要刻苦、积极,最近广播、报纸上都在报道中国当代保尔.柯茶金-----张海迪的事迹。
  张老师风趣地说:“你们要是拿出张海迪的精神,那个考不上大学,她全身瘫痪了三分之二的身体呀,你看人家成绩,自学小学、高中、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你们就一门英语,学得怎样,人家并攻读了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今晚有她的报告会,你们要听一下。你们哪个不行,那不是不行,那是不努力呀。”
  这天晚上,条件较好的住宿生上铺的王凤平拿出寝室仅有的收音机,对大家说,“咱们今天晚晚点睡,有张海迪的报告会。”她虽然也是住宿生,长的白白净净的,她爸爸是县城乳品厂职工,家虽然住在乡下,只是乳品厂收奶的代收点。生活条件在寝室里算是好的了。
  大家等了很晚,终于等来了张海迪的报告会:
  寝室里很静,上下铺的同学都在自己的位置不动了,只有收音机里传出来张海迪的声音……,那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女性,自强、自尊,她的毅力、成绩是常人做不到的。
  
  
  刘茵就读的班级,是学校唯一的一个文科班。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区别就是文科不用学物理、化学,理科班就不用学历史和地理了。文科班的学生有俩种情况,一种是理化不好,跟不上的,在文科班混个毕业证的,还有一种就真喜欢文科的,就像刘茵,她做梦都想上大学中文系,系统学习,憧憬过大学的校园及图书馆,那里有更多的书。她自己仅有的几本鲁迅的《呐喊》《彷徨》杂文集及小说集,钱钟书的《围城》,艾青的诗,李心田的《闪闪红星》,她自己买的《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等。都被不只翻了一遍。她很崇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意志的坚强。
  文科班的学习生活相对理科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刘茵的班主任是个教历史的老师,牛老师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小老头。
  组织班级丰富的学习生活。五四青年节到了,刘茵的班级代表学校参加全县的歌咏比赛。还要正常上课,只能用业余时间组织排练。班级的俩只百灵鸟发挥了作用,男的叫于立明,女的叫张荣芳,指挥选了长的干净,喜欢穿花衣服的路楠楠---男生给起了外号叫花蝴蝶的。
  牛老师,把几个班级干部找来:“你们看看,咱们选什么节目好,文科班的学生,参加歌咏比赛,策划还是个事吗”
  各路大仙七嘴八舌,各显神通。牛老师最后总结道:“这样,我们来个大和唱联唱,全班都上。代表我们学校,要有个阵势。我们有现成的领唱,于立明,张荣芳。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一下,每天早晨上课前,提前半个点来。选《五月的鲜花》《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几首歌。”“路楠楠,你一定注意自己指挥的手势,同学们也一定配合好,约定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指挥手势,按男左女右,如果卢楠楠挥动一个指头—左手的,就是男生领唱,挥动一只左手就是男生合唱,同理女生也同样,挥动双手,那就是全体合唱,一定看好手势。”告诉文艺委员孙凤云道:一会把我印好的歌单发给大家,那上面已经标好了领唱、合唱的部分,帮助同学们熟悉哪部分是自己该唱的。
  牛老师自己就会乐器,二胡拉的不错,笛子吹的较好。他把《五月的鲜花》这首歌词按照演唱的顺序编辑好,男生领唱,男生合唱,女生领唱,女生和唱,男女领合唱,男女生合唱。杨老师满含深情的讲解、示范一遍,
  然后按着老师的要求,先排练起《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和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怨恨,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震天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唱着、唱着,这首歌旋律和歌词都感染了同学们,原来的应付和不屑没有了。当唱到最后一节“震天的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时,同学们群情激昂,声音回荡在教室上空。被调动起情绪来的同学们,满含深情投入在排练中。
  牛老师看到这,很振奋地说道:“咱们在来排练一遍《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歌,采用轮唱——男生轮唱,女生轮唱,和声轮唱。”
  要比赛了,老师又把歌与歌之间的连词给同学们做了交代,又告诉大家道:“我们文科班五十六人,全校老师有三百多人,老师们都是蓝色的西服,同学们找和自己个子、体态差不多的老师去借,演出那天穿。”
  刘茵现在懂得,学校为什么要牛老师来带文科班了。
  比赛那天,刘茵和全班同学站在舞台上,整齐的服装,理解了歌词内涵的文科班的同学们,都拿出最好歌唱水平,和演出最佳状态,随着激昂的旋律,全班发出强烈的共鸣声,在礼堂上空回荡,那种集体荣誉感,悠然而生。
  这次刘茵所在文科班,在县共青团举办所有参赛单位中,获得一等奖。校长在课间操上用广播对为学校争得荣誉的文科班,提出了表扬。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