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故事乡村>16

16

作品名称:故事乡村      作者:尔玛天空      发布时间:2017-05-30 15:23:14      字数:3524

  二爷有了钱,开始盘算着自已开个铺子,实现当初买房子的初衷。想来想去,自已最熟悉的还是山里出的、地里长的,收药材吧。都说做药材生意风险大,药疯子,不好把握。但二爷想,自已从药材上发家,是不是山神在启示自已,这最适合自已。再说,只要沉住气,不浮躁,懂取舍,知进退,心境平和,应该没有大问题。
  二爷把屋后的院坝收拾干净,分区域将工棚打理归整,开始收药材。主要收金银花、板蓝根、玄参、杜仲、厚朴、黄柏、木香等平常药材,这些药价格常年稳定,种植销售波澜不惊。黄连太贵了,而且大起大落,一般人招惹不起。天麻、贝母、重楼,太贵重,货不敢存太多。二爷先是将药材卖到石泉,时间长了,也同外面的老板搭上了关系,有时也把药材运到蓉城,直接卖给药材批发市场的大老板。由于货地道,质好价优,加之说话结巴有特色,二爷逐渐成了大家熟悉的药客。黄连经过一轮疯涨后,逐渐回落,再也没有这种胆颤心惊的直上直下。二爷二婆一面种着石家沟的地,一边小心翼翼经营着生意。虽说不能大富大贵,但收入稳定,家境殷实富裕,吃穿用度,比以往自然提升了若干档次,隐隐然成了张家场的富庶人家。
  眨眼间,春华参加工作已经四年,勤达也快十岁,一家人和睦团结,显示出兴旺发达的迹象。老公规规矩矩,一心发家致富,不再拈花惹草。女儿出落得标致漂亮,拿着国家工资,孝敬听话。儿子在校备受重视,经常代表了学校外出参加比赛,得了若干奖状。二婆守着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特别是看着勤达与自已越长越像,二婆非常满意。
  二婆有一件操心事,春华二十好几,至今还没确定婚姻。二婆每每提及,春华总是不听她多说,说自已有打算,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主。二婆暗暗观察,逢年过节,春华总会外出几天,但绝口不提个人问题。特别是看到女儿买了一个BB机,经常忙着回传呼,断定女儿有了男朋友,可就是对自已只字不提,二婆心中一万个不满意。眼看着与春华差不多大的女孩逐渐成家立业,有的小孩也抱在了手上,二婆只有干着急。更气人的是,二爷与春华一个鼻孔出气,说婚姻是急不得的,要看缘分,到时自然水到渠成。留下自已一人在那里瞎操心。
  事实上,春华真的在张家场成家立业,二婆也不会满意。张家场在这三山五沟算个大地方,但毕竟在大山深处,到石泉有一百多里,就算前往最近的集镇,也有五十多里。若在这儿结婚生子,一生就停留了,不会再有进步。二婆看着女儿,还是希望她走出大山,到处去看看。况且,张家场的中学、小学和医院、政府,还没有年轻的小伙子。能到张家场来工作,好多都是先在下面的乡或办事处工作,几年后才能调过来。张家场街上难得见到年青人。这几年稍稍有变化,偶尔有大学生分到中学、医院来,可惜常常是工作不到两三年,往往又调走,前往石泉或涪城等更大的地方工作。中学里的教师,常常是中心小学的老师,通过函授自考,取得大专文凭,再通过各种各样的周旋,调入中学。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选一名称心如意的女婿,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春华有着自已的打算。读书时一心想着改变农村人的身份,拼了命先要上中师。上了中师才明白,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比身份更重要。可以上高中,读大学,走遍天下。人的世界里,除了生存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可是家里太穷,根本不可能供自已上高中,考大学,浪漫和诗意,是有钱人的话题。但春华知道,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未来的社会,是大学生的天下,是知识分子的时代。
  先前读高中考大学,先要一次性高中毕业的,才能参加高考预选,预选上的,才能走进高考的考场。往往一个年级的高中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一次性毕业,能参加预选。预选中又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能通过预选,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参考高考的人,一般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能被录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成为天之娇子。现在开始改变了,凡是读高中的,都可以参加高考。如果发挥不理想,在录取线下二十或三十分,还可以申请定向,自已掏钱委托培养。毕业时一样是大学生。
  读中师中专的学生,往往是初中里基础最好、能力最强、表现最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师中专毕业证,将成为最没有含金量的文凭,等同于高中文凭,落后于大专文凭、大学文凭。整个人将落后于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当年的优秀分子泯然于众人,成为扩招时代的牺牲品。
  春华不想成为这样的牺牲品。感谢父母为自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早早的让自已有能力养活自已。在师校读书,春华就报名参加了自考,毕业一年后,就拿到了大专文凭。此后,又开始自考本科,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斗,马上就可以通过答辩,拿到本科文凭。春华想,趁着年轻,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十年二十年面临淘汰时,再来寻求出路,就太晚了。就如张家场缫丝厂的妹子,当年能进厂,个个都心灵手巧,长相甜美。随着丝厂倒闭,个个再无长技,人老珠黄,难以另谋生路,好多都无人问津,草草的把自已嫁出去了事。绝不能这样,春华想,要用自已的奋斗,改变未来,先争取调到中学教书,再努力些,如果能调到县中去,作为教师就算功成名就了。
  自考时,认识了不少的同路人,大家一同买书,一起备考,交流着共同的话题,展示着相近的志向。其中有个张姓的小伙子,阳光上进,热情直率,颇得春华的好感。一来二去,两人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小张在靠近石泉县城的小学教书,工作生活的条件不错。可他觉得一个大男人,整天陪着小朋友嘻嘻哈哈,不是一份好工作,一心要拿了本科文凭,考到政府部门去,换个好环境,收获一份好心情。
  庚辰年八月初,春华如愿调入张家场中学做了语文教师。小张在七月参加了全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考调,经过笔试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八月初三确定到教育文化体育局上班。两个人兴高彩烈,互相祝贺,下定决心将两人的关系告知双方父母。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前两天,正好是教师节,是星期天。小张穿着一身西服,提着两瓶酒,两封饼子,两盒点心,上了二爷的门。二婆瞅着小伙子,精精神神,应对自若,心中十分高兴,伸手接了礼信,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
  嘴里却一再抱怨春华:“只说有朋友来,又不说明白,啥都没准备。”一边安排勤达到烧腊铺子上去切份猪嘴,砍半边鸭子,切点心舌菌肝。
  “我说了的,你莫怪我。”春华笑嘻嘻地说妈:“你煮了排骨腊肉,炖了蹄膀,还有这么多新鲜菜,再买凉菜,吃不完可惜了。”
  “吃不完,下顿接到吃。”二婆说:“第一次来,丢不起脸。”
  “人家又不是来胀饭的……”两娘母在厨房里说得哈哈大笑。
  二爷二婆对小张非常满意,听说已经到县上部门工作,觉得女子有眼光,会挑选。二爷心满意足,感觉到自已有着功成名就的优越感。
  “女娃儿要自已珍重。”二婆告诫春华:“你们是现代化,看不起老古陶的东西。耍朋友可以,规矩还是要守的……”二婆说这次见了面,还是要请红爷来提头道请,我的女子可不能就这样跟人走了。
  小张家是农村的,父母觉得按规矩办事很正确,高高兴兴答应了。转弯抹角打听到张女子与二爷二婆关系不错,就在国庆节专程从石泉来到张家场,住在张女子的客栈里。提上两瓶酒,两包点心,同张女子认了家门,请张女子做红爷,帮忙到梁家去提亲。
  张女子笑呵呵地收了礼:“媒婆媒婆,全靠说做。我嘴巴笨,没眼水。好在两个年青人自已都谈好了,我只承个头哈。”
  “年青人耍朋友,大人要支持。只要他们好,我们莫意见。但是不能坏了规矩,还是按一提,二请,小定,大定的程序走。还请当姐姐的多操心!”小张的妈妈说。张女子便嘻嘻哈哈地笑着同意了。在张女子的安排下,两家的母亲见了面,依着礼仪商议确定以后的程序。
  二婆看着未来的亲家母:“两个娃娃都上班拿工资,长大成人了。年青人的事,他们自已做主。只要他们觉得合适,我们莫意见。当父母的,帮忙守着礼仪就行了。”
  “是这个道理。我们农村人,守着规矩办,免得人笑话。”
  “我和她爸商量了,迎来送往的礼信,有那个意思就是了,现在又不缺吃少穿。”二婆看着准亲家母:“将来两个小的定下日子了,你们来多少礼,我们一个不收,全部给他们两个兴家立业。”
  “好好,放心,依着规矩办!”小张的母亲想不到亲家母如此直接大气,连连称好。
  张女子看两家人说得如此亲近,非常高兴:“你们都商量好了,以后逢年过节走访动问,我就偷懒不跑了。”三个女人笑得哈哈哈。
  依着山里人的规矩,春华的婚姻大事就算定下来了。此后就是根据两家人商定,确定婚嫁日期。在此之间,凡遇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女方长辈的生日,男方均要备了礼物,经常走动。一则认识女方的各方亲戚,逐渐融入这个家族;二则借各种机会,考验双方是否能和谐相处,直至一生。大山里,是没有夫妻中途离婚的。从明确关系到结婚典礼,一般两三年,长者五六年。当然,中间也有分道扬镳的,这就比较麻烦,双方要算清一应花费,平和找补,礼性结束。否则,闹得几山几沟都知道了,落下不良名声,无论男女,难以再找对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