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哀老人之不幸 投洞庭以殉情(一)
作品名称:坎坷的历程 作者:武陵樵夫 发布时间:2017-05-12 19:38:53 字数:5158
眼看就要过春节了,茶场商店也准备了充足的过节物资,满足全场干部职工的需求。商店门口非常热闹,进进出出,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办着年货。
这个春节,柳月圆的母亲没有做过年的任何安排,家里显得冷冷清清。“人逢佳节倍思亲”。这时柳月圆的母亲情绪低落,心事重重,愁眉不展。丈夫被判刑,儿子也远在江永县知青农场,女儿精神还恍恍惚惚,为给她继续治病花费大,家中经济拮据,生活窘迫,日子一直过得惨淡艰难。想到这些事,她心情特别沉重,毫无心思办年货。但是,她看到场里那些与自己女儿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过年时个个都穿着红红绿绿的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花枝招展,喜笑颜开,而自己女儿却疾病缠身,也无钱添制新衣,仍然穿着褪了色、皱巴巴的陈旧衣服,与别的女孩子有天壤之别,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打算无论如何也要为女儿添制一套比较新潮的衣服,让她高高兴兴地过新年,不至于在那些女孩子面前显得寒碜,被别人耻笑而抬不起头,让女儿开开心心地过春节。
春节前一天,母亲和柳月圆早早地吃了早饭,然后母女俩就去场部商店去买新衣服。柳月圆第一次看到许许多多新进来的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女装,非常高兴,就仔细挑选。选来选去,选中了一件红色带小方格的外套和深蓝色的长裤,穿上对着镜子一照,脸上渐渐地露出了久违的微笑,这是她病后遇到的最开心的一件事。
在这个春节里,柳月圆遇到了两件最开心的事,除了母亲为她买了满意的新衣服这件事外,另外一件事是她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电视。自从患病后,柳月圆一直愁眉苦脸、忧郁寡欢,遇到这两件事才愁眉舒展。
毕竟是过新年,一年又仅此一回,柳母给女儿买了新衣服后,
也还想顺便买点过年的东西,算是办“年货”。这时候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排起了长队。柳月圆和母亲买了东西从商店出来时,柳月圆看到一位面容消瘦、穿着破旧藏青色衣服的老爷爷,他右手拄着手杖,左手提着一个篾织的圆提篮,十分缓慢地挪动着双腿来到了商店,在柜台前排队的顾客后面站着。尽管有人在他前面插队,他也不做声,索性就往后退几步,让他们一个又一个地插到前面去买东西。这位拄着手杖的老人,非常吃力地站了很久。站在靠柜台较近的子弟学校的女老师吴倩倩看不过意,就急忙从排队的人群中走出来,对这位老人说:
“老人家,您站得很久了,我让您先买。”
“我不急,我不急,你买吧,我反正没什么事。”老人说话带江浙口音。
终于临到吴倩倩老师买东西了。吴老师就立即把这位老人硬拉到了她所站的位置,让他先买,她自己却再到最后面去排队。老人却不愿享受别人给的这种“特殊待遇”,几次从排队中走出来,但又几次被吴老师推进排队的人群中。老人买了花生、白糖、味精、酱油等东西后,从人群中吃力地挤出来,含着笑向吴老师频频点头致谢。老人走出商店门,正碰上一个老年农妇提着一竹篮鸡蛋走过来,老人便问:
“大姐,鸡蛋是卖的吗?”
“卖,卖,我就是来卖鸡蛋的,过年了,给孩子们弄几个压岁钱!”老农妇见有人买鸡蛋,非常高兴,连连说,“卖,卖,卖,这是我们家喂粮食养的鸡,蛋又大又好吃。”
老人买了鸡蛋后就把10块钱给了农妇。正当农妇给老人找钱时,又有几人围拢来买鸡蛋,老农妇很高兴,忙于应付,来不及给老人找钱。老人也不知道还有钱要找回,就拄着手杖慢慢地走了。
“老爷爷,鸡蛋只卖5分钱一个!”这时正在这里玩耍的几个小朋友便向渐渐离去的老人大喊,“你买了鸡蛋别人还没给你找钱哩!”听到喊声后,老人又转过身来,望着忙碌卖鸡蛋的老农妇。
“老人家实在对不起,我正要给你找钱时,又围拢来一些要买蛋的人,我忙着应付他们去了,没有及时地给你老人家找回多余的钱,对不起你老人家!”老农妇急急忙忙地走过来把多余的钱找给老人并解释说,“这是我给你应找回的钱,你老人家点点数。来,我篮里剩下的这两个鸡蛋就送给你老人家了!”老农妇就把卖剩的两个鸡蛋放进了老人的竹篮里。
“没关系,没关系,早迟找钱都是一样的,当时你确实忙不过来。”老人彬彬有礼地从农妇的手中接过找回的钱。然后说,“大姐,我给多少钱就买多少蛋,这两个鸡蛋我不白要,来,来,来,我给你补钱!”老人把竹篮慢慢地放在地上,用颤抖的手从衣袋里掏钱,这时老农妇已走远了。
这位老人拄着手杖,在凛冽的寒风中凝望着离去的老农妇的背影,向她表示深深的感谢。看样子老人患有疾病,双腿浮肿,艰难地挪动着腿脚,步履蹒跚地向靠近场部的那间供他住宿的红砖瓦小平房走去。商店距离红砖瓦小房子不远,老人边走边咳喘,每走几步,就在路旁屋檐下冰冷的水泥阶台上坐着休息。这时,回家去的柳月圆和母亲看到老爷爷这副羸弱无力的样子,就回过头来走到他跟前说:
“老爷爷,阶台上很冷,坐在这里怕感冒,我帮你提篮子,送你回家!”
“我自己提,我自己提。”老爷爷手握着篮提不放,说话时不停地咳喘着。
柳月圆和母亲看着老爷爷在凛烈的寒风中坐水泥地上不停地咳喘,担心他受凉生病,就多次劝他快离开这里,和她们一起回去,老爷爷才把提篮交给柳月圆提着,慢慢地向“家”中走去。柳月圆得病之后很少出门,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原来干部职工的洗澡间现在却成了这位陌生老人的“家”。到了老人家门口,柳月圆把提篮交给老爷爷,便和母亲回家去了。
1976年春节的前一天,场部将举办一场文艺晚会,舞台就搭建在场部前的空坪上。听到这个消息,柳月圆很高兴,病后很少出门也怕出门的她,这时也想走出家门去看看,好在晚上同妈妈一起来观看文艺演出。吃过早饭后,她对妈妈说要出门看看。妈妈很不放心,对她千叮咛万嘱咐一番之后,才让她出去。她出门后,左顾右盼,心惊胆战地走着,来到了工人正在忙着搭建布置舞台的地方。她围绕着舞台走了一圈后,又漫无目的地在舞台附近踱来踱去。她踱看踱着,不经意间已来到了买鸡蛋的那位老爷爷所住的红砖瓦小平房前。她朝屋里一看,这20来平方米左右的房间,现在已经被新建的一壁墙隔成了两间,一间是宿舍,一间是灶房。灶房里摆放着锅碗瓢盆等用具,宿舍里除了一张木床外,还摆放着一台彩色电视机,正在播放着节目。买鸡蛋的老爷爷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肩并肩地坐着,边喁喁低语边看电视。
当时这里的人还没有见过电视机,更没有见过彩色电视机,柳月圆也是头一次见到,她感到又新鲜又稀奇。她倚在门外,神情凝滞地看着两位老人和电视机。
“姑娘,外面的天气很冷,快进屋里来看电视吧!”那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看到站在门外的柳月圆,就抚着凳子慢慢地站起来,然后十分吃力地走过去,轻轻地把柳月圆拉进了屋里。柳月圆便怯怯地跟着老奶奶走了进小屋,因为她实在也想看看这新鲜玩意儿。进屋后,那个瘦癯的老爷爷还为柳月圆摆了一条小凳,以手示意让她坐下来看电视,她便挨着老奶奶坐下了。刚一坐下,老奶奶就把搭在他们两位老人膝上的毯子挪过来一段,搭盖在柳月圆的膝上,因为天气寒冷,老奶奶怕她受冻着凉。柳丹圆立即觉得身上热呼呼的,就高高兴兴地看电视。
柳月圆坐在暖烘烘的小屋里,第一次看到了电视,对屏幕上的五彩缤纷的图像、活动自如的人物和与他们口型同步的声音,非常好奇,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是她第二件最开心的事。
在看电视时,老奶奶从头到脚打量着柳月圆,看到她穿着一身新衣服,便说:
“姑娘衣服好漂亮,穿着人更漂亮啊!”
“这是要过年了,妈妈才给我买的。”
“你妈挺喜欢你的,才舍得花钱给你买这么好看的衣服啊!”老奶奶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柳月圆的衣服,对电视入迷的柳月圆说,“姑娘,电视好看吗?”
“好看,很好看。”
“那以后我们就把电视机搬到场部去,大家一起看。”
“那你两位老人就不方便了啊。”
“不要紧,和大家一起看更有味!”
“姑娘叫什么名字?”
“柳月圆,柳暗花明的‘柳’,阴晴圆缺的‘圆’。”
“姑娘读过书?是小学还是中学?”
“大学。”
“啊?大学?怎么不读了呢?”
“病了。”
“什么病?”
“……”柳月圆没有回答老奶奶的问话,把头扭向一边,再也不看电视了。一会儿便慢慢地低下了头,脸上流露出无比悲痛的表情。自从她住院治病回到家后,最忌讳别人说她有病,只要别人一说到她有“病”,她就特别难过伤心。她背看老奶奶,用手偷偷地抹去流出来的眼泪。
“姑娘,不要紧,什么病?对奶奶说说,奶奶可以帮你出出治病的主意,你人这么年轻,一定要有信心,坚强地生活下去,战胜病魔,病一定会治得好的,千万不要悲观气馁!病好了以后就发奋读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为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青年人是早晨的太阳,一轮初起,万丈光芒,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属于你们!”
听了老奶奶这番鼓励的话,柳月圆觉得特别温馨,多年来她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关心亲切的话。但是她一想到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禁不住伤心地哭了。她站起来,双手捧着脸,跑回家去了。
老奶奶也吃力地站起来,想拉回柳月圆,好好地劝导劝导,鼓励鼓励她一下。但因腿脚不便,只好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连连摇头,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唉——,多乖的一位姑娘,可惜被病魔夺去了求学的机会啊!”
柳月圆回到家里后,一头钻进了自己的小宿舍,不声不响,一个人痴痴呆呆地在床上坐着。冷静下来之后,刚才那些好看的电视画面又仿佛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她的眼前,老奶奶鼓励她的那些亲切温馨的话又好像在她耳际萦绕。渐渐地,她觉得心中的忧伤和苦闷也慢慢地被冲淡了一些。这时,她又很想从家中封闭她多年的小宿舍里走出来,去看看外面多姿多彩、日新月异的大世界。
一天晚上,在场部办公楼前的空坪上,露天放映电影《大浪淘沙》,柳月圆和母亲也带着凳子来看电影。母女俩坐下不久,柳月圆发现了那次叫他看电视的那位老奶奶坐在轮椅上,被老爷爷推着来看电影。看见两位老人的到来,观众就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他们,老爷爷谦让了好久才落座。柳月圆和母亲所坐的位置隔这两位老人不远,柳月圆就在母亲耳边轻声说:
“妈,这两位老人家很慈祥可亲,平易近人,但是身体都特别虚弱,疾病缠身,怎么会住在这里呢?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晚景多么凄凉啊!”柳月圆脸色阴沉,摇摆了几下头,轻声叹息说。
“我和场里干部职工家属在一起劳动闲聊时,有人说他们不是
一般的人物,是大干部,犯了错误才从北京转送到我们茶场来‘监管’的。”柳母轻声地说。
“妈,那次我从这两位老人住的洗澡房门口路过时,那位老奶奶很热情地叫我进他们家里去看电视,他们家里摆着一台彩色电视机呢!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是犯人为什么单独住在这小屋里?而且还有电视机呢?不是犯人为什么要‘监管’呢?在茶场被监管的全是犯人,而这两位老人却住在这样的小屋里,叫人难以理解。”
“我们家属在一起劳动闲聊时,有的人说这个老爷爷还是个大人物,曾经在上海当过大官,名字叫潘汉年,那个老奶奶叫董慧,是他的夫人。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潘汉年被关在北京秦城监狱,后来又转到我们茶场来‘监督改造’。”
“啊,原来是这样!”柳月圆头脑里霎时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她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两位老人家的处境也实在凄凉,难怪那次当我从他们门前经过时,老奶奶十分亲切地叫我进屋里去看电视,恐怕是难耐孤独和寂寞啊!但是老奶奶关心地问我的病情时,我控制不住一时激动就哭了,反而伤了他们的心啊!我真傻,为什么不给两位老人说几句安慰的话呢?”
“老奶奶最喜欢孩子,经常还叫场部派去照料她的职工家属王兰香上中学的女儿迎春到她家来陪陪她,一起看电视,有时还留她一起睡哩!老爷爷身体稍好时,也还为孩子们补习英语。”
“是的,我觉得两位老人挺和蔼可亲,他们还说要把家里的电视机搬到场部去让大家看。有次我到食堂排队买饭时,看到老爷爷总是往后面站,让别人先买。大家看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吃力地在后面站了很久,才硬把他拉到小窗口前让他买了,买了饭菜后他笑着向大家不断道谢才离开。”
“嗯,两个老人家对人很随和的。虽然说是‘大人物’,却从来不摆架子,平易近人。有次我们几个职工家属收工回来路过他们小屋门前时,两位老人正准备吃饭,还要我们进屋去尝尝他们炒的菜的味道哩。”
“妈,你说怪不怪,这些年来,总会看到有些‘大人物’都前前后后地遇到这样的不幸或者那样的不幸啊!”柳月圆向两位看电影的老人望了一会儿后,回过头对母亲说,“这两个老人家怪可怜的,年老体弱,多病多痛,孤苦伶仃,在这里他们还能支撑得多久啊!两位老人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若能与儿女等亲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该多好啊!”柳月圆感慨地说。
一天,好久不出门的柳月圆去商店买东西,路过红砖瓦小平房前,发现门已经上了锁,好久时间也一直见不到老爷爷和老奶奶的踪影。后来传来了噩耗,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先后去世了。从此,柳月圆经过这里时,总是要在小房子前面逗留一下,想老奶奶能出门来拉她进屋去看电视,更想能听到老奶奶温馨鼓励的话。但是现在出现在她眼前的就只有这间孤零零、冷清清的红砖瓦小平房和上锁的小门,以前的事都一去再不复返了。这时,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给柳月圆刚刚萌生的好心情又带来了寒冷刺骨的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