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种田人北大丫>种田人北大丫第十二章

种田人北大丫第十二章

作品名称:种田人北大丫      作者:王凤文      发布时间:2017-05-08 05:52:30      字数:5401

  县城里的高中课程辅导班,有全日制的,有晚上七点到九点上课的。榛柴珍报了个全日制。这样一来,甭说是全日制了,就是只是晚上上课的,她也没办法再回到村里小学校上班上课了。刚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跟她说:“你好好想想,今年民办教师转正的名额,给你了。你得考虑考虑,你不要转正了?还有啊,你到县城里念辅导班,这学你也教不了了啊。从此你就不算小学校的人了。”
  榛柴珍说:“我考虑好了。我辞职了。我要考电大考函授大学!”
  榛柴珍放弃了转正的名额,放弃了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她进了县城电视大学办的成人高考全日制辅导班。女儿北大丫就要在乡里初中上学了。她没法再照顾孩子的生活。她跟女儿商量:“妈妈也要去上学。妈妈今年三十刚出头啊,妈妈也想学习文化。妈妈照顾不了你了。乡镇离家十三四里地。妈想让你住校。你看好吗?”
  “不好!”北大丫说,“要是住校吃学校食堂,那得要多少钱啊!咱家不富裕。我还是走路吧!妈妈,走路上学下学,还锻炼身体啊!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那你就住在二舅家吧。”榛柴珍说,“你一个人怎么好住三间房子啊?咱啊,把房子卖了。”
  “什么?”北大丫问道,“为啥要卖房子啊?”
  榛柴珍说:“妈妈到县城读书需要钱的。妈问过县城电大了,没有宿舍。没宿舍妈住哪儿啊?妈得租间小房吧。妈还问了,高中课程辅导班,学习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等妈考上电大后,那就得在县城里学习了,也回不了家了。”
  “那您学完了呢?”北大丫问道,“学完了毕业了,您上哪儿住啊?”
  榛柴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吧。”
  榛柴珍办事麻利极了。没两天,她就把自家的房子卖掉了。她的父母,也就是北大丫的姥姥姥爷相继地在两年前都去世了。二哥二嫂对她和女儿都不错。二哥榛柴海跟她说:“哥哥支持你去县城学习。刚刚三十岁,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大丫就住在我家里。大丫懂事,咱们谁都不用操多大心。只是这一天起早贪晚到乡镇上学,来回要跑三十来里地。一个女孩子,我就是放心不下这个。”
  “大丫不愿意住宿。”榛柴珍说,“那就依着孩子吧。十好几岁了,也不算小孩了。磨练磨练也好啊!”
  北大丫在一旁说:“二舅,妈妈,舅妈,我愿意走路啊。走路时我是腿和大脑都不闲着的。走路时我可以背书啊,背古文古诗背英语单词,背数学化学物理公式啊。四个来小时的路程,我能学多少知识呢。”
  二舅妈喊仰竹笑道:“咱们大丫就是和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不管在哪儿,就认学习。不住宿就不住宿。二舅妈支持你走路上学。吃点苦就吃点苦。再说了,不吃苦中苦,哪来的福中福啊。大丫绝对地错不了,将来啊,怎么也能考进北京的清华北大——”
  房子卖了。北大丫住进了二舅家。
  榛柴珍到县城里专心致志地念成人高考辅导班了。
  北大丫开始了初中学习的第一天。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乡镇中学正式上课。北大丫的二舅妈老早老早就起来了。她给北大丫做好了早饭,北大丫起得也特别地早。她知道,学校学生七点就上早自习,八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她自己算计好了,五点钟必须出发,连跑带颠,两个小时准能到学校。四点半,北大丫吃饱了早饭。二舅妈把中午饭给她装好了,三个馒头,两个葱花炒鸡蛋。二舅给她预备好了一个塑料水壶。那是二舅的一个酒壶,能装五斤凉白开呢。北大丫背上书包,挎上水壶,利利索索地就上路了……
  从榛柴村到乡镇,走公路是十五里地。走小道抄近路,也就十一里地。小道近路是榛柴村自古以来自然踩踏出来的道路。公路是国家勘测修筑的柏油路。榛柴村考进乡镇中学的,除了北大丫,还有两名学生,一个是男生榛柴景明,一个是女生榛柴莲花。这两个学生,家里都给办了住宿。所以啊,榛柴村这走路上乡镇中学的就只有北大丫一个人了。北大丫对通往乡镇的小道近道还是很熟悉的。这里是丘陵地带,小道近道都是直接越丘过陵的。山都不算高,岭也没陡岭。北大丫早就总结出来了,从榛柴村到乡镇,一共要爬三道山岗,过两道沟坡,越一道峻岭,就到了乡镇中学。乡镇中学建在镇北二里远的一个盆地中。这实际上,就缩短了北大丫一里多地的行程。五点钟的时候,天刚刚放亮。实际上,过了夏至,这天就一天比一天短了。北大丫从家里出来,没走公路,直接走上了山间小道。沿着小道,她爬上了第一道岗。捧着水壶,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水,之后她情不自禁地背诵上了《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她有韵有辙地背完了,之后“蹭蹭蹭”地就下了山岗。说话就攀上了第二道岗。说实在的,这山岗实在不算高,可跟走平道相比较,那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很多人讲,宁绕道走平路百步,也不超近攀十步坎。山高山低都是岗。更何况爬坡越岗的人还是个孩子啊,而且是个女孩子。真的啊,北大丫这个女孩子,打小就这么要强啊!她爬攀上了第二道山岗,没停下来,又背诵起了妈妈教给她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第二道岗,她没停没站没喝水,她是一鼓作气直接攀爬上了第三道山岗。她心里合计,没多远了,看看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她没有手表,妈妈本来要给她买一块。她坚持不要,说,上课学校打铃,下课也打铃。上学前起床看表,二舅家有座钟。我还要手表干啥啊?”北大丫不觉得累,下山岗的时候,又唱起歌儿来了。县镇电影放映组到榛柴村放过《甜蜜的事业》,她特别喜欢里面的主题歌,电影看完了,她也就会唱了。她学着电影里主人公的动作,蹦跶着跳跃着,唱着:“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要说这歌儿的内容,北大丫能理解吗?谁知道呢?也可能理解明白,也可能不理解不明白;也可能是能理解明白一点大部分还是不明白的,也可能是懵懵懂懂地理解那么一点的。不管怎么样,北大丫唱得特带劲儿特有趣儿!一个小女孩走在这山道上,她什么也不怕。北大丫胆子还真挺大的!她一路欢欢快快地走着跑着蹦跶着颠着,轻轻松松地就到了学校。初一年级一共两个班。北大丫被编在了初一一班。她走进了初一一班教室,班里刚来三个人,算她四个人。先来的三个一个男生两个女生,都是离乡镇七里地外的元家店村的。元家店村在乡镇的正东面,属于平原地带。这三个学生都不住宿,一块搭伴走路上学。前几天报到缴费注册的时候,他们已经认识了。先到的三个学生,男生叫元民贵,两个女生,一个叫元霞,一个叫元天蓝。这三个学生都比北大丫大一岁。
  元霞问北大丫:“你家那么远,你几点起来的啊?”
  北大丫说:“四点多点。”
  元民贵问道:“就你一个人走山路,你不害怕吗?”
  北大丫说:“那有啥可怕的啊!那山上也没有吃人的狼虫虎豹!没啥可怕的!”
  “哎呀妈呀!”元天蓝感叹道,“你可真胆大啊!要是遇上坏人,可咋办啊?”
  北大丫说:“遇上坏人,我也不怕的!我妈早就给我讲过,要学会斗智,用智慧制服坏人,不能蛮斗。永远记住坏人是怕好人的。”
  北大丫等四位早到班里的学生,说着话。不一会,早自习的铃声就响起来了。北大丫说:“刚七点啊!”
  元霞说:“咱们来得早啊!都上早自习了,怎么还都不进教室啊。”
  北大丫拿出新课本,翻开英语第一课,边看边拼读着。元霞、元天蓝、元民贵也都自觉地拿出书本,看了起来……
  大约七点二十多,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地走进了教室。初一一班一共三十六名学生。二十五位住宿,有十一位是走读生。十一位走读生里面,除了北大丫、元霞、元天蓝、元民贵家里是乡村的,余下的都是乡镇的。住宿生六点半开饭,七点进教室上早自习。上早自习的时候,教室里没有教师看管。据说学校一直是这样的。班主任老师也不提前到班。初一一班的学生,相对比较,都是成绩高的。就是老师们说的,都是好学生。班主任是一位女教师,叫山雨凡,三十八岁了。教初一语文。山雨凡一米七的个子,身材匀称不胖不瘦。瓜子脸白白净净的,眼睛很大很有神,留着短发,说话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她是当年县城师范学校的第二届毕业生。文化水平也就相当于高中毕业生吧。因为班级里没有老师看管自习,所以很多学生都在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没几个认真读书自习的。初一一班如此,别的班级别的年级,那就更不用说了。八点了,总算是打上课铃了。初一一班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是班主任山雨凡的课。八点零四分了,山雨凡这才慢慢悠悠地走进了初一一班教室。她戴了一副金丝边眼镜,不知是近视镜还是远视散光镜,还是别的唯美平光镜。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山雨凡,显得很有女学者的风度。她稳稳地走到讲桌前,放下书本教案,缓缓地扫视了全班的同学。她说道:“上课!”
  全班三十六名学生起立,喊道:“老师好!”
  山雨凡轻声地答道:“同学们好!请坐!”
  山雨凡又扫视了一眼全班的学生,讲道:“同学们,今天我不想给大家讲课,想讲讲你们为什么上学,上学为了什么?从你们的登记表上,我看到了,咱们班里只有七名学生家是乡镇的,余下的二十九名学生,家都是乡村的。我知道,尤其是乡村里的学生,家庭生活都相当地不容易。可尽管不容易,家里的父母为啥还供你们读书上学啊?同学们啊,咱们农村的孩子,唯一的前程就是读书考大学啊!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个好的前程,才能离开贫穷的村子,去过上真正的人的幸福生活。你们的父母为啥勒紧裤腰带,供你们到乡镇中学上学读书啊?那就是为你们的将来能图谋个光明的前程,能进城,进大城市!过美好幸福的生活,不再像你们的祖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啊!我可没有一点贬低农民的意思啊。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对吧?有大米白面肥猪肘子吃,谁还愿意整天地啃窝窝头就咸菜啊!过上好生活,就是你们读书上学的目的!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从来就不愿意唱高调,净捡好听的说。我爱实打实地说实话。你们上学是要交学费的,而且越来越贵了!你们有的住宿,要交昂贵的住宿费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讲,你们到这里,那是花钱买知识来的!所以啊,你们父母供你们上学的钱,你们千万千万不要白花啊!你们要有收获,收获是什么?收获就是,三年后,你们考进县城一中高中,这是考大学的必经之道!说别的都是白扯,只有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考进县城一中高中,才是你们的出路和前程。为了这个出路和前程,你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一心只读课本,两耳只听老师讲课,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什么都不要去做。要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上。你们都记住了吗?”
  三十六名同学一起回答道:“记住了!”
  “记住就好!”山雨凡说,“请大家理解,讲了讲课外的话题。下面咱们就上课。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第一页——听我朗读课文:散步。”山雨凡用浓重的家乡语音读起了课文——
  散步
  莫怀威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可以不?
  
  ——山雨凡读完了课文,声情并茂。就是地方音色太浓了一些。她刚要讲解课文的内容意义,分析课文。可惜的是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山雨凡合上教案,收起书本,喊了一声:“下课!”得了,一节课就这样过来了……
  上午语文课上完了,第二节就是数学,第三节英语,第四节政治……
  上午的课全结了。下午只上两节课,一节音乐一节体育。这两节课一上完就放晚学了。
  时间还很早的,刚刚下午三点十分,太阳还老高的。北大丫心思着,应该跟班主任老师说说,早自习班里太乱。应该有老师来值班管管。她想着就进了山雨凡的办公室。她都进去了,可她忽地一想,没敲门啊,这很没有礼貌的。于是她又赶紧退出,敲了敲门,喊了一声:“报告!”
  实际上山雨凡已经看见北大丫进来过了。她喊道:“请进!”
  北大丫走到山雨凡面前,红着脸说:“山老师,我跟您说点事好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