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生如胡杨>第三章 柳林师范

第三章 柳林师范

作品名称:生如胡杨      作者:清淡如菊      发布时间:2017-03-07 16:34:10      字数:3559

  李家丫头通知书来了,要吃皇粮了。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李家村第一次有个考上学的学生了,这让村里所有的在读生为之一振,原来真的可以靠读书改变命运,村子里的孩子真的可以考上学。也让家长们坚定了供孩子上学的决心。李父李母虽然心有遗憾,在大家的羡慕与祝贺声中,也是开心不已,虽然学费多了些,东拼西凑,倒也凑齐了。东北平原上农村民风淳朴,一说供孩子读书,李父李母又能干,都愿意伸出援手。除了愿意借钱之外,也愿意出力,这不,村书记的老婆王快嘴领着几个年轻女人,说笑着进了李家的门。“大妹子,丫头的东西备齐了吗?我们几个寻思着帮你絮棉花,给孩子做被来了。”王快嘴笑容满面。“大姐,您们来了,快屋里坐,这不昨天刚买了棉花回来,正想去叫大家来帮忙呢!”李母笑着让大家屋里坐,女人们哪里肯做,她们可都是大忙人,改革开放以后,提倡发家致富,大家干劲儿很高,男人们养牛养羊,女人们也没闲着,编筐、刺绣、养猪、养鸡,贴补家用,有的脑袋活泛,拽了自家的男人一起赶集,做各色小买卖,这样的人已率先富裕起来。大家对脱贫致富,信心满满,这群从饥饿年代走过来的女人,如今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渐改变了乡村的风貌,也在加速着时代的变迁。王快嘴催促着,“坐啥坐,我们快干活吧!”大家打开了一包棉花,就七手八脚地把被里铺开,一点点儿地絮起棉花来。大家边干活边夸秋菊有出息。李母抿唇不语,心里自然是甜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用了一个上午,一床厚被子就做好了,针脚齐整,女人们的手艺真不错。李母乐呵呵地留大家吃午饭,大家说笑着婉拒了,结伴离开了李家。李母自然是感激姐妹们的情谊的,平时只要谁家有点啥事儿,李母总是最先伸出援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大家从吃大锅饭起,就结下了最深厚、最淳朴的情谊。温暖相守成为村子里最柔软的记忆。也是秋菊一生的眷恋和永恒的乡愁。
  秋菊的小姐妹们也都来祝贺,还给秋菊带来了礼物。有香皂盒、毛巾、脸盆……这些礼物秋菊很珍惜,一直陪伴了她很多年。在秋菊心里,远比多年以后得到的一条金项链更贵重......
  9月10号,秋菊报道,一大早,李父带着打包好的行李,送秋菊去柳林县,700元学费被李母缝在秋菊的内衣里。8点发车,父女俩7点半就到了吉星镇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汽车才缓缓地开出了吉星镇,秋菊第一次离开家,心情是复杂的,她只有十五岁,一去半年,说不担心是假的,她想起母亲昨夜打包行礼时,拿起了一个鹅毛褥子,絮絮叨叨地说,“积攒十多年鹅毛,只做了两个褥子,一个给了你小姨,这个给了你,你哥和弟上学时,你们就不用了,他们可以用旧的。”李母是个不善表达的人,她真是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出远门,她还这么小,心里满是对女儿未知命运的担忧,可她就硬生生把想要叮嘱的话都吞到了肚子里,秋菊是懂母亲的,除了和父亲吵架时,秋菊没看李母哭过,李母虽然没有哭,她却明显听出了李母的不舍。李奶奶今天早上送她出门时是流着泪的,她想起爷爷过世时,奶奶才54岁,这些年真的不容易,心里就莫名的发酸。秋菊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父亲,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时不时盯着自己看,秋菊知道,她不放心自己身上的钱。秋菊暗下决心,如果将来自己有出息了,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9月初的东北平原上依然葱绿,连绵不绝的玉米地,蕴育着丰收和希望,公路两旁的白杨树挺拔高大,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美丽悠闲。秋菊初次离乡的不舍被冲淡了不少,加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随着汽车的渐行渐远,心晴逐渐明快起来。车行两个多小时候后,汽车进入了柳林县,县城不大,胜在规整、干净。柳林师范位于县城中心,与柳林市场紧邻,在典型的商业区。学校滋养了周边的餐饮和服务业,小吃铺摩肩接踵,理发店,大型商场,应有尽有,异常兴旺。柳林师范临街四层楼房,是宽敞明亮的教室,四个年部,一个年部一层,从上往下,依次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每个学年结束学生们都要搬迁一次,直到四年级时搬到一楼,柳林生活也快要结束了。秋菊觉得应该和去食堂打饭有关,四年级一楼,可以最先到达食堂,打到最好的菜,等到四楼的一年级学弟学妹下来时,只能打到最后剩下来的菜品了。教学楼临街是没有门的,秋菊和父亲绕过旁边的松林,寻找正门,正门在南侧,左侧大书着“柳林师范”四个大字,入了正门,是一个大操场,单杠、蓝球场,散布在操场上,正中是领操台,国旗在空中飘扬,领操台转过去,就看到了进入宿舍楼的门,进入门里,一幢两层楼房撞入眼帘,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建的,当时是政府。楼顶是琉璃瓦顶,四角飞檐,古香古色。楼下院子里遍植着丁香树,春天来了,一定是极美的,秋菊开始喜欢这里了。穿过寝室楼,是个四合院,坐北朝南是教学楼,寝室楼两侧是厢楼,成翼形,和正楼几近相接。四合院西侧,有一亭台,上面挂一扁额,“柳院春深”。四周搭着架子,爬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使整个院落显得清幽而美丽。东侧转过厢楼,有一排瓦房,坐东朝西,是食堂,能容纳千人。后来秋菊帮忙做厨时,第一次见识了那么大的锅,用铁锹当铲子,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大锅饭。柳林师范的饭菜很好吃,早上的毛花、油条尤其香脆可口。
  秋菊父女报完道,就去寻了寝室,放下行礼。寝室很大,24个人一个屋子,男生寝室靠东侧,在一楼,女生寝室在二楼。秋菊在214寝,学号24号,是靠窗的一个上铺。秋菊分在四班,这样秋菊在柳师有了另一个身份,88-4-24号——八八级四班二十四号。李父安顿好女儿,就匆匆离开了,他要赶下五两点的车返回去。
  秋菊正式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她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一天八节课安排得很紧凑,晚上还要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习,8点下晚自习,然后去水房洗漱。8点半息灯就寝。“60分万岁,61分浪费,59分白费。”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是这样的论调。同学们上课都看课外书,自习更是如此,琼瑶金庸几乎人手皆有!考试大家都是提前几天挑灯夜战,就是打着手电筒趴在被子里复习。不出一个学期,班级里的小恋人就有好几对儿了。在这样的氛围里,秋菊很茫然,不知所措,好在她很快找到了寄托,就是借阅世界名著,柳师有一个大图书馆,藏书颇丰,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借阅卡,读完一本可以去换令一本来读。这样,秋菊的生活规范起来,每天一有时间就看书。星期天就去县图书馆度过,因为秋菊喜欢安静,他喜欢图书馆那种针落可闻的静谧,明明就有很多人,却因为在书丛中,摒弃掉了所有俗世的纷扰。县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个30岁左右的男子,一条腿残疾。他坐在那里,安静地翻看着报纸,或者浇一下那株高大的木本植物,凝望一会儿,仿佛绿意瞬间沁透了身心,秋菊觉得那么舒适,那么和谐,仿佛他与图书馆早已融为一体,她觉得管理员的工作真适合他。
  秋菊师范的课程有语文基础知识、文选和写作、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心里学等科目。她的班主任姓辛,教代数。以前是个电工,经常和同学们讲述往事。他身材高大,豹头环眼。秋菊想,或者辛老师更适合做电工。秋菊最喜欢的是文选老师,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当他讲《石榴》那篇散文时,曾经带来母亲养的一盆石榴,他很害羞,秋菊觉得大家都不忍伤害他。因为秋菊嗓音很好听,作文写得也不错!这个叫刘景龙的文选老师也非常喜欢她,经常拿秋菊的文章作范文。想起文选老师的名字,秋菊总是能想到《玉堂春》里的那句,“王景隆得了官,不忘苏三。”心情会莫名地震荡一下,也许在她少女的心里,有了情感最初的悸动。其余还有几位老师,都各有千秋。
  秋菊迎来了柳园的第一个春天,春天总是让人心生希望,而这一年的春天,对中国来说是不寻常的,首先在北京高校发起的学潮迅速波及全国,因为柳园的封闭似管理,也是因为学生年纪小,倒是影响不大,只是有一天,秋菊看到四年级的一些学生,敲着饭盒在食堂门口聚集,后来被学校迅速控制了局势,之后再也不曾有过什么异常,这对小小的秋菊来说,只是造成了一时的恐慌,影响不大,她一如既往地生活。
  这一天,柳师校园里丁香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秋菊拿着一本《红与黑》,准备去县图书馆,过星期天。刚走出寝室楼,就被灿然的花香所吸引,索性走进丁香花从,肆意地欣赏起来,她根本不知道,这幅人面丁香相映红的画面有多么美丽。十六岁的少女正值花季,一颦一笑皆如诗。秋菊穿着白色的衬衣,黑色背带长裙,自然卷曲的长发随意披在肩上,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凝视着花朵,那么入神。她不知道,男寝的窗口同样站着一个少年,个子高挑,帅气逼人,目光温柔,此刻正一瞬不瞬地注视着窗外,他没有在看花,他在看秋菊。他是学校的广播员,全年级女孩子争相追逐的目标——于雷。
  过了许久,秋菊理了理头发,拿着书向校门走去。于雷望着她,直到那窈窕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外许久后,才收回目光,眼神忧郁,他走到床前,拿起笔记本,快速地写下:
  你是暗夜里的星星
  我是大地上的尘埃
  纵然我如何努力
  也无法仰望你的高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