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长篇纪实小说】母亲的故事>【长篇纪实小说】母亲的故事:第三章:亲人离世

【长篇纪实小说】母亲的故事:第三章:亲人离世

作品名称:【长篇纪实小说】母亲的故事      作者:觅雪嫦晴      发布时间:2012-02-04 00:03:17      字数:5226

1、鸽子情深

“就给我抽一小口吧!就一小口”。这是大病初愈的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从病好了,母亲花了很长时间戒烟,难怪鸦片被称为毒品,真的是很厉害,只要沾上它要戒掉真比得一场伤寒还难缠。
在母亲戒烟的那些晚上,她被烟瘾折磨的很痛苦,只要关上灯母亲就难受的睡不着。当她能睡下的时候,她就把外公打发走了,让她去陪外婆,因为外婆也一直病着。
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穿上衣服出去了。她忽然要去看看那些鸽子,那些用生命救活她性命的鸽子们。
当她走到后院的拐角处时,看见了那个为她打做的红木棺材,那个还没来得及刷颜色的白茬棺材,还有那些为她做的装老衣服。那些东西让母亲悲喜交集,悲的是自己差点就躺在了那个木头盒子里,穿那些没有纽扣的怪怪的衣服。喜的是自己大难不死又活回来了。之所以能活下来在某种程度下多亏那些鸽子,是它们救了她年轻的命,把她从死亡的胡同拉了回来,
知恩图报,这是母亲从小就从外公那里知道的道理。母亲突然间就有了一个想法,她要用这口棺材,用这些怪怪的衣服,来厚葬为她献出生命的鸽子们,这个想法一出来,她就认定了,她一定要这么做。不管七爷是不是同意,她都要这么做。
自从母亲决定了要用那个棺材厚葬那些死去的鸽子们,夜里母亲就经常做梦,梦到那些鸽子咕噜噜的叫声,还有那个望着她疑惑的眼神。梦中母亲会哭,有时会哭醒,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梦就跟着那些鸽子们飞走了,飞了很久却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
母亲瞪大了眼睛看着随自己一起飞翔的鸽子们,一直飞到只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在不停地抖动。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当母亲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拼凑在一起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鸽子们依稀的影子……
外公知道了母亲的想法,第一次壮着胆子去求了七爷,外公说那个棺材留着也没有,兰子看了只会伤心,还有那些衣服,活着的人不会穿那些衣服的,她要把鸽子装在那个棺材里下葬,也是对鸽子们救命的回报,她有这份感恩的心就很难得,就依了她吧!外公带有恳求和肯定的口气,让七爷无话可说,他只好点头同意了。
母亲自己亲手给那只鸽子绣了一个漂亮的荷包,那时候母亲的针线活已经很好了,她的女红也是出类拔萃的。她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来绣那个荷包,像是为她的心爱的人做定情的物件,一针一线倾注了她的感恩情怀。外公怕她累着,劝她早些休息。
母亲很听话地睡下了,当她睡着的时候,梦里不时地发出叹息,像呻吟似的打破了夜的寂静。她嘴里像是喃喃地说着什么,外公听得出,母亲嘴里一直在喊那只鸽子的名字。像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声音伤感而真诚,是从她的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外公本想把她从梦中喊醒,又怕她醒来痛苦。
终于在一个落日的黄昏,母亲把那些鸽子的尸体放进了那个绣着牡丹荷包里,又盖上了那个红色的丝巾,最后由家里的伙计们抬出去埋了,就埋在那个梨苹果的树下,母亲看着一直等众伙计们把那个棺材埋好,她才慢慢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像是完成了一个心愿。这个晚上她睡得很香,还梦见自己走在上学的路上,那些鸽子们一直飞在前面,像是给她带路。

2、期盼上学

醒来后,外公就告诉母亲说七爷同意她可以继续上学了。但是说还要母亲亲自去七爷那里,七爷还有其它的事情要跟母亲讲,母亲很胆怯,生怕七爷又反悔。
母亲硬着头皮去七爷的屋里,她是挪进去的,每迈一步腿上都像绑了石头,都很沉重,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害怕七爷,那可是他的亲爷爷啊!
她总算挪进了七爷的屋里,可是七爷此时不在屋里,奶奶告诉他,七爷出门了,去县城了,说是自己亲自去买大烟土了。
那时的时间大约已经进入到1945年,距离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差不多有一百年了,可是大烟这个毒品仍然在广袤的大地上肆虐着,大肆地麻醉着人们的神经,有钱人在大烟的麻醉下浑浑噩噩的活着。
其实七爷家上上下下已经有十几口人在吸食大烟了,如果不是及时土改,不七爷家不知道会出几个大烟鬼,家产也很快就会败掉,肯定会变成破落地主的。
母亲趁七爷不在屋,就细细地打量一下七爷的屋,七爷的房间不大,屋里全是古色古香的镂花楠木家具,靠墙的柜子上摆放着两个镂金大胆瓶,胆瓶里插着黑色鸡毛掸子。大烟枪摆在很醒目的位置。七奶奶很慵懒地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慢慢的抽着大烟,母亲闻到熟悉的大烟味,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了,她就那么痴痴地站在那里,甚至闭上眼睛很陶醉的样子。
七奶奶看见了母亲,就很亲切地把母亲叫到她的身边,然后把大烟枪递给了母亲,母亲眼看就要抵挡不住大烟的诱惑了,她伸出骨瘦如柴的手,还没等大烟枪拿到手。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七爷的声音,原来是七爷买大烟土回来了。
以前大烟土都是管家去买,可是最近由于政府正在限烟,所以七爷只能亲自出马才能勉强多搞到一点,这要靠在县里当参议员的叔叔的面子。
七爷自己赶着一辆马爬犁,因为是十冬腊月,所以七爷穿着狐狸皮翻毛大氅,带着狐狸皮毡帽,手提紫檀木的文明棍,文明棍上还有花纹,看起来很绅士的样子。
七爷肯定烟土买了不少,看起来心情不错,他看见了母亲,就把母亲叫到他的身边,问了一些病后痊愈的话。最后她告诫母亲说学是可以继续上,但是一定要答应他,不管念多少书都不许退婚。因为那不是咱这样家庭应该做的事情。母亲哪里还敢说一个不字,七爷说什么她答应什么,甚至答应到最后她都不知道七爷说了些什么。
只要能上学怎么样都行,她开始做上学的准备了,母亲感觉自己用大病一场换回来继续读书,感觉自己病得有点值!
回到屋里。母亲开始打扮自己,她病好后还没有照过镜子,因为家里的镜子突然间都走丢了似地不见影子。母亲翻箱倒柜地找,最后在老姑屋里发现有一面小镜子。母亲第一次照镜子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头上只有极稀疏的几跟头发,以往的一头秀发都掉光了,那一刻母亲的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把镜子摔得粉碎,跑回屋里趴在床上死劲地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母亲连夜用毛线自己编织了一顶毛线帽子,帽子是照着老姑佩莲从县城上学回来戴的帽子织的,那个帽子是在有名的帽子王店买来的,很漂亮,母亲拿过来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就知道如何编织了,她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编织成一顶比姑姑佩莲的帽子还要好看几分的帽子!
母亲戴着自己编织的帽子,再照镜子的时候,感觉好看多了,姑姑佩莲看了后发出惊叹,兰芳你的手可真巧啊!母亲听了姑姑佩莲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3、李姑娘离世

这时姑姑要带母亲去西厢房,姑姑跟母亲说了一件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那件事情发生在舅舅屋里,舅舅是母亲的大哥,比母亲大四岁,大舅一直在外面读书。那一年大舅十八岁,已经读到国高二年级了,大舅也是七爷给定的娃娃亲,姑娘也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姑娘姓李,母亲叫她李姑娘。当时讲究个门当户对。那姑娘比大舅大三岁,听说超漂亮,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
有钱人家为什么都要找大媳妇呢?母亲说,过去有的穷人家养不起,把女孩送给有钱人家做“童养媳”,有的收童养媳的人家也不是都有钱,只是为了待女孩长大后给家中男孩作妻子,那样也是为了省钱。通常情况下,童养媳的年龄总比男孩大几岁,大媳妇不仅要代替婆婆照顾自己的小丈夫,还要上农田干活,且家务活一样也不能少。表面上是娶媳妇,实则娶进一位像奴婢一样的劳动力。由于男孩年龄尚小,有的小丈夫娶媳妇时还穿着开裆裤,所以,大媳妇在小丈夫长成之前是不能与其圆房的。
那么有钱人家找大媳妇也是因为旧时代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再说男孩子太小不知事,娶大媳妇会像母亲一样照顾小丈夫的生活起居,她会把家里的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而决不会像小媳妇那样要丈夫惯着宠着哄着自己。大媳妇会把小丈夫当作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倍加呵护。
舅舅在外读书,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谈婚论嫁,旧时代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包办的,所以自己愿意不愿意都要接受,只要他们看着成就好了,大舅的婚姻也是如此。订婚就意味着这一生的大事基本不用自己费心,费心也没有。
所以大舅一门心思在外读书,对那个老人给定的娃娃亲,从来就没想过,也没有接触过那位漂亮的李姑娘。
忽然有一天说是那位李姓姑娘家捎来信说,大舅的未婚妻病了,而且病得非常重,怕是不久人世了。但是这位李姓姑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去夫家走完这最后的一段路,说是活着是夫家的人死也要做夫家的鬼。
李姓姑娘的愿望最后得到了七爷的允许,因为毕竟这桩婚姻也是他给定的。那一天母亲还在七爷的屋里被大烟味擒住了神经,动弹不得,忽然就看见有辆类似东王家的轿车一样的马车停在了院子里,绣花布帘轻轻撩开,只见一位姑娘轻轻走下来了,秀丽的眉毛微微向上挑着,挺直的鼻梁,一双水汪汪充满灵性的眼睛像是会说话。左眼角下有颗小痣,她眼里隐约可见的一丝忧郁一丝痛苦,使人疑心那痣是随时可掉下来的一滴泪,面颊微红像是略施胭脂,楚楚动人。
大舅从屋里出来,当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的已经订婚八年的未婚妻,她是如此的美丽动人,那一刻大舅感觉眼前一阵眩晕,他就那样呆呆地站在离李姑娘一米远的地方,看傻了。他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李姑娘从她的身边轻轻飘过去,有丫鬟扶着,走到大舅身边的时候还深情地望了一眼大舅,就是这一眼,让大舅在李姑娘最后的日子里,无怨无悔地陪伴在她身边,陪伴了七七四十九天啊!
李姑娘是因为相思成疾,想想看啊!那时候李姑娘已经二十一岁了,二十一岁的大姑娘还没出嫁,在旧时代已经是很大了。自订婚那日起李姑娘就开始为自己做嫁妆。这次她都带来了,她做了八年的嫁妆啊!镂金描花紫檀木或者是黄花梨制成的大柜有一人高,装得满满当当地伸不进手去。
母亲和老姑佩莲进去的时候,一屋子人都在欣赏李姑娘带过来的嫁妆,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有绣着龙凤呈祥的被子,绣着鸳鸯戏水的大枕套,还有各色古色古香的家具摆设,这些虽然不那么耀眼华丽,但是与她本人一样透着精致端庄。
在之后的几天里,大舅就一直陪着她,两个人的情感迅速升温,但是李姑娘毕竟已经病入膏肓了,她得的是痨病,这种病在那个时代那就是绝症,况且那时李姑娘已经到了晚期,就是开放期,大口吐血不止,有时一天吐几次。很有林黛玉的味道。
那天母亲又和老姑佩莲一起去看李姑娘,那可是母亲未来的嫂子。母亲差不多天天都要去看看。大舅见母亲和老姑来了,赶紧让座,并且笑着对李姑娘做了介绍。一个是妹妹兰芳,一个是姑姑佩莲。李姑娘勉强睁开眼睛看了看,就慢慢闭上了,眼里流出了泪水,那泪水顺着脸颊一直流到枕头下。母亲清楚地看见那李姑娘眼睛晦暗无光,眼窝深陷进去,鼻孔干燥无润,给人萧杀霜敛后的冬暮之感。
母亲和老姑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中顿时象铅般沉重。大舅送母亲和姑姑佩莲出来的时候,神情黯然地说,恐怕熬不过今夜了。
那盏摇曳不定的马灯,在这偌大的房间里,显得虚弱不堪和微不足道。看到此情此景,母亲和姑姑心中不禁一阵悲伤和凄凉。
半夜子时整,李姑娘走完了她二十一岁的人生,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是与自己的男人一起度过的,她如愿以偿地进了夫家的祖坟,她是闭着眼睛走的,大舅处理完李姑娘的丧事就走了,连头七都没烧就走了。

3、七奶奶离世

送走了李姑娘,大舅走了,临走的时候大舅面无表情,似乎还没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毕竟漂亮的李姑娘在最后的日子里,给了大舅许多柔情,让那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心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七爷和七奶奶一连几天没出门,家里好像又要发生什么事情,母亲也好像有预感似的,毕竟这几天家里一直笼罩着不详的预兆。果然,七奶奶突然就人事不省了,说是还在抽大烟的时候,抽着抽着脑袋往下一耷拉就没气了。
七爷慌了手脚,因为事情太突然了,全家人乱成一团,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中午发病一直到晚饭时间,他们就那样轮换着喊叫,以为可以把七奶奶从去阎王的上叫回来,七爷还用大烟一口口地往七奶奶嘴里喷,还请了大神在外面做法。
这时候外公说话了,说是怕是不行了,赶紧准备后事吧。因为七奶奶的身体都硬了。双手无力松塌地斜伸出放在炕上,大拇指与四拇指分开成锐角,手背上表皮皱折得厉害,根根青筋暴露在外如田垄一样,脸上没有如一张白纸,很吓人的,老姑只看了一眼就吓坏了,因为老姑佩莲胆子小。
母亲和老姑佩莲正在西厢房忙着为七奶奶做装老的衣服,母亲针线活好,手脚麻利,所以母亲是主力,姑姑佩莲打下手,厨房张师傅的老婆,张嫂现场指挥如何做,做成什么样子,母亲他们毕竟没经历过这些,给母亲做过装老衣服的女人们都来帮忙了,一直忙碌到后半夜才把七奶奶的装老衣服做完。一共是七件,内衣裤褂、棉裤绵袄、大棉袄、大氅衣、外罩衣等。
七奶奶也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她嫁给七爷一共生了一男,就是外公,三女是母亲的三个姑姑,大女儿嫁给了当时有钱的孔家。二女儿也早早出嫁了,公公是开药房的,家里也很有钱。只有大母亲两岁的姑姑佩莲没有嫁人,一直都在读书,她是七爷的心肝宝贝小女儿。母亲至今也说不清楚,七爷为啥不给他的小女儿找合适的夫家。也许是他对小女儿的偏爱吧!其实后来的姑姑佩莲是自由恋爱结婚的,但是自由恋爱结婚也并不幸福。这是后话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