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一位中学生的日记(六十九)(长篇连载)
作品名称:一位中学生的日记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3-05-20 22:37:53 字数:3695
五月十日,晴天。班主任对李设同学的处理已经一个星期了,可是,这件事引起的风波还没有停止。看来对李设同学的处理确实过份了。在同学和老师的压力下,班主任不得不让步:今天在班会上,班主任说,学校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决定让李设同学继续上学,但他必须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深刻检讨。李设在全班同学面前,结结巴巴地读了检讨书。班主任听后,当场讽刺李设说:“都是高中生了,憋了三、四天,才写出这样几行字,不知羞耻。不行,检讨写的不够深刻,我再给你三天的时间,写出一份像样的检讨。去吧,坐到最后一个位子上去!”从此以后,李设同学更加少言寡语了,女同学们也像躲避瘟疫一样地躲避他。
高三年级的同学刚刚举行完毕业考试,班主任也是阅卷老师之一。今天,班主任在我们班上,对高三学生的考试成绩极力地贬低了一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语法都不会,更不用说作文了。我看这一届的学生是完蛋了……”学生成绩差也许是现实,原因何在?我以为不能说是学生们偷懒。面对毕业后的压力,他们真是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再说了,他们把高考成绩看作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们都愿意流尽汗水,拼命学习。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把写作能力提高上去呢?这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关系。现在的教学制度太不适合学生们的思想状况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五月十一日,星期六,阴天。我囫囵吞枣地读完了《陈书》第一册。尽管我学习了六、七年的古文,但是阅读起原版史书来,还是很吃力。从来文史不分家,在阅读这部史书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丰富了自己的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增添了自己的词汇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是太差,不认识的汉字也特别多。学然后知不足,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明天不上课了,下午放学后,骑着自行车回家。
五月十二日,从清晨到中午,大暴雨一直下个不停,低洼的地面上满是积水。中午雨停了,我匆匆赶回学校,如果大雨再继续下,我就无法回学校了。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下午,乌云很快散去,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从云层中露出来,雨后的田野真让人心旷神怡。
五月十三日,下午,班会,班主任特意请来教导主任赵老师,让李设再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李设同学这一次检讨写的很多,有三、四张纸,在他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时常发出一阵阵笑声。因为他的检讨写的简直就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散文诗,堆砌了不少华丽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还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哲理警句等。他还引用了歌德在《浮士德》一书中写的著名诗句:“生活中,业浪里,滔上复滔下……”,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李同学的检讨结束了。然后是赵主任的发言,他希望李设同学今后改正错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老师的辛苦。我觉得主任的讲话有失偏颇,难道说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是的,多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对学校的名声有好处,对老师的职称评定也有好处,至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品德教育,都无足轻重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好,他的学习成绩再突出又有什么用?大学生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大有人在。他们的社会价值,比得上那些默默无闻、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普通工人吗?我想,如果李设同学真正改正了错误,多帮助他人和社会,即使他考不上大学,也对得起父母和老师,何必一定要考上大学呢。
五月十四日,老师匆匆地把第四册的语文课本讲完了,并宣布说,第五、六册的语文课本不学了。理由很简单:高考不考。一切为了考试,这再一次印证了学校的教学理念。老师又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转入迎考的大复习中。离高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呢,现在就开始复习?唉,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学习新课文的乐趣了。我讨厌反复的学习,讨厌在题海的迷宫中转来转去。
五月十五日,用三天的时间,我读完了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在毛泽东、彭德怀等亲自指挥下,陕、甘、宁辖区的军民,英勇地痛击了胡宗南统领下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在激烈而又悲壮的战斗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周大勇、赵劲、李诚等战斗员和指挥员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他们的拼搏精神,英勇无畏的斗志,让我受到极大的冲击。周大勇率领下的战士们,个个勇猛无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部小说,给了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让我感觉到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五月十六日,晚上,我们班包了电影《人生》,我看后感触很深。这部电影人物形象鲜明,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心理状态。回到学校后,我仍是心绪难平,奋笔疾书地写了一篇《评电影〈人生〉》。
《人生》的确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影片,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反映的社会问题也很突出。
这个故事是以高加林的爱情经历为发展线索的。他是怎样一个人呢?其优点是:追求知识,追求上进,具有青年人积极进取的一面。缺点是:虚荣心强,一心向上爬,对待爱情动摇不定,思想幼稚而单纯。总之,他是一位即不好,也不坏的人物。
在决定青年人的命运的高考中,高加林落榜了,他早已梦想的教书的位置,也让别人强占了,这些挫折对他打击很大。但是,高加林并没有沉沦,而是不惜一切代价,极力想显示自己,让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超越别人。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社会的报复和反抗只能如此而已。他与巧珍的爱情,终于成为这种偏激思想支配下的牺牲品。
高加林的思想轨迹变化,说到底还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作怪。落榜,只不过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挫折,落榜不能落志。上不了大学,可以当农民,当工人,根本不能扼杀一颗求知的心灵。要想干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上大学?何必一定要有优越的条件?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想走下去,总能找到出路。立足于现实,即使社会把自己抛向山沟,田野,只要扎根于那里,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照样可以干成一番大事业。当然,也许这条路是艰难的,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但总是可以成功的,历史上无数伟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待社会上的种种弊端,高加林也是抱着逃避的态度,对待农村的陈规陋习,他也无力去反抗,只求赶快到城里找到工作,早一天逃脱。只要能在城里工作,即使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也愿意。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做,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又是标准的利已主义思想。对待爱情问题上,高加林更是让人气愤。纯朴的姑娘巧珍对他是那样真诚,他起初以连累自己的理想而躲避。当他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又不知羞耻地接受了。巧珍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他,并为他受到父亲的毒打,社会上的讥笑,高加林不仅不知道珍惜,反而抛弃了巧珍。这样的做法,只有狼心狗肺的人才能做到。后来高加林来到城里工作,又受不了从前曾看不起他的女人的勾引,不顾人家已有男友,投进她的怀抱。这样对待爱情的态度,最后必然是悲剧的结局。总之,虚荣心让高加林做了一系列的亏心事。一心只想向上爬,妄想以大城市为跳板,达到显露自己,抬高自己社会地位的目的。他这样自私自利,一意孤行,不仅伤了刘巧珍的心,辜负了老一辈的希望,自己也是工作、爱情两头空。最后高加林只得背着行李,狼狈回家,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刘巧珍是电影塑造的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她心地善良,纯真无邪,外表美丽动人。她敢于爱,敢于反抗世俗的偏见,对爱情真挚而专一,不羡慕权贵,向往文化知识。但是,她有些过于完美了,以至有些地方失于真实。一个没有受到文化教育的山村姑娘,怎能不受一丝一点的世俗影响?并且她的思想状态已达到现在社会最时髦的境界,有些让人望尘莫及。另外一点,她对高加林痴迷的爱,不顾一切的爱,似乎有点不现实。我觉得一位少女,如果没有充分地了解一位男人,是不会轻易献出自己的感情的。
影片中还有几位青年人物,除了广播员有点自私外,其他的人都是心地美好的。马栓是一个纯朴可爱的农民形象,他不在意巧珍以前做的一切,真诚地向巧珍求爱,并且向巧珍保证,别人能得到的幸福,也一定会让她得到。面对广播员的变心,男友也没有报复她,而是尊重女友的选择,把痛苦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宽阔胸襟。另一位纯朴的老农民高德顺的形象也是完美、动人的,高加林刚到地里干活时,手被擦伤了,高德顺很心疼,并热心地帮助高加林学习耕地。高德顺看到年青人相爱时,心里即高兴又羡慕,并且讲述了自己心中的人。为了忠于爱情,老农民竟然终生未娶。特别是老人流着泪说的一句话,更是催人泪下。巧珍好奇地问老人,他的爱人是否还活着吗?老人满怀深情地说:“活着,活着,只要我活着,她就永远活在我的心里!”这就是忠贞不渝的爱,人间最美好的爱。当老人知道高加林抛弃了巧珍时,又是那样的愤怒,骂他忘恩负义,“根像豆芽一样一尘不染了……”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
这部电影立足于现实生活,让观众看到了人生的多变和社会的复杂。农村的风俗是落后的,当高加林与巧珍自由恋爱时,除了高德顺老人外,多数人都用嘲笑、讽刺的目光对待他们。城市里人际关系复杂,走后门成风。为了赢得高加林二叔的欢心,有人用不合法的手段让高加林得到了工作。后来又因为个人之间的打击报复,高加林成了官官相斗的牺牲品,真是一塌糊涂。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只有个别的情节过于繁琐,如高、刘谈恋爱的场景,巧珍出嫁的场景等,让人有些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