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函谷关风云>章1 杨郭姻缘自此起 名利纷争大戏开

章1 杨郭姻缘自此起 名利纷争大戏开

作品名称:函谷关风云      作者:山肴      发布时间:2015-05-13 15:38:57      字数:5273

  到了函谷关,就到了豫西。
  这里曾经是战场。自春秋战国起,就纷争不断,介于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函谷关凭借天险,成了你攻我守的战略要地,强大势力往往在此毕其功于一役。
  刨土吃食的农民常常在地里能捡到不同时代的钱币和箭头。将这些物件拿到县城里的张福宝铺子里,马上就能换到几张钞票,马上就能换成最需要的盐巴。
  北守黄河,南凭秦岭,这里的黄河是拐弯处的黄河,因此在沿黄一带形成了颇有规模的村镇。黄河带给人们的是洪涝和打岸(将河岸掏空坍塌),但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秦岭脚下不似沿黄一带平坦肥沃,而是黄土高原的最南端,住的是窑洞,沟壑纵横,因此也叫原上;黄河沿岸的滩上和黄土高原的原上虽说高低有别,生活习惯、民风有所不同,但紧密相依,故事多多。
  杨青青是原上的杨家的小姐,杨家自称是杨家将后人,家规严厉,有一家镖局叫做杨家镖局。杨家是原上少有的富裕大户,杨家的小姐自然就是原上少有的有钱人家的闺女;杨家本来就不是好惹的,杨青青虽说没有高强的武艺,但自幼跟随兄长杨青俞偷学武艺,加上柔软无比的身姿和英气逼人的相貌,真是女中豪杰。
  但最近女中豪杰杨青青就像秋后犯困似的,吃饭的时候食不甘味,睡觉的时候辗转反侧。就是大白天的时候,也不像往常那样无所事事去杨家镖局的前门一晃,而是在镖局的后院踱步沉思,偶尔突然一笑,羞答答地跑回闺房去。自小在房里也不做针线活,连闺房里的桌椅都没有,空空荡荡,为的是方便偷练武艺。但现在却没法集中精力凝神聚力,一会儿坐在床头摆弄头发,一会儿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杨宅是三院落的大宅子,最前方的小院是长方形的小院,大门是一摆的临街铺面,除了自用的三间房之外,还有其余的铺面的租户不是为杨家镖局而死的家属,就是年老无力的镖局老人。杨家的大门朴素简单,既无红漆光亮的大门,也没有像样气派的牌匾,进了大门之后是镖局的训练场所和伙计们住的地方。绕过和铺面平行的一长排的伙计屋子,就见到了到了两颗大桑树,此时桑树枝繁叶茂,却未见绿色或者红黑色的桑葚,这是快入了秋了。前几日还有几个伙计爬上桑树摘下了满满的两大盆,大伙分了吃个饱呢;后院的小门在偏西侧,进了小门就是正儿八经的杨家宅子,也是后于前院修建的仅供自家人住宿的宅子,出入的一般都是杨家人和几个牢靠的下人。院子很大,但不是很平整,西高东低,因此北房错落有致,西厢房住的是老妈子李婆子和她的女儿香香;东厢房只住着年年,年年练武时瞎了一只眼睛;北房住着杨家的老爷杨三宝和他的儿子杨青俞,以及女儿杨青青;这座院子的西侧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但是较前几处的院子新,这是杨家二代居住的地方,因为杨青俞没有娶妻,因此也就暂时无人居住。说到此时,杨家还有一位健在的人物,那就是杨大宝,也叫杨看山,这是杨三宝的大哥,跟随父亲学武之后就离家远出,只知尚在人世,但至今从未归家。要说杨二宝呢,他与杨三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就少了些亲情,亲生母亲早死,对武艺毫无兴趣,忤逆得很,不听管教,杨太公甚是厌恶,成年之后也无联络。
  正是因为杨家的财大气粗,才使得杨青青在原上难觅知音,杨三宝才下定决心在滩上为女儿找一门好亲事。
  滩上的人家大多以务农为生,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滩上到处都是枣树。有的长在门前,有的长在后院,有的长在猪圈的旁边,有的长在茅厕里。一般长在院子里的枣树已大多是百年的老枣树,这种长在滩上的枣树主杆低,从半人高的地方就分成几杈,这也就多了几分亲近,平时晾晒衣物就有了地方,还不容易被院里的狗啊、鸡啊、猪啊够到。
  在枣林的中心地方是郭家的宅子,郭家是耕读传世的本分人家。郭家的宅子在镇上偏居一隅,郭家老爷名叫郭子松,是沙坡镇镇长,膝下有儿郭占城和郭占河。郭子松姐姐郭草儿已经不在人世,仅留子名叫姬川川,留女名叫姬文玉,待字闺中,尚未出嫁。郭子松的妹妹名叫郭玲儿,郭玲儿丈夫早已离世,并无生育,她是郭家的管家。
  
  这已经到了秋上,正是粮食交易的时间,郭家并不做任何的买卖,但是郭子松却闲不下来。粮食买卖关系到农民的生计,此时商家和农民麻烦事情多,商户往外贩粮很容易被土匪截粮,再说这是他的公务,你说他能不着急吗?另外还有一点,不少农民都租的是他的土地,农民要是卖不了粮,租子就收不上来,郭家一大家子吃啥喝?因此他干镇长既是富镇安民,也是为了郭家家兴财源旺。
  正要走向粮栈的郭子松,遇到了突然回来的姬川川。
  他一看姬川川着急忙慌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姬川川走到郭子松的跟前,强压住内心的慌乱说:“舅,陈记粮栈出大事了!”
  郭子松一边走一边呵斥说:“看你那点出息!”说完瞪了姬川川一眼。
  姬川川头也不敢抬,顺着眼,跟随着郭子松一路小跑。
  郭子松身材高大,红脸微胖,剑眉八字须,小眼睛,穿一件长袍,长胳膊长腿,走路一阵风;姬川川头大眼大,身材不高,但是壮实,一前一后朝镇上最繁华的地方走去。
  只见乱哄哄的一帮人围着粮栈的铺面,见到郭镇长来了,就突然静了下来,张牙舞爪的人也都像定格了似的,愣在那里。
  姬川川喊叫着让大家让出一条路来,郭子松紧跟着站到粮栈的台阶上,还没等姬川川敲门,陈记粮栈就搬开了门板,郭子松朝里面看看说:“怎么到现在还不收粮?”
  不知是里面谁非常客气地说:“别说今年了,就是明年都不一定能收粮了。”说完叹了一口气。
  紧接着又说:“陈记,这下可完了!今年到处闹饥荒,粮价飞涨,即使现在收了粮食,也运不出去了。陈老板冒险走夜路,还没送到,粮食就抢光了!”
  郭子松镇定地说:“陈老板在哪里?”
  里面的人回答:“陈老板已经让在下关门停业,停止收粮了。”
  姬川川不等里面的人说完,就抢着说:“快叫你们老板出来!”
  郭子松看了一眼姬川川,又转身对围着的农户说:“大家先回去吧,啊,先把自己家的粮食看好,别被外乡饥民偷了抢了!”
  农户极不情愿地离开了陈记粮栈,也没有人敢声张的。
  陈记粮栈的人看到农户已经走了,就又拿开几块门板,郭子松和姬川川进去了。
  
  陈老板就在铺子里面,满脸倦容,精神萎靡见到郭子松只有哭的份儿,没有叫冤的份儿。郭子松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问道:“那么多的粮食全被抢了?”
  陈老板哭着点点头,停了好一会才说:“遍地饥民,粮食全没了!”
  郭子松也没多说什么,就转身离开陈记粮栈。出了门又走到对面的张家粮栈,也是门可罗雀,看来今年根本就没有收粮的准备。
  郭子松心里想:“这下可糟了,这就是祖上说的粮灾,用不了多久说不了郭家就败在自己的手里!”郭子松真正感到了害怕,他不怕灾荒,就怕粮荒。他还清晰地记得他的父亲郭太公给他讲的粮灾的情况,农户卖不了粮,就没有办法交地租,只好以粮食廉价相抵,粮食屯在家里,吃也吃不完,花也花不掉,很快饥荒就会蔓延到这里,饥民没有了活路,土匪横行,那有粮的大户就遇到大灾了。
  郭占城看到父亲满脸冷气地回到家里,就赶紧追到堂屋,陆陆续续郭家的人就在堂屋纷纷落座,一言不发。
  这时,郭占河说:“要不咱们自己往外贩粮吧!”
  郭玲儿赶紧说:“你以为贩粮是那么容易的情啊!这年景,贩粮大户自己都没有办法贩粮,关了门,歇了业了,你有什么办法贩粮?”
  郭占河马上说:“咱们雇镖局呗,反正现在年景不好,镖局肯定也没有生意做,现在粮食就是主要的镖!”
  郭占城听完这几句说:“我就没有听说过有镖局镖粮食的!”
  郭子松看了看两个儿子,对郭占河说:“你明天去问问有没有镖局镖粮食的,看看他们的价钱。”
  
  在郭占河偶遇杨青青之前,他对镖局根本就没有兴趣。现在好了,一听见父亲把这事交由他做,他连午饭都没有吃,坐着马车就出了镇子。
  郭占河满心里想的都是杨青青,这个不懂武功的大户人家公子彻底被精通武艺的杨青青迷住了。要说,郭占河已经年方19,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但是由于郭占河长期呆在书房读书,根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的见识,也不晓得女人的好处,他坐着马车一路奔向了原上的杨家镖局。
  在镖局里说明来意之后,杨三宝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说:“这事你能做主?”
  郭占河回答:“这是父亲交代我的事情。”说完,他不停地偷偷看一听到信就赶紧来到镖局的杨青青。
  双方沟通之后,郭占河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杨家镖局,当然杨青青一路送到下原的道路。现在两人还没有发展到相偎相依那种亲热的地步,只是都低着头说话。郭占河是个害羞的书生,杨青青在郭占河跟前就没有豪爽的一面,真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出门就是中午,回家的路上已经天黑,马车的速度就更慢了。
  一路晃晃摇摇就难免瞌睡,加上郭占河没出过什么远门,受不了长时间的颠簸,郭占河躺在马车里就睡着了。
  
  突然马车一停,郭占河急忙出来看发生什么事请了。撩开帘子一看,赶车的伙计歪倒在马车上,他一边用手摇晃,一边喊叫。感觉手上黏糊糊、热乎乎,心里一阵害怕,赶紧把马车上的灯笼拿下来凑近了看,没错,血。赶马车的伙计胸前中了箭,从前腔进入,后腔出,舔过血的箭头看起来就像是血红的拨火棍,郭占河不仅心里着了慌,脑门子上惊出了汗。他虽说不经世事,但是饱读诗书,熟识兵法,他什么也顾不得了,赶紧跳下马车悄悄在旁边藏了起来。要是没人前来,快马加鞭不用三个时辰就可以回家;要是来了人,好知道得罪了哪位好汉,也好有个防备。
  不一会儿,一群人从路边慢慢靠近,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郭占河定睛一看,差点吓瘫过去。少说也有二十来个人,要知道这样,他早就一溜烟朝一个方向跑去,至少现在还能保住小命。现在即使再跑已经没有机会了,夜这么安静,什么响动也逃不过这群人的耳朵,要换做是在家里,他早就捶胸顿足,非贴一张自我警示的字幅一日三次自省不可;他又真想扇自己一个耳光,现在哪里还有时间去想这些,就在他悄悄抬起头的时候,只听见有人喊:“大哥,那里还有人!”
  一干人等刷刷刷窜了过来,郭占河还没有转过身就被抓了起来,还没看看这帮到底是什么人就已经被蒙上了眼睛。这下一片漆黑,他本能地大喊挣扎,这帮土匪就用手肘子朝他脑门子猛击,郭占河就晕了过去。
  这为首的土匪就是人称金钱豹的金爷。这金爷倒也不是威震一方的有名号的土匪,连地盘也没有,就是四处打游击,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钻。这次绑架郭占河那本来就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知道郭家的粮食多得是,郭家的财产花不完,这些人扔掉赶马车伙计的尸体,赶着马车就逃跑了。
  
  郭家等了一夜也没有寻找,倒也不是他们不敢去找,而是郭家现在根本就无暇顾及郭占河的事情,郭家戒备森严,饥民强盗强攻也不好进去的,墙头上都站满了持枪的家丁,墙外面就是人山人海的饥民,要都是饥民就好了,就害怕有土匪混进人群偷偷溜进郭家大院。因此郭家上下严阵以待,直到第二天的早上,郭子松心里发紧,才赶紧派一个伙计骑马赶紧去原上的杨家。
  这伙计一路上也不敢休息,策马狂奔,到了杨家镖局,才得知二爷已经于昨天下午离开了杨家。这伙计前脚刚走,杨青青也骑马追了出去。杨青青问清伙计下原的路线,就独自一人前去勘察了。这镖局保镖不仅需要武艺高强,还需要知道和土匪打交道的本事。杨青青迷恋的是武艺,对各路土匪并不清楚。
  沿路搜寻郭占河失踪的线索,到郭占河失踪的地方,杨青青发现了马车急刹车的车辙印,经过寻找,杨青青就发现了伙计的尸体,仔细观察之后,并无重要的线索。杨青青用力拔下这只箭,翻身上马。回到家后,杨青青不敢请父亲验看,只好央求镖局谭老师傅帮忙看一看。谭老是镖局的老人了,比杨三宝年岁大,最重要的是,谭老是前朝的兵营头头,兵营解散之后才投奔了杨家镖局。谭老仔细看了看,又问了问详细情况,知道这绝对是土匪所为。这里的土匪多以暗器伤人,再近距离拼杀,这能射穿胸膛的箭也是本地产的,箭杆的材料是木质的,也只有当地的土匪使用这种箭,竹并不盛产于这里,需要从外地调运,而土匪一般很难得到竹子;再者,山上潮湿,昼夜温差大,竹制的箭杆容易变形,而现今火器时代,谁还会使用弓箭,也只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才会使用。但具体是那个山头的真不好说,杨青青知道这些情况之后就没来得及告诉父亲一声,就换了一匹马朝郭家大院飞奔而去。
  这郭子松一听到郭占河昨日离开杨家不知去向,急火攻心,众人一番劝解,这才稍稍有所平息,但也只能是躺着,坐都坐不住了。想到现在郭家大院被饥民团团包围,危机一时难以解除,而自己的大儿子郭占城生性孱弱,不能领家丁保护郭家大院;而他倚重的二儿子郭占河此时不在身边,郭子松长长叹了一口气。
  郭玲儿急匆匆地跑过来,对郭子松说:“哥,有占河的信了。”
  没有比这更让人激动的了,郭子松勉强坐起来,在郭玲儿的搀扶下慢慢走向堂屋。还没有坐定,只听见一个硬气的女人声:“杨青青拜见郭老爷!”
  郭子松缓了缓气,看了看这女子,说:“你就是杨家镖局的女儿?”
  杨青青紧忙说:“是。”
  郭子松说:“只听过杨家镖局的杨三宝名震一方,年老之后,杨青俞接掌了杨家镖局,没听说过他还有一个女儿。”
  杨青青顾不得说这些曲曲绕绕的事情,也不好意思说明为什么是自己报信的,就说:“郭占河肯定是被土匪绑架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