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微信桥梁
作品名称:工厂笔记 作者:平凡文刀 发布时间:2015-04-25 07:43:40 字数:4701
微信的功能逐渐取代了QQ而风靡全球,有人戏称为“找小三”的工具。我的微信还是我上次去佛山时外甥叫我开通的,他说:“现在微信非常时兴,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也在用。对会写东西的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而现在我当厂长的关键时刻它则成了我与老板之间的沟通渠道。
我是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纽带,而微信是我与老板之间的桥梁。
昨天早上,有一个全是英文字母的微信号加了我,并礼貌的和我打招呼:“你好!”
我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发了个“你是?”
对方发了串长长的数子13502632098......。
咦?这不是很像老板的电话号码吗?我突然想起我们老板是会讲英语的,虽然讲的很生硬,但是足见功力。那天在办公室他接了个老外的电话就是一阵唧唧歪歪的鸟语。我一点也听不懂。于是我冒昧地问;“你是老板吗?”
“对!”老板回的很简洁。
“我在厂里。”我回应。
他开始用语音。
三段由小到大的弧线出现在对话框,在绿色的对话框之后显示5秒。
我点击听到老板熟悉的声音:“以后有什么事情一般用微信给我就好。”
我回答:“好的,我现在在监督他们工人干活呢,对这些工人得软硬兼施,现在他们比以前乖多了的。”
“很好!”老板讲话经常简洁有力,很少赘言。我相信这是由于处理繁忙的要务之后养成的习惯。
我开始向他汇报:“嗯,必须要扭转原来的散漫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多站在他们旁边看,他们就有心理压力,有了压力也就有了动力!除非他们不在乎这份工作,一定要抓住他们在乎这份工作的心理。”
“是的。”老板说。
“发现几车底板装镁质的板装花土会粘脚,我叫他们必须换掉,或者装其他的。我还发现窑车过龙门时会剐蹭边上角铁,证明窑车边沿的车面砖突出严重。必须请人搞好。”
老板回答:“我知道这个情况,你先叫工人将两边的通道上的土粒清理干净。”
“……”
自从有了老板微信,我直接上办公室汇报就少了,也省的来回跑,节省了我不少时间。
我来到窑头小谢身边,小谢说烟抽完了,要我去外面帮他买,我嘻嘻笑着从衣兜里掏出我的“经典红双喜”。
他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道;“不会吧?怎么我们一起买的烟,你的还有这么多?我的都早就完了。”
我对他说:“我也本来不吸烟,但是当了厂长就难免会有应酬,身上不带包烟有时很不好意思。总不能老抽他人的烟嘛。我的烟之所以老抽不完,是因为我每次去车间转一圈就有许多工人拿烟给我抽,我又抽不完,只好先夹在耳后根,转身就装入了自己的烟包。“
小谢道:“难怪你的烟壳都烂了,烟还在抽,原来是有人巴结你啊!这就是当领导与我们普工的区别。”
“哪里,哪里?有人巴结我是真,但是我也要用烟去拉拢工人,不然有的工人总是老油条般,吃我一根烟那说话的语气就缓和多了呢。”
正说着,老三斜挎着背包走到窑边说:“现在一个班推几车?”
我回答:‘22至24”
老三道:“推快些!我那些中间画圆心的蓝釉完了,低于24车就先停下!这样推就会亏本。”
老三说完径直朝窑后面去了,在窑中间时他停了下脚步,然后扭头朝紧跟着他脚步的我,指着一车镁质瓷装在有铝粉的花土板上说:“怎么装着种板?以后不行!不能这样装!不然就换掉!”
说完他就走了。
我连忙找到下一班的小弟,道:“你们以后不要把镁质瓷的装在有铝粉的板上,老板会说。”
他们说:“没有合适的胚子,就只好将就。”
我说:“没有就换板,不然就干脆不装。停在窑头。没有车进就先停!”
“老大,你究竟要不要停窑啊?我刚刚叫人过来装呢?你就吓人。”小弟说。
我道:“不是吓不吓的问题,而是真的要停,你没有看到有人这两天在厂里装煤气管道吗?停肯定要停的。”
一说要换回煤气,烧窑的小谢连忙对我说:“你这里要烧煤气,那本地烧窑的说要换气得加1000元工资呢?"
“啥?要加1000元?你这是在要他老板的命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老板,要他出一分也像牙齿缝里勾牙垢般,还指望他加1000元那是白日做梦呢。我看是天方夜谭,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谢道:“加不加另外回事,反正我就对你说了。”
“你们说了我就会反映上去。看老板怎么表态我再通知你们。好吧!?”
这时一溜黑又走了进来,我正想对他说老板要求推快,没有48车就停窑的事,但是他的两条长腿特别快,没有来得及说他就又钻进窑后面调火去了。气的小谢起身也站在后面通道边看他怎么瞎弄。
一会儿出来了,一溜黑对小谢说;“你怎么搞的,既然把第一支火给弄灭了。”
小谢见一溜黑生气,明明是他自己调来调去调坏的,现在反过来责怪起自己来,但是自己又不好对他发作。只好忍气吞声。
我趁机对一溜黑道:“刚刚老板下来了,说窑车要推快……”
我还没有来得及说完他就又鼓起无鸡眼,脖子上条条清筋暴突吼道:“没有办法,你要快你去快,出了事我不负责!”
一溜黑总是有发不完的火,生不完的气。
他啰啰嗦嗦道:“推车的事情你不要管我,老三的话我不听,我听老二的,你在这汇丰厂还嫩,继续学习吧!”
我也不与之争吵,把只好边往窑头走去边把这事用微信传回老板,让他定夺。
一会儿门口又吵吵闹闹。
我出去一看,原来一溜黑、歪嘴和一个外面进了机修师傅在说着什么。
我问明情况是,修配机器坏了,工人叫一溜黑让人来修理,顺便对机修师傅说还要一台上釉器,可是那两台是老掉牙的连刹车也没有的烂上釉机,听师傅说这烂机不好修,因为事先没有刹车装置,如果要修几乎把整条轴承换掉与买一台差不多得价钱,不如去买一台。但是又没有一个人敢去和老板说买一台上釉机的事情。只好在吵吵闹闹没有个结果。机修师傅只好先回去了。
我马上与老板微信联系。
老板问:“你去问机修师傅多少钱?”
可此时机修师傅已经回去。我只好又去打电话,问机修师傅也吞吞吐吐说不出个结果来。只说了句:
“1800到2000元之间,”我叫他说具体些。他只好说1900。
这时汇报老板,老板也不知道去哪儿,迟迟没有回答。
晚上那机修师傅又返回来说他去店里问了下价钱要2500。
我只好又留言给老板。
直到我下班回到家里才发现老板语音留言:“你先对采购小燕说,小燕如果说贵了就叫师傅修理一台起来。”
老板说的小燕是采购部的,看来对她很是信任。小燕是除了老板之外最赏识我的人,也是我认识的办公室小妹中打交道最多的人。她长得很标致,中等身材,圆脸,身段比例尤为恰到好处,着假小子一般的短发,看上去精神而充满活力。我猜测她之所以有这样位置应该是老板的亲戚还是什么的关系。我生产部需要什么东西可直接打她内部话8006的。
我突然想起老三到窑边时要求我在停窑整顿时写个报告上去。于是大脑开始重新组织词汇,决定将工人反映的问题和自己耳闻目睹的问题汇总,形成报告后呈上办公室去。
我现在才知道一个工厂也如一个小朝廷,表面风平浪静,里面暗流涌动。一溜黑把持多年,他的根基盘根错节,我来这里不断受到他的排挤和打压,就像当年毛泽东被李德他们排挤,心里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压力在阻止我前进。
我感到有点力不从心,面对一溜黑的趾高气扬,我甚至有甘拜下风偃旗息鼓的念头,但是一想起老板对我的期待,我浑身又似乎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这两天没有看到老板,老板一直用微信与我沟通。
早上的时候,老三下来了,他说,我要几千个篮彩的,完了先停窑车。叫我推快点。但是这在一溜黑这儿又受到了阻力。一溜黑昂起头,不可一世地神态道:“谁说要推快。我没有胚子烧。不能推快!”
我说;“是老三的意思。”
他道:“我不听老三,我听老二。不能推快就不能推快!”
我说;“不能推快就先停!”
……
吵了一阵后,一溜黑去了,一会儿又来到窑边,对工人叽叽呱呱说了些什么。
原来他对工人说,是我说要停窑了。许多工人一听要停窑,都纷纷打听,有的还反映到老三耳朵里。
老三很快下来了,他叫我过去道;“是你说的要停窑吗?你怎么可以说出去呢?我对一溜黑都没有说,只对你说,这些话只你知道,不应该让工人知道,一听要停窑他们不做怎么办?你对谁说过得说回来1”
我一听老三如此说,就知道我终于被一溜黑揪住了‘小辫子’被他大作文章了。唉,这江湖险恶,步步惊心啊!
我被老三批评后,老三又见我有点委屈,安慰我道:“我知道你也是无心之过,但是以后说话要注意,话说出来会不会影响全局,有时老板的话不一定要先对工人传达,就像战场上指挥官得到命令,没有必要对士兵讲,给他们下命令即可。你嘴巴会说,但是要经过大脑,你要把自己在车间发现的问题写成文字递交办公室来,”
于是我开始以书面形式写了篇“报告”如下——
尊敬的老板:
您好!
作为新来的管理人员进厂以来,经过走访调查,我发现工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
一、窑车无法密装等的问题。
1、窑车无法密装导致巨大能源流失,但是为什么窑车无法密装?
因为棚板固定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胚体填充。这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没有足够的胚体,工人就会借机以没有胚体来作为他们无法密装而振振有词的借口。
2、镁质瓷与花土混搭。因为没有花土的胚子,往往用镁质瓷替代,或者以花土的产品装进镁质瓷的无铝粉板,造成产品粘脚,形成不必要的无用工和导致残次品。
3、工人在以前的管理松懈的情况下养成的懒散习惯。工人总是以工价太少为由拒绝换柱子和换板,另外一个现象是要求工人换板后,工人没有报告管理换的哪一车?只是自己在本子上记录换了几车。这给工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有可趁之机。
4、晚班的工人往往因为管理人员不在场而随意装胚,跟本不管你密与不密装,当第二天找他就以没有小胚为由搪塞过关。
二、上釉的浓度偏差问题。
1、烧成温度过低,釉层过薄。导致釉面胚裂纹,毫无光泽度。
导致这一现象的问题有多种,主要问题是釉层过薄,工人在上釉的过程中没有经常性搅动釉水,导致沉淀密度降低加上为了保证镁质瓷的烧成而温度偏低,在高温进入冷却时容易产生胚裂。
2、拼盘的积釉导致裂胚。
拼盘的容积较深且边沿较为高形成四边沟槽,藏釉水,导致裂釉。
三、滚压工人不稳定的问题。
1、工人的不稳定导致主打产品无法满足窑炉需求量。现在的情况是窑炉的吞吐量远远大于生产量,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目前白地车间的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全厂生产的大问题。为什么招不进工人呢?我想除了工人反映的工价底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成品的计件问题。据说产品到了挑瓷车间形成“梗阻”,每天出来的瓷器无法当天挑完。另外,由于原料、机械、模印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残次品堆积如山,工人要求管理层向厂部反映,但是迟迟得不到很妥善的解决。让工人心理压抑,无法理解老板的心思。造成工人思想涣散无进取之心。
2、据说挑好的瓷器没有出货就无法结账,积压的货物让工人心里没有底。还有每次拉瓷器进仓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应付,不是接收的人不在就是接收的人拖拖拉拉。导致工人时间浪费,抱怨声声。
四、工作场所的修缮问题。
许多影响生产的客观因素导致了工人对管理的不信任。比如一个地方漏雨反映了几个月还是没有解决,目前我所知道的滚压车间和窑炉车间漏雨严重,烤房也有积水。这看来小事一桩但是都给工人造成巨大不便。我希望厂里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彻底急群众之所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实,在厂里还有许多问题,我觉得只要是工人反映的合理要求都必须得到妥善解决。让车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只要化解了工厂和工人之间的隔阂,许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人们就会积极为工厂服务。
此致
敬礼!
刘良林于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