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一位中学生的日记>【海蓝】一位中学生的日记(一四五)(连载)

【海蓝】一位中学生的日记(一四五)(连载)

作品名称:一位中学生的日记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5-04-03 23:13:58      字数:3225

  元月十五日,晴。今天,我们进行了数学测验考试,我考得很不好。对数学我几乎失去了信心,数学不好,也就意味着高考没有希望,很苦恼。
  这几天,我和同学们在一起,关注和谈论最多的都是同一个话题,那就是现在有些大城市的学生在闹事。同学们对大学生的行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中午,县教育局的高局长来到了学校,并且在全校大会上讲了话。他传达了党中央的一号文件,与他同行的李股长传达了省委一号文件,文件的内容就是关于怎样对待当前大学生游行、罢课的问题。大学生们提出民主、自由、全盘西化的观点,到底对不对?党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明确了对学生的态度。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全盘西化,这个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中国的确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甚至否定中国悠久而辉煌的文化遗产。中国现在出现了问题,那是因为政策的失误。有些学生不明真相,盲目地追随他人的蛊惑,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真是无知而幼稚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现在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不无关系,只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品德修养的提高,只鼓励学生考大学而没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大学生们只有热情而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正确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种现象是现在教育制度造成的,只有改革教育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的大学生,被社会称为“一代骄子”,其实,他们在心理上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某些所谓社会名流,正是利用大学生们的热情,煽动学生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作家王若望竟然公开宣扬要全盘西化,真是不可理喻。对外来的思想和理念,只能用批判的目光去借鉴,而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照用。被奉为报告文学巨将的刘宾雁也倒霉了,他的作品没有反映社会的主流,而是过多地反映社会的黑暗面,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安徽科技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竟向学生公开宣扬说,中国建国三十多年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失败的,中国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真是太可笑了。
  元月十六日,今天上午,考了政治、地理两门课,不太好。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还得多读课本,把书上的问题都搞清楚才行。下午,历史考完后,我正在收拾课本,突然发现在课本中夹着一封信,我急切地打开,发现是闫良同学寄给我的。听同学们说,这封信已来几天了,送信时我正好不在,同学们就把信夹在我的书中,他们竟忘记告诉我。这是闫良考上大专后,给我写的第一封信。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他在信中说,他已给我写了几封信了,却没有收到我的回信,感到很失望。他在信中还说,他相信我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希望我坚持下去,我很感动。闫良是我最好的同学之一,也是最了解我的,我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晚自习过后,我给闫良写了一封信,倾诉了自己的苦闷。
  元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同学们大多数都回家了,我和四、五个好同学在教室里大声谈笑起来。有位同学不知怎么来了兴趣,竟唱起了歌,我们立即随声附和,歌声越来越高。我们正在兴头上,班主任突然来到了教室,歌声戛然而止。他站在教室门口,向我们投来鄙视的目光,然后轻蔑地对我们说:“你们几个真是瞎胡闹!我都不好意思说你们……”听了班主任的话,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难受。其实,星期六我们放松一下,唱首歌又有什么呢。
  晚上,听说学校附近有一个村子放电影,我们几位同学立即跑出学校去看了。电影的名字是《爱情的旅程》,反映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乘车去广州,女的去找以前的情人,男的是一位可爱而纯真的青年司机。在路上,他们又与一对女青年戏剧性的相识。四位青年在相处中有明争暗斗,也有帮助扶持,结尾也很好。这部电影没有反映生活的复杂,却像一首赏心悦目的小诗,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元月十八日,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上午,我和孟杰拿着书,悄悄溜出教室,来到学校外面的田野里。我们坐在阳光下,谈了许多。展望将来的生活,以及升学、友谊等,我们感触很多,一个上午也没有看多少书。吃过午饭,又给闫良写了一封信,然后读鲁迅的杂文。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只要辛勤工作,日积月累,总会有成功的一天。有感于此,我自拟了一个题目:持之以恒,聚沙成塔。我花了半个小时,写完了这篇文章,交给孟杰看,他认为我写的还行。我让他指出缺点,他说我的文章总是唱高调,有点脱离实际生活。
  在《半月谈》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全世界每十万人口中,平均只有八十五个医生,却有五百五十六个士兵。人们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竟被用于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人类是聪明的吗?不,简直可以说太愚昧了。只求物质的满足,技术的创新,却不重视自己心灵的改造,精神家园的建设,这能算是聪明吗?精神文明的贫乏,不知要比物质文明的贫乏要可怕多少倍。
  考试期间最为难熬,读课本实在读不下去,读小说又确实太荒唐,真是百无聊赖。
  元月十九日,考试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玩弄知识的游戏。老师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他们从五花八门的资料库里抄出一些题目,来作弄学生。考试前老师也吃香了,有的学生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漏题。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抄袭,偷看,只要能做对就是目的。至于那些诚实、不知变通的同学,只有自认倒霉了。即使他们平时再努力,那几本书中总有一些时间、地点之类的知识记不住。但是,考不好就会受到老师的嘲讽,同学们的白眼,甚至被整个社会抛弃。不要老实、诚实,只要答对题目的本事。在老师们的眼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只有冷酷无情的分数。有多少学生在分数的压力下绝望,有多少美好的青春在绝望中枯萎,老师才不管呢。然而,他们却时时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自居。以分数待人,以分数用人,这种现象真是比科举制度更可怕。
  在《中国青年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人体潜能”的文章。文中说,一位小伙子有特殊的透视和穿透能力,他能看到密封的信封中的内容,还能从密闭的瓶子里取出药片,而瓶子一点也没有破……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人的特异潜能是普遍存在的,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研究潜能的科学将是一门最边沿的科学。人有没有特异功能且不说,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况且这种潜能十之八、九都终生沉睡,没有被开发出来,这却是科学的真理。古人教育人讲究因材施教,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开发出每一个人不同的潜能。而现在我们学生在共同的功课束缚下,在题海战术、考试评比的折磨中,怎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呢。人啊,什么时候能够各尽其长,各显其能呢。
  元月二十日,上午,考了语文,试卷的形式不错,作文题目也很灵活,它列出了一些古今中外青年成功的事例,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是议论文的形式。我写了一篇《闪光的青春》,自我感觉还不错。只是时间很紧张,我刚把作文写完,交卷的时间就到了。试卷前面的文学常识有些不会的我还空着呢,但没有时间了,只好交卷。下午,考了历史,不太好,有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我总是记不清。
  元月二十一日,上午考了英语,不好,汉语翻译英语的题目我基本上不会做。但我有一个怪习惯,不会做就空着,决不去抄袭别人的。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很放松,无论考的好与坏不去想它了。有位同学竟然拿出一副扑克牌,于是,我们一起打了起来。对打扑克我没有一点兴趣,纯粹是陪着同学们玩。正刚我们乱喊乱叫的时候,有位老师突然来到寝室门口,他看到我们玩扑克,轻蔑地讽刺我们说:“都到什么时候了,真是一群不觉死的鬼。”
  元月二十二日,下着毛毛细雨,没有一点深冬的气氛,倒像是秋天或者春天。上午,考完了最后一门课数学,很不好,也许考不及格。考完后我就匆匆回家了,在路上巧遇正在合肥上医科大学的宋光同学。他说大学里的课程很紧张,甚至比高中还要紧,吃饭也很贵。紧张并不是孬事,只有紧张的学习生活才能学习到真正的知识。我现在的学习生活真是混日子。我也想学习,但对那些重复无数遍的功课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真渴望能进入大学中文系,好好学习那些我特别感兴趣的课程,但是现在凭我的成绩,考入中文系也许只能是梦想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