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空间>空间(十三)

空间(十三)

作品名称:空间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5-01-25 16:06:16      字数:6682

  文人与武将(下)
  
  盛夏时分,大运河两岸杨柳依依,草盛花红。绿树丛中,掩映着几处红墙,几家院落。且说船家听了施耐庵的吩咐,每天好酒好菜侍奉差役,每到热闹之处,还小心陪着差役观赏歌舞,聆听笙箫。差役沉醉于享乐中,不再急于赶路了,竟不知时光匆匆流失。施耐庵利用这些时间,神速地完成了一部空前绝后的小说。
  一个月后,差役带着施耐庵,还有那部皇帝亟待要审查的手稿,来到了大明朝的首都应天府。差役带着施耐庵首先来到了刘府,刘伯温虚情假意地招待施耐庵后,然后进殿见驾。朱元璋听说写蛊惑人心小说的作者施耐庵被捉住,很高兴,他威严地坐在龙骑上,命令把他带上来。
  朱元璋看了看下面,威严地问道:“下面可是名扬四海、才华横溢的施耐庵吗?”
  施耐庵低头应道:“正是。”
  “听说你最近写了一部精彩的小说,呈上来让朕先睹为快。”
  施耐庵掏出手稿,呈上:“好的,请皇上过目。”
  侍卫捧着施耐庵刚写好的手稿,送到朱元璋的龙案上。朱元璋虽然才学不深,但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练成了一目十行的能力。他匆匆读了几十页手稿,忍不住笑了。他心里想,这算什么玩艺,驴头不对马嘴!
  朱元璋微笑着说:“你的想象力真够丰富啊,这哪里是小说,简直就是胡言乱语!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你们这些文人啊,真是‘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你回去吧,我如果为难一位疯癫之人,必然会被天下人嗤笑。”
  刘伯温看到皇上要放走施耐庵,有些着急了。他想,如果把施耐庵放走了,那无异于放虎归山,再说了,自己脸上也没有面子。他立即上奏道:“皇上,请您再审核一下他的作品!”
  朱元璋摆摆手说:“怎么,你还不相信我的评判能力吗?刘爱卿,你把手稿带回府上,仔细审阅吧,有什么问题再向我回报。”朱元璋把手稿扔给刘伯温,不耐烦地宣布道:“退朝!”
  刘伯温想不到他不仅没有整倒施耐庵,自己反而碰到一鼻子灰,他还从来没有这样失败过。刘伯温回到府上,稳住施耐庵后,立刻审阅那部奇怪的书。
  刘伯温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而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他读了施耐庵的大作,也惊异万分:“老天爷,只有精神错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难怪圣上对它嗤之以鼻呢。你看看,屈原会为刘邦牵马,王昭君能嫁给张飞,还生了一大群孩子。还有,脚不是用来走路的,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这简直是荒唐透顶!
  刘伯温百思不得其解地在大堂上转来转去,又感到蹊跷。“不对啊,这决不是施耐庵的一惯文风。再说,我在他家读到的手稿也与这个截然不同,其中必有缘故!”才思敏捷的刘伯温眼珠一转,很快有了主意。“不妨放长线钓大鱼,我就不信抓不到他的把柄。至于这部手稿,简直是满纸荒唐言,一文不值,还是烧了吧。”刘伯温正要把书稿投入炉火中,睿子匆匆赶来,他拦住刘伯温说:“且慢!前辈有所不知,越是匪夷所思、挑战人们思维极限的小说,在网络的世界里越是吃香。它既然出自大文豪施耐庵之手,相信把它投放到文学网站上,点击率一定会‘嗖嗖’地向上窜。”
  施耐庵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说:“我不同意高手的做法。”
  他抢到自己的小说,藏在怀里。“我写这部小说,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劝世育人,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洗清蛊惑人心的嫌疑。故而让思绪尽情飞扬,信手写来,哪里有什么规矩可言。如果把它发表在网络上,真是贻笑大方,岂不有辱我施耐庵的大名。”
  睿子笑着安慰他说:“你尽管放心,在网络的空间,谁会用真实姓名发表作品?大家都是随便写个网名,即保护了个人隐私,又享受到发表作品的快乐。在网络的空间,人们虽然不能为所欲为,却可以畅所欲言。”
  施耐庵听了犹豫半天,勉强同意了:“好吧,但愿它在网络上发表后,世人不会找我的麻烦。”
  睿子看到施耐庵仍是顾虑重重,又说道:“请前辈放心,如此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作品,即没有揭名人之隐私,又没有妄谈敏感之国事,没有破坏和谐之气氛,也没有涉黄之嫌疑,怎能会惹来麻烦。我敢保证,读到这样的作品,世人只有追捧的份,决不会有什么责怪之意。”
  施耐庵看到刘伯温的阴谋没有得逞,心里很是得意。他对深思中的刘伯温说:“今日皇上看了我的文稿后,面露嘲弄之色,看来我的作品没有得到皇上的常识啊。既然如此,我飞黄腾达的愿望也就泡汤了,我现在可以回家了吧?”
  刘伯温假惺惺地说:“可惜了,我在贵府曾看到一部精妙绝伦的作品,真想不到你竟然把它改写成这个样子。我引荐朋友施展才华、为国效力的苦心算是白费了。”
  施耐庵说:“在这个乱世,为了自身的平安,还是糊涂些好。如果把内心的爱憎倾注于笔端,杀身之祸就不远了。春花雪月之事尽情畅谈,招是惹非之辞最好莫言。”
  刘伯温仍不甘心,他又说道:“老同学,我明天上朝再一次保荐你,凭你的才学,一定可以施展抱负,以慰平生。”
  施耐庵微微一笑:“多谢好友的美意!我年纪已高,又懒散惯了,还是让我游荡山野,度过余生吧。”
  “既然如此,我奏明皇上后,你再回家也不迟。”刘伯温看到挽留不住施耐庵,只好说道。
  再说朱元璋认定施耐庵是精神错乱之人,所以也不再为难他。施耐庵得到赦免后,如龙入大海,虎归山野,匆匆离开了应天府。他隐居在茫茫人海,专心从事创作去了。
  且说梅二爷看到施耐庵藏在被褥里的《水浒传》手稿后,大加赞赏。
  “如此美妙的作品,应该及时印刷出来,愉悦世人的心胸。再说,此书出版之后,必然畅销不衰,我也可以多赚几个出版费,以资助才华不凡的施先生写出更多的作品。”
  慧眼识真珠的梅二爷很快把书稿交给书坊去印刷,由于其文笔精工,状物肖妙,人物形象鲜活绝伦,其中豪放的气息更是惊心动魄。于是,群坊众贾争相印刷销售,爱书之人也争相抢购,一时洛阳纸贵,书商书贩们因此都大捞一把。此书很快传到应天府,朱元璋看到后大发雷霆。
  朱元璋拍着龙案大怒道:“我上了施耐庵的当了!他竟敢以杂乱之书糊弄我,暗中却出版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书!真是岂有此理。”
  刘伯温看到皇上大怒,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终于借机除掉才华高于自己的对手,害怕的是皇上万一怪罪下来,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了。想到此,他立刻上奏道:“圣上,这绝对是扰乱社会治安的书!作者胸中一定有叛逆之谋,这样的人不除掉必贻大患!施耐庵可能还是忘不了自己的旧主人张士诚,想以此书挑起世人的叛乱之心。”刘伯温添油加醋地说着,朱元璋听了更是恼火,他立即命令道:“来人,快把《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我抓来,尽快处死。还有,严令各书坊禁止印刷这部书,已印出的书全部收缴、焚毁!发现有私藏此书者,与作者同罪。”
  刘伯温听了喜形于色:“请圣上放心,臣知道施耐庵的住所,我马上带领御林军去捉拿他,任凭圣上处置。”
  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夸下海口,谁知到了河阳山施耐庵的住所后,那里早已人去屋空。刘伯温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应天府复命。
  朱元璋听说抓不到施耐庵,更加生气,他传下圣旨:不能把施耐庵腰斩于市,也要把《水浒传》彻底毁灭了,决不能让它遗害世人!
  刘伯温为难地说:“可是,那部书在社会上影响太大了,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总是屡禁不止。出版商为了挣钱,冒着生命危险印刷,读书人为了满足欲望,不顾杀头之祸私藏。
  朱元璋龙颜大怒:“我就不信邪,天下那么多豪杰都被我降服了,难道就没有办法彻底清除一部书的影响吗?”
  刘伯温想了想说:“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办法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改写这部书,让它符合圣上的意愿。”
  朱元璋听了说:“这是一个好办法!你马上组织最有能力的写手,给我改写《水浒传》!谁改写的最好,我赏赐他黄金百两!”
  “是,圣上。我现在就召集最有才华的枪手,按照圣上的意愿,重写另一个版本的《水浒传》。我相信在重利的诱惑下,他们一定会各显神通,让《水浒传》变得面目全非。”刘伯温信心百倍地说。
  很快,一些反动的、扭曲施耐庵原意的“水浒”故事出现了,如俞仲华的《荡寇志》,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仇视梁山好汉的作品。更有许多五花八门的“水浒”故事迅速传播,世人都分辨不出真与假。后来,有一部是真非真、以假乱真的版本被世人广泛接受,那就是罗贯中写的《征四寇》。
  朱元璋看了这部伪书,大为高兴:“这部书即保留了施耐庵的一些“水浒”气,又满足了我要招安天下好汉的愿望,我看就默许它在世上存在吧。”
  刘伯温高兴地说:“皇上圣明!毁禁《水浒传》只有激起世人对它更大的好奇心,用另一部书去代替它,的确是扼杀原著的最佳途径。”
  睿子看到上面这些轶事,不解地说:“世上竟有这样的事?学生没有继承老师的衣钵,却与老师背道而驰。”他立即起动超级引擎,把罗贯中从茫茫历史的长河中搜了出来,并问个究竟。
  罗贯中听到睿子的责问,委屈地说:“我本来是想帮助老师完成夙愿,却想不到老师早已完成手稿,我在无意中帮了倒忙。真是一念之差,让人悔恨终生啊。”
  “你们师徒情深谊长,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呢。”睿子遗憾地说。
  罗贯中听了,后悔不迭:“一言难尽啊。不过,一部书的宗旨即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要有生路,有销路,不然的话,必将被历史淹没。我续写老师的《水浒传》,只有走那道路,别无选择。否则,别说挣钱养家糊口了,就是买笔纸的钱也得不到。”
  睿子摇摇头提出了不同意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尽管朱元璋费尽心机,他仍是没有把《水浒传》彻底扼杀。那位梅二爷冒着生命保存下来的施耐庵原稿,珍藏四百多年后,终于被一位独具慧眼的出版家发现了,这部伟大的巨著再一次发行于世,即《古本水浒传》也。但是,受先入为主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还是没有接受它。施老前辈,你何不挺身而出,拨开历史的浓雾,还《水浒传》以本来的面目?
  施耐庵笑笑说:“算了,我不会怪罪徒弟,也不会听从高手的意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俗话说,孩子大了不由娘,一部作品的命运也是如此。作家费尽心血,十年怀胎,一朝分娩,作品一但流传于世,只好由世人评说,作家再也无能为力了。
  睿子听了,认为非常有理。人生有限而真理无限,网络世界和历史的空间无限,何必去较真呢,还是顺其自然吧。
  众文人、武将都在网络的世界留连忘返,评论古今的得与失,人生的是与非,其中最活跃的要数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网络世界里风起云涌,仍不住向众人夸耀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我本是一位要饭的出身,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建立了大明朝,人生足矣。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时光匆匆过去了七百多年,人们仍然没有忘记我。大明朝的那些事儿,被人们津津乐道。让我生气的是那部《水浒传》,我曾痛下决心置之于死地,想不到现在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传播的更加广泛。我大明朝的体制与风情都被历史淹没的无影无踪,那部《水浒传》却如一座巍峨的奇峰,屹立在人们的心中。真是奇了怪了,难道一部书的力量,比得上一个国家的根基?”
  睿子听了,忍不住对朱元璋说:“不过,《水浒传》在你的干涉下,已改变了作者的初衷。现在流行的版本,只不过是罗贯中续写的《征四寇》一书。书中写道宋江率领梁山泊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并且立即参加了平息农民起义的队伍。‘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天下英雄归你所用,这大概是你所期望的结果吧?可是,梁山泊好汉们虽然招了安,做了你的帮凶,结果仍是难逃厄运,最后绝大多数不得善终,让人叹息。这与施耐庵的创作原意是不一致的。”
  罗贯中辩解说:“这可不能怪我,想当初师傅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我替他誊写杂乱的手稿。写到第七十回后,战火燃烧到了河阳山,师傅再也不能安心写作,举家迁走了。后来我四处打听师傅的下落,杳无音讯。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互联网络联系了天下所有的人,手指一点,天下大事无所不知,亲戚好友即使相距万里也如同对面交谈。在绝望之际,我依靠师傅留下的第一次手稿,续写完了《水浒传》全书。来到网络的世界后我才知道,师傅在无比艰难的岁月里,也完成了《水浒传》的创作。我的手稿与师傅的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施耐庵说:“谦虚了,其实你的手稿也有合理之处,它迎合了统治者的意愿,符合下层人们都想当官发财,光宗耀祖的强烈愿望。所以,它流传的更广,更深入人心。我的作品虽然贯穿始终的‘水浒气’没有断,一个个铮铮铁骨的英雄好汉善始善终,绝没有向统治者屈服。但在世人看来,他们只能算是匹夫之勇,在统治者看来,他们都是一些制造事端的恐怖分子罢了。更何况你写的历史演义小说,真是小说世界的奇观,历史长河的仙葩,是我辈望尘莫及的。”
  睿子听了大家的议论,说道:“这真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想运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把所有的‘伪水浒’都清除了,让世人看到真正的‘水浒’如何?
  “算了,人们的思维惯性难改,何必强求呢?还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吧。”施耐庵不同意。
  那个驰骋的武将张士诚听到文人们的议论,也忍不住插嘴说:“真的想不到,朱元璋这个要饭出身的强盗,不仅依靠军事武力消灭了我和陈友谅,统一了中国,其思想统治能力也是如此的强大,竟然把一部轰轰烈烈的《水浒传》阉割了。”
  抛开前嫌的朱元璋笑笑说:“我知道你一直看不起我。我曾派使者与你通好,希望双方能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可是,你却拒绝了我的好意,不仅扣押了使者,还派兵攻打我占领的镇江。我不得不奋起抵抗,没有想到你的部队养尊处优习惯了,打起仗来却不堪一击,你损兵折将,兄弟张士德也被我俘虏了。从此你的大周政权岌岌可危,人心浮动,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张士诚露出无限悔意说:“唉,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一定会励精图治,虚心听取幕僚的建议,依靠有利条件统一全国。”
  睿子笑了笑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啊,朱元璋虽然学问不深,但是他的军师刘伯温却是一流的军事家,谋略家。朱元璋对他言听计从,所以一统天下。你却自以为是,尽管手下也有超凡脱俗的幕僚,终于不过是摆设。”
  刘伯温听到睿子的赞扬,十分得意。他摇头晃脑地说:“古人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只有善于利用别人之长,补已之短,甚至汇集天下贤能的智慧,为实现理想创造条件,才能成就一番伟业。汉高祖刘邦,只不过是亭长出身,用你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位地痞流氓,社会黑势力。可是,他武能用韩信,文能用张良,所以扫荡秦朝的势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我大明朝皇上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勤学好问,思贤如渴,并且能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民心之所向,故而成就了帝业。张士诚虽然重兵在握,富甲天下,手下智能之士云集,但却不能为已所用,视他们如敝屣,真是太可惜了。”
  看着眼前的施耐庵与罗贯中,睿子又想起他们创作的巨著《水浒传》,虽然这书巨著留芳百世,光照千古,但也美玉有瑕。如施耐庵对潘金莲的描写,与现实人物品行背道而驰。不知《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有没有差别呢。让我来搜索一下吧。
  刘伯温看到睿子的举动,再一次发表宏论说:“演义者,大多都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怎能强求与现实一致呢。”
  果然,经过搜索睿子大吃一惊。原来书中描述的许多情节都是子虚乌有啊,如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都是作者虚构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有艺术的虚构。如那个关羽,在小说中他可以说是完美、忠义的化身,甚至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可是,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啊,世人都知道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却不知其另有隐情有苦难言!
  罗贯中听了不胜惊异:“你说什么?难道关羽离开曹操,投奔刘备,还有世人不知的隐情?”
  睿子肯定地说:“当然了,你看历史的记载是这样的:关羽帮助曹操打败吕布后,发现吕布手下一位降将的妻子长的特别漂亮,用形容四大美女的那些词语形容她的外貌,也一点都不过分。关羽见到她后,真是食不知味,寝不安眠。他辗转反侧了几天,终于忍不住向曹操提出请求,要娶那位降将的妻子。曹操知道后,很想看看能让关羽着迷的妇人长的什么样。曹操好奇地找来那位女人,没想到他也一见倾心,欲罢不能,马上据为己有。关羽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直奔刘备的地盘……”
  罗贯中诧异道:“原来有这种事?我要利用网络的便利,深挖真实的历史,重写《三国演义》!”
  施耐庵听到徒弟幼稚的言论,忍不住笑了:“哈哈哈!何必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艺术总归是艺术,生活永远是生活,谁把两者混淆起来,说明他根本就不懂艺术,不会生活。我们师徒俩能够名垂青史,应该知足了,何必去画蛇添足,自讨没趣呢。眼前网络的世界如此精彩,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都应该抛弃世俗的纠葛,化干戈为玉帛,追求快乐,享受生命。
  大家听了一起说道:“对,翻过沉重的历史,享受快乐的生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