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易经——你聪明而智慧的思维>辅助阅读卷(五)

辅助阅读卷(五)

作品名称:易经——你聪明而智慧的思维      作者:言多      发布时间:2014-06-11 20:33:34      字数:5952

  19、辅助阅读卷 易经指出人与规律的把握之定律
  易经指出人与规律的把握之定律为什么智慧者都钻研易经(周易)?“周易与人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数千年来无数智者圣人为之穷毕生之力倾一生所学所思放怀阐释,无数学者道人历尽艰辛,探求真谛、精思细辨,试图开启《周易》奥妙之门。因为《周易》广博宏大,无所不备,既有天道规律,揭示天文,道天之无限与阳刚,也有地道法则,道地之形势与柔德;还有人道准则,测人事之吉凶兴衰。唯其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易经文化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包含了东方哲学、东方灵魂学、政治经济学、美学、军事学、伦理学、中医学、生物学、建筑风水学、武术学、气功养生学等文化体系。周易研究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等众多学派和学说。几千年来周易研究及其运用的成果,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人文风俗,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周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群经之首。古人讲:“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足见周易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学习易经你总会比不学聪明和智慧。最起码知道宇宙之规律是任何事都是变化的。“变”,给人类带来有利和不利两种因素,聪明者及时认识事物的变,智慧者怎么利用之变。
  一、不可违逆的生命运动规则1、命运的可知与定数宇宙万物时时刻刻受自然力的影响,总是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各有其生长、发展、消亡的特性,人的命运亦如此理。对每个人而言,因个人降生时禀受的宇宙五行气量不同,造成先天性差异,禀清纯厚渥之气者,先天要素就好,禀浊驳枯薄之气者,先天要素就差。这种力量不是人为能力能抗拒的,这就是命运的定数。人的先天灵魂密码引领后天生命历程。人生并非神秘不可测,而是完全可以分析和预测的,它有先有要素和后天人为的共同作用。命运是可以预知的,在其基本运动规则下,可以趋利避害。“七分天意命安排,三分人为运可改”。
  这一规律:抓住机遇的意义。怎么抓住?适应和对应你的生命阶段出现的社会元素。简单举例:情窦初开的爱抓住的不多,你抓住婚姻抓不住爱情。事业如此!任何事物于你都有一个机遇期,看能否抓住和利用。
  2、阴阳转化与五行生克制化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其变化规则是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宇宙万物概莫例外。“阴阳合德,则刚柔有体。”阴与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统一。
  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制约化解的关系,生中有克,制中有生,相辅相成,运行不止,循环往复。人的生老病死过程都是阴阳转化与五行生克制化的过程。
  这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阴阳两性之元素。做人与社会刚柔相济,否则你不会处理好你与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因为个元素有着刚和柔的一面和要求的。简单例子:婚姻爱情中你在外刚柔,在婚姻中要柔刚,老婆需要爱,这个元素是阴性物质。
  3、人生节律宇宙万物都有旺、相、休、囚、死的运动规律,人的命运更有其先天节律,它是一个人的自然运程,是人的基因密码。人的体力、情绪、智力都有*期、临界期和低潮期,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不同,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周期性规律。
  这一规律:一,人是有生有死的想开;二是你低潮期时处理问题会走极端,人多错误犯在这里。三,健康必须符合生物节奏。四是天性的我们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能顺应和适应自然。如易感基因,我们只能以预防,减缓某些疾病的提早发生。
  二、受益无穷的周易自然法则1、天人合一,顺天应人法则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人间英雄好汉的行为,无一不由处处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宇宙规律所控制,顺我者生,逆我都亡。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现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遵循天人合一规则。顺天应人则是指符合自然规律顺乎天道才能改善和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
  顺天应人则要求个人为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见几而作”,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合乎人间正道。
  这一规律:违背自认规律、社会规律、人的人性规律就不会和谐或成功。聪明者善于认识规律,智慧者善于运用规律。大事小事都如此更不可能忽视“小事”。
  2、乾坤大道“乾”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纯阳之卦,乾之道刚健也。事业上刚健有为,为人上刚健中正,个性养性坚强坚定。与乾相对应的是“坤”卦,为纯阴之卦,坤之道柔静也。乾坤大道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柔并济。清华大学教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便取自《易经》。乾坤大道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奋斗之道。
  这一规律: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活着就要努力、奋斗!二、得道者的天下,得人场,得众助之。三、与时俱进。
  3、中庸太合之道“中”是指居正位。行为“太过”或“不及”都不适合。中庸之道即指中道而行,“居两用中”。凡是居于两个极端的事物在发展中都会走向反面、走向灭亡,凡是居中的事物在发展中都会走向壮大。
  太合之道则是指同类事物的共存原则,太合是指和谐相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太合之道不同于一方消灭另一方,一方打倒另一方,而是指互惠共赢,均衡共处,协调一致,这一原则更是集团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相处共存、合作发展的共赢原则。
  这一规律:任何事和为贵。项羽错杀一人而亡项。如婚姻,万不得已不能离婚,为一口气一个观念而离婚,离婚失去的都是大的方面。当然该离则离。
  三、提升境界的人生道德准则《周易》六十四卦各有其启悟人生的深刻意见。对指导生命运动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众所周知的八本卦揭示的人生哲理以及六十四卦中诸如谦卦所揭示的谦恭之德和中孚卦所揭示的诚信之德等都是对人生极富启迪意义的,都是提升生命境界的人生道德准则。
  这一规律:违背天理人理的作为最终活泼和失败!
  劝朋友读读易经类的书。

  20、一本论语打天下是值得商榷的
  一本《论语》打天下说它是错误的有人会批判,更有甚者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些结论起码是有偏颇的。为什么古代文人士子们怀揣一本《论语》打天下多不成功,就是成功也是短暂的,或没有好下场,包括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原因是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最伟大,它比西方早几千年之有。西方的唯物辩证法引进中国也不过百余年之多,我们便捧为“形而上品”,百余年前似乎我们“迷茫”了,面对世界不知所云了,只有“一本《论语》在打天下,所以西方列强东方小邻都来欺侮我们“龙的传人”,确实说我们落伍了。
  一、儒家思想。为了通俗我不展开。《论语》也不过是儒家思想的通俗读物,基本是以问答的形式,教你怎样做人的语录而存在于中国文化之林。浅说,就是让你在特定环境下安分守己做人,再深一点说就是怎么做能入世当官,也就是文人的处世哲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节义孝悌妯娌。就是一句“杀身成仁”也是为“皇权”而死。孔子一生想做官做个好官,思考了一生也没做成,据说他的子孙也没从政。孔子没有父亲其实没有父爱,他忘人人需要田地人人需要房子。儒家最大的缺憾是忘记了“人本”和过度“顺应”,忘记了和皇帝们说说“人民吃饱了不闹事”。陈胜吴广、李自成等不是“一本《论语》打天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和中山先生等都不是”一本《论语》打之天下的。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反“孔的。儒家就简说到此。你想想那些失去了“个性”的状元甲第们没留下几个名字,李白、白居易、陶渊明等则成绩斐然。孔子是效发周文王解八卦他则解释易经出名的,也是为了再当官,当老师不会出名的,吹孔的都是封建皇帝们,是为了“民顺”。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献媚当朝即“克己复礼”。为什么历代“批孔”又“吹孔”周而复始?他在儒家思想的贡献不如孟子先生,中国人喜欢一共而上,一旦出名,放屁都是神仙的气!
  二、道家思想。我也浅说之。道家思想到董仲舒时期便基本发展成熟,也不过三大精髓。一是天道自然,二是天人合一,三是天人感应。
  道法自然,说到底就是唯物论。但是这唯物论可以说比西方的唯物论更宏大和深涵。“唯物论”目前哲学界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唯物”,只“唯物”认识了的,没认识的就认为是“迷信”,存在着严重的被动性。那些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被没“认识”的。但“道法自然”则深刻的让人们认识自然遵循自然,遵循客观世界和人对应的客观事物,并有再认识的无限性。
  天人合一,说到底还是唯物论,只是具体到了人和自然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也就是人只能顺应认识,适应认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所谓的“改造”也是顺应和适应,自然的本质是根本不能改变的。
  天人感应,这是人对自然的先天的认知天赋和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相互关系。感应就是预感和预测,之深邃不亚于“苹果落在科学家的头上”。但我们惯性思维所限被认为是“迷信”了之遗憾!道家的这种思想来源于易经,直觉也好,生物钟也好,意念论也好,超直觉意识也好,这些是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只是待我们开拓思维去探索,可惜世界最高奖项诺贝尔奖没有这一项,就减慢了这一领域的思维速度。
  三、易经思想,我说的易经思想是指以文王的周易为限。易经思想则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辩证法”和“唯物论”了。“阴阳平衡”“阴阳对立统一”也就是西方的“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封建久了就崇洋,洋名词好听也时尚,这也与那个变革时代有关,这里不做多解释,只说为什么易经是群经之首。
  四、合二为一,合二为一糅合成道就是我的综上所述。易经思想给我们提供了“矛盾论”“唯物辩证法”;道家为我们提供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读书做官论”!我们再不能在文化上以讹传讹了!所谓的儒家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是等级观念、官本位、独裁、不平等、无法治意识等严重的封建残余,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发展战略上的思想差距。在美国“人”至高无上,一个教授自己就感不到和一个清洁工有什么差别。经济将被意识形态所决定啊,这是再发展的中国式“瓶颈”!
  当你失去了基本的哲学意识,失去了基本的世界观,便失去了认识论的思想基础,呜呼之,此时你捧着一本《论语》打天下怎能不自己打垮自己?!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代把儒家推崇为文明文化具灿烂之顶是危险的!
  再综上所述,一个朝代,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一个生命体,一个人,只有把“自然”为之尊重无比,把“人本”尊重无比,就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和基本思想,反之,自然会惩罚你;反之,则“人”会“推到”你,天下之大道矣!
  理解国学应从易经思想开始,道家思想其次,儒家思想再次之!
  我崇尚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孔子总算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教诲和基本道德。但我就“打天下”这个大概念是这样思考的。
  写此文的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易经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基础,也是哲学基础。

  21、国学,推崇孔子为什么是偏颇的
  知识所限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之广度和深度我不展开了。当下在主流文化中推崇孔子是错误的,推崇孔子就是一本《论语》,如果说儒家思想以孔子思想为思想更有误导。
  现在很多学者讲《论语》连带着儒家,确有点豆腐了加奶油,或是哗众取宠了。
  一、孔子的地位。论儒家思想他不如孟子,论易经他不如文王,就哲学思想他不如《易经》,论谈孝他不如《孝经》,论道德他不如《道德经》,论智慧他不如鬼谷子,论治家他不如朱夫子,论战术他不如孙子,论执政那很多人都超过他,论文学他没有一篇散文随笔小说显世,他就是个私塾先生,就是弟子多一点或弟子能了一点。在说他的业绩就是个善于写后续和编辑的私塾先生,编著过《诗经》、《春秋》等。
  二、孔子的投机意识。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他的“警世恒言”,为什么都不被“接受”?无理论基础和系统性(游说内容没有书籍传世)这里不多说。就说他能自己带着干粮周游列国是为了什么?直到四处碰壁又回到了故里,有点可怜,但不能不说他的这种进取精神是何等的可嘉,但也透出了他的“投机”心理。再说他后来编写或续写易经也是想像周文王那样利用“敢”解释“天书”而得到推崇再出世做官,不能不说也有“投机”心理。说实在的《周易》写到此我们不管周文王到底解释透了“八卦”的“天意”没有,但也算很哲学了。孔子的“后续”更使得易经不那么“神圣”了,人人都可以后续,什么“阴阳五行”等,使得易经有了算命的色彩。
  三、儒家思想,只能说孔子思想。为了通俗我不展开。《论语》也不过是儒家思想的通俗读物,基本是以问答的形式,叫你怎样做人的语录而存在于中国文化之林。浅说之就是让你在特定环境下安分守己做人,再深一点说就是怎么做能入世当官,也就是处世哲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节义娣悌妯娌。孔子一生想做官做个好官,思考了一生也没做成,据说他的子孙也没从政。孔子没有父亲其实没有父爱。儒家最大的缺憾是忘记了“人本”和过度“顺应”。陈胜吴广、李自成等不是“一本《论语》打天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和中山先生等都不是”一本《论语》打之天下之。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反“孔”的。他根本的思想内核就是“克己复礼”。为什么历代“批孔”又“吹孔”周而复始?就是孔子思想是哲学也不是基本哲学,充其量是一种“个人处事哲学”不是“处世哲学”,儒家就简说到此。
  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读书做官论”!我们再不能在文化上以讹传讹了!所谓的儒家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是等级观念、官本位、独裁、忠奴意识、不平等、无法治意识等,应该认真地思考和再认识。
  四、意识决定发展。孔子思想或儒家思想的属性是封建的,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发展战略上的思想差距。固守与改革,人治与法制,自由与平等,人性人权,正义与邪恶,极端个人主义等等,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或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匹配元素。精神决定物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美国“人”至高无上,一个教授自己就感不到和一个清洁工有什么差别(我不是崇拜美国)。经济将被意识形态所决定啊,这是再发展的中国式“瓶颈”!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开放,正在深化经济改革,思想意识决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
  我们正处在社会信仰观和价值观的相对“危机”的时期,原因是保守和封闭了多少年的我们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先进文化和意识一度冲昏了我们的头脑,但我们片面接受的时候又感到“冲突”,回过头来又认识到我们自己灿烂的文化的意义,但此时更应该分清和把握什么是西方先进的文化意识,什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主体文化和意识。这关系着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下半页的发展和进步,真正的强盛和经济大国。
  我不是反孔之人,作为“万师之表”可以推崇纪念发扬,但我们必须懂得此时此世什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流!我说鄙见:中华民族的国学主流文化中哲学思想的基础只有易经。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