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三秦演义>吉春《三秦演义》第四十回 光武刘秀建东汉 耿弇建议营王国

吉春《三秦演义》第四十回 光武刘秀建东汉 耿弇建议营王国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6-10 15:13:47      字数:3502

  第四十回光武刘秀建东汉耿弇建议营王国
  
  东汉(公元25年一公元220年)
  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一公元57年)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汉高祖的9世孙,出生于公元前6年。刘秀虽然出身皇室,但属远支,父亲刘欣只是一个南顿令。按照汉王朝的宗法继承制,刘秀一家已不能享有封地,只能靠经营田庄为生。因之家境远比不上其他皇室好过。王莽天凤年间,他去长安拜师求学的过程中,就曾因资用困难,与同学韩子合资买驴,靠随从人员拉脚赚钱。9岁那年,刘秀死了父亲,靠叔公刘良收养,景况更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人小志大。他曾说:“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执金吾,是当时警备京城的军事长官,是他当时所能见到的最大、最威风的官;阴丽华,是他当时见到的一个最美貌而又最有才能的姑娘。这说明他从小就有一种出人头地的思想。当他看到新朝王莽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广大民众恨莽思汉的时候,便产生了借机恢复汉室的念头。公元22年(新莽地皇三年),农民起义波及到南阳,刘秀便和其妹夫李通、当地商人李轶等商量起兵反莽,确定了起兵的时间和办法,并将信息密告其胞兄刘縯。刘縯当即召集其亲属谋划说:“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又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与此同时,李通用伪造谶语,到处宣扬“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穰阳(今河南邓县)人蔡少公也扬言“刘秀当为天子”。这年10月,刘氏兄弟按照与李通、李轶预先约定起兵时间,正式打起了“复汉高祖之业”的旗号,发动舂陵(湖南宁远县东)起义,号称舂陵兵,共七八千人,刘縯自封为“柱天大将军”。舂陵起兵后,刘氏兄弟自知力量不足,便主动派人先后与新市兵、下江兵说合,组成联军,共同反莽复汉。公元23年,刘玄称帝后,派王凤、王常、刘秀等率兵攻战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和郾(今河南郾城)等城。在昆阳大战中,刘秀担任绿林军的援军总指挥,并带敢死队3000人直攻莽军的指挥总部,从而起义军获得了昆阳战役的辉煌胜利。昆阳大捷后,刘縯企图夺取更始政权,取而代之,为刘玄发觉,下令处死。刘秀知道后,十分恐惶,但估计自已力量不足,又不敢公开对抗更始政权,便采取了以屈求伸的策略。他从前线连夜赶回宛城,向更始政权谢罪。为了不被更始识破,他不与亲近者往来,不为兄长服丧,表现出没有丝毫不满情绪;他不讲自已在昆阳的战功,只讲自已的过失;平时起居饮食、言谈风貌一如即往,因而使人看不到他的内心哀痛。但是夜里无人时,他却暗自垂泣,泪湿满枕。由于刘秀伪装巧妙,使得刘玄和农民起义将领们没有看出破绽,认为刘縯的夺权活动,是刘縯自己的事。封刘秀为武信侯,拜他做破虏大将军,并在同年10月,又派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此,镇抚州郡,以示信赖。
  耿弇,字伯昭,关中扶风茂陵人。少年时爱好学习,父亲向他传授《诗》《礼》。但他对军事特别有兴趣。后来几经辗转,率兵投效刘秀。当刘玄派使者东来时,他悄悄劝说刘秀道:“现在更始政权十分腐败,君臣淫乱,出征将领擅自作主,贵戚横行三辅,天子的号令不出城门,地方牧守,随意任命,百姓无所释从。加之铜马、赤眉之属割据一方,更始无力降服,失败指日可待!您首义南阳,破王莽百万大军,今又平定河北,据天府之地,号令一出,天下可传檄而定。”刘秀听取耿弇建议,继续留驻河北经营他的独立王国。他任命耿弇为大将军。
  刘秀一进河北,便如出笼之鸟,归山之虎,因紧忙发展自己的实力。为了取悦民心,他革除王莽苛政,恢复汉家制度,释放囚犯,广布恩惠;接着,他又利用汉家宗室的身份,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将河北各郡地主皇族的武装力量,集中统一到自己的属下,还收编了以铜马为首的100多万农民起义军。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刘秀不仅在河北站稳了脚跟,还初步建立了实现自己复汉称帝的政治军事力量。从此,他便公开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拒不执行刘玄命令。他一面派邓禹率军西向关中,伺机进攻起义军;另一方面派冯异寇恂,监视更始政权设置的关东重镇洛阳。公元25年6月,在高阝县(今河北高邑东南)称帝,建立起东汉政权;同年10月定都洛阳。称帝后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息农民起义军。刘秀平息农民起义军,主要是在三个战场上。第一战场,是在关中消灭赤眉军。在刘秀称帝之前,赤眉军和绿林军就已火交,互相残杀,刘秀则袖手旁观,专等坐收渔人之利。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入长安,消灭绿林军建立起来的更始政权,绿林军亦随之破灭。当樊崇率领20万赤眉军,因粮尽而被迫离开长安东返的时候,刘秀早已在关外部署重兵等待。公元27年农历闰正月,赤眉军在崤底被刘秀军击败,接着又在宜阳遭到伏击,陷入刘秀设置的重围被歼。第二个战场,在河南、荆州地区。刘秀分派岑彭、景丹等,对这一地区的零散起义军进行了围歼。第三个战场,是在河北地区镇压起义军,不久,这些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也被消灭。刘秀在消灭农民起义力量之后,接着便向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开刀。这些割据势力主要有渔阳的彭宠,秦郡的秦丰,梁的刘永,齐的张步,庐江的李宪,天水的隗嚣,河西的窦融,巴蜀的公孙述,五原的卢芳等。除窦融归附处,到公元40年,刘秀平息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终于完成了汉王朝的第二次统一大业。
  经过王莽末年的长期战乱,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刘秀有一天宴请皇亲国戚。有的皇族几杯酒下肚,便称赞他说:“文叔(刘秀字文叔)小的时候很谨慎,诚恳柔和,真没想到现在竟做了皇帝!”刘秀听了,也笑了。他胸有成竹地说:“我治理天下,也想行以柔道呢!”刘秀的“柔道”治国,首先表现在对待一些开国功臣的态度上,除了让邓禹、李通、贾复三个亲信参议朝政外,对其他功臣和外戚,大封列侯。他先后共封功臣365人,外戚44人,并赏给可观的封地和众多的民户,大量的钱帛,以表彰他们的功勋;然后,又以各种借口劝他们不再参与朝政,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建武末年,因匈奴饥疫,臧宫、马武曾上书刘秀,主动请求带兵袭击匈奴,以解除边患。刘秀却说:“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他还引用孔子的话说:“吾恐季孔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外。”从此,“诸将莫敢复言兵事”。可是刘秀对待内部,既宽宏大度,又防范严密;既巩固了集权统治,保持了政局的安全,又落了爱护功臣的美名,受到称赞。
  刘秀的宽宏大度,还表现在他的自知之明上,如他经常借故下“罪己诏”自称“无德”、“不明”,鼓励臣属上书进谏;至于部属的一些小的过失,他给以宽容,不予计较;特别是当臣下建议举行封禅泰山的隆重大典时,刘秀当即反对说:“百姓现在正满腹怨气,我这样做能欺骗谁呢?欺骗天吗?”他规定:“假如郡国今后再派遣官员给我上寿,胡吹海捧,一定以髡(kūn音坤)刑(古代割去男子头发的刑罚),罚其屯田。”消灭王朗后,缴获很多文件,其中有不少诽谤刘秀的书信,是刘秀部下在过去私下与王郎交往中干的。有人把这些书信呈交刘秀。刘秀不但故意不看,还让人当众将其统统烧掉,以解除属下的忧虑。刘秀的亲姐姐湖阳公主在一次出游中,纵奴杀人,地方官不敢抓捕,巧被洛阳令董宣中途遇见。董宣不但将杀人奴当场治罪,还对湖阳公主进行严厉斥责。湖阳公主回宫后,向刘秀哭诉。董宣严肃地向刘秀指出:“公主的奴仆随便杀人,如不严加惩治,那么陛下今后怎么治理天下呢?”光武帝听了,感到很有道理,不但赦免了董宣,还赏赐他30万钱。由于刘秀当众又要给公主留个面子,便命董宣给公主叩头赔个不是,但董宣硬是不跪。刘秀便命人按着董宣的头,向公主低头,董宣仍不肯俯。这就是董宣被称为“强项令”的来历。
  此外,刘秀的“柔道”治国,还表现在他对待民众的政策上。比如复行减轻田赋的政策。为了改善农民的处境,他下令军士屯田,减轻田赋,实行三十税一;恢复西汉赈济灾贫和抚恤老弱病残的规定,发放救济粮;为了减少开支,他裁减了四百多个县,使县及县级以下的官吏精减了90%;他还连续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多次颁布大赦令,将死罪以外的囚犯一律释放,免罪为庶民。在对待中原与边疆,中国与异邦的关系问题上,刘秀也不采用过去那种以武力对武力的手段,而是采取立足于中原,立足于国内,强大自身为主的柔道。由于刘秀采用“柔道”治国的方法,使政局得到了稳定,人民得到了生息,边境得到了安宁,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复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使东汉经济又一次出现了相当繁盛的景象。
  刘秀晚年仍起早贪晚,孜孜不倦地处理国家的大事。太子曾劝他注意身体,他却回答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他临死的时候,还嘱咐亲属和大臣:“葬礼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
  公元57年(中元二年)二月,刘秀因病死于南宫前殿,终年63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