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三秦演义》第三十六回 为陵庆功陵兵败 太史直言受腐刑
作品名称:三秦演义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4-06-06 20:00:13 字数:9131
第三十六回为陵庆功陵兵败太史直言受腐刑
关于为李陵庆功又闻李陵兵败降匈奴和司马迁讲真话遭受腐刑的事实,在我的《史圣司马迁》电视剧本中反映如下!
第十一集为陵庆功
52.未央宫
早朝。武帝听着一士兵的报告。
士兵:小兵随中郎苏武出使匈奴,归还了他们的使者,并送给且革是侯单于许多礼物。但是,单于十分傲慢,他因有人企图劫持其母逃跑为由,扣押了汉使臣!单于指派卫律劝苏大人投降,苏武以自杀反抗,宁死不屈。单于就将苏大人流放到北海去了!
武帝拍案而起:单于这小子欺汉太甚!胆敢扣押我大汉使臣苏武,令寡人十分气愤!匈奴多次犯边,杀我生灵,掠我财物,令人忍无可忍!朕决意征讨匈奴,扬我汉威!
李广利:圣上英明,征伐匈奴,顺我民心。臣甘愿挂帅出征,率二万骑兵,先到酒泉杀那匈奴右贤王,再活捉单于小子!
武帝:好!联命你统帅大军,讨伐匈奴!
李广利:遵旨!
武帝:贰师元帅,你传达我的命令,叫驻扎在张掖的李陵速回见我,我要当面令他负责你的后勤供给。你又传达我的命令,让驻居延的路博德归你调遣!
李广利:圣上英明,臣领旨!
?
53.酒泉元帅营帐
路博德在向李广利求情。
路博德:大元帅,国舅!老将曾当过伏波将军,今日却要跟在李陵那毛孩子脚下!我觉得太羞耻了!
李广利:怎么?圣上当殿宣布李陵和你都归我指挥,怎么是你受李陵调遣?
路博德:元帅难道不知?李陵不愿跟你!
李广利:不愿跟我?
路博德将诏书递给李广利看。
李广利念:“朕本意要李陵为国舅负责后勤,但李陵回朝后说他愿自编一队,到兰干山分散匈奴兵力,减轻贰师的压力,朕告诉他没有骑兵了,他说不要骑兵,只需5000步兵就行了。朕不放心,就诏你到张掖迎接李陵。现在,匈奴已入西河鄂尔多斯地,联命你快去截断敌人的道路!”
路博德:元帅,末将没有哄你吧!李陵这小子,想与国舅你争功哩!
李广利:只有5000步兵,他争个屁!既然李陵这小子不愿意服从我,我也就不管他!看他能蹦挞几下?
路博德:元帅不管他,我也不跟他!只是这圣上的诏令?
李广利:你怕啥?将在外,君命可以不受。不过,你可回奏圣上,就说是李陵的想法。现在正是秋天,匈奴马肥兵壮,不可交战,待明年春天,我军与匈奴决一死战。
路博德:妙!把我们的想法按在他李陵小子头上,让圣上怀疑他去吧!
李广利:对!必须制他于死地,叫他再跟我争!
路博德:好!末将即去给圣上回复。
54.建章宫?
玉栋朱梁,金碧辉煌。武帝雍容华贵,喜坐龙椅之上,二宫女执扇两旁,文武大臣坐于两厢。酒、果、点心满桌。
武帝:快宣陈步乐上殿!
内侍领陈步乐上殿。
陈步乐跪:启奏圣上。
武帝:李将军大败匈奴,战绩如何,快快讲来!
陈步乐:圣上,李陵将军率领5000步兵,按圣上的诏书旨意,如期到达龙勒水。我军一到那儿,还没休息,就遇上匈奴的主力。单于率三万骑兵,攻击我们。李将军率我们一块,奋起战斗。我军千弓齐发,匈奴千人中箭而死!
武帝:射得好!
陈步乐:敌军逃往山上,李将军率军追击,杀敌两千!
武帝:杀得好!
众大臣喜气洋洋:杀得好!
陈步乐:单于贼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去召集左右贤王的骑兵。我们继续追杀敌人,又斩敌人首级三千!
武帝:好,好!杀得美!朕先赐你美酒一杯!
陈步乐一饮而尽:谢圣上!李陵率军东南,走了五天,来到大泽草洼之中,发现匈奴贼兵占领了顺风地势,纵火围烧我们。
武帝:那你们怎么办呢?
陈步乐:圣上,李陵足智多谋,急忙指挥步兵扩散,围了一圈,点火烧掉身边苇草,进行自救!
武帝:太好了!李陵不愧为将门之子,懂兵法。朕赏李陵美酒一杯,陈步乐你代他喝了吧!
陈步乐:臣代表李陵将军,谢圣上!我军又与敌人步斗树林间,杀敌两千!我们又用箭四射,单于败走了。武帝:李陵扬我汉威,来,众大臣,为李陵庆功,喝!
众大臣:吾皇万岁,万万岁!
新提御史的杜周:圣上,李陵旗开得胜,打败匈奴,张我大汉威风!这是圣上善用将才的结果!众位大臣,我们应为圣上祝酒上寿!
丞相公孙贺:御史大夫言之极是!众大臣,请为圣上祝酒!
众百官:敬祝圣上万寿无疆!
武帝龙颜大悦:好,君臣同乐!喝!
酒过三轮。武帝转向司马迁。
武帝:太史令,将李陵的功劳全部记入史册!
司马迁:臣已全部记录在案。
第十二集廷议招祸
55.东方朔府内
舞厅内,几对少男少女跳着贴面舞。东方朔喜眉笑脸,正搂着一个倮露上身的美女,灌酒哩!突然,司马迁过府来了。东方朔忙招手暗示,舞女和怀中美女退去。
司马迁:东方大人,你怎么?
东方朔:太史令,你不必见怪。难道光让皇上玩女人?我东方朔也是个美男子,也是人,也要及时行乐呀!
司马迁:你这个活宝。
东方朔:对,我是个活宝。太史令,你还不知道我怎么入仕郎中的吧?让为兄给你口片口片。我初到长安时,就上书圣上,说我已熟读了44万字的书,身长九尺三寸,眼睛似明珠,牙齿洁白,守信义,完全可以做大臣。圣上看了信,不住发笑,准备任用我。但是,我在客馆内等了许久,不见任命,身上带的钱花光了。
司马迁:那你是怎么耍鬼点子呢?
东方朔:我正愁时,猛然见一矮子,灵机一动,故意吓唬他:“你死在眼前,还乐呢?”将其吓哭,说朝廷欺骗他入宫是杀头。我又给矮子讲了救法,支使他拦皇上的驾。结果皇上一问缘由,矮子供出了我。皇上要问我的罪,我便诉说:“矮子只三尺高,每月领一袋粮,240个钱;我身高九尺,也领那么多。矮子能撑死,我饿得直叫!”圣上大笑,让我留在他身边逗乐。
司马迁:听说你还随便用剑割肉吃,是不是?
东方朔:那还有假!大臣进宫领肉,站了那么长的队,我怕分不上,就用剑削了一大块肉拿回家,总管大人告到皇上面前。圣上又要问罪,我就趴在他脚下,数落自己:“东方呀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没分,怎能领赏?拔剑割肉,举动豪爽;割肉不多,还算忍让;拿给老婆,情义难忘;皇上宽大,谢谢皇上。”武帝不住发笑,又赏给臣一石酒,一百斤肉,叫我拿回家讨好老婆。
司马迁大笑:你呀,鬼花招真不少!
东方朔:没啥,逗乐哩!
司马迁:东方大夫,你在圣上身边,最近知道李陵有消息没有?
东方朔:噢,我正要告诉你呢。路博德将军派人密报圣上,说李陵兵败被俘,不知下落!
司马迁:兵败被俘?
东方朔:正是。圣上一听,大怒起来!立即密令杜周,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捉拿到狱中,观察有没有死丧的表情,但看不出来。皇上这两天愁得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司马迁:怪不得这几天皇上不早朝。圣上忧愁,难道身边没有人为他宽心吗?
东方朔:唉,谁去为圣上分忧?他身边的人,都是李贵妃的人,都说李陵的不是,恨不得叫李陵早死呢!
司马迁:那二师将军统帅那么多兵,而且是骑兵,能不救援李陵?
东方朔:太吏令,这你就不知道军队内部的详情了?你想想,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和匈奴几万骑兵作战,悬殊多大?二师和路将军勾结一起,不派救兵,不是眼看着叫李陵死!
56.未央宫
早朝。一片沉闷空气。武帝愁容满面,无精打彩。
武帝:杜周!
杜周:臣在。
武帝:李陵母妻有没有死丧色?
杜周:圣上,已观察几日,没有死丧色。圣上,臣以为,李陵家属肯定知道李陵投降了匈奴,如果是李陵死了,一定会哭泣着脸。
李延年:万岁,李陵兵败投敌,罪该万死,应当诛灭九族!
武帝低头不语,眼睛叮着司马迁在记史册。
武帝:太史令!
司马迁:臣在。
武帝:朕想听听你对李陵的看法?
司马迁:圣上,臣平时观察,李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今兵败被俘,是很痛心的事!但李陵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之地,抵挡数万之敌,杀虏上万,只因箭尽粮绝,救兵不至……
未等司马迁把话说完,武帝大怒:贱臣!我问你,谁的救兵不至?
司马迁恍然大悟:这……
杜周:圣上,司马迁显然是贬损二师将军,替李陵表功,诬蔑圣上!
武帝:大胆司马迁!你太狂妄了!你竟敢贬沮国舅,为李陵游说!杜周!
杜周:臣听旨。
武帝:将司马迁打入死牢,待后审罪!
司马迁:冤枉啊,冤枉!
大臣们面面相嘘,不敢一言。
杜周与阿宝等刽子手,将司马迁押出宫门……
?
第十六集三诬定罪
63.大理寺
审判庭内,“明镜”高悬。主审杜周、王温舒,陪审壶遂、东方朔落坐。刚毅严峻的司马迁陈述着。
司马迁:大人在上,容下官陈述了。当时,李陵兵败,圣上食不甘味,听朝不悦,臣受诏问。为了给圣上宽心,臣想讲明李陵的功过,好让圣上一分为二地看待李陵。不料,臣未把话说完,圣上大怒!
王温舒:大胆司马迁!照你这样说来,你还是个“忠臣”?我且问你第一个问题,你在朝会上讲的“救兵不至”有何根据?
司马迁:各位大人在上,容下臣说明。圣上作出英明决断,讨伐匈奴,这是非常正确的。圣上拜国舅为大元帅,率领十三万大军,加上路将军、韩说的军队,共计十五万之多,浩浩荡荡,征战匈奴而去。而李陵仅率五千步兵,同匈奴的主力相遇,抵挡敌人三万骑兵,随后又面临敌人八万军队的包围,李陵率步兵东杀西拼,杀虏上万人啊!大人们想一想,国舅的十多万部队,为什么没有一点动静?这不是“救兵不至”,又能作何解释呢?
壶遂:这?
杜周:照你这么说,是国舅的问题了?
王温舒转向杜周:干爸……
东方朔:哎,公堂之上,怎么叫起“干爸”来了?
杜周瞪了一眼王温舒。
杜周:路将军出庭作证!
路博德:李陵不听国舅的话,孤军深入匈奴之地,想要逞能争功!李陵同单于激战,至兵败投降匈奴,没有派人求援。
壶遂:真的没有派人求援?
路博德:没有。
杜周:司马迁“救兵不至”的推断不能成立!
台下,人们议论:“都是大汉的军队,不能见死不救啊!”
王温舒:肃静!司马迁,我问你第二个问题,李陵兵败投降,你为什么还要为他辩护?
司马迁:各位大人,李陵与匈奴主力开战,是在龙勒水,距长安千里之遥!当时,快马报告,只说“李陵兵败被俘”,并没有说他投降!下官只是实情实录,实话实说,没有为李陵辩护的想法!
杜周:没有?
司马迁:没有。我入仕为郎中,与李陵同为圣上身边的警卫,只是公差关系而相识。他与我的志向异路,他是武将,我是文臣,我们在一块,从未喝过一杯酒。
王温舒:这个问题不说啦,反正李陵是到匈奴那边去了。司马迁,我问你第三个问题,你是否知道李陵投降匈奴后,为匈奴练兵之事?
司马迁一怔:下官不知。
杜周:不知?
司马迁:你明白而装糊涂!
王温舒:干……不,御史大人,司马迁早已入狱,我们封锁得严严的,他与世隔绝了。
杜周:噢……
东方朔:不可能知道还问什么?
王温舒:带伤兵出庭作证!
狱卒将伤兵乙带进公堂,伤兵已颤抖着跪下。
壶遂:这位伤兵,你是那个将军的部下?
伤兵乙:李陵。
壶遂:你站起来讲话。
伤兵乙:小兵腿有伤,站不起来。
东方朔:那就坐下讲话。
狱卒取椅子,让伤兵乙落坐时,暗暗掐了伤兵一下,伤兵乙害怕。
王温舒:快讲,老实讲!
伤兵乙:李陵……将军……不,李陵叛贼,在兵败之时,不组织突围,……而是……
杜周:而是什么?
伤兵乙:而是叫我们散去,他投降了匈奴!
王温舒:请公孙将军出庭作证!
公孙敖:李陵兵败被俘后,圣上心怀疑虑,派为臣率军前往边关,打听李陵的动静。
壶遂:怎么样?
公孙敖:我率四万兵到了雁门关外,与匈奴左贤王骑兵相遇,打了几个回合,捉了几个匈奴士兵。我从一个匈奴兵口中得知,李陵正在为匈奴练兵哩!我就回报了圣上,圣上大怒,已下令将李陵全家抄斩了!
东方朔:公孙将军,你讲的属实?
公孙敖:那还有假?
东方朔:文书官,记录在案。
文书官:是。
王温舒:我现在宣判!司马迁为李陵降敌辩护,又贬损国舅二师元帅,诬罔圣上,定为死罪!
司马迁:冤枉,冤枉哪!
杜周:将死刑犯押下去!
司马迁被几个狱卒连踢带打地拖走。
退堂后,壶遂与杜周说话。
壶遂:御史大人,我看,将今日审理记录,原原本本地呈报圣上,请圣上明查吧?
杜周:也好,也好!
第十八集集资赎罪
66.杨田农家
夏阳城内东头,四合院。程三、杜明和杨田农商量着。
杨田农:程三,我那女婿的龙门寨的房子,能卖多少钱?
程三:我已约了两家,说有急事用钱,没有告诉乡亲们真情,司马迁那房子能卖千两银子。我又和老婆商量好了,将我家房屋也卖掉,也能卖千两。加起来才两千银子。
杨田农:程三,你家不能卖!卖了,你老婆孩子住那儿?
程三:我们商量了,搬到京城去,租间门面,卖“千层烧饼”和羊肉合络,能挣钱!
杜明:杨叔,我在龙门书院,号召学童们捐物,只说扩建书院。这,都是些小麻钱!
杜明将一袋子麻钱放在桌子上。
程三:这能有多少?
杜明:大概五百吧,都是学童的一片心意啊!
杨田农:对,不管多少,是一片心意!我代表女儿、女婿感谢你杜明,感谢学童们!
程三:再不能迟了!这两天就要走!
杨田农:好,快走!这样吧,程三,你把我女婿的房今晚就卖掉,我把这院房也卖掉,咱们明天就上路!
程三:那你住啥?
杨田农:我父母、清玉她生父、还有我老婆,都先后过世了!我是老汉一个,住到女儿那里去,也好照看。
程三:就这么定!明天上路!
67.华阴杨敞家
杨敞家,在三圣母庙旁。客厅内,杨敞与华山道士交谈。
杨敞:方道士,岳父遇诬害,要赎他出狱,等着用钱。听说你们想在城内买房子传道,就卖给你们这院房子,不知道士愿出多少?
方道士:10万!
杨敞:10万!
方道士:嫌少?
杨敞:不是,这院值不了那么多钱。
方道士:10万,一半是赠,一半是租金!
杨敞:不行,不行!你们都是挣香火钱,道士们还要吃喝哩!
方道士:不要紧的。想当初,太史令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推崇我们道家,在全国轰动,使我们道家扬眉吐气了一段时间!如今,他的儿子有难,我们能不相助吗?!
杨敞:方道士,那就多谢了!
方道士:不用谢。我看你这相貌,是贵人!所以,我说此院是租,不是买。等你日后得志,封侯拜相之日,我就归还你们杨家这府弟。
杨敞:小人不敢妄想高位,只想救岳父要紧!
方道士:好,出家人告辞,明天你上路,我在华山脚下玉泉院将金银交给你。
杨敞:多谢道士赐舍!
方道士:不用,不用,道家人以天为本。
杨敞将方道士送出府外。
68.太史府
夜晚的太史府,冷静漆黑。只有那中间的客房内,有微弱的灯光。杨田农、杨清玉、司马英三人在计算着金钱的数字。
杨清玉:英,你写,看共有多少钱?
司马英:对,你们报数。
杨田农:有龙门寨房钱一千两,程三卖房一千两,杜明叫学童捐献五百两,夏阳城内房子卖了一千五百两。英,你记下了没有?
司马英:老家共四千两。
杨清玉:英,将钱数记上,谁的多少,写细点,这都是血汗钱,份份情啊!
司马英:好。妈,你报吧!
杨清玉:你益州刺史任叔派人送来一万两。
司马英:就写“任叔”吗?
杨清玉:任……任安,从前和您爹一块当过郎中。“滑稽”伯,就写东方,送来一万两;还有从山东来的一个“卖书郎”送来二万两,我再三问她姓名,他就是不说,放下银子就走了,连饭也不吃一口!
杨田农:英,现在多少了?
司马英:四万四千两。
杨清玉:还有你们华阴家租金10万两!
杨田农:租金就那么多?
杨清玉:杨敞说,方道士讲了,一半是赠,一半是租钱。
司马英:现在共14万4千两。
杨清玉:还差得很远,得另想点办法!
第二十集圣贤指路
72.死牢内
深夜。黑暗的牢房内,司马迁头发蓬乱,披散在血污的脸上,躺卧在犹如兽圈的湿地上。毒蚊叮脸,他无力去打;虱子咬背,靠在墙上磨一磨。他心思重重,睡不着,爬起来,来回踱步思索……
司马迁:我的家贫,是筹不足巨钱的。今中午,程三兄来了,言说筹下25万,再没办法了!当时,我对他生气了,骂了爱妻啊!我也理解她的心情,但不能背着我卖儿子呀!让人多伤心啊!观儿,您在哪儿?您在哭吧?您在想爹妈吧!我可怜的儿啊,都是爹爹不好,让您们受苦受累。
沉默,止步。
司马迁:我问心无愧啊!入仕二十余年来,我一心营职,亲媚于主上,拳拳之忠,不忘汉家之业,勤勤恳恳,万万没想到,喜怒无常的圣上,亏了小臣的心啊!
沉思,又踱步。
司马迁:受宫刑吗?不,不能,那是极耻大辱!人,最惨的灾祸,莫过于贪图私利;最痛苦的悲哀,莫过于刺伤了心;最丑恶的行为,莫过于辱没祖先;最大的耻辱,莫过于遭受宫刑啊!受了宫刑而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
沉默,止步。
司马迁:死?对,死……一死了之,已经被杜周一伙贼诬为死罪,已无脸见人!
这时,司马迁慢慢地解下裤带,又将衣衫扯成条条,拧成绳,和裤带一绑,摸着,挂在牢窗的铁棍上,准备自杀!
当脖子快挨上绳圈的瞬间,一声闷雷,惊呆了司马迁!
幻影。空中的司马谈,责问儿子。
司马谈:迁儿,《史记》写完了吗?进展得如何了?这是您向为父作了保证的啊!
幻去。
司马迁:我这是怎么了?想自杀!愚蠢啊!父亲在责问我!上吊,值得吗?能与斩关夺城的英雄一样吗?“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这算什么死呢?比鸿毛还轻,与蝼蚁的死没有什么区别!
想到此,司马迁慢慢将脖子从绳圈边沿移开,又来回踱着步子。
司马迁:不死?就要受宫刑!最残酷的辱刑啊!唉,怎么办呢?
幻影:
孔子困穷,不忘撰修《春秋》……
幻去。
司马迁:啊,孔子厄困,不忘修《春秋》啊!难道我就不能受宫刑而完成《史记》吗?!历史上,有多少比我官位高的人,也同样受辱,不是也作出了大事业了吗?!西伯侯被囚,推演《周易》;屈原放逐,作《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被割掉了膝盖骨,论述《兵法》;吕不韦被流放,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为人们重视!这些,都是圣贤们发泄愤懑的作品啊!他们心里有郁结,得不到通达,所以才叙述往事,寄情于后人!我何不学习这些贤人,将《史记》写成“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呢!
月亮西坠,天快亮了。
司马迁终于作出了抉择。他猛地摇着牢门,呼喊着。
司马迁:王温舒!快开门!我要禀报圣上,甘愿受宫刑!
第二十一集自请宫刑
73.死牢内外
死牢内,司马迁发疯似地摇着铁门,不停叫喊。
司马迁:王温舒!快开门,我要禀报圣上,甘愿受宫刑!
死牢外,阿宝叫来了王温舒。
王温舒:啥事?这么早就把人吵醒!
牢内的司马迁:王温舒!快开门!
阿宝:开门?妄想!
牢内的司马迁:我要禀报圣上,甘愿受宫刑!
王温舒一惊:啊!你真的愿动宫刑?
牢内的司马迁:甘愿受宫刑!
王温舒:好,我去禀报圣上。
74.长乐宫
朝会。
武帝:内侍!
内侍:在。
武帝:近日有无报告边关战况的?
内侍:万岁,有。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
武帝:宣他上殿!
内侍:宣边关来人上殿!
边关来人:叩见圣上。
武帝:边关战绩如何?
边关来人:启奏圣上,二师元帅与单于在余吾水上对峙,正在谈判;公孙敖出师不利,引兵正回。
武帝:国舅不是胜利了吗,怎么在谈判?你讲的可是实情?
边关来人:圣上,句句实情。
武帝:下去歇息去吧。
边关来人:谢圣上!
边关来人下殿后,太常上殿。
太常:启奏圣上,册封皇子昌邑王的文书拟好,请圣上诏令吧。
武帝:下诏书吧。
太常:遵旨!
太常下殿,王温舒急急忙忙上殿。
王温舒:圣上,万岁!
武帝:快讲!
王温舒:圣上,司马迁他……
武帝:他怎么?死……
王温舒:圣上,不是,他甘受宫刑。
武帝大笑:司马迁自请宫刑!很好,很好!这正合朕意!司马迁呀司马迁,你终于屈服了!朕早就说过,什么样的骏马都得听朕驾驭。这小小太史令的傲骨,终于被折断了!哈哈!
75.蚕室
在黑暗无光、微微温暖的蚕室内,司马迁被捆绑在刑术台上,秦医官准备施行宫刑手术,刀、剪、?钅追针、线放在一旁。
司马迁:秦医官,来吧,快动呀!
秦医官含泪不忍动手。
司马迁:秦医官,你哭了?不要感情用事,要用理智战胜感情!
秦医官:太史啊,我秦义真不忍心啊!
司马迁:秦医官,你知道我为什么自愿受宫刑吗?我是为了完成《史记》大业呀!秦医官,我早已把你祖先秦越人的事迹写进《史记》啦,难道你不想叫《史记》公布传世?!
秦医官:太史,原来你是为完成《史记》而受这辱刑的啊!你真令人敬慕啊!
司马迁:快动吧,早动早出狱。
蚕室门外,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蚕室内,刀剪声,镑钅追?声,听不到叫声!
司马迁神情自若,眼睛发出奇光,咬紧牙关,忍受着剧痛!
第二十四集谎言败露
80.北海草原
苏武赶着一群羊,手拄汉节,与常惠边走边谈着。
苏武:常惠,你这次回长安,责任重大啊!
常惠:我知道。李陵给了我许多钱,还给一个匈奴小头目写了封信。他让我想办法卖通关卡!
苏武:这就太感谢李陵的义气了!惠,你到了长安,一定要面见天子,而且要在朝会上见圣上,不要让那李娘娘知道!
常惠:对,我一定按中郎你的话办到。
苏武:你又要报告圣上,就说我回国的事,恐怕有变,要推迟!
苏武从身上掏出一片羊皮交给常惠。
苏武:你把这片羊皮带在身上,是我采集的一首民歌,就写在上边。你要亲手交给圣上,这是说明李陵为何投降的证据,也是为司马迁昭雪的佐证啊!
常惠:我一定将这块羊皮交给圣上!
苏武:不管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要想办法过去,完成使命!
常惠:我一定完成使命!
81.未央宫
朝会。武帝听着太常的奏章。
武帝:太常!迁徒到茂陵、云陵的名单?
太常:奉圣上之命,臣草拟了这名册,请圣上过目!
武帝:呈上来!
太常:是。
太常呈上名册,武帝过目。
武帝:就按此下诏吧!
太常:遵旨。
武帝:有人启奏吗?没有就散朝吧!
武帝还没有说完,内侍急报。
内侍:圣上,苏武派常惠面见圣上!
武帝:快快让他进殿!
内侍:宣常惠进殿!
常惠弯着腰上殿跪在武帝面前。
常惠:圣上,苏武派我面见圣上,有要事密报。
武帝:宫女们回避。
宫女们下殿后。
常惠:圣上,苏中郎让我向圣上报告三件重要情况。第一件,为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李陵已将李绪刺杀。
武帝:啊!有证据吗?
常惠:有,有这块羊皮为证。
常惠将小块羊皮举起。
内侍接了羊皮,转呈给武帝。武帝看口念。
武帝:对,这是苏武的亲笔字。
北风起兮云飞扬,
草木黄兮雁鸣霜。
北征匈奴在沙场,
一狼一羊陷番邦。
狼降虎兮教兵法,
羊没胡兮思故乡。
归无路兮多懊丧,
以狼易羊兮诬忠良!
这一狼一羊指什么?
常惠:苏武对小臣讲,这一狼指李绪,这一羊指李陵。
武帝:那“诬忠良”呢?
常惠:苏武解释说,诬忠良指迫害司马迁!
武帝:啊!朕知道民歌之意了。内侍!传公孙敖上殿!
内侍:传公孙敖上殿!
不一会儿,公孙敖头冒虚汗、哆哆嗦嗦地跪在了武帝面前。
武帝:公孙敖,你知罪吗?
公孙敖:圣上,臣知……不……
武帝:公孙敖!朕问你,你为什么要慌报军情,将李绪为匈奴练兵,报说是李陵?
公孙敖:圣上饶命,这都是国舅和娘娘叫我慌报的。他们说这一报,可以一箭双雕,一可诛灭李陵全家,使李陵投降匈奴;二是射死那直言的拒受白璧的司马迁。
武帝:啊?拒受白璧的司马迁?
公孙敖:圣上,贰师将军从大宛弄到一对无价之宝白璧,未交国库,私藏于家。在娘娘和杜周的指点下,为了达到使司马迁在史册上替李广利留下美名,就派人送到太史府。司马迁拒受白璧!
武帝茫然醒悟:司马迁啊!真乃良史之才!朕冤枉你了!来人哪!将公孙敖斩首示众!
武士们立即将公孙敖拖了出去,斩首。
武帝:常惠,苏中郎的第二件事呢?
常惠:第二件,苏中郎让臣转告圣上,他回国的日期恐怕要推迟。
武帝:单于又变卦了?
常惠:圣上,这第二件与第三件密切相关。
武帝:你快说吧!
常惠看了一眼李延年,低头不语。
武帝:文臣武将退下!
文臣武将出殿后。
常惠:圣上,苏中郎得知,李广利正与匈奴左贤王密秘商议,准备联合打长安,李娘娘作内应,想篡圣上皇位!
武帝惊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