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白云飘飘>《白云飘飘》续写(五十五)

《白云飘飘》续写(五十五)

作品名称:白云飘飘      作者:zy1147580869      发布时间:2010-02-19 21:27:12      字数:6160

10
到了XX宁安医院,云又胡说开了。母亲赶忙拿着国龙医院院长写的介绍信,费了好大周折,找到了宁安医院郭副院长。院长发话,一大帮人把云强行按到二楼病房的床上,打了一针安定,云才昏睡过去了。
母亲交了六百块钱押金,这医院总算住下了。她回去找交警队催肇事司机交住院费。

这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一般人都不太了解。
住院部是一栋三层筒子楼,破旧不堪。底楼是医务人员办公室。二楼是男患者监控区,三楼是女患者监控区。底楼随便出入。二、三楼,楼梯顶部都是铁栅栏,旁边一道小门,成天锁着。只有医护人员有钥匙。走廊对面并排六七间病房,铁栅栏两边分布着厕所、“刑法室”、病区医务室,跟看守所的布局差不多。病人跟犯人没啥两样。这儿的患者,大多是受了强烈刺激后的后天性的精神病患者。当时的医院设施很落后,根本没什么特殊治疗方式,完全就是靠激素类药品维系患者情绪的平稳。这类医院说白了就是病人家属实在没办法照管病人而不得已花钱雇的个“保姆”一样。医院医疗水品不咋样,但住院费却很贵;这类病人发病时间长,病情反复,很难控制,基本上没有治好的。一般家庭很难承受来自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大压力。所以大部分患者或多或少都是靠单位、国家、相关责任一方掏钱,才能住得起医院。这儿的医护工作人员因为没门路跳槽、转业,大多带情绪上岗,对病人不冷不热,就跟监狱管教差不多。
这是一个可怕的、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患者俱乐部”——一间大房子,摆一台18英寸彩电。为了防止病人犯病后损坏,电视装在人够不着的半墙上。跟小县城的电影院一样,破旧不堪的硬木座椅都是固定着的。唯一可以移动的物件就是遥控器,上边缠了十几层医用胶布,还时常有专门的医务人员掌控。电视节目不好“玩”,仰着脖颈看,也费劲。这类病人服药后又都嗜睡成性,所以电视几乎是个摆设。
唯一可以娱乐的方式就是每天早晨吃完药,看那些病情稳定后的男女病号固定的、保留的“精彩”表演——
来自XXX钢厂的老工人王老倔倒背双手、昂首挺胸地在过道里喊道:“……东风吹,战鼓擂,现在的社会谁怕谁?!……”他一说完,三楼上来自XX绒线厂的女病号就铿锵有力地唱开了:“……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前者因为和车间主任爱抬杠,爱给厂领导写检举信,被打压成这样了。好在人家一个月还有八百多块钱住院费报销。后者是下岗工人,上访钉子户,多次上告无门,“告”到精神病院了,住院费家里掏。要搁在现实生活中,他俩组成“革命伴侣”,保险没人敢惹!
老的表演完,年轻的跟上了——
老爱跟人决斗的、来自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实习大学生马列用他那优美、动人的歌声继续打动着他心中的好姑娘——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
好象红太阳
……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
大学生唱完,楼上的女高中生接上了——
《校园老情歌》
我们的爱情是如此的清澈
在碧绿的草坪上
在湖水荡漾的岸边
在暖风醉人的顶楼天台

我们的爱情是如此的古老
在墨香依旧的书信里
在一点羞涩的手牵手里
在淡淡的歌声里

在校园
我们相遇我们相识我们相爱
我们懂得爱
懂得这首校园老情歌

当漫天的雪花飘起
握着手拥抱呼吸
当纷飞的落叶满地
……
二人都是回族,都是相思病。前者长相英俊,来自附近农村;后者是吴忠城里的,早晨跑操时见过,蘑菇头,很清纯,很美丽。他们的住院费都是家里掏。要是正常人,他们组成小家庭,该有多恩爱啊!
他们表演完,这些神经失常者都会“呱唧呱唧”的鼓掌。有时候,那些刚分来实习的、还算善良的女护士都忍不住拿手擦眼泪……
当然,这位爱和人决斗的马列先生也时常被几个男医生拿绳子捆了,拉到厕所旁边的一间阴森可怕的屋子里受刑——电击。这个刑法是专门对付那些不听话的病号的。云也挨过一次。那是他偷偷把药藏在褥子底下,被收取床单、被套的女护士发现并举报了。他们认为云病得不轻,而云觉得他根本就没病,他纯粹就是为了整治那个肇事司机才住进这所医院的。他们把云挟持着,拉到电椅上坐上,头上箍上一个发卡一样的东西,一摁电钮,电流就把人击得牙关发颤,可难受了。这是医院最重的刑法。

云的病室里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农村青年。他是骑摩托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了,老大爷家里要一万块钱的“住院费”,青年家认为老大爷要的钱太多,在讹人,所以叫儿子也住进医院,两边耗上了。青年成天不说话,就拿右手在左手手心划拉,嘴里还念念有词,看着跟真的神经病没啥两样。
每次碰到家属探视,不分老少,都挤在一间病室里,都眼巴巴地望着家属拿来的好吃头。有一个叫马俊的,时常给自己跳迪斯科的,来自内蒙左旗的小青年,家里可能特有钱。他母亲隔三差五就会坐长途班车来看儿子。马俊烟瘾很大,瘦得皮包骨头,他母亲很心疼。每次来都提两只烤鸡,夹带一条好烟。病号们都假装和马俊母亲唠嗑,马俊母亲实在不忍心,就把一只烤鸡撕开让大家伙分着吃了,再拆开一盒烟,挨个儿分着抽。每当这个时候,就有病号在门上放哨,生怕爱管闲事的医生护士把烟收了去,把他们赶走。而通常医护人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知道病号们都快被圈疯了,犒(方言:特想吃肉)极了。
因为病号食堂是承包出去的,“上帝”又都是傻子,家属又不能看护,没人检举,检举也没人管,所以医院伙食很差。可就这样,大多数人都吃得“胖乎乎”的。因为这都是激素药物发挥的作用。
每次打饭时,伙夫拉着餐车在栅栏外拿铁勺敲几下铝盆沿,病号就饿狼一样纷涌而出,医生、护士就高喊着跑过去拉了这个、拽了那个地维持秩序。伙夫从铁栅栏里挨个儿接过病号的搪瓷碗,“咣啷”一声,打好饭,饭上边再放俩糖酥饼,递进来。吃饱、吃不饱、好坏就这一碗。
这儿的病人不是人,都是废人、犯人、牲口!在这儿,不出半年,好人也能变成傻子、疯子!
 
一个多月后,夏收完毕,母亲提了几个煮好的玉米棒子,带了一些青枣,看云来了。每天都趴在很结实的防护网里看医院门口的云发现了母亲,就高喊着给母亲打招呼,说他好了,赶快把他接出去,他实在受不了了。
母亲找到医护人员开了铁栅栏的小门。云早早就等在那里。母亲还未进屋,屋里早涌了一帮病号。三下五除二,所有吃头吃了个精光。母亲告诉云:因为事故鉴定为云占70%责任,那个混蛋司机耍赖不掏钱,交警队的押金也花光了,他们也没办法。看来白白住了一个多月院,活受了一个多月洋罪。母亲给医院打了招呼,医院给云开了住院证明,当天就把云接了出去。
11
回到家,也没啥好吃的补身体。正好羊把式说家里的一只老绵羊阴雨天受了风寒死了,海风弟骑了车子从山上羊把式的羊圈里捎了回来,父亲开剥了,每天给云炖上一碗补身体。云也慢慢锻炼着摆脱精神药品的控制,因为这些药品的刺激性太大了。刚开始不吃的几天,时常出现幻觉,甚至都有口眼歪斜的感觉。
几天后,父母觉得这次车祸吃亏太大,就到石空镇上找三姨奶奶的六儿子(赖六大大),说他认识的人多,看能不能在他的梅西大楼开的餐厅里请那些交警吃一顿,让那个肇事司机赔偿点医药费和误工费。赖六大大满口答应了。他找了那几个负责此事的交警在他的餐厅里吃了一顿大餐,害得父亲花了好几百,可事情并未解决。父母回来嘀咕了好几天。羊肉吃光了
几天后,羊肉吃光了,又没啥药品,父母担心云的病情复发,落下后遗症,又找到交警队,催着叫司机领着云到灵武神经医院做个复查。
第二天中午,另一位司机开着另外一辆小车拉着肇事司机找到了云的家里。他们给云买了一箱夏进瓶装奶,说要拉上云去医院复查,彻底了结此事。戴着两枚克数很大的金戒指的肇事司机也诉苦说要急着往回领驾照,他都快被单位开除了,奖金工资扣罚,家里快揭不开锅了,老婆也闹着和他离婚。
到了灵武宁安医院,母亲又买了几斤香蕉,到附近的灵武农场家属院找四奶奶一家,看看西安石油学院放暑假回老家的宁生大大是否认识医院领导,想叫医院复查时做个手脚,说云的病情有可能复发,再问肇事司机要点钱,以防后患。
好不容易找到四奶奶家,四奶奶的二儿媳迎在大门外,说四奶奶身体不好,在区干休所疗养呢,宁生大大也在那儿服侍。这位新妈妈连香蕉都没接,就把门关了。
做脑电图检查前,母亲教云装作头疼的样子,努力使血压上升,可还是没起作用。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母亲还不愿意,教着云撒赖,装病。肇事司机把医院领导叫到一旁嘱咐了几句,医院领导从旁边的医务室喊了两个男医生,叫母亲也跟着,把云拉到二楼的刑法室,拿电一击,痛苦万分的云连声说他好了。
一切正常!医院给开了复查证明,肇事司机拿着证明扭头就走了。
母子俩悻悻地坐班车回到家里。
几天后,母亲发现云走路斜趔着侉子,还不时地嘿嘿傻笑,就催着父亲找交警队再要钱。因为她听说司机交的住院押金还没花完,顺便把已经撞坏的摩托车推回来。
父亲回来说:司机早到交警队办妥一切手续,把驾照和剩下的钱要走了,交警队也催着他把摩托车推走,说摩托车放一天还要交五块钱看车费,看在赖六大大请着吃饭的面子上,看车钱就免了!正当他推着车往赖六大大的梅西大楼走去,意思是暂时放在大楼院子里,过几天再找车往回拉,镇上修摩托车的云的初中同学杨黑子挡住说车没咋坏,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修好也花不了几个钱。他就把车放下了。
母亲一听就说:杨黑子和他那个村长爹爹子一样,心比驴毬都黑!他爹伙上那个流氓书记还没把你害够?你总先问问价钱再修呢嘛!
果不其然,几天后推车时,杨黑子嬉皮笑脸地伸手就要了450块钱。说这也换了,那也换了,净是原厂配件。
车放在中巴车上带回来后,巷子里就围了一帮人议论开了:修的啥车嘛!光换了几个塑料灯罩子、仪表盘,连大梁都没校正,就要了四百多块钱。还是你娃子这次车祸赔上钱了!
母亲一连唠叨了好几天。一家人没给云好脸色看。嘴上不说,心里都认为云是个扫帚星,丧门星!
白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夜晚,寂静得好似坟墓!
…………
云也极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敢说自己哪儿难受。
几天后,大舅妈来了。她一看云口眼歪斜,走路都还不稳当,劝父母领着云到区附属医院找她哥哥开点好药吃,别把病耽搁了。
第二天,母亲问队上的电焊工韩XX借了七百块钱,俩人领着云到了银川附属医院。车费母亲出了。等了老半天,大舅妈的哥哥做完手术出来了。他领着母子俩到药房开了六百多块钱的药——三合子安神补脑液,五板子脑活素,五板子脑复康,两瓶复合维生素b。
药买好,大舅妈叫他们母子俩先回家,说她哥哥搬了新家,有一台洗衣机送给她,她还要等她哥哥下班后去她哥哥家。
金秋十月,依然炎热,但家里却冷得像座冰窟。
云自己看着说明书,自己倒开水吃药,自己照顾自己。
好药就是好药,半个月后,云觉得自己一切正常了,只是身子还有点虚弱。
又待了几天,家里实在闷得不行,他想骑摩托车到铺子里看看。母亲看见后骂道:“你个吃屎的东西,还骑你妈的架子呢!你还没把一家人害够?!”
没办法,他偷偷骑了自行车,到街上的铺子里看了看。街上冷冷清清,赖二大大家也没人。他把铺子门打开,一摸墙上挂着的西装口袋,还有九百多块钱。他一想,还收了两家人的防护网定金。他翻开账本,找到那两家人的定金数额,然后锁上门,骑着车子给他们送去。
第二天,他又骑着车子往县城赶去。因为他想起了还欠饺子馆老板的15块钱呢!
到了关帝中学门口。有些内急的他突然想小便。正好进母校感受一下当年的学习环境。当他傻傻地跨进侧门时,好像看见了甄老师、黑老师、侯校长正坐在门口的桌子后议论着什么。他使劲地猜想,可能是学校正在举行啥重要考试呢。他们会不会把他忘了,呵斥他随便进入学校大门呢?甄老师去年从枣园初级中学校长的位置上调入关帝完全中学当副校长呢。黑老师已经是教育局督学了。侯校长仍然是学校一把手。
小便完,他凭借记忆,走到了教学楼底楼的昔日的高三四班——他们文科班。一位女老师讲道——
“……在历史长河中,间或也有帝王赋诗作文,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久远的帝王文化。有史记载的帝王诗歌之作,首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作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无赖’皇帝真正看重的是政治权谋,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别无建树……在历代帝王中,最具才气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领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才华……李煜,五代成就最大的词人,词界大家、千古词帝。作为南唐的国君,李煜前半生享尽荣华富贵,词作主要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离愁别绪,题材狭窄,立意不高。做了亡国之君后,面对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风转向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颇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公元前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那天,他命乐伎演奏他的新词《虞美人》‘作乐’。不幸声闻于外,触怒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用牵机药将其毒死,年仅41岁。这首千古名词也成了他的绝笔。这首词被历代乐人谱曲传唱,经久不衰,尚可告慰他在天之灵……清代赵翼有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首推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写尽,宋代文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之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和宋词都有各自严谨的格律韵脚,表现形式不如现代诗自由,从而也限定了诗歌意境的发挥。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这是高二第一册语文书中的课文,他站在窗子底下听得入了迷。他不敢朝教室里边看,但他能听出来这就是那位娇小玲珑的语文老师的声音……
出学校大门时,他隐约听见甄老师给黑老师和侯校长讲他出车祸的事情。因为甄老师老家就在枣园街上。云还给他老家焊过防盗门呢。那次的工钱还是甄老师给他付的呢。他经常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肯定知道运出车祸的事。云就听见黑老师惋惜地说:“唉,呶其实是个聪明娃娃嘛……看他呶个样子,可能碰成脑积水了。唉,人的命呀!……”云从大门出来,走到车子跟前,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一脸。他好像清醒了许多……
到县城,他给饺子馆还了钱,又给那个老板解释了原因,老板一家感叹不已。他又推着车子到了斜对面的县委门房。三舅奶奶正好在。她切了白兰瓜硬塞给云吃,还关切地询问了云的病情,鼓励道:“好我的娃娃呢,人常说福大的命大呢!病好了好好干。人嘛,谁还没个七灾八难的……你爸爸连你妈都会支持你的。亲的多会儿都是亲的,打折的骨头连着根筋呢,你赖二大大的那里我给他说,这几个月的房租就不要收了……”
傍晚,一脸茫然的他回到了冷冰冰的家里。家人也没问他到哪里去了,也没招呼他吃饭了没有。
晚上,云一个人躺在前半间的炕上,发呆、流泪……
三姨奶奶和三舅奶奶一家之所以兴旺发达,那是他们家有一位贤妻良母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