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飘飘》续写三十四
作品名称:白云飘飘 作者:zy1147580869 发布时间:2010-01-22 16:56:12 字数:3733
2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就意味着苦难生活的真正来临。就好像婴儿离开了襁褓,孩童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云和早已步入社会的海风弟以及其它贫寒家庭的子女一样,步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其间的苦乐酸辛对他而言根本毫无机遇可言,仅仅算作是严峻的人生考验。
忙碌的生产劳动结束后,依然是对渺茫人生的不安和逃避现实的强烈欲望。海风弟已经在附近的工地上干了好几个月活了。小小年纪的他已经为这个家做了不小贡献。而年纪大、身体素质好、学问高的他却给家庭带不来什么贡献,反而净给家里添乱、增添烦恼。生性要强的云怎么都想不通,也很自卑。
即便别人不说啥,他也能从大家看自己的眼神体会到或嘲笑、或无视他的存在的感觉。这比拿刀扎他的心都叫他难受。
…………
霞要到中国地质大学报到去了。她给家里安了电话的军打电话,要军、云、诚去车站送她,她说就要离开家乡了,想看看老同学,尤其是想看看云最近过的咋样。说她从枣园火车站坐车到银川她姨妈家待一两天,再从银川乘坐开往北京的快客。
云、军、诚三个好朋友如约到火车站送霞。霞依旧是那么善解人意,依旧是那么美丽青春。他勉励云和诚继续复读,说凭云和诚的脑瓜子来年肯定考上北大。希望军不要气馁,来年再复读一年,争取考上中专。军说他一定要考上中专,和霞同年参加工作。云和诚却没有复读的勇气了。云说他把学到的知识都忘了,忘得一干二净。他和诚一心注定要在农村带一辈子。霞骂他俩傻。诚只是低头不语。云说他已经傻了,很傻,很傻……
车来了,三个人目送一脸笑容的霞登上了东去的列车。三个人回家的路上,云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诚默然不语,军扯着嗓子乱喊乱叫……
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傍晚的送行场景。后来,云很多次都因打工、办事、游玩从枣园火车站登上这趟8781/8782次平凉——银川的普通旅客列车(后改为7511/7512)。再加上他后来把家安在了枣园街上,并和几任车站站长因为送煤气和加工修理等业务成了好朋友,经常去那儿。故而他对这个小站上的一切太熟悉不过了。他很喜欢站台上那几株松树和桃树。尤其是每年四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他都会站在家门口眺望那一片灿烂若彩霞的桃花。每次他都能回想起当初送霞上火车时的情景。联想起霞灿若桃花的面庞,他曾写过一首诗歌——
《小站》
小站 在故乡
像省略号中的一个点
人生的轨迹
包含它
一树桃花
灿烂地摇曳
粉红色的青春
每年的四月
都会开
那一年
失恋后的我
目送她离开小站
搭载 希望的终点
一列快车 呼啸而过
…………
难道是它 掀起的风
扰乱了树的梦境
吹落我希望的花朵
一地的忧伤
我思念小站
小站上的一树桃花
每年的四月 都会开
我像蜜蜂一样
每年的四月
都会去小站 采摘
我的希望
小站 和
小站上的一树桃花
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永远珍藏
每年的四月
我会如期去小站
采摘我的希望
放飞我的梦想
目光搜寻她
一道去远方 流浪
云04.4于枣园
…………
人不能闲。这一闲下来,烦恼就会随之而来。
当他一遍遍抚摸、翻看着霞送给他的《平凡的世界》,想着心爱的霞可能已经坐在宽敞明亮的中国地质大学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更为丰富的知识;坐在藏书量汗牛充栋的大学图书馆里尽情吸收新鲜的学术理论,他内心深处既为霞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自卑、无奈。每到夜深人静之时,痛苦又一次次梦魇般向他袭来。他又恢复到那种吃不香睡不着的可怕状态了。只几天工夫,他就变得面黄肌瘦,死气沉沉。
不行,照这样待下去,他非疯掉不可。得想办法改变目前的可怕处境!他要走出家门,离开这个让他一睁眼就感到窒息的家庭。
他用毛笔写了“耕读传家”四个大字贴在前半间的墙上作为激励自己虽躬耕穹庐仍不忘读书之志。
…………
正当全家为他的前途命运既感到惋惜又感到无奈的时候,队上周老三的大儿子来家里找云出去干活。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此事。
第二天一大早,云打好行李,把那本《平凡的世界》带上,就跟着周家老大和另外两个同龄人到位于本县境内的国营长山头农场的一所扶贫小学工地上去了。
巧的是包工头正是他初三时的班主任甄老师的弟弟。甄老师的妻哥贾XX正在工地上看工地。
由于远离居民点,没有电,工地上没有搅拌机之类的设备,全凭人干,活很苦。
此外,这里风沙很大。一天干下来,个个都糊得灰头土脸。连鼻子窟窿里都是黄乎乎的干鼻涕。因为是山区,用水也靠手扶子从很远的地方拉运,洗漱很不方便。工地上人少,没有专门的灶房和厨子,就近在一家农户家里吃饭。伙食就跟山里人吃得差不多,天天山芋白菜,还没有多少油水。工地上也没有工棚,临时搭了一个帐篷。夏天睡在帐篷里是很受罪的。午休时里边热得睡不着,大家都就近拣个有树荫的地方眯一会儿。
因为自从上高中住校以来,云和村里的同龄人接触少了,工地上又只有七八个人,也没人和他聊天,也没有共同语言,他觉得很孤独。每到晚上收工后,也没有电,整个世界黑漆漆一片,大家都倒头睡觉,又睡不着,都睁着眼看着顶棚发呆。简直就是一座香火不旺的孤庙!
就这样干了半个多月后,发生了一件事,让云受苦的梦想都破灭了!
工地上有一个二姨子瓦工(初级工)。他看云成天闷闷不乐,又见云午休时还拿着书看,就觉得云是他们的另类。他跑过来取笑云:“别把你生在龙宫里,跌在屎坑里,还装模作样地看的是书。念了个几年级啥?!”
云白了他一眼,没吭声,合上书睡去了,却怎么也睡不着。直到现在他才感觉到自己和他们不能相提并论。自己就是落在平阳里的虎,鸡群里的凤凰;还不是真老虎,是个病猫!不是真凤凰,是只拔了毛的孔雀!
下午上工时,工头正好又把云派给那个二姨子瓦工当小工子。真是俗话说得好“本事不大、架子大;大神好敬、小鬼难缠!”
每次云给架上的他捯的灰,他不是嫌干了,就是嫌稀了。一连改了几次,他还是嫌不好使。云就回了一句:“你嫌不好使,你舅舅咋使着呢!”谁知道他们甥舅两个合伙说云干活不踏实,焉头巴脑地,一看就是个爬怂(懒骨头)。一说开了逼嘴还歪得很!云就使气不干了。因为工地上都是小包工活,按粉刷面积算工资,甥舅两个连喊几次不见云动弹,那个二姨子瓦工仗着有人撑腰,自己年纪、力气也大,跳下架就给了云一拳。云扑上去和他撕打起来,那厮的舅舅就跳下来拉偏架。因为队上的其他人都还在另一栋房子里干活,也没人听见。那天云挨了不少打。
云窝了一肚子火,眼泪花子差点就流了下来。想着以前在学校时,虽然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但还冷不着、热不着、也没人随便欺负。再看看现在这种下三烂的处境,一股酸楚与委屈涌上心头。强烈的自尊心让他觉得无法再在这个地方干下去了。日他妈的,同样是人,年纪也差不多大,人家干的活轻,拿的工资还高,还这么盛气凌人。以后非要学一门手艺,否则的话,难以在这个牲口社会立足!
第二天,大家都上工去了,工头也到县城拉水泥去了,他就打好了行李,连工钱都没结算,就一个人背着行李走到不远处的109国道上,挡了一辆固原——银川的班车回家了。
从公路边的李湖路口(童庄五队)到家里还有二里多路。幸好洼子里没人,没人追问他干啥去了,咋又回来了。虽然行李袋子压得他汗流浃背,但他觉得这总比被人们利剑一般的目光注视着要强。他又找到了以前那种逃学或者闯祸后灰头土脸回家的感觉。他怕见到任何人。好像他是一个懦弱、懒惰的逃兵!
回到家,他扔掉行李躺到炕上就发起呆来。性急的母亲一个劲儿追问他不好好干活咋又跑回来了。走到哪儿都丢人扫兴!爬杆什(懒汉)!羞先人完了!见云不吭身,骂急了的母亲还就用惯常骂云的话:“你不了死去啥!焉鳖娃子!宰货!……”边说着还掂起笤帚把云写的“耕读传家”扫了下来。
云一看母亲这么不理解自己,索性跑到库房屋里掂了一把洋镐把他放书的墙柜子刨了一个大洞。
母亲依旧是不顾羞丑跑到四舅奶奶和三舅奶奶跟前诉苦去了。自然而然的,云就在亲邻们心目中落了个“二流子”、“爬杆什”的坏名声。叛逆心理极强的云就和家人搞冷战、甚至还摔碟子砸碗,闹得全巷子人都知道了。
…………
过了几天,周家老大回来了,母亲去他家问了情况。自然,那甥舅两个也没说什么好话。母亲领了工资,扔给云五十元钱。依旧有心无心那句话“吃屎的娃子,眊拿上哪里有路哪里走!”
晚上,回想起这次打工的不幸遭遇,回想着无知、愚昧的母亲对他的不理解,对他的侮辱,他又一次流下了悔恨、无奈的泪水……
哈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你揽的月在哪里呢?!你捉的鳖又在何方呢?!俱往矣,往事如烟!捉,捉,捉你个鳖蛋自个儿!你个傻瓜,你个笨蛋,你个蠢猪!
这,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