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风流公主姐妹传奇>风流公主姐妹传奇(五)

风流公主姐妹传奇(五)

作品名称:风流公主姐妹传奇      作者:惠锋      发布时间:2013-07-07 20:02:07      字数:8445

王掌柜听了这话,长出一口气,他缓缓的说:唉!说来话长啊!奶妈惠姬从宫里回来后,就带着一个大女儿惠馨离开了……哦?离开了?她能去哪儿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吗?王掌柜的摇摇头说:唉!这人啊不敢有钱,一旦有了钱,就变坏了。惠姬的丈夫原来是一个很老实的人,是惠姬父亲的伙计,这人我很了解,可是想不到的是,惠姬去了宫里,小儿子没有人喂养,无奈家里又找了一个奶妈子,但是谁也想不到,她的丈夫竟然和这个奶妈子厮混在一起,惠姬的养父母很气疯,可是家里的大权都交给了惠姬的丈夫,那个奶妈子有个哥哥,是当地的无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经常到妹妹这儿蹭吃蹭喝,还不时地要钱,说不给钱要把惠姬的小儿子给卖了,惠姬的丈夫被这个小妖精给迷住了,样样都听她的,结果惠姬的养父母给活活气死了,所以惠姬回来后无处安身,无奈只好带了大女儿离开了。说到这儿,王掌柜感到很过意不去,他觉得是自己害了惠姬,脸上现出不安的神色来,高力士听了好久不说话,最后说:看来要找到奶妈惠姬真是难啊!
王掌柜看到公公面露难色,他说:或许到秦月楼去找老鸨儿问问,说不定她会有点线索呢!高力士一听,赶紧说:那就劳烦你跟我去一趟秦月楼了。好吧!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长安城里最有名的销魂窟秦月楼。老远就看见了老鸨儿手里拿着一块丝绸手帕,正在招呼客人,两边站立着许多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楼梯口还有几个姑娘正领着着客人往上走,老鸨儿看见了王掌柜的和高力士,快步上前,笑吟吟的喊叫道:哟——又来了两位贵客,姑娘们,来呀!高力士站在原地不动,王掌柜的低声说:这位是宫里来的,有紧要事情找你,借一步说话!哟——来了就先玩玩嘛,有啥正经事情呢?来来,客官,来了就享受一下吗,我们这里的姑娘个个出众,不论人样还是才艺,那是没说的!恩——高力士眼睛一瞪,老鸨儿马上换了口气说:姑娘们,多操点心,妈妈我有正经事情要办,仙儿,快另两位客官到贵宾房里去,妈妈随后就到。妈妈,您就放心吧,来来,两位客官请跟我来吧!
那个叫仙儿的姑娘长得水灵灵的,看着他们笑嘻嘻的一指楼上:请吧——二位——说完自己先一步走到前面,屁股扭着,腰身一拧一拧的,身上的香粉味道很浓,力士皱皱眉头,王掌柜笑嘻嘻的捏了一下仙儿的屁股,仙儿转过身来,朝着她一笑,步子轻盈的上了二楼。
楼上便热闹得很,每个小房间里都有客人,不时传来阵阵淫浪之声。力士和王掌柜刚坐定,老鸨儿就满面春风的上来了,仙儿赶紧给二位客官上茶,倒水,又殷勤地端来了水果,老鸨儿手一挥,仙儿识趣的离开了。
王掌柜看着老鸨儿的脸问道:你还记得那个叫惠姬的丫头吗?哦?你是说被一个老板买去当女儿的那个小姑娘吗?正是!她不是早就从良了?我是问你,当年这小丫头是咋样到你这里来的?哦?我想想……老鸨儿额头上微微出汗了,那些擦在脸上的粉泥掉渣子了,露出几块皱纹来,老鸨儿赶紧用手遮掩着,她忽然说道:哟,我记起来了,那是一个姓刘的人贩子送来的,那天……高力士说:不要啰嗦,那姓刘的即可知道是哪儿的人呢?好像是什么叫上林镇的,我只记得他说是在渭河岸上啥的……王掌柜的见多识广,他说:那一定是上林镇,那镇子就紧挨着渭河呀!
两人一起离开了秦月楼,王掌柜给力士说:关中道上是有个上林镇,那是当年汉武帝打猎的地方啊!高力士很惊讶地看着王掌柜,他笑着说:呵呵,看不出来,王掌柜的真厉害啊!连这个都知道,唉!可惜我力士没念过书,哪能知道这些啊!看来以后还得仰仗你帮忙啊!客气!王掌柜笑着说。
力士回到宫里。把情况给唐玄宗李隆基讲了,李隆基听了沉吟一会说: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办哪!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奶妈惠姬啊!正在这时,玉真公主急匆匆的进来了,她知道哥哥李隆基正在派人寻找奶妈呢,就进来了,听到了高力士说的事情,不由得柳眉倒竖,气愤的骂道:想不到民间还有如此无耻之人,力士,告诉我,那个欺负奶妈的人家在那里?哼!说着脸孔都红了,哈哈哈……李隆基见妹妹气成这样子,不由得大笑起来:妹妹啊!这点小事情就把你气成那样了?难道你忘了宫里的那些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事情了吗?玉珍不由得一愣,心想:是啊!马上也笑了起来:咯咯咯,哥哥,多亏你提醒,要不我又犯错了,师傅整天跟我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修行就索性心养性,瞧我,老做不到啊!高力士笑着说:公主真不简单,武功不错,道为修行也不错嘛!历史你是在取笑本公主吗?奴才不敢!奴才是实话实说啊!罢了!隆基说:妹妹,急匆匆来,有事情吗?
玉珍这才说:我求哥哥给我修建几个别馆,我和姐姐想在长安城里修行,就方便多了;想去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就去周至楼观台修行;我可不愿意整天呆在宫里,闷死我了,嘿嘿,哥呀,我想去的地方很多,以后呀,可能到处都有我的别馆,谁叫我的哥哥是当今的皇上呢?哥哥你说好吗?;好好,哥哥听你的,还有吗?力士听到周至县几个字,马上联想到奶妈惠姬的事情,赶紧问:公主知道周至县是不是有个叫上林镇的地方?有啊!问那个地方干啥呢?呵呵呵,我听说公主的奶妈惠姬的老家就在那儿呢,我怀疑她有可能回到老家了……是吗?玉珍一听奶妈有消息了,赶紧说:好啊!正好我最近要去楼观台呢,顺便去到县衙打听一下,太好了!太好了!玉珍象个小孩子似地拍起了手,隆基看见妹妹高兴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哈大笑起来了:朕有多少日子没有今日个这么高兴了!力士,寻找奶妈的事情 你可交给公主,你继续干你该干的事情,知道吗?遵旨!力士慢慢退下。隆基忽然又说:慢!力士,朕派你监管给公主造别馆的事情,记住,两样事情都要办好啊?!奴才一定照办!高力士这才慢慢退下,一转身离开了隆基的寝宫,只剩下隆基兄妹二人了。
李隆基听了妹妹玉珍的话,感觉有道理,于是下令叫高力士迅速派人,到长安街上寻找适合建别馆的地址,为二位妹妹各建一处别馆。满朝文武顿时哗然,隆基眯着眼睛,听着下面大臣们一个个慷慨激昂的议论;一言不发,等大臣们不语时,他睁开眼睛,巡视一番,然后问道:众位爱卿还有何建议?大臣们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看你,李隆基见无人大话,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假装打了个哈欠:没有人讲了?那就退朝吧!说完话,自己就一个人离开了,大臣们莫名其妙,最后都要摇头,叹口气各自散开。
玉珍陪着高力士在长安街上转悠着,当然少不了王掌柜的陪同,他们三人都换了装,和大唐百姓一样,没有人能认出来,当走到奶妈惠姬当年生活的地方时,王掌柜地说:这个铺子就是当年惠姬的家,如今生意兴隆,已经今非昔比了,玉珍假装要买木炭,缓缓走过去,看见几个伙计正在给客商们装车,对对车马散乱的排列着,有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人,正是惠姬的大儿子,背着手,悠闲地散着步子,那几个伙计看见了他,赶紧打招呼:老板早!老板好!然后很卖力气的干着活路。玉珍走上前去,大声问道:那位是老板?惠姬大儿子猛地转过身来,看看眼前这个瘦弱的少年,心里不由得生气,但是他强按住心头之火,冷冷问道:客官耳朵是不是有问题啊?安?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玉珍冷笑一声:好大的口气,老板就是这样跟客人讲话的吗?哟呵——看来这位还不了解本大爷吧?告诉你,本大爷是长安街上有名的木炭王爷——是吗?玉珍心头的怒火腾的一下给点燃了:放肆!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口称王爷?下贱的东西,你配吗?惠姬大儿子一听,哎呀,你说谁呢?活得不耐烦了?伙计们,收拾家伙,给我打他——正在这时,王掌柜和高公公走过来了,惠姬大儿子一看认得,马上说:王掌柜的,不关你的事情,请你走开点,小心伤着了你!王掌柜走上前去,啪啪扇了两耳光,你……你——混账东西,还不跪下?
惠姬的大儿子正在发愣,王掌柜用手指着玉珍说:认得吗?她是当今皇上的亲妹子——玉真公主啊!啊?惠姬大儿子有点不相信,高力士走上前来,用手轻轻捏捏惠姬大儿子的手,疼得他大叫不止,赶紧跪下,叩头如捣蒜一般:啊!请公主饶命吧!下的有眼不识泰山,下次再也不敢了……咯咯咯,还有下一次?想得美,哼!力士,本公主觉得这儿修建别馆最好,你看那?恩!公主说好就好,奴才遵命就是了!说完话,玉珍笑着说:走吧!王掌柜呀!谢谢你——公主客气了,为公主效劳,我求之不得!
他们三人又去了一趟秦月楼,玉珍看见那些个妓女就生气,尤其看见了老鸨儿那贱样子,看见了男人们就像苍蝇一样,令人恶心,她气愤的说:这个地方一定要拆掉,建一座别馆!话说完,气哼哼的就走了,高力士和王掌柜的紧跟后面,力士轻而易举的赶上了,王掌柜的哪里能赶得上?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才跟了上来,看见王掌柜的狼狈样,玉珍不由的咯咯咯笑个不停,逗得力士也跟着哈哈哈大笑不止。
没有过几天,惠姬大儿子的铺子就被一伙御林军给查封了,还有秦月楼,一起被查封了。限令三天,赶快搬走,至于去哪儿,自己选择吧!高力士想来想去还是要靠王掌柜的帮忙,他找到王掌柜说:给公主建别馆的事情,还要你多操心了!王掌柜高兴极了,可是脸上却显出为难之色:这个?恐怕我弄不好吧?你也知道,我是个商人,不懂的建筑呀!呵呵呵,这个事情好办,你只要负责拆除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由我来安派吧!那好吧!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把他们的家拆了,叫他们住哪儿呢?这个你不用管了,公主自有安排!好!那我就放心了。
唐玄宗下旨,叫惠姬大儿子一家通通出家去吧,还有秦月楼的妓女们一律都从良去吧!很快王掌柜领人把这两处都拆除了,高力士又命王掌柜在长安街上找懂得建筑的人,按照公主的要求,迅速建造别馆。王掌柜一下子成了长安街上红极一时的大人物了,很多人都来巴结他,就连宫里的那些大臣们都极力巴结他,因为他是当今皇上妹妹的座上宾呀!王掌柜大大发了,金银财宝一下子多得数都数不清了。他自己忙不过来,就请他远在山西的弟弟来帮忙,他弟弟名叫王一鸣,他叫王大鸣,兄弟两个性格各异,王大鸣从小就很机灵,那时候家里还有钱,能供的其他兄弟两个读书,可是弟弟对念书不感兴趣,很喜欢干木匠活,后来就干脆不念了,剩下哥哥一个人读书,可是无论咋样下功夫,就是考不中,无奈只好结婚了,那一年山西遭了灾,王大鸣自个儿离开家乡,丢下老婆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到了长安街,幸遇现在的老婆的父亲,就是已经死去多年的木炭老板,他就倒插门,入赘做了上门女婿,等过了几年回去,老爹和老妈相继都去世了,只留下兄弟王一鸣,他劝弟弟到长安城里跟他一块去学做生意,弟弟不愿意去,只好作罢!其后好多年也没有回去过,后来回去过几次,也没有见到弟弟,因为弟弟成了流浪的艺人,专门给人家做木工活,听人家说,跟自己一样,也成了入赘的女婿了,摇摇头,叹口气:唉!王家的祖上哪辈子冒烟了,咋就这么不争气呢?
如今他有钱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把弟弟扶一把,于是就觉得把弟弟叫来,帮自己是在好不过了;一来可以帮助弟弟,二来可以兄弟团聚。于是他从长安起程,到家乡就把弟弟一家子接来了,此时弟弟已经成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了,能不能来还得女方家长同意才行,好在老婆愿意跟着丈夫一起去京城长安,所以还算顺利。弟弟有个已经五岁的儿子,长得格外机灵,一双聪颖的大眼睛,天真好奇的个性,听说要跟父母亲去长安,高兴极了,一路上不停地问:大伯,听说长安城大的很啊?是吗?恩!王大鸣摸摸侄儿的小脑袋,乐呵呵呵的抿不拢嘴巴,小侄儿名叫王微微,跟父亲姓,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母亲也姓王,跟谁姓都一样。
王一鸣一家来到了长安街,住进了哥哥的家里,因为王掌柜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微微就成了所有人关注的中心了。说来也怪,弟弟领人修建别馆,每天累死累活的,竟然接二连三的还有生了两个儿子,王大鸣自己就是生不来一个儿子,他就把微微想过继给自己,弟弟很乐意。从此王微微就在长安城了读书了,出入俨然是富家公子的样子。
两年过去了,玉珍和金仙两位公主的别馆都修建好了。玉真公主就在自己的别馆里,天天修行,每日早起,诵经打坐,这是每日早晨必修的课程,其余时间就是弹琴,吹箫,她召集了很多从宫中教坊退下来的老年优伶,还不断吸收一些爱好音乐歌舞的美男美女,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音乐队伍,她常常带领自己训练的音乐人才,到后宫和教坊的优伶们一起为哥哥李隆基演出助兴。她的别馆里面笼络了很多人才,渐渐的在长安城里出名了,很多人都想结识玉真公主,想通过她的引荐,到朝里求得一官半职;姐姐金仙不同,她过的是另外一种很放荡的生活,当年她也曾经和妹妹练过“玉真神功”,但是她觉得那种功夫练起来很费力,一点都不好,师傅见她对玉真神功不感兴趣,就传给她“销魂术”,她已经是个成熟的女人了,第一次修炼销魂术,就觉得美妙无穷,所以从此后她就专门修炼此种法术,以后她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金仙销魂术”,所以她的别管清一色的都是俊美的男性,其实她就是为自己找了很多面首。
两个公主的做法在长安成里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人们多对玉真公主大家赞赏,对金仙公主颇有微词,只是没有人敢当面议论,都怕绕火烧身,有几个胆大的,最后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议论这些事情了。
玉真公主在长安城了建好了别馆,就抽开身子想到周至县去打听一下奶妈的事情,虽然她早已安排人去了周至县城,可是那些人办事不力,始终没有结果,玉珍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去办比较好,所以她决定过了阴历年,到楼观台二月初十会前后,到周至县城去找县令帮忙。
周至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处渭河平原腹地。周至县正式建置于西汉武帝太初年(前104年)。县城位于秦岭山脉中段终南山北麓约十公里处,有名的道教圣地楼观台就建在终南山北麓。相传周穆王来此游乐,并建造了“楼观宫”;当年秦始皇在观南修建清庙,经常与大臣们游历于此。此地是道教发祥之地,道教始祖老子在此传经布道,广收门徒,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得到成仙而去。
老子姓李,名洱,又名叫老聃,是河南人,相传函谷关令尹喜邀请老子前来关中讲学,在此筑建草楼管,用来观瞻天相,后称楼观台;唐高祖李渊为了抬高李姓家族的身份,追认老子为李姓祖先,改楼观台为宗圣宫,从此楼观台成为大唐宗庙,每年大唐皇帝都要来此祭祀祖先,特别是每年的二月初十前后,因为老子的忌日是二月初十,所以就把这一天定为正会。
“天下第一福地”是说楼观台的自然风景观。自古以来就有“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最为有名;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胜”的评述。道家有“三十六福地,七十二福地”之说,楼观乃“洞天之首,福地之冠”。“老子天下第一”是说楼观台的人文景观,这里是老子讲经的地方,也是道教祖庭。
楼观台的规模很大,分为上中下三院。因了每年大唐皇室的人要到此祭拜祖先,百姓们在楼观台会期间,都想目睹一下皇室人员的华丽和高贵,看看自己心目中臆想的皇帝到底是个啥样子,所以在忙,也要到会上去一趟,方圆五里之地都是古会的涉猎范围,助兴的少不了秦人喜欢的秦腔,唱戏的都是江湖班子,每一年事先都要巴结好县令,打点很多银两,才有机会搭台唱戏,等着皇室人员一高兴,就会获得大把的赏银,那个戏班子那一年获皇家赏银了,从此那个戏班子就出名了,整个关中道上,大凡有头有脸的人家过大事情,就回去请他们前来助兴演出,故会上搭台唱戏的每年有很多家,人们上会除了想看看皇室人家外外再就是看看大戏,听听高亢激越的大秦腔;会上卖啥的都有,打拳的、耍把式卖艺的、卖吃食的特多、各种面食、小吃、还有那些经商的人,把自己的货物拉倒会上来销售,许许多多摆地摊的,人山人海,关中道上西府宝鸡的香客们、还有渭河北岸及榆林的陕北客,认得的人互相招呼着,人挤人,水泄不通。
每年这时候,周至县的县令忙的不亦乐乎,在会还没有开始之前,必须事先安排好专门迎接皇室人员的事宜,等正会那一天,亲自引领衙门里所有人员一起跪迎皇室祭祀人员,这一天的形式和礼仪,在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更加隆重了。
唐玄宗当上皇帝的第三年,玉珍公主已经十八岁了,出落得格外漂亮,两条柳叶眉,配上一对细长的眼睛,瓜子脸,白皙的皮肤,穿穿着得体的唐家服饰,显得端庄美丽不俗,姐姐金仙二十二岁了,也很漂亮,只是打扮有点媚俗,说话行事显得轻浮点,姐妹两都在楼观台跟师傅修行学道,周围的人很少知道他们的身份,就连县令马连池都不晓得,因为她们平时都在修炼,跟外界素不来往;但是楼观台里有两个美如天仙的道姑人们都知道,所以很多年轻的小伙子,上会来就是冲着看这两个美丽道姑来的。
长安城里修建好两座别馆,一时间成为佳话,人们对玉珍公主刮目相看,很多有才华的读书人想办法去接交她,靠近她,玉珍也经常给哥哥隆基推荐人才。后来的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等都是玉珍引荐的,只是和他们两个一生的感情纠葛令玉珍颇为烦恼。
开元四年的腊月,玉珍和姐姐一起来到周至县城,想求县令帮忙给找找奶妈的下落。姐妹两个换了装,都是男儿扮相,衙门口的衙役看见两个年轻的小伙子,通报说有要事求见县令大人,正在这时,师爷刘向东腆着肚子,刚从家里吃完早饭不久,懒洋洋的烤了一会木炭火,额头冒汗了,他才急急忙忙的向衙门小跑着,因为他记起了马县令叫他提前准备好明年楼观台会的事宜,所以他急忙跑来了,却遇见了两求见的年轻人,刘向东走上前去,仔细围着他们转了一圈,没有看出有啥可疑的情形来,就仰着肥兜兜的脸,眯着鱼泡眼鼻音很重的问道:你们找县令有啥事情?玉珍上前微微一笑,抱拳道:这位爷不知咋称呼?一个瘦高个的衙役笑嘻嘻的说:他是县太爷的师爷——真是猪眼嘻嘻嘻,刘向东也笑了:鄙人姓刘,是本县的师爷。金仙露出洁白的牙齿,大不咧咧的说:我当时谁呢?不就是个师爷吗?我们可是——哥——玉珍见姐姐要露身份,赶紧叫一声哥哥,金仙伸伸舌头,玉珍说:求师爷带我们进去吧!刘向东是个聪明人,觉得这两个人不同非寻常,就把他们引进去了。
师爷刘向东把玉珍和姐姐金仙领进去,县太爷马连池看见师爷领来两个后生,眉毛一皱,眼睛一瞪:大胆后生,竟敢私闯公堂,来呀——给我拿下!站立两旁的衙役们拿着水火棍朝玉珍扑来,姐姐金仙一阵旋风似地,迅疾点了他们的穴位,众衙役个个被钉在原地,有侧身的、有弯着腰的、还有双手高高举起的、几个胆小的大张着嘴巴,玉珍朝马连池走过去,竟然吓的县令钻进了公堂桌子下面,师爷刘向东是个练家子,会点功夫,只身扑向玉珍,和玉珍刚交手,就被玉珍反扭了胳膊,玉珍咯咯咯的笑了,师爷听到清脆的笑声猛然醒悟过来,赶忙斗胆大声说道:莫非是公主千岁吗?金仙把头一摇,露出长长的发辫,乌黑发亮似瀑布一般,清脆的一声长笑,见马连池战战兢兢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哎呀,瞧瞧县太爷那狼狈样……
玉珍见师爷认出了自己,就放了他,刘向东赶紧跪下:二位公主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金仙笑着说:起来吧,本宫恕你无罪!马连池也赶紧给她们姐妹来叩头,被玉珍给挡住了:算了吧!本宫今天有事情相求二位!马连池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双手作揖道:公主有啥事?敬请吩咐,小的一定照办,一定照办!是呀!只要公主吩咐,奴才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啊!师爷瘦削的脸上到处都是笑容。县太爷见两位公主有事情想求,赶紧亲自给二位公主看坐,玉珍和姐姐金仙落座,师爷上前来:属下冒昧,敢问二位公主如何称呼?金仙立刻答道:本宫叫金仙,这是我妹妹玉真公主,用手一指玉珍,马连池笑眯眯地说:早就听说当今皇上的两个妹妹貌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刘向东接着说:能亲见二位公主是奴才的福分,有幸目睹公主风采,更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啊!主仆二人不断说着巴结逢迎的话,乐的金仙一脸灿烂,玉珍微笑不语,师爷见二位公主高兴了,就说:烦劳公主把他们给放了吧?哦?金仙一看那些个衙役们还在原地呆立着,咯咯咯不停的笑着,直笑的隆起的胸脯乱颤,玉珍迅疾一转身,刷刷刷三下五除二解开了他们的穴道,哎哟——哎哟——哎哟哟——衙役们这才复了原状,还未等答谢,师爷一挥手:都给我滚出去——快——滚吧——衙役们立刻耷拉着脑袋一哄子而散。
马连池见衙役们都走了,这才小心翼翼地问:请二位公主说吧,啥事呢?金仙赶紧抢着说:是这样,我妹妹玉珍听说奶妈惠姬是咱们县的人,不知你们能不能帮忙给找找?师爷看着玉珍的脸说:敢问公主奶妈是哪儿人?玉珍平静的说:我打听过了,说是上林镇(尚村镇)人,靠渭河岸居住。师爷一听,心里一惊,莫非真的是惠莲的妹子?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师爷说:敢问公主奶妈今年有多大岁数了?金仙说:算起来今年应该有四十五六岁了……师爷更是惊讶,他又问:那奶妈长得啥样呢?金仙很不高兴了,玉珍赶忙说:我奶妈长得很好看,大个子,身材健硕,方脸盘,细眉大眼,是个很能干的妇人,心地善良……啊呀呀——师爷猛地大声叫喊着: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恭喜二位!你们要找的人就是我的小姨子,名叫惠姬,她姐姐叫惠莲,我就是她姐夫啊!啊!玉珍不由得站起来,金仙高兴的蹦起来了,嘴里喊着好啊!好啊!双手不停地拍着,马连池兴奋的叫着:好啊!好啊!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师爷,这事情就交给你办了!是这样,今日个二位公主赏脸,我做东,咱们一起去醉仙楼吃顿饭好吗?玉珍看看金仙,眼睛又看看师爷的脸,迟疑不决,师爷赶紧说:走吧——肯请二位公主赏光!金仙说:妹妹,走吧,恭敬不如从命。大家出了县衙,师爷招招手,立刻来了好几个轿夫,众人都坐上轿子,一起去了醉仙楼。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