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天堂>天堂(五十八、五十九、六十)

天堂(五十八、五十九、六十)

作品名称:天堂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6-20 07:27:53      字数:4818

天堂
第五十八章

宋朝的施谔,在山间拾一小卵,卵出一蛇,放竹筒养大。
他到省城考试去了,不料蛇独自出筒乘凉,惊动群众,纷纷用利刀砍,越砍蛇越变大,当地官吏派兵去杀蛇,反被蛇咬败。
施谔考完试回家,一听说,咬人的是自己的蛇,便跑到街上一呼叫,蛇便摇头摆尾而至。他再一吼,蛇由大变小,缩回竹筒去了。
官兵丢了面子,大怒杀了施谔。蛇见主人被害,从竹筒窜出,咬死几十名官兵。官兵无法,请皇上封施谔为护国镇海侯,制了个大蒸食献香案上,那蛇蜿蜒爬上馍,慢慢长眠了。
从此,人们称施谔为“蛇王”。
不知修炼了千百年,长眠的蛇苏醒了,它悄悄地从天庭下凡到人间,投胎去了。
不厌女在民生商场当营业员,曾在刘花买衣服时由于态度和蔼、百问不烦而得了个“不厌女”的美名。
她在29岁才怀孕。她记得很清,一天夜里做梦,梦见一条不大不长的七寸蛇,从天花板上吊下,在床上游动,吓得她出了汗,躲闪,趁她蒙眼的一瞬间,从下身钻进了肚子,于是她怀了孕。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恶梦?
不厌女在做梦的那个白天中午,急急忙忙到民乐园买菜,看见一个广西人在耍蛇,一尺多长的蛇一会儿从这人的光肩膀上溜上溜下,一会儿盘在这人脖子上,一会儿让蛇从大裤裆钻进去,从脚面上再爬上来,最后蛇由大变小,这人将蛇收进竹筒里……
不厌女十月怀胎,一朝难产。肚中的孩子盘成一圈,就是下不来头。最后医院妇产大夫只有给她剖腹了。生出来的是个女婴。
这个女孩,取名卫敏,长到12岁,已出落得漂亮无比,人见人爱。
不厌女的爱人叫卫星,32岁,是卫忠的儿子,在机厂工作。卫星让女儿卫敏在机厂子弟学校念书。
被子校开除的一名“黑仔”,年龄15岁,整天在校门口骚扰小学生,特别是长得漂亮的女学生。
6月9日这天,卫敏背上书包去上学,到了校门外,被黑仔挡住要钱,卫敏答应过一会儿出来到家取。
卫敏害怕,不敢对老师讲实情,慌称肚子疼要去医院看病,出了校门,与黑仔相约去家里偷钱。
黑仔人小鬼大,叫卫敏回家偷钱,他在门外放哨,一有人进门,便吹三声口哨。
卫敏进了家门,到父母房间翻腾找钱,却只找到10元钱,她精灵得很,把屋内翻得乱七八糟,造成小偷入室偷窃的场面,悄悄地溜出大门,与黑仔走了。黑仔把卫敏领到饭馆,将10元钱吃光,卫敏喝了可口可乐,脸儿红润,黑仔用手触摸,一块到郊区一停工的半楼房中,偷吃了禁果。从此,卫敏开始逃学,跟黑仔当了小偷。
隔了几天,卫星上班时叮咛母亲要看好房门,不要出去买菜,免得家中失窃。
早上学校第一节课后,卫敏像蛇一样溜进自己的家,去父母卧室偷事先侦察好的钱包,不料开锁声被隔壁的80岁奶奶发现,问:“敏敏,你回家取什么哩?开匣弄锁的。”
“我找钱包,学校要收打防疫针钱。”卫敏哄奶奶说。
奶奶说:“你不要寻了,你爸拿钱包走了,说下班回来买菜,让我看好门。”
“奶奶,那你借给我40元钱。”卫敏说。
奶奶说:“我没钱,等你爸爸回来要。”
卫敏知道奶奶身上有钱,便与奶奶吵起来,并骑在奶奶身上搜钱,遭到奶奶反抗。
卫敏便招手让黑仔进门帮忙,遭到奶奶的痛骂。她便从厨房取出菜刀,让黑仔砍死奶奶,搜走奶奶身上仅有的21元3角钱。
卫敏牵着黑仔的手,跑到商店买了两张韩国歌星谍片,去歌厅唱歌去了。
卫星下班回家,看见母亲倒在血泊中,立即投了报。
公安机关经过明查暗访和器物化验,认定是卫敏等所为,便四处寻找她,结果在歌厅抓获了黑仔和卫敏。
黑仔、卫每被枪毙后入第十六层地狱抽筋狱。

天堂
第五十九章

仪狄是中国第一位酿酒专家,有史书为证。
《古史考》称:“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
《战国策?魏第二》详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美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直到如今,人们以种种方式纪念杜康,称杜康为“酒神”。
杜康就出生在陕西省白水县的康家卫村,村边有一条10公里的大沟名叫杜康沟,沟的源头有一眼泉,泉边碧树芳草,蝶舞蜂鸣,水就是从杜康泉流出的。清流自泉眼中汩汩涌出,沿沟底徜徉而东,汇入白水河,白水河因此而叫杜康河。据说杜康当年就是用这泉水造的杜康酒,水质确实清冽甘美,不同寻常。
杜康去世后,就埋在杜康泉边的土坡上,墓的左边建有杜康庙,庙中供奉着杜康神像,庙的附近还建有一座六角凉亭,红柱绿瓦,五彩飞檐。楣上彩绘有“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传说故事。身临其境,有入仙境之感。倘或饮少许杜康美酒,臆想朦胧,步近山亭,或许看见杜康正在酿酒。
刘伶与永不醉坐在六角凉亭内,对酒当歌。
刘伶吟着曹操的《短歌行》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壁如潮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治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龙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永不醉吟诵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伶又喝了一大口杜康酒,口中念道:“好酒!好酒!”
永不醉喝了一大口太白酒,呤诵李白诗句:“今日有酒今日醉,那管明朝弄偏舟?”
刘伶、永不醉同声喊:“喝,喝,喝!一醉方休!”
永不醉说:“听说杜康酒可使人醉卧三春?是真是假?”
刘伶说:“我正试火哩!”
永不醉说:“你已经喝了三坛子杜康酒了!”
刘伶说:“你也喝了三瓶子太白酒了!”
“三坛子!”
“三瓶子!”
永不醉问:“听说白水给机关干部发不了工资,用杜康酒顶资?”
刘伶说:“就是,财政收入少,开支大,不发酒发啥?!”
永不醉说:“那叫人光喝酒不成?”
刘伶说:“喝酒好,一醉方休不吃粮!”
刘伶已经喝得大醉,席地而卧,不省人事。
永不醉摇摇晃晃地离开白水,回到眉县去了。
第二年春,永不醉提上太白酒,又到白水六角亭要与刘伶对酒当歌,但刘伶卧而不醒。
第三年春,永不醉又到杜康泉找到刘伶,亦未醒。
第四年春,永不醉提上烟酒,又来到六角亭,终于摇醒了刘伶,让刘伶抽了三根“好猫”烟。
刘伶说:“好烟,好烟,解我酒了。”
永不醉说:“刘酒仙,你知道你睡了多长时间吗?”
刘伶说:“三天。”
永不醉说:“三年,年年春天我来,人未醒。”
刘伶一拍脑瓜说:“啊!天堂只三天,世上已三年!”
永不醉说:“世上三年变化可太大啦!包产到户了,加入世贸啦,载人飞船上月球……还有了假烟假酒!”
刘伶说:“好事多,坏事少嘛?杜康酿酒时,就有人冒充杜康金字招牌造假酒,被官府查封了!”
正当刘伶、永不醉又对坐喝酒抽烟之际,刘伶的妹子刘花寻到杜康泉来了。”
刘花一见哥哥刘伶,便哭道:“哥哥,你让我找得好苦!你三年出外不归,嫂子带上女儿跑了,早改嫁了!”
刘伶说:“妹子,莫伤心!人各有志,不强求!跑了好,我一个人自由自在,喝饱了不饿,没负担!”
刘花说:“哥哥,我也成了寡妇。那个周林和海风带野子,没脸见人,跳河自尽了!”
刘伶说:“好,跳得好!妹子,你自由了。来,坐,与我这永不醉老弟喝上几杯酒。”
永不醉说:“大嫂,酒能解愁,来,敬大嫂一杯!”
刘花接过酒一饮而尽,说:“好酒是好酒,不过要少酒戒烟,身体才好。”
刘花唱了一首《戒烟歌》:“叫声兄弟哥,你请听我说,抽烟的害处实在多,尼古丁,最有毒,引起癌症了不得!你花钱害自己,身体受折磨,你何苦来哟,我的兄弟哥!叫声兄弟哥,你细细听我说,你把烟来抽,烟毒四处播,每月里,开销大,夫妻之间闹不和,你里外招人嫌,憋气又窝火,你活受罪哟,我的兄弟哥!叫声兄弟哥,你再听我说,只要把烟戒,生活添快乐,爱人喜,朋友夸,身强力壮干工作,你改掉坏习惯,精神多快活,你快戒烟哟,我的兄弟哥!”
刘伶听罢,叫永不醉把好猫烟抛到深沟里,光喝酒。
三个人也像李白那样,喝成了酒仙。

天堂
第六十章

司马迁认为,在西宫狼比地有一颗大星,叫“南极老人”。老人星出现,治安;老人星不见,兵起(发生战争)。
唐代学者张守节对此解释道:“老人一星,在弧南(天狼星东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见,国命长,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宁;不见人主忧也。”司马贞也认为:“寿星,盖南极老人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郭璞注释说,寿星“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
古人星宿崇拜,名目繁多,能流传至今而不衰,且备受民众欢迎者,非寿星莫属,只是,今天的寿星,神味儿已经淡薄,人味儿却浓厚。把寿星或挂在墙上,或靠于沙发背,或立在案头,或画在寿品盒上。寿星的模样也逗人发笑,身子不高,弯背弓腰,一手拄着龙头拐杖,一手托着仙桃,慈眉悦目,笑逐颜开,白须飘逸,长过腰际,最突出者是凸出的大脑门儿。
民间常把寿星与福、禄二星凑成一伙,合称福禄寿。他们代表着福运、官禄、长寿,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三位神仙。
民间长者作寿时,常在屋内正中墙上挂有画着福禄寿的中堂,两侧则是一副寿联: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或:
名高北斗;
寿比南山。
那些高寿者又常被称作“寿星”、“老寿星”、“寿星老儿”,既亲切而又含有敬意。
王副院长的孙子王善是个孝子,他在父亲去世后,给爷爷祝寿,面对寿星塑像说道:
“南极寿星,我要给爷爷买三十年寿,请批准吧!请您保我爷爷寿高命大。从我一生中浪费的年华中减去吧!我保证,雕肝刻肺,有限光阴不再糟踏,把心中含苞未放的蓓蕾,全部开花!”
王义说:“孙儿,你对爷爷的一片孝心爷爷领了,只是请寿星老不要折我孙子的寿!”
孙子王善说:“爷爷,你要乐观,才能长寿。”
王义问:“怎么才能乐观?”
王善说:“胸怀开朗,不忧愁,多听笑话、怪事,一天三笑,十年少。”
王义说:“那你讲个怪事,让爷爷乐乐?”
王善说:“好。老外来西安观光有‘五大怪’!”
“那五大怪?”
“住在饭店吃在外,这是第一怪‘好小吃’;越是古老越喜爱,这是第二怪‘重文化’;专买次画往回带,这是第三怪‘作纪念’;算命摊前站一排,这是第四怪‘好奇’;讨价还价学得快,这是第五怪‘防被宰’。”
王义说道:“孙儿说得好,让爷爷也说个云南‘十八怪’。”
王善惊奇地说:“十八怪?”
“对,我在云南昆明等地参观过,你听:
竹筒当烟袋,
草帽当锅盖,
这边下雨那边晒,
四季服装同穿戴,
火车没有汽车快,
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老奶奶爬山比猴快,
鞋子后边多了一块,
脚趾四季露在外,
鸡蛋拴起来卖,
粑粑叫饵块,
花生蚕豆数着卖,
三个蚊子一盘菜,
四个竹鼠一麻袋,
树上松毛扭着卖,
姑娘叫老太,
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妇女背着娃娃也在谈恋爱!”
王善拍手说:“十八怪好。我给爷爷讲个校园笑话:上课后,历史老师问小李:‘早上好,小李同学,我很高兴地看到你又回到学校上课,你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吗?’小李回答:‘好
些了,谢谢老师!’老师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缺课的?’小李想了想在生病前一天老师讲有关‘二战’爆发的内容,便回答说:‘老师,从‘二战’爆发的时候我缺课。’全班哄堂大笑!”
王义听后哈哈大笑,说:“好,好,二战是历史课。”
这时,兰老先生登门而至,见爷孙俩说得热闹,也说了《古城变化多》的三句半:
西京街道转一转,
抚今追昔不一般,
中外游客连夸赞,
巨变!
炭市街上走一走,
瓜果鱼肉都新鲜,
吃的喝的随便拣,
货全!
开发区里开车转,
摩天大楼穿九天,
过往行人都惊叹,
空前!
城河清淤攻坚战,
子弟兵把真情献,
泥水沟里搏冬寒,
堪赞!
………………”
王义、王善拍手称快。
王善对兰老说:“兰爷爷,我想给您和我爷爷刊登个‘征奶广告’,你看好不好?”
王义立即摇头,说:“孙儿呀,你的孝心爷爷理解,但这会遭人耻笑的!”
兰老先生则说:“现在是改革开放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变新了,有啥可耻笑的?!你有一个懂老人心的孙子,可真是天大的福气呀!”
王善将征奶广告在电视上播出后,不出三天,“红娘”进进出出王家和兰家的门,“夕阳红”笑声不断。经过三番五次的“相亲”和“协商”,王义终于和李氏、兰老和张氏喜结良缘。
《战国策?魏第二》详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美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直到如今,人们以种种方式纪念杜康,称杜康为“酒神”。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