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暑假去北京旅游
作品名称:山花花 作者:冰阳 发布时间:2025-10-27 10:00:15 字数:3107
1
2002年的暑假,太行山里的桃子刚熟透,李凡就把早就买好的火车票放在了梁芳和山花花面前。淡绿色的票面上,“石板村站—北京站”的字样格外醒目,山花花攥着车票,小脸蛋涨得通红,蹦着跳着喊:“爹!娘!我们真的要去北京啦!”
这是山花花长到五岁,第一次走出太行山。出发前一周,她就开始收拾自己的小背包:把捡来的彩色石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铁盒,把梁芳给她绣的桃花手帕叠得整整齐齐,还特意让李凡把她画的“太行山全家福”塞进书包——她要把家乡的样子,带去北京看看。
坐上去北京的火车那天,天还没亮,石板村的孩子们就来送行了。小花把自己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笔记本塞给山花花:“花花,你去北京要多记笔记,回来给我们讲故宫长什么样!”石头则扛着一把自己做的木剑:“这是我给你做的‘长城宝剑’,你去登长城的时候,就像个小英雄!”
火车缓缓开动,山花花趴在车窗边,看着越来越远的太行山,眼泪忽然掉了下来。梁芳把她抱在怀里,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傻孩子,我们还会回来的,等我们从北京回来,就给大家带北京的糖画好不好?”山花花点点头,转而又被窗外掠过的田野和河流吸引,小脑袋里满是对北京的憧憬。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火车终于抵达北京站。走出站台,山花花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高耸的楼房,还有跑起来飞快的汽车,眼睛都看直了。“爹,北京的房子好高啊!比太行山的山峰还高!”她拉着李凡的手,兴奋地喊着。李凡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走,咱们先去酒店放行李,明天一早,带你去看最隆重的升旗仪式。”
第二天凌晨三点,李凡就叫醒了梁芳和山花花。山花花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还念叨着“升旗仪式”,一听说要去天安门,立刻精神起来,自己穿上衣服,还不忘戴上梁芳给她织的小红花发绳。
来到天安门广场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李凡抱着山花花,站在人群前面,梁芳站在他们身边,一家三口静静地等待着。当东方泛起鱼肚白,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时,山花花忽然屏住了呼吸——她看到穿着军装的战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着五星红旗走向旗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坚定。
随着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晨风中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山花花看着国旗,忽然举起小手,跟着音乐的节奏,认真地唱着国歌。梁芳看着女儿严肃的小脸,眼眶微微发热,她悄悄握住李凡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一刻,爱国的种子已经在山花花心里悄悄发芽。
升旗仪式结束后,山花花拉着李凡的手,小声说:“爹,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一股力量。”李凡蹲下身,看着女儿的眼睛:“这就是祖国的力量,花花,以后不管你在哪里,都要记得,我们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山花花用力点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2
在北京的第二天,李凡带着梁芳和山花花去了香山。虽然不是深秋,香山的红叶还没完全变红,但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已经点缀着零星的红,像撒在绿毯上的红宝石,格外好看。
山花花一看到满山的树木,就像脱了缰的小马,拉着梁芳的手往山上跑。“娘,你看!那棵树的叶子是红色的!”“爹,这里的松鼠比太行山里的还可爱!”她一边跑,一边喊,清脆的笑声在山间回荡。
李凡背着背包,跟在她们身后,包里装着水和干粮,还有梁芳特意准备的晕车药——山花花坐车容易晕,爬山却格外有精神。走到半山腰的观景台,梁芳有些累了,李凡就拿出垫子,让她坐在上面休息,自己则带着山花花去旁边的小溪边玩。
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山花花蹲在溪边,用小手捧着水,凉丝丝的感觉让她咯咯直笑。李凡坐在一旁的石头上,看着女儿欢快的身影,又望向不远处的梁芳,心里满是幸福。梁芳也看着他们,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像披了一层金色的纱。
“爹,娘,你们快来看!”山花花忽然喊起来,手里举着一片红色的枫叶,“这片叶子好红啊,我要把它夹在笔记本里,带回去给小花他们看!”李凡和梁芳走过去,看着山花花小心翼翼地把枫叶夹进笔记本,梁芳笑着说:“咱们再往上走一段,到了山顶,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爬到山顶时,山花花已经满头大汗,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站在山顶往下看,能看到北京的城市风貌,远处的高楼大厦和近处的山林相映成趣,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爹,原来北京不仅有高楼,还有这么美的山!”山花花感叹道。
李凡指着远处的风景,对山花花说:“北京是咱们的首都,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现代化的发展,就像这片香山,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故事。以后你要多读书,才能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关于祖国的故事。”山花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把“多读书”这三个字记在了心里。
离开香山前,山花花还在山脚下的商店里,给石板村的孩子们买了小礼物——每个孩子都有一片用塑料封起来的红叶,上面印着“香山留念”四个字。“这样就算过了很久,红叶也不会坏,他们就能一直看到北京的样子了。”山花花捧着礼物,认真地说。梁芳和李凡看着她,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的女儿,不仅善良,还懂得分享。
3
在北京的最后两天,李凡特意安排了去长城和北大、清华。他想让山花花看看,什么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也想让她感受一下,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
去长城那天,山花花穿着新买的运动服,手里拿着石头给她做的“长城宝剑”,格外兴奋。当她看到蜿蜒在群山之间的长城时,眼睛都看直了:“爹,长城好长啊!像一条巨龙趴在山上!”
李凡牵着山花花的手,一步一步往上爬。长城的台阶又高又陡,山花花爬得气喘吁吁,却从来没说过要放弃。“爹,我要像个小英雄一样,爬到最高处!”她咬着牙,继续往上爬。梁芳跟在他们身后,看着女儿倔强的小身影,笑着说:“咱们花花真是个勇敢的孩子。”
爬到烽火台时,山花花累得坐在台阶上,却还是兴奋地四处张望。李凡指着远处的长城,对她说:“花花,你知道吗?长城是古代的人民用双手建起来的,他们花了很多年,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建成了这座伟大的建筑。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山花花看着长城,又看了看手里的“长城宝剑”,忽然站起来,举起宝剑:“我以后也要像古代的人民一样,做勇敢的人,克服困难!”李凡和梁芳看着她,都笑了——这一刻,“坚持”和“勇敢”的种子,已经在她心里扎了根。
离开长城后,他们去了北大和清华。走进北大的校园,山花花被校园里的古建筑吸引了——红墙绿瓦的房子,蜿蜒的小河,还有路边的古树,都让她觉得格外亲切。“娘,这里好像爷爷讲的故事里的书院!”她拉着梁芳的手,小声说。
在清华园里,他们看到很多哥哥姐姐在草坪上看书、讨论问题,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认真。山花花悄悄地问李凡:“爹,这些哥哥姐姐是不是都很厉害?”李凡点点头:“他们都是通过努力学习,才来到这里的。这里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很多有学问的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
山花花看着那些哥哥姐姐,眼里满是羡慕:“爹,娘,我以后也要来这里上学,做有学问的人,回来教太行山里的小朋友!”梁芳蹲下身,抱着山花花:“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可以的。不管你将来去哪里,娘和爹都会支持你。”
离开北京的那天,山花花的背包里装满了东西:有给孩子们带的礼物,有她收集的红叶和石子,还有一本写满笔记的本子,上面记着她在北京的所见所闻。火车开动时,她趴在车窗边,看着越来越远的北京,小声说:“北京,我还会回来的。”
李凡和梁芳看着女儿,心里满是期待。他们知道,这次北京之行,不仅让山花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在她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会在太行山里慢慢生长,将来一定会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照亮山花花的未来,也照亮更多太行山里孩子的未来。
我可以帮你细化山花花在北大、清华与学生互动的小片段,比如请教问题、收到鼓励的小礼物等,让高等教育的“品味”更具体,需要我这样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