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贫民人生>第八十五章小妹妹出生八十六章斗争的前期酝酿八十七章雪玉玲

第八十五章小妹妹出生八十六章斗争的前期酝酿八十七章雪玉玲

作品名称:贫民人生      作者:竹节高      发布时间:2025-10-28 16:19:01      字数:4459

  第八十五章:小妹妹出生了
  章为华几乎每天都来找龙生玩耍,相同的命运,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个孩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章为华的爹爹在汇洲商店工作,离家比较远。章为华和龙生同岁,可他身强体健,还有个在生产队里是男劳力的哥哥。他哥哥力大无比,为人憨厚,在生产队里很能干。
  两人在家里玩了几天后,商量着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这天上午,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两人相约来到生产队。记工分的李银生,看到瘦瘦弱弱、身材矮小的龙生要加入男劳动力的行列,脸上立刻浮现出鄙夷,轻蔑又带着戏弄的神情。他故意提高音量,大声地宣布道:“嘿,今天男劳动力里可加入了周龙生啊!”那语气,仿佛龙生的加入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龙生听到这话,脸瞬间涨得通红,像被火点燃了一般。他低下头,心中满是屈辱和愤怒。他知道,就因为爹爹的身份,自己总是被人看不起。可他不服气,他想要证明自己。然而,这份屈辱也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呼吸都有些困难。但他咬咬牙,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
  这天的劳动任务是挖水沟,每个劳动力要负责一米长度,沟需挖二尺宽,一米深。龙生拿着一尺多长,足有三斤重的大铁锹,再加上一铁锹土,重达十多斤,沟面上还好点,越挖得深,越是费力。
  章为华有哥哥帮忙,干起活来事半功倍。可龙生只能独自奋战,他瘦小的身躯挥动着铁锹,每一下都显得那么吃力。太阳越来越毒,汗水不停地从他额头滚落,汗如雨下,可他不敢停歇,也想完成任务,但是,哪怕他再怎么拼尽全力,无奈力不从心,到收工时,他负责的那段水沟还是没有完成。看着别人都完成任务,轻松地离开,龙生满心无奈。他望着未完成的水沟,眼眶有些泛红,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可还是比不上别人。最终,生产队只给龙生记了2分工。这微薄的工分,像是一把锐利的小刀,刺痛着龙生的心。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好像都白费了,可又明白,在这个充满偏见的环境里,想要得到认可,实在太难太难。
  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龙生正准备去继续去出工,家里出事了。
  宝莲这一年已是42岁的高龄产妇,一清早,宝莲就喊着肚子疼。这时潘月英来了,焦急地说:“毛姐,这是要生了呀,龙生你快去乌林叫你爹回来,你娘我在这里招呼着。”
  龙生听月英这么说,赶忙出门,顺着新修的公路往北走,开始了漫长的二十里路步行。
  太阳高悬在空中,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路面被晒得滚烫,仿佛都能把鞋底融化。龙生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每走一步,都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他的嗓子干渴得冒烟,嘴唇也干裂起皮,可一路上连水都没得喝。汗水不停地流淌,湿透了他的全身,衣衫紧紧贴在身上,难受极了。
  但一想到母亲正在家中忍受着分娩的痛苦,龙生咬着牙坚持着。他的双脚磨起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可他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点把爹叫回来,让母亲能顺利生产。
  当龙生赶到乌林商店时,天锡正在吃早饭。龙生气喘吁吁地把宝莲要生孩子的消息告诉父亲,天锡一听,很是着急。爷儿俩匆匆吃了一点,便急忙往泾江庄赶回。
  等他们到家时,宝莲已经生下了孩子,是个女孩子。天锡看着虚弱的宝莲和可爱的女儿,给孩子起名叫淑惠。
  龙生望着这个刚生下来的小妹时,样子不好看,塌鼻梁,肿眼泡,正在闭着眼晴睡觉。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尽管这一天他遭受了无数的艰辛,但新生命的诞生,仿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第八十六章:斗争的前期酝酿
  在泾江庄,南北与东西街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座颇为壮观的“跃进门”。这座跃进门共分为上下两层,底层由粗壮的木柱支撑,形成了一个宽敞的通道,行人可以毫无阻碍地自由道行。靠西边,有一座木质的胡梯蜿蜒而上,直通二层。二层地面由厚实的木板精心铺垫而成,人站在上面,只需轻轻放眼望去,泾江庄的全貌便一览无余。跃进门的顶上,飞檐斗拱,造型古扑而精美,彰显着独特的建筑魅力,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地方的历史与故事。
  泾江庄商店下属的饭店,就紧紧挨着这座引人注目的跃进门。饭店共有八间门面,平日里,这里热闹非凡,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油条在油锅里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麻花被精心搓拧成各种形状,色泽金黄;馒头和花卷白白胖胖,整齐被摆放在蒸笼里。这里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美食,还为来往的旅客提供可口的饭菜,是人们旅途中的一处温馨驿站。
  饭店内,有两间被用作厨房,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厨师们在其中忙碌地穿梭,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而另外六间则作为店面,摆放着一张张方桌,周围整齐地排列着供顾客用餐的桌椅板凳,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饭店的负责人是章水原,三十六七岁年纪,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章水原性格刚直,心中始终怀揣着对进步的热切追求,在泾江庄商店里,他是众人皆知的积极分子。无论商店组织各项活动,还是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章水原总是冲在最前面,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去应对。
  这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泾江庄商店的院子里。柯经理神色严肃地找到章水原,两人站在商店的角落,周围的气氛略显凝重。柯经理拍了拍章水原的肩膀,语气沉稳地说道:“水原啊,咱们晚上在饭店里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你准备准备发言。”
  章水原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等待着柯经理进一步说明。柯经理接着说道:“主要是关于刘的宽的事情,他利用保管员工作上的失误,保管员错发给了负责卖日杂的他40条香烟。你也知道,这可不是小事。”
  章水原听后,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已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柯经理继续说道:“刘的宽家在划成分时被定为富裕中农,现在可是阶级斗争对象。而他呢,不仅没有将保管员错发香烟这件事上报,居然把这笔本该属于商店的钱给贪污了。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姑息,必须严肃处理。”
  章水原听着柯经理的话,心中的正义感被瞬间点燃,他紧紧握住拳头,眼神变得愈发坚定,说道:“柯经理,您放心,我一定在大会上把这件事说清楚,绝不让这种不良行为在咱们商店里滋生。”
  回到饭店后,章水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件事不仅关乎刘的宽的错误行为,更涉及到商店内部的纪律与风气,甚至与当下的阶级斗争形势紧密相连。他坐在饭店的办公室里,开始认真地准备发言稿。他反复思考着每一个用词,每一句话的语气,希望能在大会上准确地表达出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渐渐降临,饭店内的方桌都叠起来了,前方用几张方桌搭成了临时的主席台,摆着几把椅子,长板凳被摆成一排排,供到会的店员们听会。饭店内点燃了当时最先进的汽灯,把店堂内照得亮如白昼。开会的职工们陆陆续续走进饭店,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有的神色凝重,似乎已经听闻了一些风声;有的则一脸茫然,不知道即将召开的大会会有什么重要内容。
  章水原站在饭店的一角,看着陆续到来的同事们,心中暗自思忖着即将到来的发言。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这场大会,或许将成为商店内部矛盾爆发的一个关键点,而自己,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维护商店的正常秩序和良好风气而发声。
  此时的饭店内,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场激烈的讨论和斗争即将拉开帷幕。而章水原,已然作好了准备,等待着在大会上,将刘的宽的错误行为公之于众,让大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后续的处理和商店的整顿奠定基础,一场关于商店内部阶级斗争的风暴,正悄悄地酝酿着,即将爆发。
  
  第八十七章:雪玉玲再嫁
  施林生费了不少口舌,终于成功说动雪玉玲卖掉那座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房子。房子的买家是木匠邓志得。这天施林生带着邓志得来看房子。雪玉玲说:“邓师傅,有个话我必须说到头里,就是卖掉这座房子,我有一个特殊的请求——要在老房子里把自己嫁出去。让父母在天堂看到他们的女儿已经成家,也算了却一份心愿,让二老在天之灵得以慰藉。”
  邓志得说:“玉玲,你提出的这个条件我能满足你,我等你和施林生在这老房里办完喜事,高高兴兴地搬到新居,买房的钱我可以先付给你,只要你们写个卖契给我就行。”
  邓志得找了几个中人,写了一份卖房房契,交付了全部钱款。
  邓志得是松兹县河塌人,自幼父母双亡,命运的坎坷并未将他打倒。早年,远房叔父邓国英将他带到泾江庄学习木匠手艺。邓志得身高一米七左右,扁扁脸,为人精明能干,一张巧嘴能说会道,凭借精湛的木匠手艺,在本地远近闻名。无论是大型的建筑工程,还是日常的家具打造,亦或是农具的修缮制作,他都是行家是手。由于他叔母姓周,所以平日里也尊称周天锡为舅舅。
  施林生拿着卖房所得钱款,在泾江庄东街远房叔叔施丙成的对面,购置了一处房产。这处房产的规模和雪玉玲卖掉的那处不相上下,宽敞明亮,似乎预示着他们即将开启的新生活。
  消息在街坊邻里间传开,大家听闻雪玉玲要结婚,纷纷表示要送上贺礼,以表祝福。施林生和雪玉玲商量后,考虑到两人都是中年人再婚,且大家又都是多年的老街坊,便决定不收贺礼,只请街坊邻居们吃一顿便饭,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结婚那天,32岁的雪玉玲精心打扮了一番。她上身穿着一件红格子褂,鲜艳的颜色衬得她面色红润,下身搭配淡朱红色裤子,合身的衣服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浑身美丽的线条,尽显成熟女性的韵味。她细致地画了眉毛,眉如远黛,淡淡的口红涂抹得十分匀称,为她的面容增添了几分娇艳。脸上的脂粉涂抹得轻重适宜,整个人面带笑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几岁,真可谓是风韵犹存。而施林生则身着一身藏蓝色新中山装,笔挺的衣服让他显得精神饱满,目光中透着和善与喜悦。
  傍晚时分,邻里们纷纷前来祝贺。大门上早已贴好一副对联,然而卧房的门口却还空缺着。隔壁的赵跃官和黄火保是东街两位有名的幽默鬼,看到卧房门口没有对联,赵跃官问道:“这么大的喜事,房门口怎么不贴对联?”
  施林生说:“大门口贴了就行,房门口就免了吧。”
  黄火保说:“那不行,房门口的对联也必须要贴。”
  黄火保和赵跃官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二人去赵跃官家,挥毫泼墨,写了一副别具一格的对联。上联是:“一对新夫妻”,下联为:“两个旧玩意”,横批则是:“重新磨合”。这对联一出,引得周围邻居们哄堂大笑,原本略显拘谨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大家在欢笑声中入席就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吃得不亦乐乎。毕竟都是老街坊,大家也都理解中年再婚的不易,所以并没有过多地闹洞房。
  待宾客们渐渐散去,施林生和雪玉玲关上房门,走进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屋内,烛火摇曳,散发着柔和而暧昧的光芒。雪玉玲略带羞涩地坐在床边,施林生轻轻走到她的身旁,牵起她的手,目光中满是爱意与温柔。雪玉玲站起来,揽住了施林生的腰,暖流通过一对温热、丰满的乳房传遍了施林生的全身,他感觉他在腾飞在溶化。雪玉玲微闭着双眼,那副满足,幸福,陶醉的样子把她的美推向了极致。
  这一夜,他们仿佛忘却了过去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波折,全身心地沉浸在这浓情蜜意之中。正如古人云:“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他们的恩爱,恰似那醇厚的美酒,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浓郁芬芳,更比以前胜几分。在这静谧的夜晚,他们相互依偎,共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的心跳与呼吸,交织成一曲动人的爱的乐章。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