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 第二十八章 人生多别离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9-23 08:23:30 字数:3396
第二天,众人又在伯颜家毡帐喝酒。朱祁镇想着要回国了,心里高兴,开怀痛饮,喝得酩酊大醉,站立不稳,散席后由哈铭和沙狐狸扶着才回到毡包睡觉。
次日,李愿带着方意、万扉,穿着宇航服来到西郊陵园莫罗墓前,凭吊辞行。李愿流泪道:“莫罗,我明日就回中原了,以后恐怕也没机会来看你了!你就在此地安息吧,我和方意、万扉,都记得你的英姿,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莫罗,你泉下有知、芳魂有灵,你我以后就在梦中相会吧,再见!”
李愿与方意、万扉朝莫罗的墓碑鞠了一躬,默默离开了陵园。回到住的地方,见也先、伯颜兄弟正在指挥工人筑石夯土,修一座高台。李愿不解地问:“筑此高台何用?”
伯颜说:“明日给上皇送行,咱们部落举行仪式用!”
翌日,也先夫妇、伯颜夫妇及各部落酋长夫妇各穿官服,佩戴首饰,整齐地站在高台前,高台上摆放着六把椅子;也先命乐队奏乐,音乐声中,伯颜请上皇朱祁镇主仆三人、李愿、方意和万扉登台就座。朱祁镇坐在中间,哈铭、沙狐狸在左,李愿三人在右,大家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僵硬的微笑。
乐队不停地奏乐,也先、伯颜兄弟及各部落酋长带夫人及部下站在台下排成数行,朝台上的六人鞠躬行礼。朱祁镇、李愿等人慌忙站起身来,弯腰回礼;如是者三,算是礼毕。杨善、赵荣与几名锦衣卫牵马站在一边,觉得好笑。
朱祁镇、李愿六人走下高台,也先挥挥手,瓦剌士兵牵来六匹高头大马,密哈知哈剌和阿剌达哈剌等一众女眷又递上六人的包袱。朱祁镇主仆三人的包袱里装的是衣服和也先兄弟赠送的细软,李愿、方意、万扉三人宇航服穿在身上的,他们的包袱里包裹着各自的背包飞行器、激光手枪、腕式通话器等等。
朱祁镇、李愿六人束好包袱,翻身上马,握住缰绳;杨善、赵荣与众锦衣卫骑马跟在他们身后。除女眷留下外,也先、伯颜兄弟,以及各部落酋长也都上马,带着几名将弁,率五百名瓦剌骑兵,护送朱祁镇、李愿一行出发。
一众人马慢步走出哈拉和林,浩浩荡荡向南进发。行了几十里路,上皇劝也先兄弟返回。也先不禁流下泪来,和各部落酋长朝朱祁镇、李愿等人拱手作别,随后拨转马头,先回去了。
伯颜帖木儿仍坚持要送,与五百名瓦剌骑兵跟在后面。大家昼行夜宿,走了几日,来到距两国边界不远的野狐岭。上皇再三劝伯颜回去,伯颜这才下马,从酒壶里倒上一杯酒敬给上皇。朱祁镇下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伯颜又奉上一只镀金绣袋和一柄镀金宝刀,泪流两行道:“上皇,你这一去,咱们不知何日才能再得相见?”
朱祁镇收下绣袋宝刀,也垂泪道:“伯颜兄弟,你对我的好,我铭记在心,没齿难忘!我回国之后,会在合适的时候邀请你们兄弟俩访问北京,那时你我便可再行相见了!”
伯颜挥泪道:“希望这一日早些到来!上皇,你多保重!”
朱祁镇重新上马后,伯颜又把哈铭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我们兄弟与上皇在草原上相处整整一年,待出感情来了!上皇回国后,愿他身体康健,福寿绵长!我们兄弟在草原上若有急难之事,定会派人告知上皇,届时还请上皇念及前情,倾力相助!”
哈铭拍着胸脯道:“这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上皇又劝伯颜回马,伯颜尚依依不舍跟着他,直到队伍走出了野狐岭山口,伯颜帖木儿方与朱祁镇洒泪而别。走时仍命手下将弁,率五百瓦剌骑兵一路护送上皇到北京。
寒鸿高,仙露满。
秋入银河清浅。
逢好客,且开眉。
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
拍碎画堂檀板。
须尽醉,莫推辞。
人生多别离。
以上是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词《更漏子·寒鸿高》,也是网络作家寒鸿这一笔名的由来。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多别离,道尽了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与瓦剌也先、伯颜兄弟萍水相逢的情谊。野狐岭一别,朱祁镇就再也没有见过伯颜和他哥哥也先。因为此后没几年,他们哥俩便在瓦剌内乱中死于非命!
且说瓦剌五月在哈拉和林郊外草原上的那场内战,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战败遁入兀良哈。兀良哈的酋长之一,也是脱脱不花的前妻之父沙不丹,为了讨好也先,竟设计将他的这位前女婿擒杀。兔死狐悲,阿剌知院见势不妙,火速逃出兀良哈,回到瓦剌向也先投降。也先不计前嫌,对他继续委以重任。
景泰六年,也就是朱祁镇回国五年后,也先自立为“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可他的重臣阿剌知院不干了,他要求当太师,做瓦剌的二号人物。也先非但没有同意,而且把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也给毒死了!
噩耗传来,阿剌知院悲痛欲绝,当即起兵反叛。在内战中,也先被阿剌知院派遣的刺客暗杀,伯颜帖木儿也在两军厮杀时阵亡;哥俩结伴共赴黄泉,去地下继续做好兄弟去了。
当然,阿剌知院的兵变也未获成功,也先死后,其子绰罗斯·阿马桑赤继承了汗位。新大汗率领大军平定了叛乱,阿剌知院在混战中被杀身亡。
却说上皇朱祁镇与李愿、方意、万扉一行自居庸关进入大明境内,又走了一两日,终于在天明之时抵达北京城下。在外面漂泊一年多,现在重回皇城,朱祁镇心头感慨万千,忍不住热泪盈眶。
景帝朱祁钰带领文武百官经东安门出城迎接。兄弟俩下马相见,把臂悲泣,哭诉离别之情。文臣于谦、王直、胡濴,武官石亨、石彪等人也都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朱祁钰假意道:“土木堡一役,哥哥蒙难北狩,皇位空虚,天下无主。群臣推举小弟暂摄皇位,临朝监国!如今哥哥平安归来,小弟愿将皇位原璧奉还,哥哥你继续当你的皇帝,我还做我的郕王罢!”
朱祁镇知道景帝不是真心,便知趣地推让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陛下受命危难之际,保卫北京,力挽狂澜,有大功于社稷!群臣授首,天下归心;已然是我大明的真命天子,何须更变?陛下仍旧是大明皇帝,我还做我的太上皇,逍遥自在!”
听朱祁镇这么一说,朱祁钰和在场的群臣都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怕朱祁镇当仁不让,满口应承,那就尴尬了。
朱祁钰心花怒放地说:“哥哥承让了!小弟何德何能,能堪此大任?”
朱祁镇恭维道:“陛下继位一年有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便是见证啊!”
朱祁珏哈哈大笑说:“好,好,好,哥哥说的是啊!”
当即命杨善、赵荣将护送上皇进京的五百瓦剌官兵安顿好,择日送归。自己与文武百官将朱祁镇主仆三人和李愿、方意、万扉六人迎入城内,在皇宫太和殿摆酒设宴,替他们接风洗尘。
宏伟宽敞的太和殿内,孙太后和钱皇后也来了,朱祁镇和孙太后、钱皇后抱头痛哭了一回,见到朱祁镇毫发无损地回来了,皇宫内最牵挂他的这两个女人心里也踏实了。
众人团团围坐。宴席开始,桌上杯盘罗列,八珍玉食,水陆俱陈;杯中醇酒甘冽,香飘四溢。景帝带头向上皇敬酒,朱祁镇兴致盎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于谦、王直、胡濴、石亨、石彪等文武大臣也轮流向上皇敬酒,朱祁镇来者不拒,喝了一杯又一杯。孙太后和钱皇后怎么劝也劝不住,直喝得满脸酡红,头顶上热气直冒。
哈铭见状,忙起身向李愿、方意夫妇敬酒,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朱祁钰、于谦君臣这才放过朱祁镇,转而围攻李愿、方意,两口子应接不暇,也喝得酩酊大醉,坐都坐不稳了。
灌醉了李愿、方意两口子,景帝又和勇贵人万扉喝起了私密小酒,小杯小杯地喝。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来向勇贵人敬酒,都被朱祁钰挡住了,他知道万扉没啥酒量,便用皇帝的特权对她加以保护。
将及正午,宴席结束,桌上杯盘狼藉,众人酒足饭饱。景帝命石亨、石彪等人将上皇送入南宫,钱皇后也随夫入住离太和殿不远的南宫。李愿、方意都醉得走不动路了,景帝便让人扶着他们两口子进入乾清宫歇息。自己也拥着万扉,踉踉跄跄地来到乾清宫他们的房间里,宽衣解带,赤身相拥,边颠鸾倒凤,边诉说相思之苦。
次日一早,景帝又带着于谦、王直、胡濴、石亨、石彪等文武百官来到南宫,站成数排,拜见太上皇朱祁镇,行完礼方回太和殿临朝议事。
退朝后,景帝又来乾清宫找万扉说笑。李愿、方意酒已经醒了,夫妇俩全副装备地来向景帝辞行,欲去土木堡官厅峡谷湖看飞船修好了没有。景帝自然同意,并安排人给他俩备马。李愿忙说不需要,他们有背包式飞行器。
万扉说:“我也要去,两个飞行器不够用!”
方意说:“是啊,只有两个飞行器,三个人不够。万扉,你就在宫里多陪陪皇帝吧!等我们回去把飞船修好了,再来接你们去天上玩!”
万扉嘟嘴道:“那好吧!李愿大哥,方意姐姐,你们俩说话算话,一定要来接我啊!”
李愿道:“那当然,我们俩你还信不过吗?”
景帝道:“还有朕呢!刚才神奇女侠说的是‘你们’!”
李愿笑道:“行啊,皇帝!我的飞船足够大,你们来多少人也装得下!”
景帝和万扉送夫妻俩出房间,四人来到乾清宫的广场上。李愿、方意朝他俩拱拱手,揿下背包飞行器的启动键,两口子后背喷焰,拔地而起;在蓝天上像大海中的两只银鱼一样,朝土木堡的官厅峡谷湖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