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地主儿子
作品名称:回声 作者:孤城圣雪 发布时间:2025-09-02 18:36:29 字数:3006
“林海天,你是一个了不起的新生,但是千万不能骄傲,因为等你上了战斗机才知道,到底适不适合战场,要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教官认真训诫道。
“谢谢教官的教诲,我只知道头脑越冷静的人,越少犯错误,少犯错误的人,离成功最接近。”林海天铿锵有力地回答。
在战友们的眼里,林海天就是一颗明星,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就连飞行大队的大队长,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真是十年一遇。
对此,林海生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虚心了,决定进一步充实自己,泡在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他甚至在动力学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并且对战斗机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画出来的战斗机设计图,令飞机设计师们惊叹不已,至少其预测到了飞机未来的设计理念。
这天,林海天照旧去图书馆看书,趴在桌子上画设计图,由于太过劳累,一下子就睡着了,在做着一个美有梦,梦中他正式成为飞行员,驾驶着战斗机在蓝天上飞翔,战斗机下面的云层,就像一团团的棉花,黄河看上去就像是一条迂回曲折的黄色带子,在空战的模拟考试中,成功击落了八架敌机,自身毫发未损,真是惊喜连连,自己成功通过选拔,参加国庆大阅兵,驾驶战斗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接受了毛主席庄严的注目礼,锦上添花,自己寄过去战斗机设计图,受到飞行设计院首席设计师的青睐。
突然间,林海天听见从耳边传来轻叩着桌子的声音,一下子被吵醒了,一边站起来,一边揉眼睛,揉开惺忪睡眼,看见跟前站着两个一袭戎装军人,他们正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
林海天不禁又有失望又惊喜,失望的是,刚才只不过是黄粱美梦,惊喜的是,有军人专程过来找自己,说不定即将有好事发生。
“林海天同志,政治部主任请您过去一趟!麻烦您跟我们走!”其中那个长着张国字脸的军人紧紧地绷着脸皮说。
“这位同志,主任找我有什么事?”林海天试探着问。
“无可奉告,我们只是奉命行事!”那个鹰鼻子有点钩军人冷冰冰地说。
那个长着张国字脸的军人,把手一挥,做了一个请离开的手势。
林海天有自知之明,没必要让对方感到为难,乖乖地站了起来,又乖乖地跟他们走。
这两个身材高大、威武的同志,就像押解犯人的狱卒那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那一些同志再看林海天时,发出看犯人那样的异样目光,林海天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但又无可奈何,坚信这一点,自己身上没有污点。
林海天来到政治部办公室,瞧了瞧,那办公桌后面摆着一张高背的椅子,椅子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行政治的标语框架,乃是毛主席的名言,虽然周围没有刑具,但气氛已跟衙门里气氛差不多,严肃得很。
林海天抬头看了政治主任一眼,只见对方身穿绿色军装,胸前挂着勋章,下颚蓄着少许白须,一张不苟言笑的干瘪脸,一双吊眼,不直的鹰钩鼻,右边脸上有个难看的疤,腰板挺直,看上去很高傲,脑袋又小又圆,长得出奇的脖子,看上去脑袋高高地盘踞在脖子上。
“请坐。”冷冷地道。
林海天坐下来,开始深感不安,妄自揣测:“自己该不会是看了反党、反人民的书籍,遭到某个居心不良战友的举报。”
“你好,我姓陈,大家都叫我陈主任,我仔细地看了你的档案,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陈主任认真地强调说。
“陈主任,我的档案到底有什么问题?你不妨直说吧。”林海天大胆地问。
“我直说了,林海天同志,你的档案家庭背景上明明写着群众,而我们收到的匿名举报信,说你的家庭背景有问题,爷爷是投靠过国民党的地主。”陈主任大声地说。
陈主任扶了扶眼镜,透过厚厚镜片,再仔细地看了一遍举报信,结果仍是一样。
“陈主任,这不可能,这是赤裸裸的诬告,无中生有,我爷爷是个勤劳、老实的穷苦农民,由于常年操劳过度,倒在井边暴病死去,他去世时才五十五岁,我家连一台自行车都买不起,两套衣服整整穿了八年,穷得就只剩下尊严了。”林海天愠怒不平地说。
“林同志,此时此刻,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们很清楚政治工作,一旦收到了举报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定进行深入调查,查个水落石出。”陈主任一板一眼地说道。
陈主任认真地打量了林海天一番,眼前身上略带稚气的小伙子,脸上既没有惊慌不安,也没有紧张的变色。
林海天心里清楚,父母都是农民,母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父亲老实巴交、正直善良。
“陈主任,那我该怎么办?难不成让我终身背负着无中生有的罪名?”林海天气乎乎地问。
“根据规定,对被调查对象,暂停其一切职务,遣返回乡,而且调查期间你还得要避嫌。”陈主任色俱厉地说。
陈主任绷着两个粗犷颧骨,脸上像死神一样无情,一只手紧紧地按在举报信上。
“陈主任,我是清白的,事情迟早会水落石出,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林海天为自己鸣不平说。
对此,陈主任不为所动,而且态度坚决,正式签署调查令,还往公文上稳稳地盖上公章。
林海天失魂落魄地离开办公室,久久不敢相信,自己就像一件不合格的货物,被收货人无情地退回去,希望全都破灭了,但不至于感觉绝望,毕竟仍有很大希望,内心充满不安和恐惧,自己实在没有颜面回去面对父老乡亲。
林海天在离开北京前夕,特意去了一趟天安门广场,在广场上徘徊了良久,心中既感到失落又感到自豪,失落的是即将与祖国的首都告别,那一个美梦还没有升到最高处,那一道幕布已被缓缓地拉了下来,自豪的是自己来到这里,见证到了祖国繁荣的一面。
林海天转念一想,自己在训练基地里过得很开心,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心里面很踏实,因为军队是一个大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即觉心中不再有遗憾,可以安心地踏上返乡征途。
临行之际,林海天紧紧地握住教官的手,道出了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谢,感谢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照顾和对自己的帮助。
“不要紧的,那一些格外幸运的伟人,都曾经历过多次的大起大落,雨过天晴,明天会更好,不要灰心丧气,坚持锻炼身体。”教官一边点头,一边脸带微笑,接着拍了拍林海天的肩膀,热心肠、乐观地安慰道。
经教官这么一说,林海天分外激动了起来,两眼噙着热泪,结结巴巴,几乎说不出话来了,只好拼命地点头以示感谢。
那一些昔日的战友们,纷纷过来送行,并且手里还拿着小礼物,他们劝林海天多多保重身体,并且非常期待重逢那一天的到来。
林海天分别跟战友们紧紧地拥抱,战友们把他团团围住了,还为他唱了一首送行歌,这热闹情景简直就跟退役时的情景一样。
林海天上了火车,百无聊赖,望着窗外,试图搜寻着远处的山峰,发现窗外茫茫一片,雪花漫天飞舞,靠近车窗时,仿佛遭到了戏弄似的,一会儿被甩在后面,一会儿被弄得打斜,永远都进不了车厢。
火车在进入一条很长的隧道后,林海天从未觉得时间如此之漫长,仿佛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眼前只有无尽的黑暗,感觉自己掉进深不见底的黑洞里,一直往下坠落,而且无法靠意念摆脱得了。
自从上一次碰到脏东西后,林均武已经在家里休养了整整三个月,每当耳边听到有人提起鬼,立即吓得屁滚尿流,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双手合掌,朝天拜了一拜。
这天,曾瑞芳揭开了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的米已见底,不由得眉毛在眉心纠蹙成结,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家里老养着一个大闲人,迟早坐吃山空。
曾瑞芳不免心焦火燎,催促丈夫外出行医,好歹赚点钱补贴家用,以解燃眉之急,林均武连忙推托,说自己仍有病在身,还没有完全康复。
曾瑞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来,丈夫身体明明好好的,但患的却是心病,心病还得靠心药。
曾瑞芳掏出一道平安符,往丈夫的手掌心里塞,苦口婆心地劝他外出行医。
林均武词穷,敌不过妻子的伶牙俐齿,唯有硬着头皮答应。
他知道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心里感到矛盾,人一旦贫穷了很容易被他人鄙视,人一旦富有了很容易遭到他人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