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三姓的苦涩
作品名称:强吻一生 作者:张哲 发布时间:2025-09-01 08:51:20 字数:4740
乔伯谦一路心情沉重地回到家。
外面很冷,家里却热乎乎的。徐仲廉早已在等他了,炉子上烧着水,方桌上放着几包方便面,还有几根火腿肠。
“哥,我想给你做一顿现成饭,可我什么都不会做,就出去买了方便面。给你煮方便面,可以不?”徐仲廉帮刚进屋的乔伯谦把棉衣服挂起来,走过来抱着他的胳膊问道。
“我中午吃了好多肉,又不饿。你就等我回来做饭就行。”乔伯谦拍了拍他的头。
“我这一天就在家待着,你出去忙活了,回来我还等你做饭,那多不好意思!”徐仲廉说着又去给乔伯谦倒洗脸水,准备毛巾,拿了一瓶洗面奶。“哥,我给你买了一瓶洗面奶,还有擦脸油,你以后记得用,别总用香皂洗脸。”
“别给我乱花钱,省着点,自己想买点什么,或者以后做点什么。”乔伯谦接过洗面奶,拧开闻了闻,味道挺好闻,“对了,援朝今天说要办理驾驶证,等他联系好,咱们也去报名办理一个。”
“办吧,明年我涨了工资,哥你就买一辆车,这冬天冷的出去也方便许多。”徐仲廉说道。
“要买也是给你买,我出去是干活的,三轮车可比小轿车实用多了,你上下班开车方便些!”乔伯谦洗了脸擦干净,“我给你炒方便面吧,放点菜有营养。”
“嘻嘻,哥做啥我都爱吃!”徐仲廉嘻嘻一笑说道,二十六岁了,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大男孩。
“贫嘴,一会儿多吃点!”乔伯谦说着就开始做饭。他切了一小碗白菜丝,切了点猪肉丝,又煎了两个鸡蛋切成丝,把火腿切成丝,还切了一些葱姜。准备就绪开始泡方便面,把方便面泡上了,就开始炒菜。
“仲廉,快把方便面给我捞进锅里,别带水!”乔伯谦把菜抄好了,喊徐仲廉方面。
不一会儿,两盘香喷喷的炒方便面就上桌了。
“哥,你以后就嫁给我吧,什么都会做,比女人强多了!”徐仲廉吃了一口说道。
“去你的,快吃饭,天气冷,一会饭就凉了!”乔伯谦开始蒙头吃饭。
看着乔伯谦好像情绪不高,徐仲廉就没再说什么,弟兄俩都低头吃饭。吃了饭,徐仲廉去洗碗筷,乔伯谦进了屋,躺在了床上。
“哥,你有心事?”徐仲廉洗了锅,收拾完进了屋,趴在床上,下巴抵在乔伯谦胸前。
“没,没什么事!”乔伯谦抚摸着徐仲廉的头发。
“不会,你肯定有事,吃饭都一句话也不说,平时可不是这样。”徐仲廉稍一翻身枕在乔伯谦的肩头,“有什么事和我说说,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的!”徐仲廉小心翼翼地说道。其实,他总是担心有一天哥哥回来告诉他——哥哥有喜欢的人了,要结婚成家了。那样,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想知道哥哥的心事。
“我今天遇见我亲哥了!”乔伯谦淡淡地说道。
“什么,你亲哥?我咋不知道!”徐仲廉说着又翻起身,抬头看着乔伯谦。
“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乔伯谦又抚摸着他的头发。
“你不说我咋能知道?说说呗!”徐仲廉伸手捏了捏乔伯谦的鼻子,“我还没听你说过你小时候的事情呢。”
“别动,躺了这里,我和你讲讲!”乔伯谦拿开徐仲廉的手,然后搂住他,徐仲廉乖乖地躺在哥哥的臂弯里,像小孩一样等着听故事。
在张家口南面阳原县的一个小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这里的人家男孩长大了娶媳妇都不容易,可家家都需要劳力,所以生下儿子是喜忧参半。
李姓人家李有财从一九六五年倒一九七三年,先后生下四个儿子,分别叫李福,李禄,李祯,李祥。“福禄祯祥”算是全了,老两口特别期望能再生一个女儿。
一九七五年,李有财女人又怀孕了,一家人都在期待着生一个女孩。第二年正月,孩子出生了,又是一个男孩。希望破灭了,孩子还得养活,就给老五取名李多,就是多余的那一个。
一九七八年秋收刚过,李多那年两岁多。嫁给隔壁村的李多的姑姑李有花回到了娘家,进了门便哭哭啼啼的。家人不问也都知道,李有花出嫁四年多了,一直怀不上孩子,也因此,婆家人瞧不起她,丈夫更是对她很冷漠,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就没想过领养一个孩子?”李有花的母亲问闺女。
“想过,也四处打听过,想领养一个儿子,可人们送人的孩子都是女孩,没有送人男孩的。”李有花委屈地说道。
“要么,让多多跟了你妹妹?”李有花的母亲试探性地问李有财。
“可以!”李有财不假思索地说道。李多的妈妈想反抗,可一想到几个儿子长大以后要娶媳妇,要盖房子,就放弃了。
就这样,李有花回娘家的时候一脸忧伤,再回自己的家的时候满心欢喜。因为她把自己的侄子领养回去了,这次婆家人不会再对她冷言冷语了。
有人说李多带着福气进了姑姑家,在他到姑姑家两年时间,一家人待他还可以,吃的穿的都有,虽不说是享福,至少没受罪。李有花和丈夫的家庭也和睦了许多,夫妻生活也和谐和许多,日子过的平平实实。
李多的姑父叫刘启,李多改名刘玉柱。也许是李多真的带来了福气,也许是李有花夫妻生活平和所致,也算是天公作美,就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三年,三年时间,李有花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李多却又成了多余的。
已经七岁的李多懂事很多,每天早上掏灰烧火,白天赶猪喂鸡,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不再被家里人优待,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还会因为弟弟妹妹哭嚎哄不好挨骂。
那年春节,李多陪着妈妈(姑姑)回姥姥家拜年,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舅舅舅妈其实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妈,我想回家来,我不想在姑姑家了!”私下李多和自己的舅舅舅妈,也就是他的亲生父母说道。
“你已经是李家人了,我们怎么能把你接回来?况且你看看,你上面四个哥哥,你大哥很快就到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年龄,我们家处境并不好,不可能再把你接回来了。况且,你现在的妈妈也是你的亲姑姑,他们家也不会亏待你吧,你就在她家好好待着吧!”李多的妈妈语气很不善地对他说,一个孩子,在哪里养活不是养活,况且,离开这几年,她和孩子已经有些生疏了!
李多看来是回不了自己的家了,只好随着李有花回了家。可是回家之后,他的生活再次处于水生火热之中。自己的母亲也就是他的亲姑姑还好一点,就是有时候对他疾声厉色一些,平时也还会关照他一点,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他的父亲,也就是他的姑父就不一样了,对他的态度十分恶劣,稍有不慎,在姑姑不在的时候,对他不是一巴掌,就是一脚,他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李多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一九八三年秋天,秋收季节,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家家户户忙着收秋,李多是又干外面的活,又随时回家看护弟弟妹妹,每天挨打成了家常便饭,姑父打他也不顾及姑姑在不在了。中秋节,家里买了一包月饼,一包也是一斤,一共四个,却没有李多的。一家人在家里吃着月饼,只有李多在灶坑烧火煮饭。就在那天夜里,姑姑一家人晚上去公婆家过节,把李多留在家里看家。李多看着家人不在,用包月饼的纸包了两块玉米面饼子离家出走了。
他起初就是到了隔壁村,村子四周都是谷子和黍子堆,他就躲在柴禾垛里呆了一夜一天。到夜里他又返回村里,发现家里人并没有出来找他,剩下的一家四口更是其乐融融。
没再多想,李多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一路乞讨,就到了阳原县城,开始了他的乞讨生涯。
一九八四年春节刚过去不久的清晨。
在冀北地区的一个阳原县小县城里,已经没有丝毫的年味了。街道两边林立着一些铺子,却还没有开张呢,即使是小饭店也没几个人吃饭。破旧的房子上面的烟囱上飘着袅袅炊烟,住在铺子里的人也都瑟缩着不敢出去,整个街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冷、清!
冷,是天气真的很冷。有的商铺里面有人探出头往外看看,然后急忙用嘴哈着白气搓着双手,又把头缩进了屋里。
清,整条街道只有两个人。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大概有个八九岁,没戴帽子,头发挺长,也很凌乱,也是一路搓着手哈着气。经过每一个没开张的店铺门口都会撩门帘看看,然后被里面的人骂几句再退出来;一个是背着工具袋的青年男人,看上去有三十多岁,戴着一顶狗皮帽子。青年男子乔守礼走得很慢,走在路中间,看着小男孩刘玉柱来回在路两边颠簸。
男孩正是离家出走的刘玉柱,中年男人就是准备出口外的乔守礼。
整条街道大致也有一公里长,从东到西,刘玉柱走到最后一家店铺,还是没要到一点吃的。他在一个墙角蹲了下来,用手捂着耳朵,左顾右盼,希望能有再开门的店铺能给他点吃的。凭着经验,只要舍下面子,还是能要来一顿饭的。
“你很饿?”乔守礼看着刘玉柱终于停了下来,他便走过去站在刘玉柱身边问道。
刘玉柱虽然穿戴破旧,但整个面相还不错,浓眉大眼,鼻子笔挺,脸和鼻尖冻得红紫,薄薄的嘴唇也有些发紫。
“……”刘玉柱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没说,仰着脸看着乔守礼,目光中满是疑惑。
“走吧,去面食店我请你吃碗面!”乔守礼看着刘玉柱足足有三四分钟,经过一番思索,然后伸出一只手到刘玉柱面前,低声说道。
刘玉柱被乔守礼看的有点心慌,附近没有人来往,如果有来往的人他肯定会叫喊。乔守礼的目光很平静,但在刘玉柱看来还是很恐慌。
“我……没钱……”刘玉柱想把自己的手递到大人手里,伸出来的手又缩回去,嘴里懦懦地说道。
“不用你花钱。快起来动动,不冻脚吗?”看着刘玉柱一身单薄的衣服,还穿着一双单鞋,乔守礼往前一步,把刘玉柱拉了起来。看着刘玉柱一双脏兮兮冻得发紫的小手,他用自己的大手把那双小手包住,低声说着,“快跺跺脚,小心一会儿冻僵了!”
“我夜儿个后晌就没吃饭!”刘玉柱一边跺脚一边说道。毕竟是孩子,怯怯的眼神充满渴望,眼角余光一直看着旁边的面食店。
“走,让你吃饱!”乔守礼笑了,牵着刘玉柱的手走进了面食店。
面食店也是刚开门,却没有人来吃饭。店铺里面摆着四张桌子,中间生了一个火炉,已经点火了,还没旺起来,店里也没有暖和气。
乔守礼点了三碗面条,刘玉柱饿了这么久,估计一碗面条也不够,剩下他也能吃掉。
面条上来,刘玉柱没有急着吃面条,而是把双手捧在碗外面。他的双手冻得僵硬,给个馒头应该勉强能抓住,抓筷子有点吃力。
乔守礼也没有着急吃,只是用筷子挑了挑三碗面,他怕一会儿就砣成一块了,然后静静地看着刘玉柱,内心也在挣扎着。三十岁了,还没有娶妻生子的他想出口外找口饭吃,也许还能成个家。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了,可他还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尤其是二弟弟三弟弟也快到了成家的年龄,大妹已经出嫁,家里倒是攒了点钱,可是都准备给二弟弟成家准备的,毕竟他已经过了成家的年龄,如果二弟弟成了家,他注定要打光棍了。可是出了口外,如果别人知道他三十多岁还没成家,肯定要知道原因了,要么是家里穷,要么就是他有什么毛病。他不想就这样过下去,家里已经顾不下他了,他就该自己出去找出路了。
“孩子,我要出口外谋生,你愿意和我去吗?”乔守礼小心翼翼地问刘玉柱。
“你是人贩子吗?会不会到了口外就把我卖了?”刘玉柱刚拿起筷子又放下了,机警地看着乔守礼问道。他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看着四周情况,想着找机会逃走。
“我不是人贩子,就是想出口外谋生。据说口外的生活比咱们这里好多了,至少能吃上白面馒头,还有猪肉。”乔守礼笑了笑说道,“我今年31岁了,没有成家。我叫乔守礼,你若和我走,以后就是我儿子,我给你起名字,叫乔伯谦,可以不?”
“你真的不是人贩子?你带着我就不怕人家说是拖油瓶吗?”刘玉柱这半年在外面乞讨,虽然生活不是很好,饥一顿饱一顿的,但是眼界开阔了不少,也知道了很多事情。
“小屁孩,你是男孩子,就是把你卖了,也不是卖到窑子里面。现在都是新社会,改革开放了,把你卖个谁家也会让你上个学吧。你都不小了,难道就这样乞讨一辈子?即使长大了能干点活养活自己了,可你没有文化是寸步难行。大不了去口外你再去乞讨,还能差到哪里去?”乔守礼看着刘玉柱还挺机灵,更想带他一起出口外了。
“哦,也是,大不了去口外乞讨!”刘玉柱想了想说道,“那我跟你走!”
“好,那就快吃饭,咱们看能不能搭个顺脚车。我自己搭车不容易,带个孩子搭车也许容易些!”乔守礼说着把筷子递到刘玉柱手里,“以后你就叫我爸爸,我叫乔守礼,你叫乔伯谦,记住没?”
“记住了,你是我爸爸,你叫乔守礼,我叫乔伯谦。”刘玉柱重复了一遍,就开始吃饭了。他也确实是饿了,整整吃了两碗面,根本就没给乔守礼剩点。乔守礼吃了一碗面,不过早上饭,一碗面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