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三十年了,你还好吗?>费杨

费杨

作品名称: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作者:黄宏宣      发布时间:2025-08-30 17:30:46      字数:6728

  费杨是我们班上超帅的小男生之一,有些像唱《涛声依旧》的毛宁,他白白净净,喜欢一身统一的运动服,还酷爱白色,而且一年四季都是运动鞋。他的身材极好,舞姿超帅,尤其喜欢跳迪斯科和拉丁舞,那充满青春活力和动感的舞蹈,能把人醉得不想回家。他喜欢运动,足球踢的很棒,羽毛球打的不错,尤其喜爱武术,时常在学校舞刀弄棒,他有一根从不离身的三节棍,曾经和胡宝宝比过刀法和棍棒,不过,胡宝宝小时候就练过,比他更眼疾手快。那时候,《少林寺》电影风靡全国,他还一度想抛弃学业,出家当和尚,都一次次被孙老师和同学们拦住了。
  费杨跟随母姓,他的母亲叫费笑,父亲姓杨,父亲原来是技术工人,家贫、还软弱,是倒插门的女婿。母亲是一所女子监狱的监狱长,一个很高大、强势、武断、刻薄的专制女人,她喜欢用管理犯人的思维和方法来管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甚至对周围的亲朋好友说话时也总是发号施令,要求别人言听计从,唯唯诺诺,母亲的口头禅永远就是那句话,“你给我闭嘴!我不想听你的任何解释,就这样做!没有其他选择!”因为这些事情,他们家里很少有人来往,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敬而远之,因为母亲的缘故,费杨的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腼腆,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他的父母时常为家里的经济和地位问题而吵架,母亲很凶狠,把家里的经济看得很紧,哪怕买一盒火柴和一包盐都要记账,爸爸的工资卡和奖金卡都被母亲没收了,还加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密码,可怜的父亲连买一根冰棒都得向母亲伸手。
  他的父亲,在那个冰冷的家里没有任何地位,日子过的苦不堪言!逃走,一直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因为父母间无休止的争吵,更因为母亲的自私和冷漠,费杨很少愿意回家,从小学四年级起,就一直过着住校的生活,也正因为这样,费杨的生活能力很强,更多的时候,他像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儿,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做,小到洗鞋洗袜,缝缝补补,大到做饭和收拾家。大学四年,他只回家过一次,寒暑假的时候,他就在学校附近的饭店打零工,他的学费都是打工赚来的。
  大二那年的寒假,母亲写了好几封信,让费杨回家过年,可他终究没有回去。那个冰冷如霜的家,那些永不停止的争吵,对他来说已没有任何诱惑,当同一宿舍的同学纷纷背包回家过年时,费杨想到的却是如何逃避温暖的春节。看到他的孤独和心酸,孙老师多次想留下来陪他,都被婉言拒绝,于是,老师和徐芳悄悄给他买了过年的新衣和食物,细心的孙老师还特意在宿舍的门上贴了一副大红色的对联,春联写的是“孤独一人,善待春节;八八(1)班,全体牵挂”。谁知道,在春节的前三天,他的老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学校,父亲背来一大蛇皮袋好吃的,父子俩就在学校宿舍过了一个酸楚、无奈又幸福的春节,那个寒冬,两个人在冰凉的宿舍喝了一下午的酒,人们都说“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个春节,他俩说了几十年都没有敢说的话;那个春节,对费杨来说,是人生中最寒酸、最珍贵、最让他留念的一个春节。
  春节以后,回到家的父亲立刻提出和母亲离婚,费杨的母亲因为颜面和儿子的前程,坚决不同意,并一次次以死相逼,但父亲决心已定,接连十几张状纸送到法院,就因为这件事情,费杨在暑假回了家,他想用自己的真情挽留住父母已经倒闭多年的婚姻,家,再没有温暖,可也是他心灵的港湾,他依然需要一个家。不料,父亲断然告诉他,这么多年了,他受够了母亲的歧视和冷漠,在他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有离婚的想法,一切都是为了他,如今,他已上大学,希望儿子能够理解父母各自的生活方式,如果儿子再阻挡,他就一瓶农药喝死在家里。望着老泪纵横、可怜兮兮又死心塌地的老父亲,望着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的母亲,费杨的心动摇了……
  就这样,他的父亲被净身出户,走的时候,父亲非但没有流泪,没有叹息,没有丝毫的留念,还高唱着《解放区的天》,甚至是边唱边舞。而在那一刻,费杨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中断,他心如刀绞,却也无可奈何,一个本来应该完美的家因为母亲的蛮横无理和自私自利而在片刻间解体,成为费杨一辈子都难以启齿的伤痛。
  离婚后的父亲同时辞掉了工作,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边打工边照顾儿子,费杨和父亲相依为命,月光下,风雨中,时常看到二人就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素菜、喝着几乎是最廉价的白酒,酒醉后,二人脸不洗、脚不烫、牙不刷就双双进入了梦乡,直至天明。那是一道有点凄凉、甚至让人心碎却很无奈的风景,也是一道很和谐、甜美、让人仰慕的场景。
  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费杨的母亲带着他的叔叔和舅舅来到他们的出租屋,希望他们父子能够回家,并请出孙老师出面相劝,无奈费杨的父亲决心已定,他对孙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您是我儿子的老师,是我儿子、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敬重的高人,除了这件事,我什么都愿意答应您,哪怕是现在就给您下跪!”说到痛处,父亲是一次次的老泪纵横。可见,这些年,母亲对父亲的伤害是多么的深……
  四年的大学生活,费杨过的的确有些凄惨。其实,费杨真的是一个很可爱、很热情、很善良的大男孩,可能是因为家庭和心理的影响,平时思考和敏感的问题比较多,也比我们成熟得早。在大学,他就喜欢拉帮结派,总自称是班级老大,可就是没有人理会他,于是,他便时常用食品来诱惑人家,我就吃过他不少饼干和水果。不过,自从父母离婚后,他再没有要过妈妈一分钱,他的食品和生活费,都是他和父亲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一般都不肯轻易吃他的东西,徐芳和郝平还在背地接济过他不少,她悄悄往费杨的抽屉里放过不少粮票和现金,还买过无数套衣服和布鞋送给他。
  费杨的可爱,还在于他的豪爽和耿直,他不会伪装,不懂虚假,什么事情都直来直往。那时候,电视剧《霍元甲》风靡一时,于是,他就留着霍元甲的发型,穿着霍元甲式的长袍,说着让人听不懂的粤语,唱着《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曲,天天在操场的一角练习迷踪拳。
  毕业后,他终究没有回到他的家乡,孙老师问他原因,他却说,“我真的想回去,可我回不去!我不回去,妈妈有家,有公职,在家没事;我回去了,我的爸爸就完蛋了!”是呀,故乡还在,家还在,却无法回去,那是一件多么哀凉的事情!尽管他的母亲为他找好了很体面的工作,他还是坚定地谢绝了母亲的好意,在父母、工作之间,他早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和选择,虽然他不愿意说破母亲的缺点,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驳了母亲的错误和自私。
  带着父亲、他扛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离家几千公里外的黑龙江,在一所农场初中担任了体育老师,爸爸同时在学校当了保安,他俩住在了传达室。其实,这也符合他的特长,体育课上,他带着孩子打迷踪拳,耍长棍,跳街舞,家长和孩子们都很高兴,他的到来,像一阵迟到的清风,却让那个偏远、封闭、落后的农场焕然一新,可年迈、守旧的女校长就是看不惯他,老是有事无事就找他的茬。很多的时候,他在郁闷,一个人远在他乡,除了无奈,他又能怎么样?
  毕业后,费杨和陈佑华保持着很多的联系,他们俩人同样的出彩,但因为所遇到的校长不同,结局也完全不同。相比起费杨,陈佑华又是多么的幸运。
  也许是心里的疙瘩没有解开,也许是命运在有意作弄他,每次看到女校长,他的心里总是紧张,甚至是一种无言的恐怖,就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母亲,二个年龄相仿、同等性格的女人真是不谋而合。他始终想不通,在学生、家长、社会对他的教学一致赞许的时候,校长为什么会全盘否定?终于有一天,在学校会议室里,他和女校长又因为教学上的分歧大吵起来,谁知道,女校长情急之中当着百余名老师的面狠狠地扇了费杨一个耳光,那一个响亮的耳光把费杨多年所有的委屈和怨气都打出来了,一怒之下,他疯了似地把校长从二楼扔到楼下面的草坪上,还好,女校长是从墙边的树枝上滑落下去的,小腿当时被摔成骨折,倒是没生命危险,躺在医院的女校长悲愤、羞辱、失望交加在一起,扬言一定要去法院告倒他,却被她的老伴、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教育局局长拦了下来。
  校长的老伴为人倒是很好,就像自己的父亲,非常的通情达理,没有半点校长的刁钻!他知道妻子的脾气,反而偷偷安慰费杨不要自责,不要害怕。因为这件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费杨被教育局停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学校对费杨投了百分之九十八的赞成票,许多学生和家长联名写信或打电话到教育局,希望局里不要为难费杨,教育局深明大义,没有处分他,只是一个月没有发他的奖金。为了避免二人的再次矛盾,局长想了一个办法,让费杨独自去贵州的大山做二年的教育志愿者,也顺水推舟地让人人都不喜欢的女校长提前退休了。
  对于局长的建议,费杨欣然接受,临走之前,局长和校长的丈夫不仅亲自请他吃了饭,还预付了他二年的工资,分手的那一刻,局长握着他的手说:“我懂你,因为懂你,所以我也等你,切记!二年以后的今天,我还在这里为你接风。”校长的丈夫还送给他一个精致的拉杆箱,他在箱里装有几件新衣、500元现金和一封信。在信里,他让费杨远离仇恨,快乐生活,并对自己妻子的行为向他表示了真诚的道歉。
  就这样,费杨带着局长的介绍信和父亲双双去了贵州,可他的人事关系还在黑龙江,他只是一个教学志愿者,原本二年的支援计划,可他在那里没几个月就和村主任的女儿谈起了恋爱,他的爱人名叫琼花,一个没有进过学堂门却知书达理的好女人。想当初,琼花家有一个大院子,主任特意空出两间房给他们父子住宿,到了贵州,他们吃住都在村主任家,琼花对他的关照更是无微不至,他们的结合似乎很自然。因为琼花,他的命运得到了再一次改变。
  结婚第二年,费杨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随着儿子的到来,他的心也定格在了那座大山。在孩子七个月时,他再一次回到了黑龙江,把自己所有的关系都转到了贵州,并退还了局长给他预付的工资,成为贵州那所学校唯一的公办教师。
  三十年没见,大家都想以最光艳的状态彰显在同学中间,聚会的时候,唯有费杨似乎是我们班级最落魄的,最寒酸的,他的衣服是旧的,人是苍老的……还是唯一没有穿皮鞋的,他满头粗壮的银发,满脸老树皮般的皱纹,满手梯田似的老茧……犹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哪里还像文质彬彬的老师?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农民,三十年间,他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望着他的外表,我们可以想象,我们个个想哭……
  是呀,三十年了,他把人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三十年都奉献给了大山,对于这样的人生,他难道真的没有遗憾?如今,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还早是爷爷辈的人了,但他依然在贵州的大山里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他的身体,他的青春,他的灵魂,都无偿地捐赠给了大山,说起当年的往事,他是感叹万千,泣不成声。饭桌上,我们试探着问他,“你现在是我们班孩子最多的,当爷爷最早的,也是离我们最远的,交通最不发达的,日子过得最穷的,想想这一切,你后悔过吗?”没想到,他没有任何考虑,因为琼花,他的一生无怨无悔!
  在那晚的欢迎宴会上,原本的计划是要求每个人都要上台表演一个节目,或者对大家说出三十年来自己最想说的真心话,表演的顺序就是当年自己的学号,费杨是23号,却坚持最后一个上台,谁知道,阳刚十足的费杨上台后居然当着大家的面哭了,他哭得泪如泉涌,哭得难以停止,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难道他?他泣不成声的眼泪让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正当同学们面面相觑时,他声泪俱下地告诉我们,“我一直坚持最后一个上场,是怕破坏了大家今晚的情绪,其实,我这次来,有四个心愿,一是特别想看看分手已经三十年的同学和老师,我一个人生活在大山里,几乎和所有人都失去了联系,我是一只孤独无助的燕子,三十年,我每天都在做着最平凡的小事,做着同样的梦,都忘记自己是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了!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大家,都在美美地回味着四年难忘的大学生活,那四年,是我人生中最美丽、最芳香的四年;第二就是把自己送过来给大家看看,告诉大家我还在,很健康,并且我想对向大家说明,我的人生虽然不完美,不光艳,不奢华,可也没有缺憾,我不想为我当初今的选择和人生做出任何解释,但我想说,只有经历,才有感悟,才有感觉!才有真情!今天,我挺直腰杆站在这儿,还想大声对我的班主任孙老师说,虽然您这个学生一生贫寒,却不卑微;虽然我没有像高翔、黄俊俊等同学那样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我绝对没有辜负您对我四年的教诲,我更没有给我的老师和我的母校丢脸!我想告诉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那座延绵不断的大山,因为我三十年的执着和守候,如今是山更绿,人更美;因为教育,那边落后贫穷的面貌正在改变;因为这些,我始终在骄傲!第三是带着我的老伴出来看看,琼花跟着我快三十年了,我要带她来看看我的母校、看看我的同学和我的恩师,我要在这里告诉我的妻,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学校、还有她的丈夫,都是那么的优秀。更主要的,我还是来向大家要点钱的!我想在同学中间搞一次小小的募捐活动!”
  憨厚的费杨语惊四座,接着,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照片,都是他在贵州临来的时候拍的,看了他的学校,看了他的家庭,许多人都留下了难以言表的酸楚,谁也没有想到,他的日子过的这么艰辛!他说,在他的学校,他已经当了二十五年的校长,如今,快要退休,他的一生,荣辱不惊,无怨无悔,只有二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是希望替他所在的学校建立一个图书室,让孩子在学校有书可读,再为学校里27名老师每人配一台电脑。他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一定是没有灵魂的人。他想替大山的孩子找回他们快要丢失的灵魂!他希望八八(1)班的每个同学捐给他们一点钱,十块、一百也行,一千也可以,然后,他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去旧货市场,他想在回去的时候一道把书和电脑带回家……他还说,完成了这最后一个心愿,他就可以安心退休回家了,他的人生也就圆满无比。
  听了他的故事,同学们个个群情鼎沸,孙老师是第一个捐款的,他捐了三千,王斌、黄殿、陈佑华、王大权、徐芳、马娟娟、李思金、袁大海、程萍、方伟都、卢玉兰都捐了五千。宋长松的妻子张蓉也来了,她代表宋长松捐了五千元。在大家募捐的过程中,张蓉特意为费杨演绎了一首老歌《一剪梅》,她深情地唱到,“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亮你我……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最后,张蓉含情脉脉地说,费杨的故事让她感动,她捐出五千元,是因为费杨是一朵耀眼的梅花,在黑暗和寒冬中舞出了自己最美的五彩人生!让人敬佩和赞叹!
  张蓉的捐款是当晚最感人的,也是最厚重的!厚重得无以言表!厚重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假如没有她的捐赠,我们八八(1)班这个集体就不完整!假如没有她的捐赠,我们八八(1)班就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高翔当场就捐了一万,他还专门找了一辆车,在同学聚会后请袁大海和郝平拉着费杨在南京转了几天,他们买了十多万元的图书,三十台崭新的电脑,还给那里所有的小学生都配了新书包、足球、玩具以及一些教学用具,用一个大卡车,由琼花带队,浩浩荡荡地把东西送到了贵州,而费杨却被大家留了下来。
  费杨是在外地同学中最后一个离开南京的,离开南京的头天晚上,孙老师组织大家为他送行,那晚的宴席,大家酒喝得很少,话也说的不多,整个气氛有些哀凉。大家的心里都知道,今日一别,何日相逢?也许三年五载,也许就是一辈子的转身。一直到晚上十一点,饭店服务员来了几次,意欲打样,大家才彼此分手,在离开房间大门的那一刻,费杨转身向所有的同学鞠了三个90度的躬!那是三个标准的90度的躬!他转身紧紧地抱住孙老师:“老师,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作为您的学生,我虽然过得最差,工资最低,日子过的最苦,可我始终没有给您丢脸!您放心,那里的大山,我还会继续坚守!”望着费杨苍伤、开心的笑脸,我们一起围了上去,十多个人,十几双手,大家紧紧地围在一起。那份不言而喻的情感,让饭店的大堂经理和服务员都跟着擦眼泪,立刻表示饭菜全部免单!
  离开的时候,费杨的眼泪一刻也没有停止,可他始终没有再回头!他走的洒脱!走的悲壮!走的心安!
  这些年,费杨的日子也许过的最苦,现在要退休了,终于给自己圆了梦,那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也是他一辈子最骄傲的一件事。人生就是这样,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所以,耐心点,给好运一点点时间。
  人的变数真大,有时候,简单的一念之差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费杨的命运就是如此。我们这一生,无论经历了多么美丽富饶的情感,或者经历了多么悲惨难堪的事情,可是,等我们到了中年或晚年的时候,才会发现,时间是多么的残酷!原来,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做,还有那么多的梦没有圆,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了。
  时间,常常让我们心碎,让我们彻夜难眠,让我们坚定不移的确信永不更改的生活,变成一个个难以实现的梦。今天才是现实的,过去的过去了,永远回不来!未来的是个未知数!珍惜当下!就像费杨那样执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