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天
作品名称: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作者:黄宏宣 发布时间:2025-08-18 15:17:00 字数:4981
史春天是我们班级最能吃的一个,他长得高大威武,英姿飒爽,特显健壮,身上的肌肉条块分明,粗中发亮,像个优秀的健美教练,他脚穿48码的鞋子,头发粗得就像秋风中一根根趾高气扬的芦苇,远远见他,像个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师。那一年,正值电视剧《霍元甲》播放的鼎盛时期,看见他,我们会立刻想起电视剧里的那位俄国大力士。他和芮佳佳一样,力大无穷,能单手拎着陈佑华在班级转几圈,在学校,都管他叫“大力士裴元庆”,他还是我们学校最棒的铅球和标枪运动员。
他的饭量之大,远近闻名。那时候,很多同学家都穷得叮当响,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娃娃,史春天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于“吃”的敏感性要胜于学习和其他一切欲望,他一顿能吃10个馒头,或者13个煮鸡蛋,因为吃的问题,他写了一篇叫《我的馒头记》的文章在校刊上发表。这篇文章刊登以后,立刻引起老校长的极大关注,老校长叫总务主任在全校搞了一个排查,看看学校还有多少像史春天这样的大肚子汉,老校长真好!那次调查后没几天,他就特批,以后凡是史春天这些人去食堂,食堂的师父就会免费多给他们5个馒头。时间长了,史春天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每次吃饭时,他几乎都是最后一个去食堂,把残羹剩汤一扫而光。
四年的时间,因为徐芳、因为老校长,史春天的肚子整天吃得像只青蛙。也正因为这样,他一直回忆,那四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四年,那四年间,他懂的最多的就是“感恩和回报!”
高考的时候,史春天的分数很高,听说已经达到了清华的分数,可他一生的梦想是当老师,他喜欢孩子,喜欢春天,喜欢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他性格开朗,与世无争、心态超然、爱心永驻,是和山水融为一体的天使,因为这样,他毅然选择了师范,那一届,他是进入我们学校的最高分。
毕业后,他的舅舅希望他回到故里,他读大三的那年,舅舅已当上县长,可以给他安排去镇办公室当主任,那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前途还很光明。因为这些,他的母亲和舅舅劝说了他好多次,可他就是不愿意,他说官场险恶,生存艰难,他要一辈子远离官场,静心做好教育,要让自己桃李满天下。其实,我们都知道,他钟爱的是教育事业,而且只想一辈子做一名单纯的小学教师。
就这样,他去了一所远离大都市的乡村小学,学校就在长江之滨,打开校门,就可以看见波涛滚滚的江水;躺在床上,能清晰听见滔滔不绝的流水声。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放学后独自坐在长江边上看东逝的流水,沐浴着暖人的江风,望着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水窝,也许,他会觉得那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也许,他会更加珍惜去无回的人生。
读书时,史春天一心只想追求赵全霞,他傻傻地迷恋了赵全霞四年,他喜欢看她走路时左右摇晃的碎步,喜欢听她哀怨、婉转的越剧唱腔,喜欢看她在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演,喜欢她那别具一格的穿着……赵全霞的一切,他毫无选择地都接我电话受和迷恋。
几年间,他给赵全霞写了无数的情书,情书里还装有各式各样的贺卡,可每次都是石沉大海,但史春天痴心不改,从来没有放弃,依然保持一周一封的高频率,相比起李思金,史春天似乎更让人欣赏和尊敬,那时候,男生都嘲笑他的专一和大傻帽,而女生最敬佩他的执着和疯狂。
在毕业的前四个月,他又写了一封缠缠绵绵的爱情宣言,信里还有一条他精心选购的南京云锦围巾,其实,那是他准备写给赵全霞的最后一封信,而且他已对他们的将来不再抱多少希望和幻想,因为那封信的用意和每一句字话的措辞,我们宿舍的男生都集体仔细斟酌过。
谁知道,一个星期后,他突然收到赵全霞的一张纸条,约他晚上九点在学校操场西南的亭子旁边见面,史春天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沉睡千年的铁树终于要开花,精心洗漱一番后,又向郝平借了一套还没有穿过的新西服,捧着30朵玫瑰花到了那里。不过,赵全霞没有等到,倒是等到严厉的政教主任的一顿训斥,主任说话很难听,不仅说什么“不要再做美梦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用镜子照照自己,你配吗?”之类酸溜溜的话语,还谴责他不该长期骚扰赵全霞,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困扰,主任用“看清自己,请你自重”这句话来结束了他们之间短暂又尖锐的谈话。
最后,史春天像老鼠一样灰溜溜逃回了宿舍,一时成为我们班级的笑料。不过,对于赵全霞的处理方法,很多同学都不赞赏,甚至认为她的做法十分过分和可恶,孙老师在班会课委婉地批评了赵全霞的不道义,老师说了一句经典名言,“爱是永恒的,是无尚的,是纯洁的,是无价的,更是不可以随随便便玷污的。你可以不爱别人,可你没有权利反对人家爱你!你可以把别人的爱精心收藏,但一定不可以随意践踏!”说得赵全霞无地可容,因为这件事情,老师还了史春天一个公道。
没想到,三十年的同学聚会上,赵全霞回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一块档次很高的劳力士手表,当主持人查小静和郝平开玩笑问她送手表的原因时,她竟然手拿话筒,在全班人面前眼泪婆娑地哭诉:“我好羡慕李萍,我好妒忌黄殿。大家都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儿戏,没有真正的情感,那简直就是骗人的鬼话,读大学时,我没有好好珍惜史春天对我的这段情缘,这一定是我一生中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得到春天,我始终过着寒冬的凄凉,在这件事情上,我是百分之百的错了!错了,我深深叹息;错了,我无法悔改!在这里,我特意向史春天表示我内心的歉意,人生就是一辈子无奈的忧伤,那就是一条有去无回的单行线!世界上的良药很多,唯独没有后悔药!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做他百依百顺的妻,和他风雨同舟,相守到老,永不言弃。我给他送手表,就是希望他在每天起床的时候还能想起我,想起大学时那段纯洁又美好的爱恋。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从毕业那天起,在这三十年中,都一直在后悔自己,在深深地爱着他,心里满满地装着他,我真的好爱他,也很想他!真心的想挽着他的手一起去浪迹天涯,直到白发苍苍,生命终结。送他手表,不仅仅因为我爱他,还要时时提醒他,过去的已经过去,只能永远珍藏内心,无法再次兑现!我更希望他每天晚上能够准点回家,因为他有家,他的家里有一位已做好了晚饭、泡好了浓茶的好太太在等他回家!”
听完她在众人面前的真情表白,双手捧着手表,刚烈威猛的史春天同样一次次的泪如断珠。也许,人生中的错过也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美丽!因为错过,才会芳香!因为错过,才会珍惜!其实,细细想来,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当年很多的怨恨和不幸,多年以后,却变为人生中一笔大大的回忆与收成,而且还是甜甜蜜蜜的。多年前的赵全霞很年轻,年轻人做什么事情,上帝都要原谅他们。
不过,今天的史春天依然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婚姻,还是缘于他的大饭量,他第一次去女朋友家相亲的时候,还有一个笑话,面对准岳母做的一大桌菜,他完全忘记了所有的矜持和羞涩,女朋友家的碗小,他竟然连续吃了八碗饭,把一锅饭吃了一半。岳母和岳父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实实在在的女婿,不仅马上同意了这门婚事,还特意去街上为他买了一个最大的碗,从此以后,史春天还多了一个“八大碗”的雅号。
如今,“八大碗”的日子过的很滋润,他的爱人叫徐雅,徐雅原是县公安局的户籍警,1996年的时候就开始悄悄做安利生意,那时候,安利在中国还被当作传销,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可徐雅有思想,胆子很大,她利用史春天在学生中的特殊关系,利用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好像一直从底层做到什么皇冠,应该是很高的级别。每个月,坐在家里,银行主动就往她的卡上打钱。徐雅对他很体贴,爱人一分钱也不要史春天的工资,还总是往他的钱包里放上一沓沓崭新的百元大钞。
史春天还有一个怪癖,就是“护头”,他的头不允许让任何人摸一下,五十年来,他从来没有去过理发店,读书的时候,他是铁打的一个月回家一次,他回家没有别的事,就是让爸爸给他剃头。结婚后,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徐雅手上,而且是每半个月定时一次,就像我们发工资一样准时。有一次,徐雅去深圳学习三个月,中途害怕他的头发过长,有损于教师形象,只好坐飞机回来为他剃头。因为那一次剃头,花了家里一千多块,说起这事,史春天的心里乐开了花。
徐雅比史春天大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她很爱史春天,她和史春天的关系很微妙,她是他的妻子,分分秒秒在爱他;又像他的姐姐,时时刻刻在管他;还像他的母亲,日日夜夜在疼他。不过,“八大碗”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喜欢有事没事就瞎折腾,徐雅多次劝他辞职专心做安利,可他坚决不同意,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做一个让人尊敬的教育家。
十几年前,他就给自己弄了好几张假文凭,又自己花钱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篇教育类文章,依然给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教育专家”的行头,到处做讲座。他的形象很特别,和张玉华的老公倒是相似,一年四季,衬衫是雪白的,皮鞋是锃亮的,领带是鲜红的,眼镜是金边的,头发是整齐的……怎么看都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大教育家,他还满嘴的“孔孟之道”和“之乎者也”,深沉中还带有一种难以接近的味道。
虽然他的文凭和文章造假的成分很多,不过,他对教育还真有很深的研究,说出的道理不得不让人叹服!甚至连一些外省那些不知底细的专家也对他的教育观点和理念心服口服。其实,这很正常,正所谓,瓜熟花落。因为他一直在教育的最前线,还很努力地做着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虽然他的证书是花钱买来的,虽然他的文章是花钱刊登的,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却是毫无质疑的,那是没有半点瑕疵和伪装的,周围人都认为他讲的很有哲理,于是,他的名气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请他讲课的学校和机构越来越多,他就像一个很显灵的菩萨被请来请去,时间久了,依然成为当地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专家。
史春天人很精明,他爱教育,懂教育,懂得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懂得如何权衡和取舍;也懂得家长和社会的心理。他和家长的关系很好,就像班长陶海生一样。他是名师,是一个没有教授文凭却实实在在超过有些教授的名师,说起他的教育,全县乃至全省所有的人都双手竖着大拇指,在县里,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县长和县委书记是谁,但都知道有一个高水平的教师——他叫史春天。
他应该算是成功的,尽管他的成功里面还掺杂着一些虚假、或者说是无奈的成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教育的贡献,因为他不仅有高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有高超的教育实际,很多人都在传说,他教出的学生就是和人家的大不相同,他的学生和他一样,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知书达理,宽厚仁慈,目光长远,心胸开阔,笑口常开……男孩个个是绅士,女孩个个是淑女。还有人说,他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精品,没有次品,更没有危险品。凡是从他课堂里走出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对心悦诚服的。逢年过节,他的家里总是挤满了看望他的学生和家长,到了他的家里,人们都愿意恭恭敬敬地再听一次他的教诲,在这些学生中,有政府的机要官员,有商业界的老大,也有普通的百姓。
也许,这就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
他在论文上的造假和他的真才实学,是一个比较有讽刺意义的对比,县委和教育局的领导个个一清二楚,只是没有人敢去揭发他,也没有人愿意去揭发他。这里面的隐情难以描述,不知什么时候,他已悄然成为全县教育界一面不倒的旗帜,尽管这面不倒的旗帜有些尴尬,有些滑稽,甚至是无奈,但那是不倒的,是高大的,县里只能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维持这种畸形的教育现状。因为他的升降就像一枚沉重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可能把全县的教育炸得面目全非。
他的情况,我们个个都心知肚明,和他们的县领导一样,也没有人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想想也是,文凭和论文只是白纸一张,是评职称必须的门槛,但是,要想真正搞好教育,才学和执著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别总看着别人的生活,后悔自己的选择,坚持你认为对的,做你自己想做的。人生没有固定的轨道,无论你选择怎样的方式生活和处事原则,只要内心强大,都可以很精彩。重要的是在你选择的道路上,你想要什么,以及你做过了什么,难道不是这样吗?
不过,这次同学聚会时,他意外地给我们带来了他的五本教育专著,全部是国家正规出版社帮他出版的,一些同学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看了一番,都觉得他的水平高高在上,特别是他对当前教育的透视和对以后教育的展望与提醒,更让人刮目相看。他还告诉我们,他最近在为自己写长篇小说《史春天的春天》,已经完成了30万字,还准备让他的爱人投资拍成电影。真有意思!看来,他是真的能折腾!
在联欢会上,高翔对他有过承诺,如果电影拍成了,首映式就放在自己的城市,他要做第一个观众,还会组织市里的全体教师轮流观看。
我们翘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