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第二十六章 群英荟萃 二、别开生面

第二十六章 群英荟萃 二、别开生面

作品名称:寻找柳永遗留的宝藏(北宋篇) 第一部 临轩放黜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5-08-08 19:25:34      字数:3067

  柳三变说话不太好听,宋祁没往心里去,谦道:“哪里哪里,兄弟只是在尚书省当差,冗事缠身,俗人一个。哪有柳兄这等潇洒自如呀,而今你的大名如雷贯耳,名气如日中天,世人公认的填词名家啊!哈哈。”
  “不敢当,赚取点儿虚名而已。我看那边几桌客人多似朝中官员,既是官人聚会,我乃一介布衣,怎敢叨扰其间。只是有请柬在前,不得不如约前来,在下前来报个到,已然见过面,马上告退。”
  宋祁赶紧上前伸出双手,将柳三变按坐在座位上,一指首席坐着的那几人,说:“别走别走,这场酒会少了老兄你可不行。那几位也有的不是官员,你看,那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先张子野,他也是同你等一样来参加贡举的,他也是填词名家,得空儿你们也可切磋切磋。今天是诗酒会,能诗能喝就够格,而且这两项都是你柳兄的强项。这场诗酒会若是少了你这填词名家,岂不名不副实?今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坐坐何妨。况且你我兄弟多年未见,正好叙谈叙谈,我还要就填词一事讨教讨教。柳兄,可否移步到前面那桌落座?”
  柳三变听宋祁说得真诚,便不再执意离去,只道在这里坐就很好,这桌都是熟人。
  宋祁也不勉强,向柳三变、欧阳修等人一抱拳,回到前面。
  柳三变和张先张子野二人的初次见面,双方没有互动来往,谁都没到对方桌边敬酒道声仰慕之情。在柳三变这一边是性格使然,既不张狂也不看人脸色。而在张先这里,也许是嫉妒柳三变的文名盖过自己,文人相轻的想法在作怪。
  张先张子野年纪与柳三变般上般下,在填词的名气上二人也不相上下,这时已有人喻之“南张北柳”,因为他是浙江湖州人,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而柳三变虽然是福建籍,但他的主要活动及创作都在汴京。
  张先擅长小令,也写了颇多的长调,但在官场上却始终官运不济。但他走的却是另一路,爱走上层路线。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做法,擅长以词干谒,加之人又圆滑,会逢迎,很受上层官僚的青睐,他与晏殊、宋祁的交往很是频繁。
  但是他在官场上确实显出能力不够、水平有限,否则以他善于巴结上司的本领,不至于始终徘徊在中下层。若论能力才干,较之柳三变又差多了。
  同柳三变一样,张先流连歌坛,其作品不乏艳词,以刻画闺情、描写花月知名,其中一些名句很得社会名流的赏识。他虽然也填艳词,却极少像柳三变那样遭到主流社会的诟病。
  不过也许正得益于他的心态好,他是高寿之人,活了九十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身体良好,直到八十岁还纳妾。
  其实,柳三变在内心深处也看不起张先,怪他到处钻营、干谒,对张先巴结晏殊、宋祁的行径也早有耳闻。
  干谒是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干谒求进属于贬义词。其实干谒是古人特别是文人的普遍行为,是文人为推销自己、求得进身机会,往往含蓄地写一些诗词文章,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古人除了书信或者当面谒见,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推销自己,因此只要不是太过分,太下作,是正当的可以理解的。
  但是对那些自恃才学的人来说,心里终究是不平衡的。杜甫虽也干谒,“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羮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但他心底深以为耻,他又在诗中说:“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宋祁面向大厅举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声说:“今日宋某家宴,既非贺寿也不是别的什么特别日子,就是想搞个诗酒会,以诗词会友,会名就叫‘锦绣会’,寓意锦绣年华、锦绣文章、锦绣前程。请大家放量喝好,再留下佳作,务使这场酒会名冠京城!”
  他高举着酒杯,豪情勃发,叫道:“众宾既集,高朋满座,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定要叫各位宾客不虚此行满意而归!”
  然后扭头问左右侍从:“香已发未?”
  答云:“已发。”
  宋祁便命卷帘,厅上众人都扭项抬头望向舞台。只见厚重的绣幕徐徐拉开,缕缕轻烟裹着异香自幕后涌出,香云燎绕恍如黄山烟霞,烟霞如春水四溢,自舞台流向大厅,不一时郁然满坐,馨香满室。人处烟霞之中,便有飘飘欲仙之状。
  没人料到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场,大都惊异不止,感觉新颖别致、脱俗出新。
  踏着轻烟,成群的歌女像仙女下凡一样从幕后涌出,或携以酒肴或携丝竹,次第而至。转眼间各桌客人面前的酒杯,都满斟上美酒,歌女们又仿佛驾着祥云一般,飘然回归台上。
  烟霞渐渐散去,只留下淡淡轻烟,便有十名身着白衣的东京城有名的歌女上台表演,她们的衣领上绣着牡丹,头上插着一枝名为照殿红的花朵,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
  客人们虽还没有饮酒,却已陶醉在这迷人的乐舞之中。不知不觉中,台上已缓缓拉上帘幕,客人们回过神来,交头接耳热烈议论,谈笑自如,开始喝第一巡酒。
  良久,香云再起,复又卷帘如前。又有十名歌女,换了服饰与插花出来表演。如是者十次,衣服和花也换了十次。大抵簪白花则穿紫色衣裳,戴紫花则穿鹅黄服饰,戴黄花则穿红粉服装,所唱的曲子都是前人所写歌咏牡丹的名词。
  烛光香雾,歌吹杂作,满厅客人皆恍然如仙游也。
  这一番表演震惊了与会之人,个个暗暗咋舌,这场酒会得花掉多少银子啊,以宋祁的职务俸禄,如何支撑下来?即便能够承受,又怎么舍得搞这样一场酒会,目的何在呢?
  也有一些人暗暗地咬牙切齿发着狠,人呀,活着就必须出人头地,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当官,而且要当大官,看看人家这场富贵神仙的酒会,这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啊!
  柳三变、欧阳修他们这桌,眼光也被吸引到台上,但是没过多久,他们的注意力就回到了酒桌上。初看时还有些兴致,看了一会儿表演后,觉得未免有些庸俗,很像暴发户的作为,便不再理会,顾自畅饮起来。
  特别是柳三变,他见多识广,淡淡地对欧阳修说:“说新颖倒也谈不上,我听说开封早就有人搞过这类活动,只是规模没这么大,也比这个俗,今天这场表演可能是在那个基础上改进的。让我吃惊的是,宋子京哪儿来的那么多钱?而且还这么地舍得花?”
  酒会开始后,各桌人免不了互动互敬,但却极少有人到这桌来敬酒,反正这些人也不在乎。酒品菜肴丰盛,很和这些举子心意,他们正好不受干扰地吃喝谈笑,只是有时谈笑声音大了,惊动他人侧目而视。
  表演过后开始唱曲,众歌女先唱了一首合唱,唱的是当今朝廷大员晏殊的《浣溪沙·春恨》,词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因为这首词和其它几首精致小令,特别是词中一些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颇为人称道。有人说“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所作,后半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门人王琪所续,这也是词坛一段佳话,这里就不细说了。
  但是晏殊却因为这些细腻精致的小令,可以列入宋初的填词名家之列了,由此,晏殊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这里需要作些说明,为什么宋人酒会必要填词唱曲呢?这也是欧阳修、石介等人在酒桌上问的问题,柳三变也就即兴谈了他的看法,他讲的,别人都很信服。他说,因为词这种文体最早源于隋唐时期的“燕乐”,燕乐就是宴饮席间演奏助兴的音乐,“词”就是合着燕乐而歌的歌词。
  词到了宋代这个时期,之所以为社会普遍接受,它的流行有赖于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带来市民群体的增长,他们狂热追捧这样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优美的旋律,加之歌楼酒肆林立,以及众多歌女的歌舞传唱,竞唱新声风行整个宋代社会。
  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有人认为,词这种文学体裁较之诗歌来说,更适宜抒发的也正是它那柔美细腻的“婉约”之情,读一首清新的小词,恰如坐在松下,静听山泉清溪,在山林沟壑间曲折蜿蜒地流淌。
  词中抒发的多半是,花前月下情侣的低语,琵琶半掩女郎的娇羞,对远方游子的苦苦思念,对眼前心上人的殷殷叮咛,以及由诸多感情引发出的异乡飘泊、仕途坎坷的愁思。
  词体的这种适宜表达和渲泻阴柔细腻之美的特点,正好投合了宋代文人内向、细腻、不断求索的审美情趣,体现了宋词风流的内在特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