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江流曲折路坎坷(4)
作品名称:三江逐浪人 作者:林朴 发布时间:2025-08-04 08:46:48 字数:3229
重庆母城这个半岛上,有两道由西向东、相邻相望的山梁。靠长江的那道大一点,叫大梁子;靠嘉陵江那道小一些,叫小梁子。
早年的重庆城,主要地段就在大梁子的山腰和山脚沿长江一带,川东道、重庆府、巴县三级衙门和镇守使署等机构以及各类商家店铺会馆都集中在那一片。清末民初以来,大梁子、小梁子和它们之间的土地陆续得到开发,修房筑路,形成了新的街区,于是人们就以大梁子为界,将新区叫做上半城,将旧区称为下半城。人们又习惯性地用大梁子、小梁子称呼梁上街道和附近区域。由于得地势之利,大梁子逐渐成为重庆城最繁华热闹的街道。
此刻,罗亨礼正急匆匆从位于小梁子的家向大梁子走去,他抬头看看天,又下意识地看了看手里的请柬,便加快了脚步。
前天,莲花池省党部监察委员陈达三派专人送来请柬和信函。请柬上写明,他受刘伯承委托,以“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代表”的名义,宴请刘湘军长及在渝各师旅长,陈说衷曲增进友谊,时间订于公历二月二十九日中午12时,席设大梁子万国储蓄会西餐厅;信函上说,仪三兄系军部与省党部联络员,且平素交谊甚厚,请务必参加并望先期到达,有事相商。
陈达三是川军老人,早年任过陆军速成学堂教官,算得是刘湘罗亨礼他们的老师,后来任过熊克武部参谋长,当下又被刘湘礼聘为行营参谋长,虽然只是挂个名,但俗话说“资格在那摆起的”,因而也颇受尊重。如今,他以刘伯承代表的身份相邀,于情于理于事,罗亨礼都不能拂了他的心意,因此今天一早便从荣昌赶回城里。殊不知刚进家门,就遇上庆临发高烧,浑身打颤,上下牙巴磕得嘣嘣响,谭淑芳正急得团团转。他当即同她一道把小儿子送到宽仁医院,打针吃药后,庆临体温稍降,但紧紧拉住爸妈的手不让离开,直到刘婶和勤务兵赶来,他仔细叮嘱后才抽身跨出病房。
万国储蓄会大门外砂石台阶上,陈达三和省党部执委邓劼刚一左一右引领而望等候着客人。罗亨礼刚一现身,陈达三就看见了,高兴地喊道:“仪三哪,来啦!”罗亨礼忙迎上去,扶住他:“道公好!因小儿犯病送医,耽搁了,乞谅!”
陈达三亲切地拍拍罗亨礼手背,笑着说:“还好,不算晚。省党部诸公都来了,军部这边你还是头一个呢!来来来,到这边来!”便拉着他进入大厅里一个小接待间,并排坐在一张长沙发上,压低声音说,“仪三呐,时间不多了,我就长话短说:之所以专函请你——还有向时俊、郭勋祺——务必出席今天这个场合,是因为听到点风声,说屯兵南昌的蒋介石违背中山先生遗嘱和中央党部决议,且无端干预川事,派了好几拨人到重庆来,和总土地那坨人裹在一起,造谣生事,挑拨离间,竭力游说甫澄军长。为此,伯承、闇公他们都托我转达,切望你一如既往支持党部工作,维系军部党部团结,向甫澄建言推动全川革命。同时,今天的宴集也要请你打圆场,促其成功!”
陈达三讲得诚恳坦率,罗亨礼听得十分认真。面对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殷切期待的目光,他心里涌起波澜,慨然表白:“道公,请转告伯承、闇公,谢谢你们的信任,仪三当尽力而为!”
从大厅出来后,罗亨礼陪着陈达三迎候或坐轿或步行陆续前来的军官们。先后到达的有杨森二十军的师长向时俊、本军潘文华师旅长郭勋祺、五师师长王缵绪、二师副师长穆瀛洲等人。目送他们走向二楼西餐厅后,罗亨礼转过身,看到一张熟面孔,哦!蓝文彬的亲随。蓝文彬不是曾经扬言“绝不同莲花池打交道”么,今天居然会来?这也太蹊跷了吧,得注意点!他正要告诉陈达三时,却不见那人踪影了。这时刘湘由鲜英陪着在卫兵簇拥下走过来,来不及细想刚才的事,他便和陈达三疾步迎上去。
“刘军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哦!”陈达三笑着说。
刘湘向来对北京政府封给的“四川军务善后督办”这个头衔情有独钟,虽然改换旗帜了,却仍然喜欢且习惯于部属们称他“督办”,对军长这个称呼似乎还不大适应。愣怔了一下才抱拳回答:“不客气,不客气,道公好!”接着招呼一声,“哦,仪三也来啦!”然后笑眯眯地拉着陈达三的手一同走进西餐厅前面的院坝。
罗亨礼和鲜英并排跟在后面,他触了下鲜英手肘,问:“特生兄,蓝文彬今天也要来么?”
鲜英转脸看着他,摇头道:“不得来!他啷个会来喃?他和王方舟都拒绝参加——呃,你为啥问起这个呢?”
罗亨礼便把先前所见告诉他,接着说:“我看这绝不是遇缘(碰巧)了,说不定他们又想搞啥名堂!你最好给甫公说一下,千万不要整出啥事情哟!”
鲜英“嗯”了一声,当即快步上前,靠近刘湘耳边说了几句,刘湘猛一下停住,皱了皱眉:“不至于吧?”说完径直走向西餐厅的楼梯。鲜英朝罗亨礼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罗亨礼迟疑片刻,转身走到街面上察看了一会儿,回到西餐厅前面的院坝时,又折进旁边随从和卫兵们停歇的屋子里,他同跟随刘湘而来的张副官和卫队长关系很好,便轻声嘱咐他们:“把四周都看严点,除了军部要员,其他任何人都不许进到这个院坝里头来!有啥子事,先把来人‘安顿’好,你们再亲自上去报告。”
做了这番安排后,心里踏实些了,这才上楼走进餐厅隔壁的休息间,走到刘湘所坐沙发背后,轻声把刚才的安排向他做了禀告,还没来得及与环坐在沙发上的人们打招呼,厅壁上那台雕花镂金的法国座鈡就敲响了,铃声清脆悦耳,整整响了十二下。
这时候,先前在餐厅里协助张罗的巴县中学校长萧华清和《新蜀报》主编周钦岳从餐厅侧门走过来,满脸带笑地请大家入席,众人纷纷站起,在他们的引导下走向自己的席位。
这座西餐厅是当时重庆军政要员、商贾士绅常来的处所,装潢得“洋气”十足,席桌的排布既有讲究又富于变化。
今天的宴席布置成马蹄形,上席面对厅门,安四个座位,陈达三居主位,右为主宾刘湘,左为主陪杨闇公、李筱亭。其他省党部成员与师旅长们分左右两列相向而坐——靠李筱亭落座的依次是黄幕颜、邓劼刚、陈宣三、张克勤、萧华清、周钦岳。靠刘湘这边的依次是王缵绪、向时俊、罗亨礼、鲜英、穆瀛洲、郭勋祺。因为陈宣三、张克勤两位省党部执委很少与军官们接触,所以陈达三特意为双方做了介绍,其他人相互都认识,便省了这一节。
第一道菜上齐后,宴会正式开始。陈达三首先起身简短致辞,代表刘伯承总指挥对刘军长和各位师旅长表示热诚欢迎。接着由杨闇公代表莲花池省党部致辞,希望川军各部消除误会、加强团结、响应北伐,共同推进国民革命。随后陈达三、杨闇公、李筱亭一齐举杯,依次向刘湘军长、众位师旅长及其他省党部成员敬酒,刘湘也率师旅长们回敬。回敬毕,刘湘和陈达三招呼大家“边吃边谈”,众人齐声“要得要得”,场面便热闹起来,气氛也显得融洽友好。
然而,也许真应了“酒后吐真言”或者“酒多乱性”这民间俗语,几杯酒下肚后,坐在刘湘下手的王缵绪就红着脸冲杨闇公、李筱亭、黄幕颜问道:“你们口口声声说要讲团结,可是却挖墙脚兼并别人的队伍,弄得人心惶惶,这么整要得唛?”
见他借着酒劲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杨闇公清了一下嗓子,大声说道:“王师长,您这么说就有失公允了!众所周知,几位旅长率本部起义,是响应国民政府和中执委号召,为国家求富强为民众求解放的革命行动,是他们的主官或反对或消极对待国民革命引起的!是的,泸州陈袁两旅长解除了李章甫的武装,那是因为李牦牛是阻碍革命的反动分子!除此之外,有哪支改旗易帜参加革命的队伍受到冲击了?没得嘛!”这番话一出,席上顿时哑然无声。
这时,坐在靠下方的穆瀛洲吧嗒两下嘴巴,冒出一句:“听说在背后使力的是一些共产党哩!杨执委晓得不?”说毕,望了刘湘一眼,刘湘没做声,只下巴轻轻动了动。
杨闇公没直接回答他,偏过头看着刘湘,说:“近来市面发现有自封为讨共联军总司令张宗昌的快邮代电,还盖得有关防图记,说是印色还有点黏手哩!不晓得甫澄同志见着没有?”
张宗昌是臭名昭著的北洋奉系反动军阀,刘湘同他原本没啥关系,然而自己私下正与蒋介石的代表密谈,反共是其中重要内容,因而不免有些心虚,杨闇公又特意以“同志”相称,这就让他颇为尴尬:“噢噢,有这样子事儿呀……啊,哈哈!”不知不觉脸上有些发潮,说话也不利索了。
鲜英见状,急忙端起酒杯,大声说道:“都莫去扯那些无根无据的事了,喝酒!喝酒!”算是给他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