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袭粮道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8-03 09:14:59 字数:4586
燕山山脉雾灵山半山腰的山洞中,“万户三号”仍斜嵌在山体中。机器人无敌、无畏正在动力舱维修动力系统。他们一边干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无畏有些牵挂地说:“无敌,船长和意姐都走了一年多了,两口子一直没给我们打影像电话!你说,他俩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无敌不以为然地说:“他们有激光手枪防身,能出什么事啊?估计他俩正在各地旅行,游山玩水开心着呢!”
无畏说:“那他们两口子也应该和我们联系,拍点视频和我们分享一下嘛!”
无敌说:“他们不和我们联系,是不让我们分心,要我们早点把飞船修好!你看我们都干了一年多了,一个动力系统都还没有彻底修复!飞船也不能抹正,没法向船长和意姐交代啊!”
无畏担忧地说:“无敌,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离开雾灵山,找到船长和意姐,看看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
无敌表示反对:“算了吧无畏,我们还是抓紧时间把飞船修好。船长走的时候说了,若非他们两口子打影像电话,我们两个都不要离开雾灵山!”
无畏满腹疑虑地说:“可他们走了这么久了,为啥一个电话都不打呢?”
无敌自以为是地说:“飞船的维修任务繁重,他们是不想让我们分心啊!你就别多想了,专心干活吧!船长和意姐冷不丁啥时候回来了,发现飞船还没抹正,非骂死咱们不可!”
“哦,那好吧!我们就留在雾灵山,等船长他们回来!”
无畏有点怕挨骂,就打消了疑虑,和无敌配合默契地干起活来。
南北议和错失良机,两军继续交战。真定城内的吴杰、平安集合部队,出城偷袭燕军的后勤补给线,破坏燕军粮道。朱棣则以其人之计还治其人之身,令都指挥张信率兵六千,换穿南军甲胄,混入济宁、谷亭一带,当地南军以为是自己人,毫无防备。张信指挥士兵趁机放火,将南军运送的粮饷烧为灰烬。盛庸在德州正等着这批粮饷救急呢,闻报被燕军烧得精光,不禁跌足长叹。没了粮草,他只得龟缩在德州城内,不敢出击。
六月中旬,朱棣命燕军都指挥邱福、丁胜率兵攻破济州城,又抄小路瞒过南军耳目,夺取沛县,将运河上南军的运粮船纵火焚烧,烈焰熊熊,河水如蒸似煮,沸腾冒泡,河中的鱼鳖都的热得漂出水面,一命呜呼!南军损失粮食数百万担,京师大震,德州、真定的南军雪上加霜,陷入困境。
但盛庸、平安、吴杰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强令城内百姓献粮,想尽千方百计让部队吃个半饱,再伺机出击。平安自真定出兵,拟攻北平。盛庸令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关威胁保定,据易州西水寨窥视北平。
朱棣派朱能领兵截击平安,又亲率大军进攻房昭。令庞来兴、万户、李愿固守保定,自己与朱高煦、真脱罕木儿、唐赛儿、宾鸿、董彦皋指挥数万燕军与白莲教将士将房昭的易州西水寨团团围住。
平安率军走到半路,忽遇朱能领兵杀来。平安挺着长矛与朱能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无奈燕军兵强马壮,战斗力爆燃,南军死伤惨重。平安见势不妙,虚晃一矛,拨马便走,领着残兵败将,逃回真定去了。
西水寨房昭被燕军围困多日,缺水少粮,军心涣散。房昭派勇士潜出山寨,向真定乞援。真定守将吴杰发兵一万,前往救援。途经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峨眉山时,落入了燕军的伏击圈。
峨眉山又名奇峰岭,雅号永宁山,俗称白脸儿山,乃太行山余脉,巍峨挺拔、风景秀丽;层峦叠嶂,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列其内。连绵的山峰如花瓣,如笋尖,如龙翔凤舞,如骏马奔驰,冲向东南一望无际的原野。
十月初,燕军向峨眉山的真定援兵和西水寨的房昭南军发起总攻,朱高煦、真脱罕木儿、唐赛儿、宾鸿、董彦皋诸将一马当先,挺戟挥刀舞剑,冲在最前面。朱棣又派一支部队悄悄登上峨眉山,在山上居高临下,遍插旗帜,制造疑兵。真定援兵与山寨南军见状大乱,轰然溃败。燕军战鼓急鸣,奋勇追杀,斩首万余级。房昭在亲信的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率领残部退回了大同。
这一年南北交战,燕军大获全胜,斩杀南军数万人,烧毁南军粮草数百万担!但因兵力不足,不能巩固战果,守住城池。
十月下旬,燕军胜利班师,回到北平。碰巧辽东南军前来偷袭永平,朱棣命真脱罕木儿、庞来兴、丁胜及降将张安率军驰援,将辽东南军杀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燕军在北平休整期间,李愿和唐赛儿经朱棣批准,又回到了芳菲广宅,花开并蒂,比翼双飞。
两人温柔缱绻、恩爱欢洽之余,又不免谈及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人与当前的时局,他俩在燕王的监视之下,行动没有自由,竟是愁眼相对,束手无策。
唐赛儿说:“李愿,咱们别担心了!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方姑娘她们三个已被建文皇帝纳为妃嫔,正在皇宫内养尊处优、过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呢?”
李愿皱眉沉吟,继而释然道:“这样子最好了,她们不但能保全性命,还不用吃苦受罪!”
唐赛儿笑道:“这怕不是你的心里话吧?你老婆被皇帝睡了,你就不吃醋?”
李愿说:“嗐,吃啥醋啊!这兵荒马乱的,女人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奢谈什么贞节呢!再说,我不也和你在一起了吗?大家扯平了嘛!”
唐赛儿一本正经地说:“你不一样,你是男人,男人不需要守节,而女人则必须守身如玉,视贞节为生命!”
李愿摇头道:“这是你们明朝的风气,我们那个时代男女平等,没这个说法!”
唐赛儿捧住情郎的脸说:“李愿,我这辈子只跟你一个男人!就算皇帝八抬大轿请我去当皇后,我也不干!”
李愿调侃道:“先别说皇后了,就说眼下燕王若想纳你做王妃,你就逃不掉!”
唐赛儿面色一凛,坚定地说:“我不喜欢燕王,不稀罕做他的王妃!他若逼我,唯有一死!”
李愿忙去遮她的嘴:“我开玩笑呢,赛儿,别死呀活的!人家燕王可没这个意思!”
唐赛儿说:“我对燕王也没啥好感,我是看你的面子才投奔他的。李愿,你说这南北战争,咱们为啥帮北不帮南呢?”
李愿说:“咱们是被逼无奈啊!你看,你们白莲教是朝廷围剿的对象,不可能帮朝廷吧?我和方意本打算中立的,可我们着了燕王的道儿,防身武器被他收走了,不跟着他靖难不行啊!”
唐赛儿又问:“这燕王靖难要打到什么时候啊?李愿,你是未来人,知晓历史,你说这场靖难之役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李愿挠头道:“我也不清楚,我是学宇航工程的,对历史不熟悉。无敌、无畏肯定知道,可惜我们又不能去见他们!”
唐赛儿偎在李愿怀里,憧憬道:“我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然后我就跟着你归隐山林,餐花饮露,做神仙眷侣!”
李愿摸着赛儿温软顺滑的秀发不作声。战争结束后他势必会与方意重逢,到时候该怎么和妻子解释他和唐赛儿的关系呢?“万户三号”修好了,离开明朝的时候,又该怎样和赛儿告别呢?赛儿会不会也像王雪薇那样做傻事呢?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答案。
落叶萧萧的深秋,金陵皇宫内,马皇后又诞下一个皇子,取名朱文圭。建文皇帝欣喜若狂,在坤宁宫大摆宴席,遍请群臣,连齐泰、黄子澄都来了。永寿宫的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人自然也是座上客。方孝孺就坐在姚广娣旁边,两人眉目传情,有说有笑。
朱允炆抱着襁褓中的朱文圭挨桌走来,给每个宾客看。群臣们都竖起大拇指,争相称赞小皇子长得好看;阿谀奉承之词,不绝于耳。
朱允炆走到齐泰、黄子澄身边,笑问:“齐爱卿,黄爱卿,你们俩替朕募集了多少兵士啊?”
齐泰说:“微臣已招募到溧水籍兵士三千人,随时听候皇上调遣!”
黄子澄说:“微臣已招募到江西分宜籍兵士两千人,随时听候皇上调遣!”
朱允炆满意地说:“好,好,不错。你们俩喝完喜酒继续回家乡招募兵士啊!”
齐泰、黄子澄忙道:“微臣遵旨!”
朱允炆又笑吟吟地走到方意他们这桌,大家起身看时,小家伙五官细淡,粉嘟嘟的一团肉。方意摸摸朱文圭嫩滑的脸颊,夸赞道:“允炆,你儿子太可爱了,虎头虎脑的,像你!”
朱允炆笑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谢。又一再招呼大家尽情享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后转身入内,将朱文圭送到马皇后身边去了。
姚广娣喝了一口汤,突然一转脸全吐了出来,接着又捧着胸口连呕数声。万扉忙替她捶背,问:“广娣姐,你怎么了?”
姚广娣又“啊”了两声,说:“我没事,不知怎么就不能喝酸的了!”
方意早已看出端倪,笑着说:“广娣,你这是有喜了啊?是方大人的吧?”
姚广娣有些害羞,低头不语。方孝孺一把握住姚广娣的双手,惊喜地问:“是真的啊广娣?你真的有了?”
姚广娣垂下眼帘,头轻轻地点了两下。方孝孺两眼放光,兴奋地大叫:“太好了,我又要当爹啦!”
朱允炆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拍着方孝孺的后背说:“方爱卿,广娣如果生的是女儿,我们就结为亲家啊?”
方孝孺扭头说:“皇上你出来了!你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能和皇上攀亲,我方孝孺求之不得啊!”
方意说:“那要是生儿子呢?”
朱允炆说:“生儿子就结为兄弟呗!让朕的小皇子罩着他!”
方孝孺说:“皇上你一言九鼎,说话算话哦!”
朱允炆豪爽地说:“那当然,方意姐姐她们三人就是见证!”
说着一屁股坐在方孝孺身边,端起酒杯就和他喝了起来。两个男人都遇到了喜事,一杯接一杯,喝得格外尽兴;最后都喝醉了,被各自的家人扶走了。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人也吃的撑得不行,径回永寿宫歇息。
给小儿子庆完生,建文皇帝又上朝处理国事。谈及如何平息燕王靖难,方孝孺上前一步,拱手奏道:“皇上,微臣举荐一人,可以阻止燕王南侵!”
朱允炆问:“方爱卿举荐何人?”
方孝孺答:“驸马都尉梅殷!”
梅殷是大明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娶太袓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是朱允炆的姑父,朱棣的妹夫。太祖弥留之际,梅殷亦在床边,朱元璋嘱咐他:“诸王强盛,太孙稚弱,烦你尽心辅佐,有犯上作乱者,应为朕出师讨罪!”
其时梅殷就站在百官之中,朱允炆对这个姑父甚是器重,也很认同方孝孺的提议,当即下诏:“驸马都尉梅殷听令!”
梅殷上前跪倒:“臣在。”
朱允炆道:“朕封你为总兵官,率军出镇淮安,阻止燕军南下!”
梅殷想起太祖遗言,觉得制止燕王造反,自己责无旁贷,就伸长脖颈朗声道:“臣领旨!”
梅殷一到淮安,即四处募集士兵。朱允炆又把齐泰、黄子澄招募到的五千士兵调往淮安,划归梅殷指挥。连同自己从京师带来的人马,梅殷共募集到兵马四十万,驻守淮上,防扼燕军南下。
梅殷又让老婆宁国公主给燕王写了一封信,晓以君臣大义,希望朱棣解散兵马,停止靖难。朱棣读信后冷笑一声,撕成碎片。自然也没有回信。
梅殷见朱棣不予理会,知道这厮冥顽不灵,万难回心转意;便不敢掉以轻心,开始在淮上屯积物资,操练兵马,时刻准备迎击来犯的燕军。
燕军在北平休整了一个月,军师姚广孝又催燕王出兵。朱棣说:“军师何故如此着急?等过完农历春节,天气暖和一点了再出兵也不迟啊!”
姚广孝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王爷,万万不可!兵贵神速,我们不能给南军时间!南军地广人多,无论失败多少次,只要有时间,他们都可以训练新兵,东山再起。我们就不同了,燕地军民人口太少,兵员得不到及时补充!燕军主力只要遭遇一次大败,游戏就结束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顶着反贼的罪名,被押至金陵法场,斩首示众!”
朱棣恍然大悟:“军师所言极是!频年用兵,没完没了,不如临江一决,直掏黄龙,一举完成靖难大业!”
姚广孝说:“哎,这就对了!王爷,咱们也不要攻城掠地,与盛庸、平安、梅殷等强敌纠缠,而是疾趋京师;南军精锐悉数在外,京师必然空虚,王爷宜趁虚而入,擒杀建文,取而代之!”
朱棣拍着大腿叫道:“好,就依军师所言,本王即日出兵!”
姚广孝又把朱棣拉到一边,悄悄地说:“王爷,广孝还有一事相托!”
“军师请讲。”
“建文的翰林大学士方孝孺和广孝是老乡,他是我们江南最有名的文人;我和妹妹广娣从小就很崇拜他。王爷攻破金陵之日,以方孝孺迂阔死忠的性格,他肯定不会投降,希望王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点头应承:“好说,本王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