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深入了解
作品名称:如家旅店 作者:莫真 发布时间:2025-07-25 08:03:57 字数:3134
第二天赶到旅店时,已经是中午了。
在家里吃过早饭后,老妈拦住了他,问他为什么频繁地往旅店跑,不着家,他说他在旅店认识了个聊得来的朋友。
朋友?男的女的,干什么的,你了解他吗?确认?朝你借钱倒还可行,千万别和他走……
都审问完了,老妈还不放心,打电话给明华姨,一再确认后才放他出来。
于展倚在床头,摆弄着手机。见到他来,对他说:“怜姐联系了她的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又联系了飞姐的小学班主任,班主任对飞姐没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老实内向不爱说话、作文写得好外,没什么了。如果不是她毕业后失踪了,恐怕她早就忘记了。当时她在班上有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丹姐,可以找她问问,她帮忙联系了。老师最后感叹科技发达就是好,手机微信群,想找谁都能找到。”
“你联系了?”
“她说上午上班没空,中午打给她,你们这儿的人真热情,听说我要找人,都是主动帮我联系,我一个电话没打就联系上了。听说我要了解情况,都很痛快的答应了。”
凌云峰听他夸奖,很开心。
约定的时间到了,于展给丹姐打定话。丹姐一副大嗓门,很是爽利:“向飞飞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特老实、特文静、特内向,但我和她一起的时候,她特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一点也不‘木’。她性格那样,都是因为她妈,对她管的那叫一个严,说句不好听的,都有点变态了。”
对面“吸溜”了一声后:“她妈把她看得死死的,每天放学的时间都记着,晚个十分、二十分的盘问个不停。飞飞下楼玩,必须在她的视线范围内,离得远了,必须有信得过的大人陪同,不然,不准去。即使出去了,时间也卡的死死的,到点必须回家,多玩一会儿都不行,下次就不准去了。
“记得有一次,她爸去学校接她去姑姑家,托邻班的邻居小孩给她妈带个话,这小孩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说明白还是怎么着了,那个时候也没个手机、电话,孩子到点没回家,她妈差点把整个桃源城走遍了,还去派出所报案了。放假了,她妈就把她圈在家里,不给她钥匙,她出不去门,就在家里囚着,那时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电脑可以打发时间,她家连有线电视都没有,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捱过来的。肚子饿了想下楼买个面包都买不了,不给她钥匙,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只能等家里人下班。后来她妈不得不给了她家门钥匙,飞飞可以出去走走了,回来把所有的痕迹都打扫干净了,她妈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查看一圈,问她:你今天出去了?也不知道她妈是真的看出来了还是诈她。
“她妈不光看着她,管的也严,飞飞几乎一个朋友没有,我勉强算一个吧。和她妈有很大关系,感觉她妈不许她交朋友,有同学去她家找她玩,她妈从来都是一脸的不高兴,说话也难听,走了就向她抱怨,说我们把家里的地板踩脏了、凳子坐坏了、我们说话大声了没有教养之类的。时间长了,谁还会她家了?都知道她有一个惹不起的妈,慢慢地,就都和她疏远了。不光是同学,街坊邻居的小孩也一样,都被她妈撵走了。她妈防人跟防贼似的,你说,我们那时都是小学生,才十二、三岁,又不是社会人,至于吗?飞飞也问过她妈为什么要这样,她妈说,姑娘家家的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稳稳当当的,少说话,别乱搭理人,她妈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别让人笑话。”
“这、不是把孩子管成傻子了吗?”凌云峰插上一句。
“谁说不是呢。她妈把她当以前的大家闺秀似的养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种,凡事全凭父母做主,可那时不是过去了,那老一套早就过时了,行不通了,真不知道她妈是怎样想的。学校有啥活动,她妈从来不让她参加,有一次选主持人,飞飞都被选上了,她妈就是不让她去,说什么女孩子不应该抛头露面,不给她买服装、置办行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顶替了自己。我和你们说,她妈在男女事情上更管得严,只要她妈认为她有一点那方面的苗头,就管她。
“有一回,老师让一个男生顺路通知她点事,她妈审问了她一晚上。我跟你说,飞飞偷着看过言情小说,当然了,那时的小说不像现在写得那么露骨,还挺纯的。她偷着在自己房间里看,她妈不知道怎么就察觉了,搜她身,被她藏在了裤子里逃过一劫,她妈把床底都掀了,没找到,要是找到了,别说挨骂了,挨揍都有可能。她妈还偷看她的日记,被她知道后,再也不写了。你们说,她又不是庙里的尼姑,至于管成这样吗?她表姐给她买了一件衣服,紧身的,她妈看见了,直接给扒了下来,扔了。其实那衣服相当正常,一点都不显露,可她妈就是认为不行,十几岁的女孩子怎么了,就不能穿的漂亮点了?我还和你们说啊,飞飞小时候就发育得很好了,她妈弄了个什么带子,给她勒得平平的,喘不过气来……你当着人家孩子说啥呢?”
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插了进来,应该是丹姐的老公吧。
“半大孩子成年了,大学生,啥不懂啊?你当是咱们小时候,啥都不知道呢?我这年纪差不多能给人家当妈了,说这个不算耍流氓。”
回应完了。“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其实我和她接触的也不多,我们俩是偷着来往的,她妈不知道,哦,对了,我想起来了,飞飞说她长大了想考J大,那是她的梦想,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实现……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到点了,我该上班了,再有啥问题问我,只要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滚烫的手机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于展低着头。“有啥想法?”凌云峰问。
于展慢慢回过神来:“原来,王姨是这样的人,不像啊,她看起来很爽快、开明的,听丹姐这么说,我感觉她,挺过分的。”
“你和她才接触多少,你又了解多少,那个年代的父母多数都是的。我听我妈也说起过,管孩子管得严。”
“可她管得太严了,像一张网似的越收越紧,我听说的都觉得窒息,何况是飞姐的亲身经历,难怪呢。”
“难怪什么?”
“我觉得那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传闻都是有依据的,不会凭空被想象出来。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
“所以,你怀疑?”
“飞姐的失踪不局限在两种或三种的可能性上,其他的也并非没有可能。”
凌云峰回忆着说:“被邻人害了、出意外了,还有那个什么平行宇宙,暂且不说,剩下的四种你认为有可能?”
于展扁了一下嘴巴:“被亲戚害了的说法不可信,飞姐被害了,所有的亲戚一起帮着瞒下来,别说过去,现在也不可能。那时没有手机,怎么挨个和亲戚沟通,亲戚都住得远,挨家挨户上门去说?王姨就在眼前,想瞒是瞒不住的。
“和漂亮小伙私奔也不可能。飞姐虽然生活封闭,不和外界接触,可她那时才只有十三、四岁,再怎么心思单纯、不知人间险恶,起码的防备心和羞耻感还是有的。那时的学校多少会教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她再渴望自由与爱情,也不至于做出和人私奔的事情来。十六、七岁还有可能。
“剩下的两种可能,一是自杀,二是被王姨杀,你认为可能?”
“有可能。”于展点头,“飞姐长年被王姨病态地管制,没有自由,像个木偶似的被操纵着,长年的压抑和束缚,很可能让她患上了抑郁症,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在三十年前的那个雨天,她走出了家门……”
想想,并非没可能。
“最后一种,妈妈把女儿害死了。
“飞姐尽管被王姨管着,可她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渴望自由,十三、四岁的年纪多少有些叛逆了,她觉醒了,终于忍无可忍、反抗了。王姨不允许她不听自己的话、脱离自己的掌控,对于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是不能忍受的,于是……”
“她害了她,亲戚帮她瞒了下来。”凌云峰推测说,“可是,如果是她杀的,她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寻找呢?当年是为了掩人耳目,三十年后又是为了什么?自相矛盾啊。”
“可能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吧。”
“真的有父母杀了自己的孩子?”
“有。”于展肯定,“王姨经常把‘别让人笑话’挂在嘴边,说明她是个极度要面子的人,过去的年代把名声看得很重。我同学家的小区,女儿是剩女,父母天天催婚、逼婚,相亲了一个又一个,天天催、天天骂,说什么不结婚让人笑话,自己没脸见人了,结了婚再离也比不结婚强。最后把女儿逼的跳楼了,可她父母一点不悲伤,反倒说死了好,省的丢人现眼,在他们眼里,亲生女儿的命比不上虚无的面子。”
默然片刻。“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去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