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战友情深>第三十三章 汇报研究,申请建园

第三十三章 汇报研究,申请建园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2025-07-16 13:34:32      字数:3212

  李虎经过长达三个月广泛地走访调查,收集整理,全县二十六个乡镇,像以上这样的英烈故事,或个人或群体,有十六个之多,事迹感人,流传广泛,影响巨大。他一件件整理出来,向朱局长做了汇报,征求他的处理意见。朱局长说,这些人和事,之前他也听说了一些,也向县领导反映过,但由于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所属部队单位和家乡住址,领导也无从考查落实,所以,一直没做处理。
  李虎认真想了想说:“我以为,对于这些烈士,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不是千方百计设法考查他们的真实姓名、家乡住址和原属部队单位,为他们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因为他们来庆阳工作或打仗,都是由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派来的,他们的真实姓名,家乡住址,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自然都是知道的,对于他们的牺牲,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也许都已知道,已经通知他们家乡政府为他们落实了拥军优属政策,只是无人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至今还不知道罢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这里,只怕付出太多,收效甚微。”
  朱局长有些不解,追问道:“你调查找出怎么多无名烈士,不是要查实他们的真实姓名,家乡居处,落实他们的烈士待遇吗?怎么又说这么做付出太多,收效甚微?对于这些烈士,你到底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做什么工作呢?”李虎说:“我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向上级汇报,请求上级领导综合各地汇报的情况,发文至各地,互相通报消息,有知情者,尽快考证落实;对于已经落实的,报告上级知道,发文通知各地,今后不再上报这些烈士的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为这些牺牲在庆阳各地的烈士,建造一个共同的陵园,让他们有一个安居之地,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慰,安息。”朱局长笑了,说:“你建烈士陵园建出瘾来了!在青龙乡当乡长,建了一个张龙烈士陵园,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奔波了两三年,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耗尽了县里和乡里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终于建成,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开园典礼。现在调来民政局,又要在县里建一座烈士陵园,这容易吗?还不知又要跑多久才能建成?我看,还是把你调查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写成报告,向县委、县政府多多反映,他们解决不了,再向地委省委、国家民政部反映,让上级领导来统一调查处理。要花钱,也由他们来花。我们不过动动嘴,动动笔,并不要花钱。”
  李虎说:“这是两码事,两项工作,建烈士陵园,并不影响我们向上级回报情况,争取上级领导帮助处理。我们可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两方面的工作一齐来做。这些烈士都是牺牲在我们县的土地上,对我们县的人民群众影响巨大,教育深刻,人民群众对他们念念不忘。我们建成烈士陵园,让革命烈士的尸骨得以安居,灵魂得以安息,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一个交代。至于建园经费,我想,这些烈士多是集体牺牲的,没有个人姓名、个人资料,我们可以建集体公墓。一处烈士,建一座公墓,树一块高碑就行了;并不需要像张龙烈士陵园那样,给每个烈士都建造塑像、高碑、大墓,也就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朱局长说:“一个烈士陵园,没有烈士的塑像、高碑、大墓,那叫什么烈士陵园?让前来瞻仰平吊者也会感到失望,这样教育意义就不大了。”李虎说:“也不是你想象的这样。我在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时,瞻仰过市里的烈士陵园,他们也是因为死难烈士太多,就没有给每个烈士都建造塑像、高碑、大墓,而是在一大片草坪上,分成行列,建造了几十个小型的石碑,正面刻上烈士姓名,背后简要刻上烈士事迹;每块石碑,只有一米见方,使用的就是当地的普通石料,很容易打造的。我们庆阳县有南山岭,有的是石料,也不乏石匠,所以学习市烈士陵园的方式方法,建造这样的墓碑,简单易行,也不要花很多钱。”
  李虎举的这个例证倒是打动了朱局长,他认真想了想,随后点点头说:“用这个办法建造陵园、墓碑,倒是不需要花多少钱,我们倒是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你具体说说你对建设我们县烈士陵园的想法,我看看我们可不可行?如果可行,咱们一起去向县领导提建议,打报告,争取在咱们县也建造一座这样的烈士陵园,为咱们县再开设一处革命教育基地,也免得每年清明节、国庆节,让县里那么多的干群师生,跑那么远的路,赶往张龙烈士陵园瞻仰凭吊了。”
  李虎说:“我是这样设想的:也仿照市里烈士陵园的模式,在县城郊划一块十多亩的土地,推平,撒上草籽,造成草坪,然后在草坪上按照一定距离分成行列,建造数排小型烈士墓碑群,墓碑上镌刻上烈士个人或集体的名称,简要事迹。小型墓碑群前面,对着大门,总体立一块大型的石碑,正面题名‘庆阳县外籍烈士丰功碑’,背面把各个小墓碑上烈士的名称一并镌刻上。”
  朱局长皱了皱眉头,说:“‘外籍烈士’,这叫法不好,人家还认为是外国烈士呢。干脆就叫‘庆阳县革命烈士丰功碑’。”李虎说:“根据我的了解,这十几处的英烈事迹,都是外地的烈士干的。”朱局长说:“那就把张龙烈士也放进来,不过就是多建一方墓碑。”李虎说:“这样也好,县城许多干群师生都很敬仰张龙烈士,这样,就满足了他们经常瞻仰凭吊张龙烈士的愿望。”朱局长点点头,表示同意李虎的意见。又催促道:“你接着说,尽量说详细一些,好有个完备的建园方案。”
  李虎接着说:“在陵园大小型墓碑的后面,建五间烈士纪念馆,中间三间做纪念馆,陈列各位烈士的遗物和照片,如果没有遗物照片,就把他们的事迹,简明扼要地写成文字,打印出来,陈列在案桌上的玻璃匣内,供瞻望凭吊者阅读,进一步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两边的两间,可以做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和陵园储藏室。陵园四周,或建围墙,或挖壕沟,种植松竹柏等常青树。陵园大门向东,门首上方雕刻上陵园名称:‘庆阳县革命烈士陵园’。”
  朱局长说:“这些革命烈士,大多数在牺牲后,被当地人民群众就地埋葬了。十几年或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尸体如今已经腐烂成了一堆枯骨,特别是合葬的,更难分辨谁是谁的了。你看,这些散布在全县各乡村的烈士坟墓,还要迁移到县陵园中来吗?”李虎想了想说:“我看,还是不迁为好,这样还能保存烈士一副完整的尸体;如果迁来陵园,就很难保存他们完整的尸体了。不过,我们可以在他们墓前立一块纪念碑,写明他们的姓名事迹,后来人来凭吊,就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什么事迹了。”
  李虎说完,看着朱局长说:“您看,这样行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朱局长说:“这样行,我也赞同。有一点需要补充的,就是陵园建成后,需要及时配备管理人员,负责陵园的清洁卫生、日常值班管理和保卫工作。还有一点,就是墓碑上的名称怎么题写:有的是个人,像抗日女英雄于正霞,这样的还好题名;多数是群体,像武冈战役牺牲的解放军烈士,董沟乡宋墩村战地医院牺牲的解放军伤病员和医务工作人员,钱集乡郭家村道路上牺牲的山东的给解放军送粮的民工等;这样的烈士群体,怎么在一方小小的墓碑上题名?”李虎想了想说:“集体的墓碑和个人的墓碑应该分开建立,集体的墓碑应该高大一些,以便题名和刻写事迹。个人的墓碑相对小一些。”朱局长说:“应该。还有一点,就是墓碑上的题字,由谁来题?是统一用印刷体字,还是请名人来题?”他随后又说:“反正我们建园还要向县委县政府领导申请报告,到时,请领导决定吧。还有陵园的管理人员问题,工资待遇问题,都需要领导帮助解决。”
  李虎听了连连点头说:“陵园管理人员是必须配备的,张龙烈士陵园配备了四名退伍老兵,成立了一个陵园管理班,还任命了一名退伍老班长做管理班班长,领导管理人员进行节日活动和日常工作。我去看过几次,陵园管理得很好,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县里这座烈士陵园,也可以参考张龙烈士陵园的管理办法。至于墓碑上的名称,是要很好斟酌研究,或者按照您的意见,请上级领导或者文化名人来题名。”朱局长说:“这一点,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好,就这么办。你把整理好的各乡镇烈士的资料给我一份,我请上级领导或者有文化的人认真看看,好好题个合适的名称镌刻在墓碑上。”
  不几天,朱局长和李虎就做好了申请建造县烈士陵园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民政局名义写成申请报告,上报县政府审批。可是,报告递上许久不见有批复下来,两人不免有些着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