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残局>第五章

第五章

作品名称:残局      作者:孙朝国      发布时间:2025-07-20 08:19:05      字数:6498

  十六
  经过一番调研和思考,老六爷决定种植一些适合制作象棋的树木,比如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红木和檀木。这些树木生长周期虽然较长,但制作出来的象棋品质上乘,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他邀请了林业专家来村里指导,给村民们讲解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在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精心地挖坑、栽种、浇水。
  在种植的过程中,老六爷每天都会到地里查看树苗的生长情况。他仔细地观察每一株树苗,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次,他发现部分树苗的叶子发黄,心急如焚的他立刻联系专家,并按照专家的建议,组织村民们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树苗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时光飞逝,几年过去了,当初种下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老六爷看着这些树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收获的时刻就要到了。
  然而,要把这些树木变成象棋,还需要精湛的木工技艺。老六爷深知,村里虽然有一些木工,但他们的技术参差不齐,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象棋,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于是,老六爷再次行动起来。他四处打听技艺高超的木工师傅,不惜花费重金邀请他们来村里传授技艺。同时,他还组织村里的木工成立了一个生产队,专门负责象棋的制作。
  在动员生产队木工雕刻象棋的大会上,老六爷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神情激昂地说:“各位木工兄弟们,咱们村这些年种了这么多适合做象棋的树,现在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制作象棋不仅能让我们把这些树木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还能让咱们村的手艺名扬四方。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本事,但咱们要制作出最好的象棋,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造出属于咱们村的象棋品牌!”
  一位年轻的木工站起来,有些犹豫地说:“老六爷,我们虽然会做些木工活,但做象棋这可是头一回,能行吗?”
  老六爷微笑着鼓励道:“小伙子,谁不是从不会到会呢?咱们有专业的师傅指导,只要大家肯学、肯钻研,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而且,这可是咱们村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咱们可不能错过啊!”
  在老六爷的动员下,生产队的木工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愿意努力学习,制作出高质量的象棋。
  接下来的日子里,生产队里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木工师傅们耐心地指导着村里的木工,从选材、切割到雕刻、打磨,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村里的木工们也学得十分认真,他们拿着工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遇到问题及时向师傅请教。
  然而,就在象棋制作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天,老六爷像往常一样来到生产队检查工作,却发现有几位木工正在争吵。原来,他们在雕刻象棋的棋子时,对于棋子的尺寸和形状产生了分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老六爷赶忙上前劝解,他耐心地听取了双方的意见,然后微笑着说:“大家别吵了,咱们制作象棋,质量是关键。棋子的尺寸和形状确实很重要,但咱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咱们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大家的建议,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既能保证象棋的质量,又能体现咱们村的特色。”
  十七
  在老六爷的调解下,木工们终于达成了共识,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制作工作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象棋终于制作完成了。这些象棋做工精细,棋子上的字迹清晰,材质优良,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老六爷看着这些象棋,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紧张的是,不知道这些象棋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
  就在老六爷准备带着象棋去市场上推销的时候,一个神秘的消息传来,村里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似乎对生产队制作象棋的事情很感兴趣,一直在暗中观察。老六爷心中一惊,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来村里有什么目的?是竞争对手派来的探子,还是另有隐情?这个悬念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老六爷的心头,也让整个村子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当初种下的那些适合制作象棋的树木,在村民们的悉心照料下,逐渐长大成熟。到了收获的季节,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仿佛被大自然施了魔法一般,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粗壮的树干挺拔而立,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吟着丰收的赞歌。
  村民们看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脸上露出了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他们兴奋得如同欢快的鸟儿,在田间忙碌着。有的拿着专业的工具,小心翼翼地锯下合适的树枝;有的则将锯下的树枝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准备运往村里的加工厂。老六爷站在地头,望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成就感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心间不断翻涌。
  “乡亲们,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啊!这些优质的木材,一定能制作出顶级的象棋,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咱们村子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老六爷大声说道,声音洪亮而充满喜悦和自豪,在田野间久久回荡。
  在村里的加工厂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木工师傅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木材变成了精美的象棋。他们手中的刻刀如同灵动的舞者,在木材上轻盈地舞动,不一会儿,棋子上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图案和清晰的文字。经过打磨、上漆等一系列工序后,一副副精致的象棋便诞生了。这些象棋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棋子圆润光滑,质感十足,仿佛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完善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村里的象棋副业越做越大,逐渐形成了规模。他们不仅在本地市场打开了销路,还将产品远销到了周边城市。订单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村里的加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村民们的收入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
  村子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红砖绿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幸福的光芒。屋里摆满了崭新的家具,彩电、冰箱等电器也一应俱全。村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宽敞的街道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老六爷的威望在村子里也越来越高。他走在村子里,就像一位备受尊敬的领袖,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感激。孩子们围在他身边,亲热地喊着“老六爷”,他总是笑着摸摸孩子们的头,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那些故事里充满了智慧和勇气,让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十八
  然而,老六爷的改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代的浪潮正悄然涌动,即将给村子带来一场巨大的风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开始推行分田到户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村子里也炸开了锅,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老六爷坐在村部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关于分田到户政策的文件,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忧虑和纠结,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他深知,这一政策对村子的发展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他看来,村子里刚刚搞起象棋副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从选材、种植到加工、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了村子的发展而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如果现在分田到户,村民们各自为战,可能会影响到副业的规模化发展,不利于村子整体的经济建设。他觉得应该继续坚持集体经营的模式,等村子的经济更加稳固之后再考虑分田到户的事情。
  于是,老六爷决定在村子里召开多次会议,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会议那天,村部里坐满了村民,大家的表情各异,有的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的疑惑,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分田到户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有的则带着一丝不满,嘴角微微下撇,对老六爷的反对意见表示质疑。
  老六爷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而坚定,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国家推行分田到户政策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发展。但咱们村子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分田到户而打乱了我们的发展计划。大家想想,咱们搞象棋副业以来,村子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咱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这都是集体经营的好处啊。集体经营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把村子建设得更好。如果现在分田到户,大家各自忙各自的,象棋副业可能就搞不下去了,咱们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而且,咱们的加工厂、销售渠道都是集体打造的,分田到户后,这些该怎么分配?怎么管理?这都是大问题啊。”
  老六爷的话引起了村民们的热烈讨论。有的村民支持他的观点,认为集体经营确实有好处,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困难。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站起来,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老六爷说得对啊,咱们这些年靠集体经营,日子越过越好了。要是分田到户,我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该咋弄,还是集体经营让我放心。”
  但也有一部分村民认为分田到户可以让大家更加自主地发展,提高积极性。一位年轻的村民站起来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渴望和自信:“老六爷,我觉得分田到户也不错啊。这样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树,怎么加工象棋,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呢。而且,现在国家都提倡分田到户,咱们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啊。”
  老六爷微笑着看着他,耐心地说:“小伙子,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但分田到户也有它的弊端。咱们搞象棋副业需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战,力量就分散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啊。就像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会议在激烈的讨论中持续了很久,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老六爷知道,要让大家接受自己的观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他决定深入到村民家中,与大家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解决他们的顾虑。
  十九
  然而,就在老六爷四处奔走,努力说服村民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村子里散布谣言。他们说老六爷反对分田到户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想继续掌控村子的大权。这些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部分村民的误解和不满。
  公社得知了村子里的情况后,派来了工作组进行调查。工作组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情况下,轻信了那些谣言,认为老六爷是在对抗中央政策,给他戴上了对抗中央政策左倾机会主义的帽子。
  一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村子里,一辆黑色的吉普车呼啸着开进了村子,停在了老六爷的家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穿着制服的人,他们神情严肃,径直走进了老六爷的家。
  “老六爷,你涉嫌对抗国家政策,跟我们走一趟吧。”为首的人冷冷地说道。
  老六爷愣住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试图解释:“同志,你们误会了,我不是对抗政策,我只是觉得分田到户不适合我们村子现在的发展……”
  但那些人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不由分说地将他带上了车。村民们听到动静,纷纷从家里跑了出来,围在车周围,脸上露出了惊恐和不解的神情。
  “老六爷,您不能走啊,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孩子们哭着喊道,紧紧地拉住老六爷的衣角。
  老六爷看着村民们,眼中闪烁着泪光,他安慰道:“乡亲们,别担心,我相信真相总会大白的。你们要团结起来,继续把象棋副业做好。”
  吉普车缓缓开动,渐渐消失在村民们的视线中。村子里陷入了一片沉寂,大家都在担心老六爷的安危,也在思考着村子的未来该何去何从。而此时,一个更大的悬念笼罩在村子上空:老六爷能否洗清冤屈,平安归来?村子的象棋副业在失去主心骨后,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二十
  老六爷被带到了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这屋子狭小逼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那斑驳的痕迹像是岁月刻下的沧桑印记,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混合着潮湿的腐气,直往人的鼻子里钻。四周昏暗无光,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般,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的一丝缝隙,透进一丝微弱的光线,像是在黑暗中挣扎着的一丝希望,却又那么渺茫。
  老六爷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身形显得有些落寞,往日那挺拔的身姿此刻也微微佝偻着。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种不屈和坚定,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这无尽的黑暗,看到村子未来的光明。
  他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如同放电影一般,浮现出自己为了村子的发展所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些与村民们一起开垦荒地的日子,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种植经济作物时,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四处奔波寻找销路时,遭受过无数次的拒绝和冷眼,但他们从未放弃。一幕幕都那么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想起村民们那信任和支持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委屈和不甘。“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子好啊,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理解和支持呢?”老六爷在心里默默地呐喊着,那声音在黑暗中回荡,却无人回应。
  尽管心中充满了委屈,但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在为村子的未来负责。“哪怕所有人都误解我,我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只要村子能发展好,我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老六爷暗暗给自己打气,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在被关押的日子里,老六爷并没有消沉下去。白天,他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透过那扇小窗户,望着外面偶尔飞过的小鸟。那些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而自己却被困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渴望。他开始思考着村子的发展道路,如何在现有的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夜晚,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他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却毫无睡意。地面的寒气透过他的身体,直抵心底,但他却浑然不觉。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自己太固执了,没有充分考虑到上级政策的意图和时代的发展趋势?
  “也许我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在坚持村子发展的同时,也能顺应国家的政策呢?”老六爷在黑暗中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那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思索,老六爷终于想通了。他兴奋地从地上坐起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对,就这么办!在分田到户的同时,继续保留一部分集体土地用于发展副业。这样既能满足国家政策的要求,又能保证村子的经济发展不受太大影响。”老六爷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无比激动,仿佛看到了村子未来更加美好的景象,村民们在新房子里欢声笑语,村子的副业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老六爷想象的那样顺利。在被关押了许久之后,老六爷被带到了公社书记的办公室。公社书记是一位中年男子,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奈。他看到老六爷进来,站起身来,示意他坐下。
  “老六啊,我知道你为村子付出了很多,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公社书记缓缓地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
  老六爷听了,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他以为公社书记理解他的想法,会支持他的计划。他刚想开口说出自己的方案,公社书记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但是,国家的政策必须坚决执行。分田到户是大势所趋,这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村子的情况而违背国家的政策。”公社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
  老六爷听了,心中一沉,他试图解释:“书记,我理解国家的政策,但我们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靠副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完全分田到户,副业可能就搞不下去了,村民们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公社书记叹了口气,说:“老六啊,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但这是上面的决定,我们必须服从。而且,分田到户也有它的好处,可以让村民们自主经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你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要看到长远的发展。”
  老六爷沉默了,他知道公社书记也有自己的难处,但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村子就这样毁于一旦。他坐在那里,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挣扎和痛苦。
  公社书记见老六爷不说话,继续说道:“老六,你也是村里的老干部了,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你要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国家的政策,积极响应分田到户的号召。这也是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啊。”
  老六爷抬起头,看着公社书记那期待又无奈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如果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仅无法改变现状,还可能会给村子带来更大的麻烦。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仿佛自己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无法挣脱。
  “书记,我……我明白了。”老六爷最终无奈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公社书记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站起身来,走到老六爷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六,我就知道你能想明白。你放心,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以后村子的发展还会有很多机会的。”
  老六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但他知道,这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痛苦。他离开了公社书记的办公室,脚步沉重得仿佛灌了铅一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