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品名称:残局 作者:孙朝国 发布时间:2025-07-20 07:47:38 字数:6918
十一
雨渐渐停了下来,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村民们纷纷从躲雨的地方走出来,围到棋盘前。他们看着被砸乱的棋盘,纷纷议论起来。
“这棋下得太可惜了,眼看着就要分出胜负了。”一个村民说道。
“就是啊,这老天爷也太会捣乱了。”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老六爷和外地棋手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笑了起来。老六爷说道:“这盘棋虽然没有下完,但咱们都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今日与兄台一战,让我感受到了棋艺的无穷魅力。不知兄台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切磋。”
外地棋手说道:“今日与兄台下棋,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日后若有机会,我定当再来拜访,与兄台再较高下。”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棋艺的热爱和对彼此的敬佩。而那被雨水冲刷过的棋盘和棋子,仿佛也在诉说着这场精彩而又充满悬念的对弈……至于他们日后是否还会再次相遇,再次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棋局,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从那以后,老六爷的名声越来越大,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下棋高手,纷纷前来找他切磋棋艺。他也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和他们一起享受下棋的乐趣,棋盘之上,楚河汉界分明,红黑棋子你来我往,杀得酣畅淋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子渐渐冷清下来。那些曾经和他一起下棋的棋友们也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随子女去了城里生活。老六爷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孤独。
但他并没有放弃下棋,他依然每天早早地来到老槐树下,摆好棋盘,等待人们的到来。他知道,下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与过去时光的联系,是他坚守着的一份信念。
十二
有时候,他会坐在老槐树下,静静地抚摸着棋子,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恍惚间,他的思绪飘回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那时,鬼子侵占了村子周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六爷虽只是一介村民,却心怀家国大义,凭借着精湛的棋艺,被地下组织委以重任——借与鬼子小队长下棋喝酒之机,获取重要情报。
那日,老六爷被几个鬼子带到了鬼子营地。鬼子小队长是个狂热的象棋爱好者,听闻老六爷棋艺高超,便迫不及待地要与他一决高下。营地里,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摆着棋盘,老六爷和鬼子小队长相对而坐。
“你的,下棋的,大大的厉害?今天我要打败你!”鬼子小队长瞪着三角眼,恶狠狠地说道。
老六爷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回应:“承蒙队长抬爱,老朽自当奉陪到底,只是切磋而已,还望队长手下留情。”
棋局开始,老六爷执红先行,他思索片刻,走出一步“炮二平五”,这是典型的“中炮开局”,旨在迅速控制棋盘中心,展开攻势。鬼子小队长见状,嘴角一撇,不屑地哼了一声,随后以“马二进三”应对,意图巩固阵型,伺机反击。
几个回合下来,棋盘上局势渐趋紧张。老六爷巧妙地运用“车”“马”“炮”的联动,不断向鬼子小队长的防线施压。鬼子小队长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但嘴上仍强硬道:“你的,别得意,我这就打败你!”
老六爷不紧不慢,目光紧锁棋盘,突然,他眼睛一亮,抓住鬼子小队长棋局中的一个破绽,果断走出一步“马后炮”的杀招。这一步棋,犹如神来之笔,直接威胁到鬼子小队长的“老将”。鬼子小队长瞪大了眼睛,盯着棋盘,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嘴里嘟囔着一些听不懂的日语,显然是慌了神。
“队长,这局看来是老朽略胜一筹了。”老六爷微笑着说道。
鬼子小队长恼羞成怒,猛地一拍桌子,吼道:“八嘎!这局不算,再来!”
老六爷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成功扰乱了鬼子小队长的心绪,接下来获取情报或许就更容易了。但他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说道:“队长既然不服,那老朽便再陪您下一局。”
第二局开始,老六爷故意露出一些小破绽,引诱鬼子小队长进攻。鬼子小队长果然中计,全力发动攻势,却忽略了自身防线的漏洞。老六爷瞅准时机,以“双车错”的精妙战术,再次将鬼子小队长逼入绝境。
“你……你耍诈!”鬼子小队长气急败坏地指着老六爷。
老六爷不卑不亢地回应:“队长,下棋如战场,兵不厌诈,这可是您教我的道理啊。”
就在鬼子小队长恼羞成怒,准备对老六爷动手时,一名鬼子士兵匆匆跑来,在鬼子小队长耳边低语了几句。鬼子小队长脸色一变,狠狠地瞪了老六爷一眼,挥了挥手,示意放老六爷走。
老六爷心中明白,自己已经成功获取了情报,并且安全脱险。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镇定自若地离开了鬼子营地。
十三
“老六爷,想什么呢?”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老六爷抬起头,看到是村里的一个小孩子,正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看着他。
“孩子,你怎么来啦?”老六爷笑着问道。
小孩子说道:“老六爷,我听说你下棋可厉害了,我想跟你学下棋。”
老六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他连忙说道:“好啊,孩子。来,坐这儿,爷爷教你下棋。”
小孩子兴奋地坐在老六爷对面,老六爷耐心地给他讲解着棋子的走法和规则。小孩子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专注和好奇,认真地听着老六爷的讲解。
看着小孩子认真的样子,老六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虽然现在下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只要有像这个小孩子一样对下棋感兴趣的人,这门传统就不会失传。
“孩子,下棋可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还能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耐心。你要认真学,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下棋高手。”老六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孩子点了点头,说道:“老六爷,我记住了。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老六爷看着小孩子,心中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把下棋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只是,那段与鬼子周旋的惊险过往,他从未向人提及,而那获取的情报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老六爷,那时四十多岁,身形挺拔,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白杨,在岁月的风雨中傲然挺立。他有着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那线条刚劲有力,仿佛是用刀刻出来的一般。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透着坚定与果敢,无论面对何种困难,这双眼睛都能绽放出无畏的光芒。高挺的鼻梁下,一张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嘴,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让人感觉格外亲切,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他平日里就喜欢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但干净整洁的中山装,中山装的每一处褶皱都仿佛记录着他生活的点点滴滴。走起路来,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要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老六爷并非生来就如此坚毅,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磨砺。在他年少时,村子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生活困苦不堪。老六爷看着年迈的父母为了那一点点食物而发愁,看着村里的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从那时起,他就跟着村里的长辈们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从耕种到养殖,从手工艺到简单的贸易,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的正直、善良和聪明才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他总是乐于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无论是谁家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凭借着自身的优秀品质,老六爷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村干部。当选的那天,阳光格外灿烂,仿佛是上天对老六爷的祝福。村子里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围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六爷站在一块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朴实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重任,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乡亲们,我老六既然被大家选上了,就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咱们村子现在太穷了,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我一定要带着大家闯出一条新路来!”老六爷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云霄,在村子上空回荡。那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如雷鸣般响亮,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仿佛在告诉老六爷,他们愿意跟着他一起拼搏,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刚上任不久,老六爷就开始四处走访,了解村子里的情况。他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与每一位村民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村子里溜达,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村子东头的一片闲置土地上。那片土地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荒凉。老六爷的心中一阵刺痛,他仿佛看到了这片土地在哭泣,在诉说着被遗忘的悲哀。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过去村子繁荣时的景象,那时候,这片土地上种满了庄稼,村民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如今,这里却如此荒芜,与周围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么好的一片地,就这么荒着,实在是太可惜了!”老六爷喃喃自语道,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惋惜和坚定。他决定要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让它成为村子发展的希望之地。他想起小时候,村里有一位老木匠,手艺精湛,能用木头做出各种精美的物件。那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围在老木匠身边,看他如何将一块普通的木头变成一件艺术品。老六爷心想,如果能利用这片土地,组织村民们开展一些手工业生产,说不定能为村子带来新的生机。
当天晚上,老六爷顾不上吃饭,就匆匆召集村民们到村部开会。村部里,昏暗的灯光摇曳着,映照在村民们朴实的脸上,那灯光仿佛也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老六爷站在屋子中央,神情严肃而激昂。他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位村民,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他们。
“乡亲们,咱们不能一直守着这几亩薄田过日子了。你们看看村东头那片地,荒着多可惜啊。我有个想法,咱们在那片地上搞副业,只要咱们肯努力,一定能让它变成咱们的聚宝盆!”老六爷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闪电,照亮了村民们心中的迷茫。
十四
然而,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会场里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议论起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疑虑,仿佛老六爷提出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搞副业?这能行吗?咱们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从来没搞过什么副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一位年长的村民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他害怕改变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就是啊,现在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至少还能填饱肚子。要是搞副业失败了,咱们连现有的生活都保不住了。”另一位村民也跟着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保守,他习惯了现有的生活模式,不愿意轻易去尝试新的东西。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老六爷并没有生气,他理解村民们的担忧。他耐心地走到村民们中间,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乡亲们,我理解大家的顾虑。但咱们不能一直这样安于现状啊。你们想想,咱们村子这么穷,孩子们连像样的衣服都穿不上,咱们能忍心看着他们一直受苦吗?搞副业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成功。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干,出了问题我负责。咱们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难道我们要一辈子穷下去吗?”
老六爷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流进了村民们的心中。会场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村民们的眼神中开始透露出一丝犹豫和动摇。他们想起了老六爷过往的种种善举,想起了他为了村子所付出的努力,心中渐渐相信了他的话。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村民站了起来,他眼中闪烁着热情的光芒,说道:“老六爷,我相信你!我愿意跟着你一起干,咱们不怕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这位年轻村民的话,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紧接着,又有几位村民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支持老六爷的想法。
看到村民们的态度逐渐转变,老六爷心中十分欣慰。他接着说道:“乡亲们,我有个具体的想法。咱们可以利用村里的木材资源,组织生产队生产象棋。象棋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游戏,市场需求很大。而且咱们村有不少手艺不错的木匠,只要我们精心制作,一定能打开市场。”
村民们听了老六爷的想法,又开始议论起来。这次,议论的声音中多了一些期待和兴奋。
“生产象棋?这倒是个新主意。不过,咱们能做好吗?”一位村民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老六爷微笑着回答道:“大家放心,咱们可以先从小批量生产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我会请村里的老木匠来指导大家,保证制作出高质量的象棋。”
在老六爷的耐心劝说和详细规划下,村民们终于被说服了。大家一致同意,在村东头的那片闲置土地上建立生产队,开展象棋生产副业。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六爷带领着村民们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他们先是对那片闲置土地进行了清理和平整,搭建起了简易的厂房。然后,老六爷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购买生产工具和原材料。他还亲自拜访了村里的老木匠,请他们出山指导年轻村民学习木工技艺。
十五
在生产过程中,老六爷始终坚守在一线,与村民们一起劳作。他认真监督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象棋的质量。遇到问题时,他总是和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从不摆村干部的架子。村民们看到老六爷如此敬业和负责,也都干劲十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象棋终于制作完成了。这些象棋做工精细,棋子上的字迹清晰,材质优良。老六爷看着这些象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想办法把这些象棋卖出去。
老六爷带着几个村民,背着象棋,走遍了周边的大小城镇。他们挨家挨户地推销象棋,向商家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一开始,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商家都不愿意接受他们的产品。但老六爷并没有气馁,他不断地改进推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终于,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批象棋成功卖出去了。当老六爷带着卖象棋的钱回到村子时,村民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村子美好的未来。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生产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象棋生产的行列中来。村子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然而,就在村子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于是,老六爷顾不上一天的疲惫,马不停蹄地挨家挨户去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每到一户,他总是带着那招牌式的温和笑容,亲切地和村民们拉起家常。从家长里短到今年的收成,从孩子的学业到家里的难处,他问得细致入微,听得认真专注。等摸透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后,他才会话锋一转,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搞副业的好处和可行性。
在村民张大爷家,那是一间破旧却收拾得还算整洁的土坯房。老六爷坐在有些摇晃的破旧板凳上,微笑着对张大爷说:“张大爷,您看您家这日子过得也挺紧巴的。孩子们都大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要是咱们搞副业成功了,村子里有钱了,大家的日子不就好过了吗?您就相信我,跟我一起干吧。”
张大爷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皱得像座小山,缓缓说道:“老六啊,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这搞副业我心里实在没底啊。咱们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突然搞这新玩意儿,万一赔了,可咋整啊?”
老六爷轻轻拍了拍张大爷的肩膀,语气坚定又温和地说:“张大爷,您放心,我会把每一步都考虑好的。咱们先从小规模开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经验。就算失败了,我也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的。而且您想想,咱们村这么多人,齐心协力,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在村民李婶家,李婶正坐在炕上纳鞋底。老六爷坐在炕沿上,诚恳地说:“李婶,您家孩子多,负担重。搞副业要是成了,孩子们以后上学、成家都能轻松些。您就支持支持我,咱们一起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努力。”
李婶停下手中的活,有些犹豫地说:“老六啊,我也知道你是为大家好,可我一个妇道人家,啥也不懂,就怕帮不上忙还添乱。”
老六爷笑着说:“李婶,您别担心,到时候大家分工合作,您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就行。而且咱们妇女心思细腻,很多活儿还得靠您呢。”
在老六爷的不懈努力下,大部分村民终于被他说服了。他们开始相信,老六爷是真心为了大家好,跟着他干,也许真的能改变村子的命运。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时,老六爷就带领着村民们来到了那片闲置的土地上。大家手持锄头、铁锹等工具,精神抖擞地开始了开垦工作。
老六爷挽起袖子,第一个挥起了锄头。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锄下去,都能翻起一大块土,仿佛要把所有的决心和力量都注入到这片土地里。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顾不上擦拭,只是专注地干着活。村民们受到老六爷的感染,也都纷纷加快了手中的动作,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加把劲啊,咱们要把这片荒地变成肥沃的良田,以后这里可是咱们村子的希望之地!”老六爷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鼓舞和激励,在田野间回荡。
在开垦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地方石头太多,锄头挖不动,锄头与石头碰撞,溅起阵阵火星;有的地方杂草根系太深,很难铲除,杂草就像顽固的敌人,紧紧地抓着土地不放。但老六爷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弯下腰,用双手一点点地搬开石头,用小铲子耐心地铲除杂草根系。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村民们,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经过几天几夜的辛勤劳作,那片曾经荒草丛生、乱石嶙峋的土地终于被整理好了。看着平整的土地,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丰收景象。
接下来,老六爷开始考虑种植什么树木。他深知,选择合适的树种是成功的关键。于是,他四处打听种植技术,四处奔波,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和林业专家。他还亲自到外地考察,不顾路途遥远和疲惫,只为了能给村子找到一条最适合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