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岁月与情>第六章 有机纽扣下的青春奋斗08

第六章 有机纽扣下的青春奋斗08

作品名称:岁月与情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6-24 12:55:37      字数:3045

  李云高站在自己那借来的自行车旁,脸上的表情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他先是一只脚跨上自行车,试图稳稳地坐好,可还没等他把姿势调整到位,李明艳刚一靠近,他就感觉车子猛地晃了一下,李明艳根本就没办法坐上来。
  “哎呀,你稳点儿呀!”李明艳有些着急地说道,抬手轻轻整理了下西装的领口,那有机玻璃纽扣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李云高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笑:“对……对不起啊,我再试试。”
  这一次,李明艳先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后座上,双手紧紧地抓住车座的边缘,酒红色西装的裙摆随之微微摆动。李云高深吸一口气,试图跨上自行车,可他的脚刚一离开地面,车子就开始不受控制地左右摇晃起来,他整个人也跟着东倒西歪,根本没办法顺利上车。
  “不行不行,这样根本不行。”李云高无奈地停了下来,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睛忍不住又瞥了眼后座上穿着精致西装的李明艳。
  最后,李云高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坎上。他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推着自行车快步走了过去。他把自行车的一侧靠在土坎上,一只脚踩在土坎上,稳稳地支撑住自行车,另一只脚踩在脚蹬上。
  “李明艳,你快坐上来。”李云高大声喊道。
  李明艳赶紧坐了上去,双手下意识地抓住了李云高的衣角,酒红色西装随着她的动作轻轻皱起几处褶子。李云高感觉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他再次深吸一口气,用力一蹬脚蹬,自行车缓缓地向前移动了。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李云高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中途停车,否则,又得重新找这样的土坎,那可就麻烦大了。他紧紧地握着车把,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滑落,偶尔余光瞥见后座李明艳那酒红色的衣角在风中轻扬。
  终于,野炊地出现在了眼前。同学们纷纷下车,开始忙碌起来。野炊的时候,女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主角。李明艳穿梭在人群中帮忙,酒红色西装在一片质朴着装里格外显眼。
  “李明艳,快来帮我看看这菜切得粗细咋样?”董丽娜举着菜刀,朝李明艳喊道。李明艳快步走过去,仔细瞧了瞧案板上的土豆丝,轻轻皱了下眉,笑着打趣:“丽娜,你这土豆丝,有的粗得像小拇指,有的细得跟牙签似的,这要是下锅,熟的时间都不一样咯。”说着,她拿起菜刀,手法娴熟地示范起来,“你看,这样切,尽量均匀些。”董丽娜在一旁认真看着,时不时点头。
  此时,负责生火的赵国强抱着一捆柴火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李明艳,差点把她手里的菜刀撞掉。赵国强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道歉:“对……对不起,李明艳,我没注意。”李明艳稳住身形,笑着摆摆手:“没事儿,你这火生得咋样了?可别让我们今天吃生的呀。”赵国强挠挠头,憨笑着说:“快了快了,保证一会儿让锅热热乎乎的。”
  李明艳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多年以后,当李明艳翻开相册,看到这些照片时,依然会清晰地记得这段美好的时光,记得那些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也记得自己那天身着的酒红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在青春岁月里留下的独特印记。
  大学里,除了食堂,自然还有教室和实验室,不然可真成了培养饭桶的地方。
  大学生活很简单,每天三点一线,教室、饭堂、宿舍。但校园生活又丰富多彩。学习英语已经成了李明艳的习惯。
  一进入校门,就能看到对称的两幢建筑,称为东西大楼,这是学校的主要建筑。李明艳们的教室、实验室,学校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都集中在这两幢楼里。东大楼主要是实验室与教室,西大楼主要是行政办公室。
  东大楼有第五、第六教室,西大楼有第一、第二及其他教室。第一、第六教室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只要不上课,李明艳们都可以去自习。其他教室平时都锁着门,不过李明艳们也在这些教室上过课,像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就在这里进行。
  东大楼后面是一片树林,再往后是图书馆。李明艳们上学的时候,图书馆刚刚建成。这里有三个教室,一楼的教室不大;二、三楼分别有一个比较大的教室,是十一、十二教室,只有这两个教室有吊扇,夏天的时候这里人满为患。
  复习迎考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在这里占个位置,可往往都只能悻悻地回到寝室或者去别处教室。图书馆里除了书库外,还有期刊阅览室、专业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期刊阅览室里有学报等专业类期刊,也有文学类、消遣类杂志与画报等,那时还没有娱乐类这种说法。这里的期刊都是当年最新的,那些历年的学报等专业类期刊存放在专业期刊阅览室。李明艳和李红梅的外文水平比较好,她们俩经常来这里看外文期刊。
  西大楼后面也有树林,斜后面是医务室、食堂,再远一些的地方是李明艳们的宿舍,呈品字形分布。最突出的是三号楼,是中文系男生宿舍。左后方是一号楼,是李明艳们英语系男生的居所,右后方是二号楼,全校女生都住在二、三楼,一楼住着数学系男生。
  二号楼前面、三号楼右侧是一个清水池塘,岸边杨柳依依,这里发生过什么故事,对于住在一号楼的李明艳们来说,可就不得而知了。
  学校向东十公里外便是滇池,那是当时李明艳见过的最大湖泊。那时已经是冬天,河漫滩上的水草都已枯萎,李明艳们穿着劳保牛皮鞋踩在上面,沙沙作响,声音很清脆。这片河漫滩东西、南北各有十几公里,走在其中,真有一种一望无际的感觉。这里是河流与滇池交汇的地方,丰水期被水淹着,其他时间都裸露在外,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肥沃,那些喜水的草长得格外茂盛,种类也比较单一。春天和夏天的时候,这里美不胜收,绿草如茵,每年李明艳们都会来这里拍几张照片留念。
  第二年春天,李明艳他们都在外地实习,那个夏天事情又特别多,在校园里拍照留念的时候把这里给忘了。离校前几天,在同届老乡陈伟明的相册里,有一张背景是浩瀚草地的照片,拍得特别漂亮,绿色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一问,果然是在那个地方拍的。当时,大家都后悔极了,怎么就把这么美的地方给忘了呢!
  在那些美好的校园回忆里,还有李明艳穿着酒红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的靓丽模样,以及董丽娜身着墨绿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时的独特风采,她们的青春活力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与那些校园趣事一起,构成了大学生活里难忘的片段。
  初春时节,天气总是阴雨绵绵,阳光灿烂的日子愈发显得珍贵。那时的滇州师范学院,氛围宽松自由。其中,女生楼对外开放,便是这种宽松氛围的重要体现。
  从清晨六点半开门,到晚上十一点关门,男生可以随意出入,无需任何证件。有些爱睡懒觉的同学,只能在床前拉上布帘。常常有人还没起床,就有晨练的男干部上楼来通知事情,比如发放饭票、补助金之类。女生从布帘里探出满是睡痕的脸,虽有些尴尬,却也透着一股别样的亲热。滇州师范学院的研究生楼更是通宵不闭户,当时研究生人数较少,男女同住一栋楼,也没比其他学校多生出什么事端。
  坐在教室里,只见全年级180人济济一堂,这便是所谓的大课。老师的声音在嘈杂的人声中有些听不真切,那时条件还没那么好,没有配备麦克风。听不见讲课内容,又发现老师不点名,于是下次就索性不来了。第一年几乎全是大课,学生们往往先去教室看看是哪位老师授课,然后就偷偷溜走。
  学校的活动十分丰富,那几年社团极为活跃,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各类讲座。同学们打饭时,会留意食堂门口张贴的海报,饭后便带上抄本小说,早早去占座位。昆明虽地处偏远,但文化底蕴深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此留下了雄厚的文化根基。
  李明艳最爱听的讲座便是关于新诗的。学校诗社也时常举办各种活动。大学一年级快结束时。
  一天清晨,李明艳下楼买早点,看见门口有人卖书,凑过去一看,全是新诗相关书籍。卖书的是一位78级的毕业生,戴着黑边眼镜,见李明艳满心喜欢,便额外送了她两本。李明艳回去翻开一看,杂志上都有签名,署名杨虎,而送她的杂志里,每本都有杨虎发表的诗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