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溪中学的青春序章04
作品名称:岁月与情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6-13 13:20:32 字数:3259
罗晓峰营长被他的这番话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反驳道:“违反纪律还有理了?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罗晓峰营长一嘴黄牙,而王明光则有颗门牙长得不太规整,两人在激烈的争吵中,情绪愈发激动,竟互相攻击起对方的外貌,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上午第二节课后,王校长把王明光叫到办公室,坐在那张破旧的藤椅上,一脸严肃地批评他:“你作为班级干部,本应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纪律,如今却带头违反规定,还在这里强词夺理,像什么话?”随后,王校长语气缓和下来,语重心长地说:“犯了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你回去写个检查,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写检查对王明光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他回到教室后,立刻铺开纸张,陷入沉思。进入状态后,他文思泉涌,把检查写得声情并茂,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悔意,连他自己读起来都有些感动。他在检查中深刻剖析了不守纪律的严重危害,甚至上纲上线地写道:“我对不起毛主席的教导。”写完后,他还仔细检查,认真润色,修改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力求将这份检查写得完美无缺,以表达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
刚踏入清溪中学时,尽管“文革”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但同学们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却丝毫未减,态度认真而执着。
在学校领导的悉心引导下,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仿佛知识是他们在那个动荡年代里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暖的港湾。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在当时被某些人视为“回潮”。
学生学习本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和天职,就如同农民辛勤耕耘土地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有些看似伟大的理想或理论,却有着足以扭转乾坤的强大力量。新学期伊始,他们便遭遇了马振伏中学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在他们这所乡下中学引发的强烈冲击波。学校紧急召开大会,王校长表情凝重地宣读文件。
原来,河南有一所名为马振伏的中学,一名女生在外语考试时,因对题目毫无头绪、不会答题,便在试卷上写下了“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知ABC,照当接班人”这样的诗句。她的这一行为遭到了外语老师(也可能是班主任老师)的严厉批评与讥讽。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女孩的内心或许格外脆弱,难以承受这样的批评,最终选择了投水自尽。这一事件被当作“回潮”的典型案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被放大传播。反对“回潮”的声音如汹涌的浪潮般从北京传来,使得原本平静的清溪中学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学生们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田间地头锄地劳作,在高粱地里挥洒汗水,难道真的需要用“YES”或者“NO”来与贫下中农交流吗?当时,县里有一位教育局官员模样的人到清溪中学视察工作,学生们便鼓起勇气,向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尽管面临着诸多争议和质疑,学校依然坚持开设英语课程,由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赵老师担任外语教师。赵老师堪称是一位教学多面手,似乎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轻松驾驭。他上英语课时,总是以一种独特而风趣的方式授课,常常把“你们,你们,呵呵”挂在嘴边。他的“呵呵”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可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却难以理解其中的奥秘。在年少轻狂的岁月里,只要能找到一丝偷懒的借口,大家往往都会忍不住想要偷闲放松。
他们不愿意学习外语,并非是因为完全认同那个河南女生所说的理由,而是因为英语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那些复杂的语法、繁多的单词,常常让他们感到头疼不已,常常是记住了这几个单词,转眼间就又忘了那几个单词。再者,他们当时根本无法想象,在短时间内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这变化恰恰预示了赵老师那神秘“呵呵”所包含的深远意义,只是他们当时浑然不知罢了。
在那个风云翻涌的特殊年代,时代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社会的每一寸土地。黄帅与张铁生,宛如两颗异军突起的明星,迅速在时代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夜之间,张铁生凭借一张白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声名鹊起,恰似当下娱乐圈里,某些歌手凭借一首爆款歌曲,或是艺人凭借独特的荧幕形象,瞬间红遍大江南北。黄帅则借由日记走进大众视野,那时的他们,被赋予了“反潮流明星”的名号,实则是政治舞台上极具争议的特殊存在。他们的出现,无疑是一场颠覆性的风暴,背后是运气与政治势力的交织,对旧有的社会秩序发起了强烈冲击。
这份冲击也蔓延到了宁静的校园。在清溪中学,原本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在张铁生、黄帅的影响下,被莫名定义为“回潮”的逆流。但这一切,在后来执政的伟人眼中,不过是本末倒置。人,生来就该依靠双腿稳健前行,凭借头脑冷静思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一根本,哪怕怀揣着再宏伟的理想,有着看似再充足的理由,也绝不能违背这一准则。
校园里的学生们,满心都是迷茫与郁闷。三年的同窗时光,恰似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缓缓铺展,留下了数不清的难忘瞬间。在那个纯真无邪、如春日暖阳般的年纪,友情的种子极易在心底生根发芽,爱情的花朵也可能悄然绽放,可同时,内心也变得格外敏感,一点小事就能轻易触动伤感的神经。
毕业的离别时刻来临,大家彼此话别,没有人说得清,究竟是谁的眼泪率先夺眶而出,又是谁第一个忍不住哭出了声。那滚烫的泪水、悲戚的哭声,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青中的每一寸空间都填满了离别的伤痛。无论是青春朝气的男生女生,还是平日里沉稳持重的老师,都沉浸在这浓浓的离情别绪之中。按理说,老师每年都会送别学生,对这样的场景早该习以为常,可这一次,老师们也没能忍住内心的伤感,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钟晓彤老师,总是留着一头如瀑布般乌黑秀美的长发,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摆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温婉的气息。她站在讲台上,就像知识与温暖的化身。当看到学生们前来告别时,她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她身着那件酒红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剪裁合身,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优雅的气质。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件西装显得格外亮眼,为她增添了几分知性美。李明艳如今深深明白,尽管那个时代被斗争的喧嚣所笼罩,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战火与纷争填满,但在清溪中学这片小小的天地里,大家的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最柔软的部分。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柔软,正是这份柔软,让清溪中学在那个特殊时期,师生间的情感和泪水如同雨后彩虹般绚烂,成为学生们心中最温暖的回忆。
犹记得那次班会课,钟晓彤老师穿着宝石蓝有机玻璃纽扣的西装走进教室。那深邃的蓝色,恰似浩瀚无垠的夜空,神秘而迷人。她的一头乌黑长发被精心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脸颊旁,更衬得她温婉动人。她站在讲台上,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位同学,眼神里满是关切与期许。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力量,在教室里悠悠回荡,讲述着为人处世的道理,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那一刻,她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同学们的心中,成为他们青春岁月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40年过去。2017年的秋天,分别了漫长40年的清溪初中七七届一班的同学们,在清溪再度相聚。
久别重逢,大家的心中感慨万千。许多同学的两鬓已染上岁月的风霜,曾经青春洋溢的花季少年,如今早已步入人生的秋季。然而,岁月虽然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丝毫没有冲淡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青春岁月。
同学们纷纷感慨,感恩党的好政策,感恩国家的关怀。这些年,他们各自在生活的舞台上拼搏奋斗,有的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成了养羊专业户;有的在养牛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成了养牛专业户;还有的勇敢踏上创业之路,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多数农村同学都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尽管青涩的青春岁月早已远去,如同一段悠扬的旋律,渐渐消散在时光的长河里,但在同学们心中,清溪初中七七届一班永远是一个不会解散的集体。老师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始终深深印在心底,是那样的亲切,仿佛从未离开过。同学们依然像昨天那般天真可爱、阳光灿烂,一个个青春年少的模样,永远定格在同学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青春的味道,是友情的芬芳,是永远无法忘怀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