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七十一章 花文忠的人生轨迹02

第七十一章 花文忠的人生轨迹02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31 10:22:51      字数:4160

  石振宇点了点头,脸上的忧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身为彝族女子的曲比阿依朵,在治理和管教花文忠这方面,那手段和智慧可是相当厉害。
  曲比阿依朵自小在布拖县的山水间长大,热情爽朗、聪慧过人,骨子里带着彝族人民特有的坚韧与果敢。而花文忠,本是个有些随性的人,可自从和曲比阿依朵结婚之后,这些年,还真没做出任何对不起妻子的事情,死心塌地地和她过着小日子。曲比阿依朵懂得拿捏花文忠的心思,知道他重情重义,便用真心换真心,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给予关怀,让花文忠彻底收了心,两人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时光匆匆,转眼曲比阿依朵的儿子大学毕业。此时,花文忠所在的十里坪煤矿正进行改革,推行职工内退政策,而花文忠也到了退休年龄。当妻子曲比阿依朵从丈夫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看着花文忠离正式退休也没几年了,又想到他本就不想一直留在矿山,索性劝他办了内退手续,回到老家布拖。布拖那地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对他们的身体大有益处。而且曲比阿依朵心里还有另一层考量,她不放心花文忠的老毛病再犯,毕竟在矿山的日子里,花文忠落下了些病根;二来花文忠这些年和自己生活,彝语讲得十分流利,不如让他去做支教工作,为自己的家乡孩子们贡献一份力量。
  想到这些,曲比阿依朵就和花文忠仔细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办了内退手续后,便一同回到了曲比阿依朵的老家布拖县娜拉乡。
  回到家乡后,在曲比阿依朵的努力和家乡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一个山区小学,给花文忠找到了一个支教的工作。曲比阿依朵心疼丈夫,便也陪着花文忠住在了小学校所在的大山上。虽说花文忠只是初中毕业,但教一教孩子们基础知识还是没问题的。最关键的是,在和曲比阿依朵生活的这些年里,花文忠的彝语讲得非常流利,作为双语老师,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花文忠来的这所小学,本身就有一位名叫沙马鲁石的专职教师,在这里负责60多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学生涵盖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人数不等,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学校只能采取复式教学的方式。
  由于这里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物资匮乏,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到这里从事教学工作。县教育局得知花文忠志愿支教,很是高兴,便派他夫妻来到这所小学。这所小学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七八十公里,山路崎岖难行,出行十分困难。
  花文忠刚来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通电,一到晚上,整个山村就陷入一片黑暗,只能点煤油灯或松木明子火把来照明,昏黄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全靠从流淌的山泉里汲取,虽然清澈,但取水的路途也颇为艰辛。这里也没有手机信号,花文忠带来的手机在这里就成了摆设,要想打电话,必须到山下几十公里的乡镇上去打,来回一趟,大半天就过去了。
  花文忠的到来,对于原来在这里工作的沙马鲁石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沙马鲁石老师独自一人坚守在这里多年,教学任务繁重,生活条件又艰苦,早就盼着能有个帮手。看到花文忠到来,沙马鲁石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人能和他一起分担教学工作了,他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下山和住在乡里的妻子团聚。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现在生活的地方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四周群山环抱,满山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树,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大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河淙淙流淌,河水潺潺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小河里有不少游动的鱼儿,时而欢快地跃出水面,时而又迅速潜入水底。对于喜欢垂钓的花文忠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人间仙境。闲来无事,他便来到小河边,支上鱼竿,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鱼儿上钩,享受着这份悠闲自在的时光。对于喜欢吃鱼的花文忠来说,每星期都少不了鲜鱼作为他的佳肴。妻子曲比阿依朵心灵手巧,总会变着花样给他做鱼吃,有香酥可口的油炸鱼,有浓郁鲜美的豆瓣鱼,有酸辣开胃的酸菜鱼,有嫩滑入味的豆腐鱼,还有其他彝族人喜欢的独特做法。一道道美味的鱼肴摆满餐桌,让花文忠身在山中,乐不思蜀。
  由于花文忠有退休工资,同时他们还在山上开辟了菜园,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养了猪和鸡,自给自足。平日里,曲比阿依朵精心照料着这些家畜和蔬菜,花文忠则在闲暇时帮忙打理,两人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吃喝不成问题,从此他们在深山之中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
  一天,远在成都的女儿花朵打来电话,告诉花文忠下个星期一她和女婿带着外孙要来看望他这位从未见过的外公。花文忠接到电话时,正在山上给蔬菜浇水,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差点把水桶都扔了。挂了电话,他一路小跑着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曲比阿依朵,两人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觉。花文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下个星期一外孙就要来了,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
  星期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花文忠就来到小河边,全神贯注地钓鱼,整整钓了四五十斤的鲜鱼,准备用来接待女儿、女婿及外孙。第二天,女儿和女婿带着外孙来到了他们这个小山村。那天正好是沙马鲁石老师当班,花文忠便专门去接女儿花朵。
  星期天一大早,花文忠就起来了,他特意穿上了曲比阿依朵给他新做的彝族服饰,收拾得整整齐齐,步行几十里山路来到乡里。一路上,他脚步轻快,满心欢喜,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外孙的模样。当天上午9点钟,女儿女婿带着外孙从县城坐着面包汽车来到了乡里。
  花文忠远远地就看到了车子,急忙迎了上去。看着女儿怀里的孩子,花文忠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一把抢过孩子抱在怀里,他抱着自己的外孙亲个不够。才一岁多的小外孙瞪着一双疑惑的大眼睛看着花文忠,被这个突然出现的黢黑汉子吓了一跳,心想眼前这个陌生人是谁呀,一会儿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花朵忙从花文忠怀里接过孩子,抱过孩子对孩子说:“这是你外公,你哭什么?”花文忠在旁边嘿嘿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手忙脚乱地想逗外孙开心,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拿好随身带的行李,花朵他们跟随花文忠向着山里走去。
  他们先是雇了三辆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几十分钟,就没有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了。于是他们下了车,又步行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崎岖陡峭,有的地方甚至只能容一人通过,大家小心翼翼地前行,累得气喘吁吁。但花文忠的兴奋劲儿丝毫未减,一边走一边给女儿女婿介绍着路边的风景和儿时的趣事。在中午1点之前,他们终于赶到了小山村。听花文忠一声“我们来了”的喊声,妻子曲比阿依朵忙从房间内走出。
  看到花文忠女儿花朵来了,妻子曲比阿依朵也很高兴,满脸笑容地和花文忠的女儿花朵他们打着招呼。“花朵,你们快进屋!”曲比阿依朵热情地招呼着。
  花朵也甜甜地喊了一声“阿依朵阿姨好”。“花朵,这几天你爸爸就高兴的不得了。”曲比阿依朵笑着说,“得知你们要来,星期天一大早就到山下的小河为你们去钓鱼。”
  “阿依朵阿姨,感谢你这么多年照顾我爸。”花朵感激地说道。
  “这孩子,都是一家人,还说这话。”曲比阿依朵拉着花朵的手,亲切地说。
  “你们别在那里光顾着说话了,花朵走了这一路早该饿了。”花文忠在一旁提醒道。
  “就是,看我高兴的。”曲比阿依朵连忙说道,“快上桌,咱们开饭了。”
  其实,在他们还未到之前,妻子曲比阿依朵就忙乎了好几天,早已做好了丰盛的饭菜。光是鱼就做了五六种做法,还有自家熏制的香肠、腊肉,山上采摘的野蘑菇、木耳、树花和野蕨菜,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
  听到招呼,大家入了座。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小山村吃了一顿团圆宴,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花文忠不停地给外孙夹菜,看着外孙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于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差,女儿、女婿和外孙,特别是花文忠的小外孙不习惯这里,所以花朵他们在小山村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赶回成都去了。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站在村口,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开。
  又过了好多年,花朵他们又来到花文忠执教的小山村的时候。那里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乡里到小山村已经修好了一条单边能过一辆面包车的土路,虽然路面还不是很平整,但出行方便了许多。小山村通了电,夜晚不再漆黑一片,有了手机信号,和外界的联系也更加便捷。那一次,花朵他们是从乡里坐面包车到的小山村。车子缓缓行驶在山路上,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早早地就在村口等候,看到车子到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家人再次团聚,小山村又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随着小山村的条件逐渐改善,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花文忠在支教的岗位上愈发得心应手,他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还时常给他们讲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发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这位风趣幽默又和蔼可亲的花老师,每次上课都全神贯注,下课后也总是围着他问东问西。曲比阿依朵则把家里和菜园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去学校帮着给孩子们做饭。她会做各种美味的彝族食物,孩子们吃着她做的饭菜,总会开心地说:“阿依朵奶奶做的饭最好吃啦!”
  村里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决定给学校配备电脑和网络。这可把花文忠忙坏了,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新设备,另一方面又和曲比阿依朵一起帮忙布置多媒体教室。曲比阿依朵虽然不太懂这些高科技,但她也在一旁打下手,帮忙搬运东西、打扫卫生,满心期待着这些新设备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正在菜园里劳作,突然接到了花朵的电话。花朵兴奋地说她又怀孕了,这次打算带着全家人一起来小山村住一段时间,好好感受一下乡村生活,也让孩子们多亲近亲近大自然。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立马开始着手准备。他们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为即将到来的孩子们布置了温馨的房间,曲比阿依朵更是准备了各种孩子们爱吃的零食和点心。
  没过多久,花朵一家就来到了小山村。一到这里,孩子们就被眼前的青山绿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吸引住了。他们跟着花文忠去小河边钓鱼,跟着曲比阿依朵去菜园里摘菜,还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在这段时间里,花文忠还带着家人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品尝着曲比阿依朵做的美食。花朵看着父母在这里的生活如此充实快乐,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了父母心灵的归宿。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山村在各方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花文忠和曲比阿依朵见证着这里的每一点变化,他们也决定一直留在这里,继续为小山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守护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和家人、孩子们一起创造更多温暖的回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